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论》讲记(一百零四)▪P2

  ..续本文上一页也可以说这两个法互绝相违,是一个意思。有实法和无实法二者互绝相违,是一个就不能是另一个,是另一个就不能是一个。

   壬三、故成立空性:

  自性不成灭,有法性亦无。

  是故诸众生,毕竟不生灭。

  “自性不成灭,有法性亦无”:“不成灭”,即灭不存在。既然灭不存在,有也不存在。

  有不存在,无也不存在;也可以说,无不存在,有也不存在;灭不存在,生也不存在;生不存在,灭也不存在。一切法皆是如此。

  “是故诸众生,毕竟不生灭”:有情无情一切众生,本来即是寂灭涅槃的本性。不生不灭,就是寂灭涅槃的本性。

  还用去寻找“佛”“彼岸”吗?彼岸,就是指净土、圣地。有些学佛人到处寻找佛、活佛,跑到印度找,跑到藏地找。寻找彼岸,跑到印度找,跑到藏地找。其实,无论是佛还是净土,我、他,精神、物质,里、外等一切法的自性都是不生不灭的。可以这样说,一切法即是如来,一切法即是涅槃!《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可以这样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涅槃、净土”。当下就是!若是你真的明白了,当下就是净土,当下就是佛。若是你不明白,即使你天天背着包跑,天南地北地寻找,也找不到净土,找不到佛。

  大家要稳重。我们的行住坐卧,吃喝拉撒,每一个当下都不离佛性,都即是涅槃。行住坐卧、吃喝拉撒统统都是不生不灭,本来即是寂灭涅槃的本性。所以大家要明白,都在当下啊!

  这些道理虽然对很多人来说很“难”,但是我们要相信。尽管无法在相续中产生真实的定解,但至少应该有相似的定解。如果连相似的定解都没有,依旧执着,这样去修法,成就比登天还难啊,解脱就是水中捞月,不可能!

  有人说:“这太高深了,我无法了知这样的真相啊。”但是你可以有相似的定解,你可以相信这些。不用说明白了空性的真理,哪怕是对空性起一念的怀疑:会不会是空性啊?这个功德也是无量的,也是不得了的。如果你真明白了,那就更不用说了。这是佛讲的。

  所以,大家要多分析,多观察,否则怎么能明白啊?就要通过逻辑去分析,通过观察量去观察,也许你刚开始不明白,但最终会慢慢明白的,也许刚开始你无法见到这样的实相,但是慢慢会见到的。否则,如果你对自己一点儿信心都没有,觉得“这个境界太高了,我不是这种根基。”自己一点儿都不进取、不学修,那永远都没有解脱的机会!你不可能有成就的时候。所以大家要“明白”,就要明白空性真理;要“见”,就要见到诸法的自性。

  大家不用到别处找,不要追求那些新奇深奥的事儿。越复杂、越深奥的,越不是真理,越不是真相。真相,其实很自然,很平凡。我们能吃饭、能睡觉,这就是。若是诸法的本性、自性不是空性,怎么能睡觉,怎么能吃饭呢?这都是空性的一种体现啊。这是我们从中要了知的。

  我们现在搞得那么复杂、那么深奥了,讲得越深奥越觉得殊胜,搞得越复杂越觉得有力量,“噢,太有力量了,太有加持了……”其实,佛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其实,真相很简单,如《大圆满愿文》里讲:“自心简易难信之秘密。”“自心”对我们来说为什么变成“秘密”了呢?对我们凡夫来说,自心就是一个秘密,因为自心“简易”“难信”啊!“难信”,就是难以相信的意思。为什么难以相信?因为太简单、太容易了,所以都觉得难以相信啊,这样就变成秘密了。其实它不是秘密,当下就是。

  佛也是为了引导众生,没办法。若直接让你认识,你也不明白。你一定要转几圈,那就让你猛转几圈,转、转、转,没找到,最后累了,也许那时候你就能相信了:哦,眼前的这个就是!你不相信眼前这个就是,当下这个就是,那你就绕吧。你一定要继续去找,那就找吧。找到最后,找不到了,那就是了!找不到的,这就是!其实,当下就是,没有别的了。但是,凡夫就要这样嘛,没办法。

  辛三、摄成立之义:

  众生如梦幻,究时同芭蕉,

  涅槃不涅槃,其性悉无别。

  众生等一切法都是无实有的,犹如梦境。晚上做的梦是黑梦,白天做的梦叫白梦,都是梦。我们晚上做梦,梦见最可爱的孩子生病死了,在梦里难过、害怕,眼泪都流出来了,枕头都弄湿了。虽然是梦,但也能起到作用,一样有感受,有痛苦。

  在梦里做噩梦,遇到老虎,被老虎追赶,跑啊,眼看快被追到了,爬到树上,老虎在下面,这时突然醒了,心还在跳,声音还在颤抖。尽管醒过来了,也没有用。后来知道:“哦,原来是梦,不是真的。”这时才放心了,才安心了。如果还不知道这是梦,就会难过,会害怕;若知道了刚才是梦,是假的,就不害怕、不难过了。

