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然说有事过不来了,然而我们的通知、请帖、宣传都出去了,最后人家都说我在蒙人家。从那以后我就发现人没有到那个级别就得不到相应的平台,得不到相应的平台你也请不到那些人,所以后来我就懂得这是自然的道理。
我发现实实在在把本质事情做好才是最关键的,不要人家这样做我们也这样做,人家请我们也请,没有必要。如果我们作为一个出家人特别是做为一个寺院,你和世俗上人一样去做事,你所做的事情是值得考虑的。所以我们要经常地问自己:我活着的意义在哪里?我做这些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假如说你要买一套房子,当然你要结婚买套房子很正常,但你已经有了套房子再去买两套,有了两套还要买三套,买四套……就很有问题。我今天在新闻上看到一个市长竟然有16套房子,他女儿生日送给她20万,最后他官也没有了只能待在监狱里。就像我们那句话说的: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很多人活着活着却成了盗版。为什么成了盗版呢?因为你老是从众,跟风,最后你发现没有了你自己,迷失掉自己。你进入了一个大染缸而不自觉,失去了本来面目,身心被“无明”遮蔽,这就是悲剧的根源。
时刻恢复归零心态
我们人到底为什么活着呢?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也是个很小的问题。大到我们必须解决它、面对它,小到它关乎我们日常的一举一动、一饭一食。人说佛教是一个终极智慧,就是它给你开出的答案是人类最普世性、最圆满究竟的,它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面对无量芸芸众生。在我们这个一席生命当中,我们不断地去设置很多很多我们所认为是正确的、重要的东西,比如追求金钱,名利,权力,等等。而佛教讲从生到死只不过是一席生命的短暂过程,这之前和之后都有无量的生死,所以他能从无量生死去看待一席生命,从一席生命当中去理解无量生死。所以对人生的解读和观念就和我们平常人不一样,那种格局和眼光是宏观的、全方位的,不在蜗牛角上打转。
我们佛法为什么喜欢用梦,常常用梦来做比喻?因为我们没有醒来的时候不知道我们在做梦,我们以为是真的。其实你想想昨天,前天,五年前、十年前,不和做梦一样吗?所以只有当下这一刻才是真实的,今天过去了你回忆昨天就和梦一样不可追,不可得。“人生如梦”,这是最真实的注脚,我们如果能在梦里醒来,在梦外看梦,以清醒者的姿态看我们和别人梦游,那将是大智慧,是一种非常超脱的境界。
如果你能以这样一种思维去看待今天的一席生命的时候,你会怎么看待自己的生活?当你大前提都搞不清楚,你不可能在每一个步骤上做好,这叫逐物迷己,就是被眼前的东西一叶障目。
有个电影叫《三傻大闹好莱坞》,很搞笑的,大家看过没有,在里面他解读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当你把自己的兴趣发挥到极至的时候,成功就跟着你。里面的主人公他没有毕业证书,他就完全为了进去,最后成为一个世界好多大公司抢的那个科学家,他的发明有四百多项。这是为什么?实际上这种境界就是禅者的境界。我前天在跟他们讲乔布斯,乔布斯是个资深的禅者你们知道吗?他苹果的很多创意都来自他在禅修过程中得到的感悟。所以你们要把禅修应用到生活当中去,成为你们的习惯,那么你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活的巨人。
当你活出自己最好状态的时候,身边就有一大片人羡慕你。所以禅修就是转变我们的生活,从自己的生活当中去寻找自己。但是最关键的一点是你要学会看透生死,只有把生死放下的人产生出来的力量才能超越一般。如果把这一席生命整天挂在嘴上,我今天生病会不会死掉?得了癌症还有多长时间?整天惶惶不可终日,那你就被自己的身体所驱使。你在乎身体就变成身体的奴隶,在乎名望就变成名望的奴隶,在乎金钱你就变成金钱的奴隶。财色名食睡,都是如此。
其实我们香海禅寺也是一个单位,按照世俗的一般习惯,一个单位所辐射的方方面面到年底你都要去打点,不然的话会有麻烦。但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去打点过谁。为什么?按照一般的单位一定要这样做。可是我觉得,能把自己的事做好,把分内的事做好就已经是给了这个直接领导最大的面子,给他们一个政绩,你不用巴结他,他们也会给你开方便之门。你整天去想,这领导今天对我好像不高兴,领导来了我没去迎接他,领导来了我不在庙里,你整天挂念这些东西,能把事情做好吗?你的状态就不是“禅定”的那种状态,而是惶恐不安,如风中草一样。这并不是说你可以什么都不顾,但至少要知道一点: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问自己人生的意义在哪里?生命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你的一席生命以怎样存在的方式才是最好的?
