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们人往往这样,等到果现形了才来抱怨、恐惧。实际上不用抱怨,因为现在这个果就是你以前所种下的因造成的。未来你要达到什么果,你现在就要种什么因,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规律。但是我们人不相信这一点,所以往往都会背离事物的规律去做事情。
所以因果真的是一点都不会欺骗人的,我们不要把它想得很迷信,认为去烧了多少高香我才有多少财富,今天烧了高香我未来才有什么。我们单从现世因果就能发现,我们今天的起心动念就会影响到未来的果,如果我在这个人身上不断去投入,不断付出,不断给予,不断关照,那他就会越来越离不开我,这也是一种因果关系。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你只有这么一点时间,你这个时间往哪里投,哪里就会回馈到你身上。时间付出去哪里,哪里就会给你这方面的回馈,真的,这也是一种因果。
如果你每天早早回家,把时间投入到家庭里面去,你会发现你的家庭会特别的温暖,和睦,有人情味。如果你几个月都不回家一次,一天到晚在外面泡着,每天晚上回到家里孩子也睡了,太太也睡了,家里到处都冷冰冰的,早上他们还没醒的时候你又爬起来走了。这样孩子会对你有感情吗?你对家人会有感觉吗?没感觉,你只不过是回去睡觉,睡醒就走了。所以在哪里投入,哪里就会给你回报。更不要说三世因果,三世因果有更宏伟的思维。
当然,这样一种思想,这样一种看待事物的基本规律,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懂,只是不容易做到,所以我们要修行。我们坐在这里,大家把所有的心放下,去进行自我内在心智的提升,让自己的身心不受外在的干扰,安住在当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平常时候很多想不到的,平常时候没注意的,平常不了解的,这个时候都出来了。这种出来是你的身心受到一定局限,或者说你的身心得到一种宁静和自在的状态里面所产生出来跟平常不一样的心智。
我们所说的禅修不是每个人都能体验得到的,你如果说没有安住这个过程里面,你永远体验不到它的喜乐。所以我们照明法师前几天在那里讲,当你得到禅定境界喜乐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世间上任何东西的美都没办法跟它相比,你吃最好吃的东西,玩最好玩的东西,去体验什么样的体验,他说都没办法跟它相比。
你看佛教几千年以来,那么多师父为什么不想还俗,为什么不想结婚,正是因为这种修行的快乐永远超越名和利,超越金钱和财富,超越家庭的状态,所以他们才能在深山老林的寺院里面一辈子呆下去。但我们体验体验不到的时候,就永远不明白它里面的真谛。
所以如果我们通过每一次的禅修把自己的身心慢慢修炼成那种境界的时候,你就发现生活当中真的无处不充满着快乐。这种快乐会影响你的生活,会影响你的心态,会影响你原来看待问题的那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养成之后,你的境界已经是超越一般人了。当然了,每个人的思想格局都不一样,有的人只关注身体,有的人只关注家庭,有的人只关注事业,有的人可能关注的层面会更大,觉得他的人生使命跟这个行业,国家,整个人类,乃至整个地球都能结合在一起的时候,那这种人不管把他放在什么样的位置里面,他都能找到自身的地位。只要给他一个平台,他会把这个平台运用到极致,这种人他是没有限制的,你给他多大平台,他都能展现他多大的能力。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炼,不断提升,不断自我蜕变的过程,所以我觉得人生就是一段路程,或者说一个过程。你今天在做这件事情,就把做这件事情的状态修好,明天面对那样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就把那个问题解决好。但是要记住,任何东西都是有缺陷的,你不要把它想得十全十美。当你走那条路的时候,这条路你就忽略了,当你走这条路的时候,那条路你也没办法走,不可能全部顾及得到。这里面就看你用什么方法去运筹,有的人可能会把各方面都布点出来,这也是一种方法。
所以我觉得作为企业家,或者说作为一个企业的高管人士,要有这样的一种思想格局,用这样的一种人生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
第二个,我想讲一讲人和人之间的爱。一直以来,西方式的那种爱,我们自然就想到了夫妻之间的爱,子女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父母之间的爱,老板跟员工的爱,这都是一种爱。甚至我们爱自己的身体,爱世间的万事万物,实际上也是一种爱。从某一个角度来讲,“爱”跟佛教讲的“慈悲”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但当你把“爱”跟“慈悲”去比较的时候,就发现爱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在里面,而慈悲给人的感觉更柔软、更慈祥、更祥和,你们发现没有?所以一直以来,在我的思想里面我更喜欢慈悲。