  现在我们这叫白梦,也叫做梦,但是想从这个梦里醒过来,难啊。若醒过来,就是觉者了,至少也是菩萨。在这个梦中也一样,家人生病了,儿子不听话了,自己会难过、伤心。有人生病了或者破产了,就害怕,不敢面对啊。若是真醒过来了,觉悟了,就没有这些了,这些原来也都是假象,没有什么啊。

  现在我们可能很难相信,很难感觉到,当你真正见性、开悟的那一天,就会明白。如同从噩梦中醒来一样,那时彻底就安心了,内心彻底平静了。

  总说“心要安静,要平静”,难啊!你刻意让它安静、平静,那就不平静了,不可能平静。若想水面映现出月亮的影子,就不要搅动水,不动就显现出来了。你越动,越着急,越显现不出来。我们现在就这种状态,想解脱,也想见性,因此而东跑西颠,东抓西抓,结果越动就越乱。

  我们现在这个心是妄心、妄念,它是假心,不是真心。妄心不死,真心不活。妄心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你越接近它,去追它,它跑得越快。若你想抓它,让它停下来,不要特意去抓、去追,它自己就停下来了。

  我们这个心像被风刮的沙一样,若让沙落下来,你不用把沙子一个个压在地下,这个难啊,你不可能成功的,怎么办?让风停了,沙自然就落到地上。

  有生,有灭,有住,这就是风,就是无明。让这个风停了,什么意思?一切法不生,不灭,不住。风停了,沙自然就落地,根本不用去动。否则,你总想安心、安心……这是增加分别念,增加妄念。

  “众生如梦幻,究时同芭蕉”:进行详细分析时,一切法无有实质如同芭蕉树一般。

  《三摩地王经》中讲:“如人剥开湿芭蕉,欲从中得实有果,然而内外无实质,一切诸法如是观。”剥开芭蕉树之后什么都没有,内外都无实质性,一切法都是如此。

  “涅槃不涅槃,其性悉无别”:通过智慧进行观察,都是无实有的,找不到实质性的法。因此,在一真法界中,涅槃与不涅槃无有差别。

  《般若经》中讲:“诸法等性,故智慧波罗蜜多亦等性。”一切法都是平等的。“智慧波罗蜜多”就是诸法的本性,诸法的本性就是平等。

  分别是众生,平等是佛。涅槃与不涅槃是平等的,即经常讲的涅槃即是轮回,轮回即是涅槃;此岸即是彼岸,彼岸即是此岸。如果你彻底明白了,就是平等性智,这是佛的智慧。

  “十万亿国土之外,有世界名曰极乐”,这是佛所说的方便语。其实,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佛有很多了义和不了义的说法,很多都是不了义的说法。佛最终说:一句法也没有说过,一个字也没有讲过。这才是真法,是佛所传的真法啊!

  心清净了,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心清净了,身边的人就是阿弥陀佛,自己的家就是净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自己的家人,最讨厌的那个人就是阿弥陀佛。为什么讨厌啊?因为有业障。其实他就是阿弥陀佛,但是你见不到,因为你的心不清净。

  有的人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上师身上,“没有问题,临终的时候,上师肯定会把我送到西方极乐世界。”有些人把一切希望都托付给阿弥陀佛,“没有问题,到时候阿弥陀佛一定来接引我……”你这样想也可以。也许到时候上师一定会把你送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一定会接引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可是没有用啊!你睁开眼睛一看,还是这些啊。心不清净,即使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也一样都不清净。你见不到阿弥陀佛,见到的还是那个最讨厌的人;你见不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的就是自己的那个小屋,没有别的。

  所以,功夫要下到心地上。把自己的心地扫干净,就行了;把心态调整好,就行了。心态调整好了,一切都在当下;心地扫干净了,净土就在当下啊!

   戊三(以智慧所得之事)分二,一、平息世间八法;二、于未证悟空性者生悲心。

  你证悟了空性,获得了智慧,能得到什么利益?此处讲智慧的作用,也就是所得到的利益。

   己一、平息世间八法:

  平息世间八法,即对世间八法的分别、患得患失等统统都会消失,一切烦恼与痛苦当下息灭。

  故于诸空法,何有得与失?

  谁人恭敬我?谁复轻蔑我?

  苦乐由何生?何足忧与喜?

  “故于诸空法,何有得与失”: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有什么啊?

  我们现在执着得失,做不到舍,舍不得。其实,有舍才有得,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我们都要学会舍。同样,有得就有失,即使得到了也没什么。如果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再去执着得失。

  如果一定要形容真正的“得”,只能用“大”字来形容了,称之为“大得”吧。得失之间的“得”不是真正的得到,这个“得”是观待“失”而建立的,这个“失”是观待“得”而建立的,这都是分别,是假的。你不执着得就没有失,这叫“大得”,一切当下圆满。

  我们现在都执着得失。有什么可执着的啊?都是空的,都是虚幻的。并不是说没有得失,但是不能执着得失。得与失不是实有,所以别执着。得了,没有什么;失了,没有什么。得是失的开始,失也是得…

《《入菩萨行论》讲记(一百零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