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修人生▪P2

  ..续本文上一页美的!所以他们不再需要这些。如果一个画家,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这个画的境界里面去的时候,他也不觉得一定要有婚姻才能得到生命的圆满。当然,我不是在这里呼唤你们不要有家庭,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解读生命的真谛不是只有我们大部分人所认为的一种方式,这不是唯一的道路。

  当我们内心当中得到圆满的境界时,不一定要每天跟朋友去喝酒,每天要唱卡拉OK,每天要打牌,每天要聊天。对于很多人而言,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生命存在的感觉。那是一种什么状态?那是因为我们心里浮躁,所以才需要这些更浮躁的东西来填塞自己。就像你的口味很重,今天吃一个辣椒,明天要吃两个辣椒,后天要吃三个辣椒,或者要吃口味更重的东西,这样不断增强,你吃起来才有味道,才能找到感觉。实际上我们人的欲望就是这样。

  所以真正的喜乐就是来自于你对自己内心的降服。在静的状态里面去感受生命的真谛,那种境界不是我简单告诉大家你就能感受到的,只有你自己去体验它才有感觉。我这几年当中感受最多的就是随时随地觉察自己处在什么样一个状态里,坐禅也好,喝茶也好,讲课也好,跟别人聊天也好,永远你的身体在哪里,你的心就要在哪里,心在哪里,快乐就在哪里找到。我们站在台上,不是说人家给我们鲜花、掌声就能找到快乐,不是的。站在台上的鲜花掌声只不过是几秒钟而已,真正的生活是在随时随地的行住坐卧,点点滴滴当中。为什么我们倒在床上会睡不着觉?为什么我们吃多了还不知道自己肚子饱了?为什么我们每天跟同事在一起,却不了解他?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心放在那里。没有把心放在那里,你就没办法欣赏到生活各个方面的美好。你如果能把心放在那里,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面,你都能找到一个很美妙的境界。

  我前几天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写得特别好,它说“佛陀是慈悲的,他不跟任何东西产生抗争,他只是慈悲地安住当下”。你们知道这句话的内涵吗?不跟任何东西抗争。大家想想看,生活当中所有让我们受挫,所有让我们难受的东西是怎么样来的?就是我们不断在指责,不断在抱怨,不断跟外在的世界产生抗拒。当你抗拒,你会变成刺猬,你刺了别人,别人就会反过来刺你。当你接受的时候,那是一种包容,像大地一样的包容万物,像天空一样的接纳一切,那种状态你就发现任何矛盾在你身上全部都能消解掉。

  我经常打一个比喻,我说大海当中有两艘船,如果两艘船都没有人碰在一起你们说有没有事情?没事,如果一艘船有人一艘船没人还是没事,因为他找不到指责的对象。但是当两艘船都有人的时候碰在一起会怎么样?就是你指责他,他指责你。你说谁对谁错呢?况且大海当中不像马路有斑马线。我们生活当中是不是处处都是这样?再怎么样,你也可以找出千万般理由;你再对,他也可以找出你的不足。当你跟别人闹别扭,产生矛盾的时候,无论如何你都会首先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去指责对方,是不是这样?一个巴掌能拍得响吗?一定要有一个对接口才能拍响。

  我经常跟他们讲,我说你走在马路上,突然间被狗咬了一口,你会趴下去把狗咬一口回来吗?有没有这么蠢的人?没有吧。但实际上我们经常干这样的事情,就因为别人骂你,你要还他,别人打你,我要报仇,要把他杀掉,是不是这样的对接现象?就相当于被狗咬一口,又趴下去把狗咬一口回来。我们经常充当这种角色!所以有人说,我们人活着就是自欺、欺人、被人欺,自己欺骗自己,欺骗别人,最后被人欺负。

  真正的智者,能降服自己的内心,永远能保持一个宁静祥和的状态。那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首先知见要正确。我们为什么会有迷惑和困扰?因为我们不了解事物的真相,不了解事物存在的规律。因为不了解,所以产生不正确的见解,产生错误的认识。错误的认识就会引导我们错误地看待人的一席生命。那事物存在的规律到底是什么?一切事物都是因缘组合而成。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东西都是由各种因缘条件组合而成的,一个种子种到地里面去要发芽需要水、土壤、阳光、空气,四个条件是缺一不可。只有四个条件具备了,那个种子才能发芽。只要四个条件缺少一个,都不行。你们想想看是不是这样?每一样事物的生起都是由众多因缘条件组合而成的。

  所以我们要去思考,我想人生幸福要具备什么样的因缘条件?我想事业成功要具备什么样的因缘条件?我想身体健康要具备什么样的因缘条件?每一样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来到我们身边,都是我们自己种下了因,才结出来今天的果。你如果想未来得到什么果,就要看现在种的什么因。佛教里面讲的因果关系,很多人都觉得是一种迷信,实际上这就是事物的规律。你违背了这种规律,种了不好的因,得到不好的果,你不能去抱怨别人,只能去接受它。同时,当你去接受,就会把这个果化小,当你不能接受的时候,它就会不断再放大,最后遮住你的双眼,让你无法面对。这个世间就是这样一种规则,你不相信都不行。

