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谈三宝功德(1~9)▪P3

  ..续本文上一页渺小,一盏就这么大,光可没有这么渺小,光一照,能够照遍整个房间,而且五盏日光灯,整个房间里只有一个光,因为它是融合起来的,所谓一室千灯,光光无碍。

  佛的法身,才是真正的佛身

  佛的第一个身体就是法身,这才是真正的佛。佛的觉悟遍虚空,众生的起心动念他全都知道,比如大会场里有一千个人,老人小人男人女人,各个脸都不一样,都是各管各,每个人口袋里一个收音机,只要电波一通,所有收音机都会响。收音机是平等的,宇宙中的能量绝对不会分别,阿狗跟我好,我让你响,阿猫是冤家,我不让你响。所以到了佛的境界,对每个众生都是平等平等,根本没有分别心,众生无论谁有苦难,佛都救苦救难。

  没有“如来佛”,也不能称“佛祖”

  附带插几句,有些人把释迦佛称为“如来佛”,那是闹笑话,他把《西游记》当佛经了,《西游记》是神化小说呀。佛有十个称号,“如来”跟“佛”都是一种称号,所以可以称释迦牟尼佛,也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比如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好几个称号,有人叫你老先生,老先生就是个称号,有人叫你老伯伯,老伯伯也是个称号,你一回家,儿子叫你爸爸,孙子叫你爷爷,妻子叫你:哎,都是个称号,如果你称“如来佛”,那你指谁啊?好比叫“先生同志”,或者说“居士老师”,只有称号没有名字,到底指哪一个?现在有文化的人都喜欢写书,其实他们不是佛弟子,他们只懂得佛教文化,称号经常搞错。一般书上常有称“佛祖”,真是闹笑话,释迦佛又不是佛的祖先,释迦佛之前还有佛呢。佛是佛陀,祖是祖师,要分开来讲。

  佛的法身遍虚空,所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金刚经》里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这是指佛的法身。佛的法身没有来没有去,因为佛的法身遍虚空,遍满了哪有来去?既然佛的法身遍虚空,比如说,电灯光遍满整个房间的虚空,房间里无论哪个角落,只要有空间就有光。你们最熟悉阿弥陀佛,你说他在西方也没说错,可是你更应该懂得阿弥陀佛就在你眼前,因为你的眼前是虚空,虚空中就有阿弥陀佛的法身。

  有身就渺小,佛希望我们都能成就法报化三身功德

  为什么我们人有来去啊?因为我们人太小了。就拿这个房间来说,一个人站在中间,前面后面都是空间,你要到那边去,你必须走过去啊,所以把佛看成只是个太子身,就把佛看得太渺小了。佛成就了法身,这就是佛的功德。佛自己成就了法报化三身,还希望我们学佛的人将来也成就法报化三身,希望我们都成就法报化三身,这也是佛的功德。

  那么我们能不能成就?决定能成就。根据什么?根据佛在菩提树下成佛时说过的一句话,“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释迦佛到娑婆世界来成佛,是给我们做个榜样,希望我们众生都能成佛,这是释迦佛的慈悲心,我们千万不要辜负了释迦佛的希望。不管是娑婆世界释迦佛,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乃至于十方世界一切的佛,对我们众生唯一的希望就是我们能成佛。所以佛教跟宗教不同,宗教说:你信了神你只能做神的儿女,你不可能跟神一模一样,佛教是平等的,佛说众生都能成佛。

  谈三宝功德(7)

  ◎ 傅味琴

  2006年4月26日在开化文殊院为开化佛教场所负责人培训班讲课

  修福修慧圆满报身

  本次提要:

  ■ 把渺小的我不断扩大,将来决定成就法身

  ■ 修行就是修心胸无量,计较的人修行也修不好

  ■ 佛弟子不团结就是因为计较才想不通

  ■ 智慧的光、觉悟的光成就法身光明

  ■ 空明修好了,脸上也会发光

  ■ 修福修慧圆满报身

  ■ 愚痴下畜生道,修福不修慧,后世成宠物

  把渺小的我不断扩大,将来决定成就法身

  对于法身,我们决定能修成就,怎么修?很简单,你把渺小的我不断地扩大,你真能扩大到心胸无量,虚空多大,你的心胸也多大,这条路子就不错了。佛经上常教导我们要无量,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佛,唸阿弥陀佛的同学更应该修心胸无量。别太小气了,你跟我之间少一些分别,要知道宇宙的真理绝不会使你吃亏的,因为宇宙的真理就是平等。比如说今天他占便宜了,你吃亏了,你别怄气,因为你过去或者以后也有你便宜了他吃亏的时候。人的一生绝不可能一万次的遭遇全是占便宜的,也没有一万次的遭遇全是吃亏的。

  修行就是修心胸无量,计较的人修行也修不好

  有的人很小气,银行里取款,一看清单,“怎么有四分钱不给我了?”银行说“现在没有分币,所以我们四舍五入。”“那我吃亏了。”要知道你下一次去领款的时候,如果是六分钱,银行里也给你一角啊。修行就是修心胸无量,不要计较,计较的人念佛也念不好,修行也修不好。

  佛弟子不团结,就是因为计较才想不通

  世俗人把8当作发,你说迷信不迷信?而他们反说我们是迷信。假如受了他们的影响,一定要有个数字是八,说句笑话,你求生极乐世界的人也跟阿弥陀佛打招呼,“我往生莲花的门号,你一定要给我八号。”莲花里连门号都没有,你计较什么了?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不团结?我们佛弟子是一家人,为什么也出现了兄弟姐妹不团结,就是计较啊,想不通啊。

