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遗教经浅释▪P14

  ..续本文上一页省,我们做人、学佛法,也常常要这么省察。“不令有失”:不使令智慧失掉了。“是则于我法中”:说这样子,“是”当这样子讲。你若是

  能这样不失去你的智慧。“则于我法中”:这个“我”是佛自称,说是在我这佛法里边。“能得解脱”:能得到解脱,解脱就是自由自在,一点拘束也没有,能得解脱了。

  “若不尔者”:你若是不这样子,你把智慧失去了,你也不省察,“既非道人”:那你既不是一个修道的人,“又非白衣”:也不是一个在家人。你呀!变成一个四不像了。“无所名也”:这时你叫做什么呢?没有一个名字可以给你了。“实智慧者”:有真实智慧的人,“则是度老病死海”:就是能度过去生老病死这苦海的一艘“坚牢船也”:一艘最坚固的大船。“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你若是能有真正智慧,那你就不会在假的事上用功夫,这就是在无明、黑暗里边一盏大大的明灯。是“一切病者”:所有一切有病的人,“之良药也”:最好的一种良药。“伐烦恼树之利斧也”:也是斩断烦恼树的一把最锋利的斧头。“是故汝等”:因为这个,所以你们各位比丘,各位在家人。“当以闻思修慧”:你应该用闻慧、思慧、修慧,这三种的慧,“而自增益”:你要自己增加自己的智慧。“若人有智彗之照”:假设我们也有智慧的光明照耀,“虽无天眼”:虽然没有得到天眼,“而是明见人也”,这也是一个明眼的善知识。“是名智慧”:这个叫真实的智慧。你们各位对于这一段经文,有什么看法?可以说一说。我现在讲经,你们来听经,这就是闻慧。你在这里听完了经,回去想一想,研究研究,得到真实的道理,这就是思慧。思就是思惟,听见了,然后用智慧来研究研究,这就是思慧,思的智慧。你思完了之后,又照著这个法去修行,这就是修慧。老老实实的,不打妄语,不欺骗人,这就是实,真实的智慧。所以说找金矿,找钻石矿,看你们谁有金矿?谁有钻石矿?为了把这矿开采出,显出你们自己的宝藏,因此要问你们对这段经文有什么看法,这就是要你们试探试探那个地方有汽油矿?钻石矿?所有值钱的东西在那里?像是金矿啊!就要把它给找出来。不问问题的人,都是不注意的;若是注意的人,一定会有问题,心里有所不明白的地方。因为你不问问题,你也不注意,所以就没有什么不明白,也没有什么怀疑的。就是这么样随喜大众,因此就不问问题了;而问问题的人,都是在心里边有一点忍不了了,所以就问问题。

  什么叫烦恼?野心?贪?不错!你有贪心就有烦恼。那么你想知道什么叫菩提吗?就是没有贪心。没有贪心,没有烦恼,就是菩提了。这就如反掌之易,就像翻掌一样,一面是菩提,另一面是烦恼。很容易的,不要把它看得很高深。烦恼是菩提,也就是说烦恼里头有贪,若你不贪,就变成菩提了。烦恼是无形的,菩提也是无形的,只不过是个名词而已。既是名词,那么你把它转一转就是了,你没有贪心,就有菩提心;你有贪心,就有烦恼心。觉道就是觉悟了,觉悟了就是明白了,明白了就是菩提。

  你们若是没有问题,我就是讲来讲去,也不知道究竟你们听了没听。问你们问题,你们能回答出来,或是我能回答你们的问题,这我就知道你们是注意了,知道你在那儿没睡觉。

  我再对你们讲,在佛教里头。第一件事不准杀生,你若想修行,就不要杀生。你杀人,人家也会杀你。越南那些华侨,现在被人撵到海里去,要杀他们,就因为他们在以前尽杀生的,所以现在受这个果报。这是第一。第二不可以偷盗,我们学佛的人不可以拿人家的东西,不可以偷人家的钱,不可以尽做一切不正当的事情,时时刻刻都要做正当的事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打妄语、不饮酒。不要偷人家的钱,偷人家的钱,将来自己会没有手的,你用手偷钱嘛!如果用心里偷人家的东西,那么将来会愚痴,没有智慧,堕落到三恶道里头去。杀生、偷盗、邪淫,由这三恶就会堕落到畜生、饿鬼,或是地狱这三恶道去。你若是偷人家五块钱,就会五百生没有手;偷人家十块钱,那么就会一千生没有手,你看看厉害不厉害?所以不能偷人家的钱。尤其在道场里边偷了钱之后,把红包纸放到厕所里去,将厕所的水都给堵住不通了。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这些行为,我知道,我在看著你,究竟你会偷多少?我看得清清清楚楚的,所以在佛堂里头不能随便偷东西。真是岂有此理!人家放在那儿一个文件包,随随便便就丢了,这个果报将来是不得了的。偷人家东西,将来都要堕地狱,变饿鬼,转畜生的,那时候你们后悔也就晚了,所以学佛的人不可以那么随便的。

