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狱里的许多罪犯,听到把这四句经偈的声音后,居然也都得到超度了。佛经真是不可思议啊!以上是四句偈的由来,因此地藏经把这四句偈,列为破地狱真言。曾有位先生问我,地藏经前安著觉林菩萨的偈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说:就是凭这四句偈能破地狱的意思。这四句偈是华严经十住品觉林菩萨说的,它是万法唯心的中心思想,也是佛法的中心正理。
四句经文的意思,看来好像很平常,我们常念它也不觉得稀奇。但我们假如来观察一下,这世界上能有多少人知道这四句偈呢?知道答案的人,恐怕是很少吧。难怪地狱里受苦的人那么多。地藏菩萨为什么会被误会,他是管地狱鬼官呢?是因为民间听地藏菩萨说过“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誓愿。并且地藏菩萨常去地狱,救度苦难的众生,一般人就误认地藏菩萨是专司管地狱的官了。甚至更编出“鬼月”的故事,说每年农历七月一日,是开鬼门关的日子,让地狱里众鬼出去度假一个月,接受人间供养,直到七月三十日,才再被抓回去关起来。这种“鬼月”的故事,非常无稽、幼稚、好笑。以一般常理说,地狱跟人间的牢狱是一样的。我们有没有听说过,人间监狱里的犯人,有放假一个月,让他们出外受人招待的事情?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是把地藏菩萨的身份给误解了。一些媒体记者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七月还未到,就在报上渲染鬼月,使得一般人误以为七月不祥,因而编出:不能搬家、不能结婚、生子、不能出外旅游、开张营业等讹传,甚至说七月出生的儿子就是“鬼儿子”的荒谬谣言。其实政府许多大官都是在七月过生日,例如郝柏村院长,就是七月过生日的。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希望社会有识之士,不要采信。更祈望大众传媒记者先生,不要再宣染误导!我们佛教徒,有机会要去加以纠正才好,这是是一种功德,让大家建立正知正见。不然以讹传讹,鬼话连天,不但人心不安,且会影响国计民生,并非不可能!
华严经是一部佛说的大经,它有很高深的佛法真理,我们今天有机会听到华严经的发愿文,它也是讲华严经的道理。在如来出现品上有一段话说明华严经的珍贵,和它是不容易听到的大经。佛曰:“此经珍宝,亦复如是,不入一切余众生手,唯除如来法王真子,生如来家,种如来相诸善根者。”这段话是说,要听到这部华严经者,必定是生在如来家,种过来来各种善因的真正法王子,才有资格听讲、读诵到,所以今天我们能听到这部经,真是千载难遇,万劫难逢的。什么是真佛子呢?真佛子有三个条件:一是从佛口生,二是从佛法生,三是得佛法分。佛又说:“佛子!若无此等佛之真子,如是法门,不久散灭”!这是说,世间假若没有具备够条件的真佛子,这部华严大经,不久就要散灭掉。因为没有人能懂,大法就会自然湮灭掉啊!所以,今天在座各位,能听到这部大经,要深自庆幸。因为我们都是具备正信身份条件的真佛子,所以我们有责任把这部佛法弘扬出去,继续流传下来,让佛种不断。以上这些话是怎么说的呢?何以故呢?佛陀再加以说明:“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况受持、读诵、书写,分别解说。”这话是说,普通凡夫,甚至二乘行者-即声闻乘、缘觉乘者的阿罗汉-皆不会听闻此经,因二乘之人,只想个人成就罗汉果,只想个人出三界、了生死,根本不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庄严佛土、成就众生。所以二乘人听不到此经,佛说此经,他们也不愿来听。当初佛说法华经时,就曾有五千声闻弟子集体退出讲场,使佛陀感到无奈。佛法难闻之说,可以想像。因为他们志不在此,所以不愿听闻华严经,更不必说“受持、读诵、书写、分别解说”了。“唯诸菩萨,乃能如是,是故菩萨摩诃萨闻此法门,应大欢喜”!这是说只有具备菩提心的大菩萨,才够资格受持华严经,读诵华严经,书写华严经,分别解说华严经。所以我们这次讲华严发愿文,就是要加强各位,了解华严经的重要性和价值观。当然,主要的是这篇发愿文,它比较简短易懂,能加深大家对学习华严经的信心。
(2)供养发愿。文曰:
常愿供养常恭敬。七处九会佛菩萨。常愿证入常宣说。五周四分华严经。常愿供养无休歇。九十刹尘菩萨众。常愿悟入常宣说。大方广佛华严经。
以上这一段愿文,是这篇愿文的第二段,它主要的是讲:“供养发愿”。修学华严大法,或任何佛法,发愿是第一要件。因为它是学佛重要的推动力量。没有“愿”我们学佛会疲懈;没有愿,我们会模糊前进的方向。发是发起、发动和发展。就是把所修的华严大法,以这种大修行功夫推动起来,不但自己要发起菩提心来学习、实行,而且也要让自己所有的亲朋好友,有机会都请他们发起心来,依此华严大法修行起来。要知道,没有一位菩萨,不是靠发愿来推动它修行成功的,也没有一尊佛,不是从发愿修行而成佛的。譬如:阿弥陀佛,他当初经朋友介绍,皈依在世自在王佛座下。出家后,成为法藏比丘。领悟佛法真理之后,一口气发了四十八条大愿,感得了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国土而成佛。如果没有发大誓愿,持之以恒的修行,那能成功?所以发心发愿后,就要积极进修,使之成长成功。愿有总愿、别愿。总愿就是我们常念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别愿就是各个人,自个儿发的愿,地藏菩萨发的愿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其它如普贤十大愿、药师如来发十二大愿,在座各位,目前只有发通愿,不知有谁还发了别愿没有?