  智慧的光、觉悟的光成就法身光明

  人们称法身都称法身光明,由此可见,法身没有形象,它是光体,凡是有形象的东西都是人搞出来的。这是什么光?是智慧的光,觉悟的光。遍宇宙的无边无际的空,以及遍宇宙永远不灭的光,没有来也没有去,这个空跟光合起来,就是我们将来成就的法身。

  空明修好了,脸上也会发光

  假如要问法身怎么修,说得深一点,你必须观空成就,修光明观成就,修法身观成就。你们假如要修光,禅定有专门修光明的观,今天可以先告诉你们一个简单的修法,修心地光明正大,人一光明正大,心胸就会发光。一个心地光明正大的人,脸上也会发光。因为开朗了,明朗了。

  报身

  ~是诸佛修福慧功德圆满时,所显现的自受用内证法乐之身,自受用身与他受用身合称报身,亦即完成佛果之身。

  修福修慧,圆满报身

  报身是诸佛福慧圆满的显现。从前老法师经常说:“要修福修慧。”你们今天听佛法就是修智慧;做好事,在佛门里培福,这是修福报。天天修,不断累积,越培植福慧越广大,总有一天会圆满。

  愚痴下畜生道,修福不修慧,后世成宠物

  但是,如今末法时期有个普遍现象,光修福不修慧,那怎么圆满报身呢?最多功德箱丢点钱,叫他听法,他没时间,或者说“我不想听”,或者说“我听一点就够了”。如果你没有智慧,佛讲过,愚痴下畜生道。瞋恨心是地狱道,现在有父母不知道怎么样去教养孩子,孩子不是没有人管,就是教养错误。有的儿子杀死娘,这要下无间地狱的。活着的时候动瞋恨心,尤其临终一刹那,一动瞋恨心,马上下地狱。心量不广大,贪心、小气,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不是你的,死后下饿鬼道。佛法不懂,智不及愚,愚痴颠倒,死后下畜生道。这都是佛讲的。

  打个比方,现在城市里的人喜欢养宠物,小猫小狗福气大,坐小轿车喝牛奶,主人给它洗澡,拉的屎主人扫掉,一天到晚抱在怀里。我想这个宠物前辈子可能只修福不修慧,因为愚痴下畜生道,因为修福,福气特别好,所以做宠物。看到这种现象,大家要有觉悟,培福是好的,不要忘记要多听经,要多学法求智慧。

  谈三宝功德(8)

  ◎ 傅味琴

  2006年4月26日在开化文殊院为开化佛教场所负责人培训班讲课

  要成就化身,必须一颗慈悲心融入众生中去

  本次提要:

  ■ 自受用法乐与他受用法乐,合成佛陀报身

  ■ 化身是慈悲心中变化所现之身

  ■ 为救女身苦,菩萨化女身

  ■ 众生皆父母,故报众生恩

  ■ 化身又称应化身,菩萨化身不露相,露相即非真

  ■ 古装菩萨见不到,为合众故,也得换时装

  ■ 菩萨自觉觉他,正在学菩萨的人也了不起

  ■ 释迦佛应化娑婆示现成佛,故亦称应化身

  ■ 要成就化身,必须把一颗慈悲心融入众生中去

  自受用法乐与他受用法乐,合成佛陀报身

  报身包括了诸佛福慧功德圆满时所显现的自受用内证法乐之身。内证,亲自证到,就是亲自感受到法上的快乐,以这个快乐为自己的身体。所谓法,无非就是叫你修福修慧,也就是说:你得到了智慧上的快乐以及福报上的快乐,这种快乐就是你的报身。你的报身遍满着智慧和福报。智慧遍虚空,福报呢,你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是你有福气生存的地方,那么山河大地全是你的福报。实际上今天每个众生,不管生存在娑婆世界也好,生存在他方世界也好,不管你生存在中国也好,美国也好,全在佛的报身里,全是佛的报身里的一分子,就好比我们身体里的一个细胞。这个报身的功德非但佛自己能够得到,而且教导众生修行,众生也能得到,这叫他受用身。自受用身跟他受用身,合起来就成就佛陀的报身。再打个比方,今天跟大家见面我很欢喜,我用法来供养你们,法供养第一,我给大家讲法非常欢喜,你们听了我讲的这些法,能听得懂吗?听得懂了,你欢喜不欢喜啊?那么我的法喜,你的法喜,合起来这也是我们将来成就的报身的功德。这样能够明白吗?所以成佛不难,你不懂方法当然难喽。

  化身

  ~即佛为度众生而变化出来的身,又名应化身。

  化身是慈悲心中变化所现之身

  化身呢?化身是变化出来的,因为有慈悲心呀。举个例子,从前孝子对父母很孝啊,对父母孝也是慈悲心,为了给父母快乐。有个孝子在父母面前扮个小孩儿,挑了一担水,故意做滑稽的表情,一滑一跤,父母看了哈哈哈笑。明明不是小孩儿他去装小孩摔一跤,这就好比是化身。

  为救女身苦,菩萨化女身

  再说我们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本是男身,封建社会,女身受苦特别多,但是男菩萨靠近妇女不方便,妇女呢也有顾虑,观…

《谈三宝功德(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