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阳光心态与幸福人生▪P2

  ..续本文上一页和濮院的服装设计师分享一点:做服装设计不仅要知道服装的流行趋势,更要去了解汽车、电影、妆发、园林、广告等多元的流行走向,因为这些都是与服装的设计密切相关的。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万物时时处处处在微妙的联系之中。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曾经对鲁肃说,这世上有可见只兵,有不可见之兵。而所谓的不可见之兵就是草木山川、雾蒸云泽等等。他之所以能够草船借箭就是用了自然界的雾气这种不可见之兵。这些东西在平常人看来与做将帅根本没有关系,但是诸葛亮就知道一个将帅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加要了解天地利和人生。这不就是阔达的心量所造就的成功吗?

  万物都有其相通的一面。大家在银行系统工作,思维也要超越于银行系统之上。如果终日只是想着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怎么做,有什么地方值得借鉴,那么最终还是没有办法真正超越其他的同行。古话说“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斯为下矣”,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是在如何提升自己的品质以满足每一位顾客的潜在需求上。

  我看到《企业的思想家》这本书中马云的说法也是同样的。他说,做网络不可以跟着同行的思维去走,否则只能是邯郸学步,永远都不可能有所超越。这就是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墙壁,这堵墙一旦打破,人生的高度就不可同日而语。

  有时候事业、生活就像一杯水一样,仅仅只有一杯,你得到了,他便失去了;他得到了,你就只能失去。这时,主宰我们内心幸福的就是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失去了一杯水,除了失落,能不能反而激发自己的斗志,自己造一杯水呢?只有思维方式被打开的人,才有可能创造奇迹。

  我想举奥康集团的例子来说明心量所造就的奇迹。从前,我们亚布力佛商论坛举行的时候,我曾经邀请了奥康的总裁王振滔先生来参加。但是事不凑巧,他另有活动安排,于是没能在那一次结缘。我们寺院的十六个短信平台却在这次联系以后存下了他的号码,每天都通过短信平台给他发送一条香海短信集中的短信。因为我们的短信都是一些人生的领悟,而没有宗教色彩。因此,到了年底,奥康集团举行总裁学习班的时候,他们的秘书邀请我去参加,还告诉我说,王总将我们香海的短信编辑成册,并刻录了我们的宣传光盘,作为学习案例,发给他们的高层来进行学习。他认为,一个寺院尚且能有如此之多的创新,那么一个企业也应该从中学习,进而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实我们的光盘每年发出的都有几万张,但是像王总这样能够认真思考和解读的,反馈到我这里的,还是第一个。对于他的学习力和心量,我深深感佩。

  生活不可能是单面的。比如夏日莺飞草长,万物杂植。我们喜欢夏天生命的繁盛,喜欢草木的葱茏,就不能不同时接受蛇鼠蚊蝇,正是因为有它们,才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夏天。我们的生活,总是芳芜杂会,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不好,形形色色,千形万状,合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每一个人都有多面性,每一个团体也都有优劣。如果你作为领导,善于将人的优势挖掘出来,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你就是一个好的领导。我们不能要求任何一个人、一件事是完美无缺的,因为这不符合自然的规则。即使是钻石和黄金这样纯粹的东西,也不可能达到100%的纯净。

  有一次,我们寺院的慧海法师对我们说,他上洗手间的时候碰到一个学生,那个学生看到他,感到非常奇怪。对慧海法师说:“你们修行人居然也要上洗手间哦。”有些朋友的这些偏见比较厉害,看到我们生病了去挂盐水,或者我们在打手机的时候就会质疑说:“和尚也会生病哦,和尚也要打手机哦。”这都是非常好玩的想法,和尚也是人,也一样要经历生老病死啊。这些想法就是由自己固有的知见产生的。

  佛陀说,这个时间是杂乱之地,并没有完全纯粹的事物。正好像肥沃的土地能长成参天大树,也就能使细菌滋生。而这些事物相生相克,运转不息。对你来说不好,对别人来说可能就是好;这时是不好的事情,可能彼时就变成好的。麻雀吃虫子,对于农民来说是好的,可是它又吃庄稼,对于农民就不好。一碗白米饭在饿的时候吃起来很香,吃饱了再吃就索然无味。因此,快乐不快乐是因为我们自身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

  如果你结婚十年以后发现你身边的伴侣根本不是当初认识时候的样子,你不应该责怪别人,而是应该反观自照:我自己不是也在不断地变化吗?如果你买了一样东西,开始的时候觉得非常好用,可是过了一个月它就破损了。你应该要由此知道,万事万物本来就是有这样一个生住异灭的过程,不可能一成不变,好的反面就蕴藏在好中间,就像死就隐藏在生的过程中一样。

  三、利益有情——须把金鍼度予人

  元好问有一句诗说:“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鍼度予人。”这是说,教绣活的老师在教学生的时候,只要将綉好的成品给学生看看就足够了,不要把自己的底稿和吃饭的家伙都教给学生。这是害怕学生超越自己,从而抢了自己的饭碗。但是这种想法是狭隘的。