  还有在吃饭上供的时候,大家都要参加。吃饭的时候,大家应该一起吃饭,而且吃饭的时候,不可以尽乱谈话,好像在这儿一边吃饭一边开会,这是不可以的。只有在一种特殊的情形下,或者因为没有时间了,所以在吃饭的时候稍微谈一谈,但是也不能那么大声地讲话,必须要小声一点,教我对面的人也都听不见,这样才可以的,但是也不可以交头接耳。“佛制比丘”,现在可以改成“佛制大众”,或是“佛制众生”。“食存五观”,在吃饭的时候,要存著五种观法。五观就是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这是要作的五种观法,那么你吃了这个东西,才能消受得起。又有三念,第一念就是喝第一口汤时,要念“愿断一切恶”。喝第二口汤,说“愿修一切善”。第三口是“愿度一切众生”同登彼岸。这叫三念、五观,在吃饭的时候要这样观想。在我所建立的道场里边,都是要严守这些规矩。我到其他道场时,吃饭简直就是吃不饱的,怎么样吃不饱呢?尽听人家说话,就听饱了。所以我不教你们说话的原因,就因为我吃饭的时候不能听人说话,一听话就饱了,就不能吃饭了,你们谁要想爱护师父,就在吃饭的时候,要很小声的,不要教师父吃不饱。你们懂吗?所以不可以讲话,我一听你们讲话,我听这话就已经饱了,就不会吃东西了。你们可以一边说话,一边吃饭,而我没有这么大本领、大本事,所以吃饭的时候不可以说话。

  还有在佛堂里不可以常常讲讲笑笑,要观心摄念。观心,你要常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不要尽说一些个闲话。尤其在道场里头,也不要讲命运,不要批八字。我们佛教徒不应该去信命运的,这个命运是普通一般人信的,而我们学佛的人是要超出命运的,超出数的,所以不应该信命运,也不应该尽作财迷。譬如说你去到雷诺这一赌,就赢了多少钱,搭巴士去到那地方只带两块钱,回来时就拿了几十万回来,不可以这样子,这叫投机。我们修行的人,学佛的人不可以尽学那些投机的方法,也不可以尽说我要怎么样才能很快就发财,赚多少钱啊!修道的人,信佛的人,要听其自然的发展,不要尽做一些投机的行为,这是要紧的。所以也不要讲命运,也不要信风水。这个不是说我反对夏老师讲风水,我为什么不教人讲这个,因为一讲这个,讲得人更迷了,把所有的人都变成财迷,这个也看风水,那个也看风水,晚上就睡不著觉,我买那个房子应该再请夏老师去看一看,搞不好过一两年我也就发了,等我发了,我要报答夏老师。你这么一想,想得头发也白了,眼睛也花了,牙也掉了,耳朵也聋了,但是还没有发财,这就可怜了,所以不要这样子。我们如果应该发财的,早晚是会发的;不应该发的,你就勉强得到了,也会丢的。所谓“做豆腐,置了河洼地,从浆来了,就从水去了。”就好像做豆腐,要压豆腐,浆来了,赚了钱了。置了河洼地,买海边、河边上的地,一涨水,怎么样呢?把所种的地都冲得没有了,什么也收不著了。这个意思就是我们人一定要注重因果,在因果上要特别注意,不要那么迷,迷得太厉害,这是不好的。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认命、知足。说我这个命运,应该发财的,我就会发;不应该发的,我不要去做土匪,去打劫银行,这是不行的。

  八、毕竟功德

  汝等比丘。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当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

  “毕竟西湖六月中,春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尽,映日荷花别样红。”毕竟是究竟,形容西湖在六月的天气里,所以说“毕竟西湖六月中”,这是指我们中国杭州在六月天气里的西湖。“春光不与四时同”,这种春光是特别美丽,特别好,不与四时同。说是这种春光与夏天、秋天、冬天和其它的时间都不同。春、夏、秋、冬四时中,而六月也不是正式夏天,此时夏天要完了,要到秋天了。“接天”,在西湖看上来,湖水是接著天的。因为西湖很大,一看这个湖水和天就连在一起。“接天莲叶”,西湖里面有莲花,莲花的叶子无穷尽,不知有多少碧绿颜色的莲花叶子。“映日荷花”,莲花映著太阳,“别样红”莲花本来就是红的,给太阳一照著,这个红的颜色更特别了,别样红。这是“毕竟”这两个字大略的意思,我提出这首诗,你们就明白“毕竟”这两个字是什么了。“毕竟功德”,是究竟功德,就是再没有比这个功德更好的,也再没有比这功德更大的,所以,毕竟功德就是做得到家了。

  “汝等比丘”:佛称我们众生为“汝等”,指的是七众弟子,其中包括所有的众生,所有的飞潜动植,胎卵湿化的众生,总而言之,一切众生都包括在内了。“种种戏论”:戏论,戏就是游戏,去玩。游戏贪玩,把光阴都浪费了。连讲笑话,这也是游戏,真正修道的人,是不讲笑话的。尽讲笑话就是戏论,好像我前次叫某某法师为“老天爷”,这就是戏论。这是不对的,我不应该这么说,怎么可以叫人家“老天爷”呢?你们各位知道吗?好像连取个花名,取个草号,取个别号,这都是戏论。你们若存有种种无理、无意义的戏论,口乱说…

《佛遗教经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