  佛教里面讲到的因果规律,就告诉我们人生当中的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我们了解之后,就知道如何去规划自己的未来。这种智慧如何去产生?我们要先降服自己的内心,能够冷静地思考我们存在的规律,然后看清问题发展的方向,该如何去把握它。你如果不能从这样的一种思维里面解脱出来,那你永远活在迷惑之中。任何东西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规则。你背离了这种规则,最后得到了报应就只能怨自己。

  所以禅定当中的第一个修法,叫做“静中禅”,就是将自己的六根封住,好好地安定下来,去降服你自己的身心,你就能找到自己未来想要的东西。实际上这样的一种身心灵的降服,就能让我们人生在各种各样的十字路口,你都能抉择一个最佳的方案去面对它。

  但是我们要记住一点,不管你今天在什么样的位置,叱咤风云,呼风唤雨,你有多大的权力,那只是一个过程;不管你今天多么卑微,多么不起眼,还是一个过程。我们今天长得再庄严,我或者长得再丑陋,都会过去。明白这种思想之后,我们就不会因为今天我得到了,就为之狂喜,明天失去了,就为之憔悴,因为一切的存在都会随着时间过去。当明白这个理之后,我们就能非常自在洒脱地立足于天地之间,不然的话,我们每天都会活得患得患失。今天领导要来,我要怎么样准备让领导对我夸奖多一点,明天那个领导来了,我怎么样去巴结他,以后让我升官。

  当你追求名的时候,你就成为名的奴隶;当你追求钱的时候,你就成为钱的奴隶。被名利、钱财所驱赶着走,你永远不是你自己的主人。所以我们活得很累,我们活得很苦,我们做什么都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就是因为我们内在的欲望太强大了,驱赶着我们的身体没有了自己。所以要活出自己,要成为自己灵性的主人,就必须要时刻反省自己每做一件事到底为了什么。

  我就是经常这样去想,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你今天做得再好,随着时间它都可以过去。不管你今天做得再不好,随着时间也会过去。真的,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当你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今天让你升官,你就在那个位置上好好把事情做好;今天如果你不能上去,那你也在这个位置安心下来把它做好。当你的心安住下来,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时候,接下来有更多位置等着你。

  做生意也一样的,你如果随时随地都能让你的客户得到更好的服务,更多惊喜的时候,他就成为你忠实的客户。实际上在生意场上真的就是这么回事。我们平常都在想,我钱投进去如何才能得到更多。这里一个最基本的方面,只要把你的服务对象服务好之后,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来到你身边。

  我在五年前来到桐乡濮院香海禅寺,当时我们叫三轮车到香海禅寺,连濮院镇的三轮车司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但在短短的五年内,我们投放了六千多万的资金把香海禅寺的第一期工程完成,我们又没有产品卖,没有销售,我们是如何做到的?实际上就是不断用心去服务,去付出。对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不断地满足他们,给予他们的东西不断超出他们的期待。可能他来到这里想得到两分的收获,但我们给他五分的惊喜。所以他们一个人回去就会带十个人过来,十个人回去就会带一百个人过来。2007年,我们举办了一次亚布力佛商论坛,当时全国各地来了有1500多个企业家。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就是靠不断去付出。我们平常都会产生一种误解,总觉得付出就是失去,不是的。当你在不断付出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会来到你身边。

  有这么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阴间有两个小鬼要来到人间投胎,阎罗王就把它们叫到面前,他说人世间有两个重要的岗位,第一个岗位,你不用付出就可以不断得到东西。第二个岗位,你永远在付出。你们知道第一个岗位是什么吗?在这个世间只有拿到没有付出得是什么人?就是穷得一无所有的人,所以他只能得到不可能付出。第一个小鬼就跳起来,说我要永远得到,结果他来到这个世间就当乞丐。第二个岗位是什么?就是富翁,他东西多到不能再多了,他不需要得到了,所以就不断地施舍。你要知道,当你能够施舍的时候,你不但是一个物质的富翁,也是一个精神的富翁。只有能施舍的人他才能得到更多。一个贪婪,永远要想得到的这种人,即使他物质上很富有,他的内心也是很贫穷的。你们仔细想想看,在这个世间能把企业做到很大的集团公司,他都是不断地给予。只有这样的人,他的名望,他的事业才能遍布全球,这是一个事物最基本的规律。

  我记得有一期的《读者》上有一篇文章,里面说你如果想变成世界级的富翁,第一个要修炼的是什么知道吗?布施。就算今天你穷得一无所有的时候,你还是可以布施。用什么东西布施你知道吗?微笑!你可以把你的座位让给别人坐,也是布施。当别人提…

《禅修人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