  只有当我们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奉献给有需要的人,别人也才有可能以同样的心来对待我们。这就是布施的思想,就是奉献的思想,就是佛教利益有情的思想,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上海徐家汇有些商场早年曾经是将后门关闭的,它们只开前门,意思是只进不出,不愿意让客人流失到其他的商店里面去。但是有一天他们突然醒觉过来,将后门全部打开,而且还做了指示牌,说明附近商场的位置。他们这样做以后,客流量果然大大增加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与人方便”,因此“自己方便”。客人来商场逛,本来就是想货比三家的,作为店家就是应该满足客户的这种需求,而不是通过给客户制造行动上的阻碍企图截断客流。当我们为别人打开一扇门的时候,同时也为自己铺起了一条路。

  我们的思想应当是无私的、高远的,而行动应当是踏实的、利他的。这就像一句诗歌所说的:“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我们金融界的朋友,应该有远大的志向,也应该有宏富的专业知识来解决专业问题,但是我认为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颗奉献、利他的心。如果心中只有金融,没有客户,金融就是一样无情的东西,而无情的东西是不会对你有任何的眷顾的。

  老百姓的心中对于一家银行的判断并不是依据银行背后的资金支持或者什么专业的投资建议而确定的。对于更多百姓来说,银行首先提供的就是服务。有的银行你一走进去,就不想再去第二次了,卫生状况很糟糕,或者服务人员很冷漠、很不耐烦。有些银行对VIP客户服务好得不得了,对于普通的存款者就敷衍了事,这样口碑就没有办法建立起来。这样的做法就显示出很重的分别心。但是有些银行做得很好,每一个客户进去,都非常热情周到地为他们提供服务,而且效率也很高。

  我听过一个关于银行的笑话,有一个老师去某家银行存款。他穿得非常朴素,甚至有一点邋遢。进入银行以后,他说他要在柜台取五百块钱。柜台的小姐非常不耐烦,对他翻了白眼,还对他说:“这点钱,你去自动取款机上拿。”这位老师对于这种傲慢的态度非常不满意,就对这位小姐说:“这点钱是不多,但是我要你换成五千张一毛钱的纸币给我。”

  客户在你这里存十块钱还是存十亿块钱,作为服务人员,都不可以有丝毫的分别心。即使对方不了解贵行的取款方式,作为服务人员,还是应该耐心解释。上面的这个笑话其实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不用评判谁对谁错,但我们应该要知道,如果不与人方便,自己也就没有方便可言。

  这就是我所要说的奉献与利他,对于任何一个服务机构来说,这都是相当重要的。

  四、喜乐生活——挂碍烦恼即菩提

  喜乐地欣赏生活,这是阳光心态的由来。

  我们每天都在开车,有哪一天赞叹过窗外的风景呢?我们每天都面对家人,有哪一天给过他们欣赏和肯定呢?如果有一天绝症降临到我们身边,我是抱怨还是接纳呢?

  人生的结局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不快乐地接受一切呢?

  有一个年轻人世代打渔为业。别人就问他:“你的爷爷因出海打渔遇到风暴而死,你的父亲也在海上死去,你为什么现在还在海上打渔呢?”他说:“因为我喜欢大海啊。”他反问提问者说:“你的爷爷死在哪里,父亲死在哪里呢?”那人答道:“都死在床上啊。”年轻的渔民笑了:“既然他们都死在床上,那么你为什么还要每天都在床上睡觉呢?”

  人总是愿意去担心许多事情,殊不知恐惧、担忧、憎恨、贪婪、挂碍、傲慢、愤怒、无惭无愧,无一不增加我们身上的毒素,从而加速我们的灭亡。

  健康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缘促成的。有一个病理学家曾经解释说,每一个健康人身上每一天都会产生几千个癌细胞。当我们生气、憎恨的时候,这些癌细胞就会乘以倍数地增加。因此,我们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必须要去喜乐地面对生活的每一个过程。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都市白领下班回家的时候,无意中在电梯的镜子里见到自己的样子。她简直被镜中的自己吓坏了,那个镜中的女人疲惫、焦虑,面如土灰,眉关紧锁。她不敢相信:这就是我现在的样子吗?真是太可怕了!难怪她每次回家,她的家里人都是用一种排斥、沉默的态度来对待她。所以,就在那一天,她对自己说:“如果我还是以这样的状态出现在家里,面对家人,以后的生活一定会更加不幸福。”于是她当下决定放下目前的所有焦虑、萎顿,稍稍收拾自己的容颜以后,容光焕发地打开家门,热情地拥抱了她的孩子,还赞美先生做的饭菜非常好吃。那一天,他们家里充满了喜乐。从那以后,她就在家门口挂上一块牌子,提醒自己,也提醒每一位访客。牌子上写着:“当你敲门的时候,请笑一笑。”…

《阳光心态与幸福人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