我们前段时间推荐大家看了一本书,里面就讲到:“佛陀是慈悲的,他不和世间的任何事物抗争,他只是安住地接纳一切万物。”从某一个角度来讲,“爱”就应该是一种接纳,一种包容,一种对待事物的喜悦欣赏的状态所产生的一种行为。所以我觉得爱是让人家感觉到一种幸福,是一种微笑,是一种看待问题、欣赏问题和接纳问题时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喜悦。你们有没有发现,当你想到一个你爱的对象,或者说想到一个你欣赏的物体,想到一个你曾经开心的过程,你就会从内心里面升华出一种非常柔和的心境,然后你就会因为这样的一种心境而产生一种从容自在的祥和的微笑,有没有这种感觉?这就是爱。
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无尽的包容。理解,从来不会指责;理解,而不会去抱怨;理解,不会产生恐惧;理解,他就不会怨恨。真的,人和人的关系当中,你都能用这样一种思想去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时候,你所碰到的所有的矛盾和冲突都会化成一弘清凉的泉水,让你感觉到内心从里到外得到洗涤。当我们有恐惧的时候,我们看到问题都会受到限制。“爱”这个字眼是很美的!为什么当初我们能跟另一半走在一起,一起生活,我们曾经是有爱的。但为什么走到后面就没有爱了,只剩下彼此之间的矛盾,只剩下互相指责,甚至只剩下仇恨?为什么我们不会去想想曾经有过的美好?这就是因为我们在生活当中很少用爱去关注对方,用爱去看待我们的长辈,用爱去看我们的子女,也没有用爱的心态和观念去看我们身边跟我们一起奋斗的家人,包括我们的员工,我们身边的客户。一个公司有爱,里面就充满着喜乐;没爱,就只剩下利益和斗争。
当这种爱从内心当中升华起来的时候,会在你的相貌上直接表现出来。当你有爱的时候,你的眼神看待人家时的那种柔软,就会让人家感觉很舒服;当你没有爱的时候,你眼神看到别人身上都是那种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你今天对我好,我明天会对你好一点,或者你今天为我干活,我明天就多发一点工资给你。就是那种赤裸裸的利益交换,那不是爱。我给你多少钱奖励,那不是爱,只是因为你为我们公司付出,因为你为我们做了多少业绩,然后我给予你这样的一种奖励,那不是爱。所以爱是身体跟身体的对接,是心跟心的碰撞,那是一种没办法用言语表达的。可能我看着你的时候,我能接触到你的心灵,然后彼此之间的那种会心一笑。就像佛陀把禅宗的心法传给迦叶尊者时一样,佛陀拈着一朵花在那笑的时候,迦叶尊者也对着他微微一笑,他那个心法就传过去了。就像我们所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你们有没有发现,当你在别人面前展现那种心态和神情时,人家不用语言多问,直接就能感觉得到。所以我们讲爱是无处不在的,包括你的一个眼神,包括你全身那种柔软和放松的状态,都能体现爱的境界。想想看,如果一个公司里面很和睦,大家相处在一起,一起工作,就像天天在春游一样,或者说天天在做一些非常开心的事情的时候,那大家会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很多人都讲,我的员工老是被人家挖走。当然,首先很多人都是以利益为基本前提,但是如果相同的工资,人家能把你的员工挖走的话,那说明你这个公司里面没有爱。没有爱的时候,人家在相同的报酬里面就能把你的人挖走。甚至有一些人宁愿到别人那里去拿少一点工资,也不愿意呆在这里,那说明我们这里的人际关系很紧张,或者说是非斗争很严重,呆在这里很难受。这样的一种氛围人家就不愿意呆。如果你是女士的话,有没有想一想为什么老公老不愿意回家?因为家不温暖,因为家里养了一只母老虎,老是要咬他,他不舒服,不舒服他就不想回家。
我们有一个BSE的同学,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小姑娘,她有两个孩子。她说,两年前她老公一到晚上10点没回家,她就不断打电话,不断追问,不断找他问题。有一次他老公10点钟就回到楼下了,但他宁愿呆在车上一直呆到12点才上楼去。这个事情给了她一个深刻的教训。然后她就跟她老公摊牌,她说从现在开始,不管你到外面去做什么,我再也不过问,甚至你在外面彩旗飘扬,我这个家里的红旗也不会倒。她这个心态和思想一改变了之后,她先生每天只要把事情一处理完之后老早就赶回家,因为他觉得家里很舒服。
所以你们有没有发现,当你在家里不断指责对方,不断抱怨对方的时候,那个家是不温暖的,不温暖,他是不愿意回家的。本来在外面应酬很累,做事情很辛苦,就想回到家里能找到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宁静的场所,能找到一份温馨和和谐,但回到家又被伴侣不断指责,不断抱怨,不断找各种问题,那你想想看,那他还愿意回去吗?所以宁愿在卡拉OK,宁愿在娱乐场所泡到他没办法泡下去了,才回家,真的就是这样的。
我们上次在杭州参加了一个关于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分享会,里面就讲到,他说爱是什么?是没有条件的。没有条件到什么程度?就算对方给你戴绿帽子你也要爱他;把你家里所有的财产赌光了你也要爱他;把你的房子卖掉只能住草棚你还是要爱他。那种爱才是持久的。你们把自己身边的人审查一遍看看,如果真的是这样你还能爱对方吗?如…
《用开阔的心经营事业,用简单的思维生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