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修人生▪P3

  ..续本文上一页一个东西提不起来的时候,你可以帮他提,也是一个布施。只要我们有布施的心,随时随地都可以布施,如果我们企业的老总有一颗布施的心,并带动大家布施,财富就会汇集到你这里,你们相信不相信?只要你不断地付出,所有的东西都会回到你身边,你的产品质量、品质也是一个布施,你知道吗?你超出消费者的期待就是一个布施。你给予别人最好的服务,那种微笑,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也是一个布施。你对你的工人真正做到把他当作你的父母一样对待,也是布施。你们看过《乔家大院》吗?那个乔致庸对他的掌柜,到年终的时候,把他请到最重要的椅子说,然后给他磕三个头,那是磕什么?祖宗才能这样磕的。他把他最重要的,业绩做得最好的掌柜当成祖宗来跪拜,那也是一种布施知道吗?

  很多人经常讲,企业做不好,企业没有人才,产品研发不起来,什么东西做不好,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布施的心。别人给我们创造财富,我们却希望所有的钱都装在自己的口袋里,买别墅、买好车、买金银项链、买LV的包,什么东西都要把它装在自己的身上,不愿意对你的员工做一点点的付出,他们能诚心诚意的在你这里帮你做事情吗?不行的。

  我前几年去学BSE,在学游泳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道理,当你想把水涌到你身上的时候,那个水是往外流的;当你把水推出去的时候,水却是往内涌的。真的是这样,我们人世间的很多规律就是这样背离的。当你把钱财撒出去的时候,人才就会汇集在你身边,帮你创造更多更多的财富,这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核心的理念。你读透了这个道理,你就能大富。所以人生的道路上,所有一切都是你自己的抉择。你事情做不好,你家庭不幸福,你人际关系不和谐,你身体不健康,你所碰到所有不幸都是谁把它们吸引来的?我们第一个要反思的就是自己。不是师父在这里说教,实际上我每天每时每刻,当我们寺院碰到问题的时候,我第一个就是反思自己有没有做好。只有反思,你才能找到根源,只有反思,你才能更好地成长。你不能反思自己的问题,你永远找不到根源。

  虽然我们讲人生是一个过程,不管你现在多年轻,不管你现在多漂亮,不管你现在过得生不如死,都是一个过程。但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走好,就像今天我在这里跟大家上课,可能在无数次的课程里面,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点。当我专注在这里跟大家分享的时候,不但你们得到收获,同时在跟大家分享的过程当中,我自己也能找到一种快。这种快乐来自于此时此刻我的心有没有跟我的身体在一起,把身心放下来跟大家进行没有约束的分享。只有这样你的身体才处于解放的状态,佛教里面叫做“解脱”的状态。当你在生活,工作,每时每刻都能处于解脱状态的时候,你的人生就是幸福的。只有解脱,你晚上才能睡得好;只有解脱,你才能欣赏生命的品质;只有解脱,你每天才能活在天堂里面;只有解脱,我们才能欣赏生命存在的价值。

  你如果每天把自己绑得死死的,你就成为一个柱子,成为一个僵尸,手脚放不开,那就很难受。当一个人难受的时候,会吸引什么样的环境?吸引难受的人,吸引难受的事情,吸引难受的事业,难受的一切的一切,都会跟着来。负面的人就会吸引负面的东西,正向的人就会吸引阳光的东西。成功的人大都是正向的人,不成功的人大都是负面的人。这个世间永远是这样,正面和反面永远是相辅相成。当我站在你们面前,你们看到的是我的前面,但你知道吗?当你看到我前面的时候,我的背后是不是跟着来了?当我的手伸到前面的时候,你们看到我的手心,手心下面是手背;当你坐在凳子的上面,凳子翻过来是不是凳子的背面?任何东西都是这样的,你不要认为你选择了正面就没有负面,负面是跟着正面来的,就看你正面的力量够不够大。今天看到大雪纷飞,有人会想,我明天不能去干活了。但你想想看,很快雪会融化,冬天来临春天就即将不远。所以人生就是这样一种抉择,你积极乐观,就能看到正面的东西。

  我们如何调服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人生想要的境界?不是别人给我们,是我们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我们禅修中的第一个“静中禅”,首先就要我们从这样的一种思想状态里面去觉醒生命真正的意义所在。我们要从什么样一个角度去进行思考呢?我们普通人只看我的职务如何能升一级。我觉得那个眼界太低了;今天赚一千万,明天如果能赚到两千万,那我就能心满意足了。我说这种思维还是太局限了。站在这里的这个和尚,可能你们会认为他只是在管一个寺庙。当初我来到桐乡,设计我们大殿的时候,我到台湾去考察了很多寺院。因为台湾的寺院走在我们大陆的前面,他们的弘法很现代。到那以后我头脑里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假如我的寺院在台湾,我如何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模式?虽然现在两岸还没有统一,我们还不会碰在一起。但我想十年之后,很可能就会碰在一起。如果我没有自己独特的模式,那就没有立足之地。