从“常愿供养常恭敬”,到“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句经文,这就是发愿供养佛僧,求证法界的道理。供养诸佛是普贤十大愿王之第三大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广修供养就是布施,也就是对治我们贪心的一种妙法门。我们学佛的人,要想修学佛法成功,就必须修供养,一方面对佛表示恭敬、感恩;一方面藉这种行动,来破除我们悭贪之心。修供养是有功德的,能增长我们的菩提道。供养不但是供养诸佛菩萨,还要供养父母、供养师长、供养我们一切亲戚朋友,和一切需要我们帮助的人。目前社会面临老人缺乏照顾的问题。今天我们护法会会长洪读先生,告诉我说:他认识一位八十五岁的老太太,就是一位可怜的孤独老人。她生有五个儿子,大儿子是台大法学院院长,二儿子是工程师,三儿子作生意,四儿子作医生,五儿子也是医生。平时所有儿媳,各忙各的事业、家庭。老太太变成孤寡一人,没人管,没人照顾、关怀。社会型态如此,大家都对他“爱莫能助”。所以,我们有力量去关怀老人,也是一种功德。照顾需要照顾的人,布施需要布施的人,也是一种菩萨行。供养三宝、父母、师长,一定要心怀恭敬,因为供养是一种布施的行为。佛经说:“嗔心布施,堕饿鬼道。”所以布施、供养,必须以慈悲心,恭敬为之,才有功德!“七处九会”上的诸“佛菩萨”,是指华严经是在七个地方,做九次聚会演说出来的。第一次第一会在佛成道的菩提场中,此次会主是普贤菩萨,一共说了十一卷,六品经。第二会在普光明殿,说十信法门,有六品经,会主是文殊师利菩萨,有四十一单位的菩萨到会听经。第三会在忉利天宫,会主是法慧菩萨,说十住法门。第四次集会于夜摩天宫,以功德林菩萨会主,说十行法门,功德林菩萨与地藏经上的觉林菩萨是一道的。第五次集会在兜率天宫,就是弥勒菩萨住的地方,以金刚幢菩萨为会主,说十回向法门,计有三品,十二卷经文。修行法门一共是有五十二个阶位,例如我们教育层次分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班、博士班等不同阶位一样。前面说十信位是凡夫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个位子是贤人位。第六次说法的地方,在他化自在天宫,是欲界最高的一重天,说十地法门。十地是圣人位子,即是说:修到十地位的菩萨,就断了烦恼,证了真理,证到十地圆满真理时,就到了等觉菩萨的位子了,快要成佛了。
第七会再回到普光明殿,说等、妙觉法门,就是成佛前的一个阶位。这就譬如我们博士课程已上完了,但论文还没通过,论文一通过就是博士了。学佛的论文一通过,就是妙觉位的佛了。第八次集会亦在普光明殿,说离世间品一品,共七卷经。这是圆融法门。前面说的是一个一个位置的修,一个一个位置的证,圆融法门是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前面七次集会说的是理论,第八次集会则是偏重讲实行,这次会主也是普贤菩萨。第九会,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从实行当中去求证,这是个取证的法门。以上说的是华严经的内容大概。由于七个地方,九次集会,每次都有佛、有菩萨参与,所以叫“七处九会佛菩萨”。
第二个愿望是“常愿证入常宣说,五周四分华严经”。这是说希望能常常证入,契悟华严真理。“入”是深入,即是深入的证悟到华严大法的最高真理,并为他人宣说,使大家都能得到华严大法的利益。“五周四分”,五周的第一周是“所信因果周”,是讲佛果庄严;第二周分二段,第一段共三十一品经,前面二十九品叫“差别因果周”后面二品叫“平等因果周”。差别因果周是列述学佛过程,要经历五十二个位子,循序进升,由凡夫到佛果;平等因果周是圆融法门,那是圆修圆证的。离世间品是“成行因果周”,后面的入法界品则叫“证入因果周”。这是四分五周的简介。华严经虽然内容浩瀚,但脉络分明,条理清楚,很容易去理解。希望大家发心研修,以后能常证入、宣说这无上法宝的大华严经。
“常愿供养无休歇,九十刹尘菩萨众”。刹尘就是我们所讲的微尘数世界。“九十”,十就是十佛刹微尘数的世界,九就是本位数不算,在外围的佛刹微尘世界。整句就是常常发愿,恭敬供养,整个微尘数世界的大菩萨众。“常愿悟入常宣说,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说我们要常常的契悟,…
《华严文选(成一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