我们为什么要禅修呢?就是要真正的明了自己。当你了解生死之后,就能把心安下来,去做好眼前的事情。我这几年参加过总裁培训班,很多人他要整合资源,把别人整在一起,然后做一些事。我们经常碰到这种案例,本来他有几千万的,最后把自己几千万都整进去了。他想一夜暴富,想一夜之间怎么怎么的,这是我们人的欲望促使自己的一个盲目行为,尤其是商人很容易迷失掉自己。所以禅修干什么?好好地静下来,思考我们所做所得有没有必要,包括我们一天所有的情绪。有个居士跟我讲,她说今天我心情很好,煮了一道很丰盛的早餐给我的先生吃,他竟然把我破口大骂一顿,我心情郁闷极了。我跟他讲,你要找到原因,为什么人家要骂你?你们是不是觉得这是一个弱弱的行为,他要骂我,他无缘无故骂我,我还找自己的原因?对,还要找自己的原因,因为他不可能无缘无故骂你啊,你不要觉得我吃亏了,当你能包容对方的时候,说明你的境界高于对方,你想想看,在马路上你跟一个疯子吵架,吵到最后谁是疯子?你是疯子还是疯子是疯子?所以我们很容易迷失掉自己,为什么我们要沉淀下来?禅宗里面叫明心见性,一桶水不断地搅,那个水就很浑浊,要它清澈见底只有静下来,不断地沉淀,最后里面有什么东西一眼就能看到。如果不断地搅不断地运动,就成了浑水,浑水干什么?浑水好摸鱼,因为鱼看不清楚的。要是你的心是一团浑水,有另外的手这时恰巧伸过来,那你的损失就大了,等你的心清亮下来后会发现,自己的“鱼”没了。
所以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他的所有举动都体现如一的状态,就是时刻保持那个明心见性的状态,能看到自己清澈透亮的心。我们要想得到这个结果应该怎么去做?需要调我们的心。大家每天在吃饭为什么饭菜那么好吃呢,因为把各种味道调得很好,我们住的房子冬暖夏凉为什么?因为有空调。所以“调”是我们人生的常态,我面对逆境的时候怎么调?面对掌声的时候怎么调?这个调有技巧,调得好你就在天堂的状态里面,调的不好或不调你就每天处在地狱里,这就是智者跟迷者最大的不同,也是明跟暗的不同,我们通过禅修把它调过来。
你想想看,人在什么状态时间过得最快,什么状态过的最慢?最痛苦的时候时间过的最慢,是吧?所以你们如果要想让自己“觉得长寿”,就每天让自己很痛苦,那个时间就很慢很慢,你活一天比活十年还长;你如果真的想长寿,就要每天活在快乐里,这样时间过的很快,十年就像一天。为什么天道的人一天是我们这里一年?因为人家很快乐,是吧,哈哈!大家要学鲁迅笔下阿Q,别人骂他的时候,他想我是你爹,结果就发现没有什么过不去。你们也可以学学金庸笔下的韦小宝,他很会调侃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
我经常在外面参加活动,有些人对那个座位很在意,是中间还是两边?我是最不愿坐中间的一个,人家让我去我都拉别人去,我觉得我不坐中间对我没什么影响,而且让别人坐他还欠了我一个人情,岂不更好?你要记住,生活中时刻让别人欠着你就很好,不要净想着我得到什么,占什么便宜。有的人把他放在旁边他就愤愤不平,这其实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所以真正能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人,都是最有福报的。我们读《道德经》的时候里面讲:大国者下流。下流是什么?不是耍流氓,是像水一样往下流。大国者下流就是真正强大的国家往往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所以能吃亏的人都是有福报的人,能忍让的人都是有德行的人。我以前讲过,如果大学毕业老板还让你去扫地,甚至去洗厕所, 你觉得很没面子, 在同学之间说不出口,你想想看,一个老板为什么把一个大学生放去洗厕所?是为了锻炼一下, 让他忍受在卑微的工作里面看看自己的心态,往往这种人后来就会提拔到很重要的位置,能够委而不屈的人,就能够独挡一面。
一般人都忍受不了这个,说这个工作我从来没做过,或者做不来。当你认为自己做不来的时候你已经把所有智慧的门都关上了,“不是因为难才不想做,而是因为不想做才难”,你要相信这一点:做任何事都不可能没有一点回报,你至少可以在这里面得到成长。我经常到外面讲课,没有任何报酬。油费自己,过路费自己,住宿费自己,机票自己买。你说我为什么要这么干,傻子才这么做。是的,我就是要做个傻子,因为这世上聪明人太多了,我要做个傻子,这样才平衡点。所以我经常告诫自己,要学会做个傻子。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还是有些人形容我做人很精明。我发现我活的很失败,让别人觉得我精明的时候实际上我是失败的。你们看我才来香海禅寺的时候,那个大厅那么大,场面这么大,我怎么重新去建呢?我认识的人又特别少,谁愿意拿出那么大一笔巨款?我最后就把它改成供一万尊佛,所以有很多人愿意来捐佛像,最后这个办法就解决了。我们有个先生,他要盖孔子学校,需要10个亿,这不是小数目,他就用我们这种方法,他说第一级别的二十个,每个人一百万。第二级别的一千个,每人十万。第三级别的一万个,每人五万。他说这里面就借鉴我们万佛供奉的方法,他说出来时差点让我把…
《修于心,禅于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