  所以我在探寻的时候不是只看佛教,我看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甚至我们中国革命史,西方哲学,都在了解。西方心理学我也在读,我现在还是上海交大EMBA的学生。为什么我要了解这么多东西呢?实际上就是要打开自己的思维局限,不断从更高、更远、更大的角度去思考。你如果没有站在一千步的那个位置,你就很难了解五百步的状态;没有站在五百步,就很难了解到一百步。未来愿景的实现与否,永远是跟你方向远大与否息息相关的。

  所以作为一个企业的掌舵人,你的思想格局要远远超越这个行业的现状。我经常推荐他们去看一本书,叫做《2050年》,推到50年之后,我们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当人类历史跨入50年之后,我们这个行业会变成什么样?作为一个企业的掌舵人,如果你没有这样一个远大的愿景的时候,你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好今天的事情。

  作为佛教,很多人都觉得佛教的思想是最好的,只要了解这个就已经足够了。我说不行,除了了解佛教,你还要了解其它宗教,还要了解各种各样的人文知识,科学知识。我发现现在管理思想最优秀的就是企业文化,所以我们看《基业常青》,我们看《卓越的领导人》,我们读各种各样的企业管理。所以我们成立了读书会,读书会读各种各样的书,这个月我们就在读《日本最优秀的三个企业》这本书。这里面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你没有远大的目标和方向,你现在就不知道如何去走。

  所以我们要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是谁?第二个问题是:我在哪里?第三个问题是:我往哪里去?当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的思想,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力,处于什么样状态的时候,你就很难知道你现在在什么位置;当你不知道现在在什么位置的时候,你就不知道你的未来该往哪个方向去走。企业也是一样的,你不了解你的企业,你就不知道你企业现在的位置;不知道现在的位置,你就不知道如何规划未来的愿景。一个人也像一个品牌,一个企业也像一个人。

  今天早上,我跟几个老师在那里聊什么叫平衡,我说平衡就是一种制衡。就是这个世间任何事物存在的一种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状态。有个老板跟我讲,他下面的员工很难管理,有的人心态很不好,有的人这样那样。我就跟他讲,你不能纠结于“好”和“不好”,也不能纠结于“善”和“恶”,不能纠结于这样的一种是非观念里面,不能纠结于你对某一个角色的感觉。我说你的公司这么大,你就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大家仔细想想看,这个社会的生态如果失去平衡,就会灾祸连连。我上次在海口,有个公司开年会的时候,他们的一个营养师跟我讲,他说如果生产出来的洗面奶会把我们脸上所有坏的细菌都洗掉的时候,好的细菌也无法存活,因为没有坏的细菌跟它抗衡,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养藏獒,但其实藏獒离开了西藏,没有了它的天敌狼和豹,它就不叫藏獒了。

  古代那些王朝出现暴动,大都是因为失去制衡,要么是奸的太突出了,要么就是忠的太突出了,所以失去制衡,失去制衡就会产生暴乱。

  你看清朝末年的时候为什么出现那种状态呢?就是因为所有的钱财,所有的土地都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上。很多人没有土地,没有饭吃,他们就会起来闹革命。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的,如果将来走下去,所有的资金、所有的钱财、所有的财富都集中在极个别人手上的时候,社会不安定就会产生。

  所以如果我们手上拥有很多财富,那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学会如何把它施舍出去,让这个世间保持一个平衡,我们才有能力享受这个财富。这种思想我们平常很少去想,但是在生活当中它处处存在。

  接下来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个内容,叫“动中禅”。禅修是让我们通过六根去了解自己的内心,去解读生命真谛的存在规律。而动中禅就是让我们在行住坐卧、饮食起居、言谈举止,时时处处都处在禅定当中去感受它。就像我们现在坐在这里听课,等一下回去睡觉,吃饭等等都能感受那个过程。当你在吃一根萝卜的时候,你有没有闻到萝卜的香味。当那个萝卜放到嘴里,你的上牙齿跟下牙齿咬住它的时候,它所流出来的汁我们有没有感觉到?如果你没有感觉到,即使到现在你吃了无数个萝卜,你还是没有真正品味到那个萝卜的味道。我们很多人活了这么久还是白活,因为我们没有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

  不管你拥有多少财富,你每天也只能睡一个床,不管你拥有多少的产业,你只能每天吃三餐饭,甚至有时候什么都不吃。也有人只有一碗稀饭,一碟咸菜,就觉得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味的。我们一个人在这个世间能消费多少东西?这个理念明白之后,你就知道如何去定位自己的人生。我们很多东西都是被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所推动着走,最后我们就失去了自己。

  有个朋友打了一个比方,他说…

《禅修人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