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剥夺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将其划为“矮行星”。这意味着,太阳系将只有八个行星。由此,印顺法师天才的联想和比对——“为什么东方净土,只有八位菩萨,不是七位,也不是九位呢?这应该是取法于天界的。原来以太阳系为中心的行星有九: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我国所说的五星,也离不了这些。现在,对此世界而说东方净土,所以除地球不论,还有八大行星于天界运行。换言之,除日月外,遂有八大明星,与我们这个世界关系极为密切。依此,所以除二大菩萨,还有八大菩萨护持东方净土,“八大菩萨乘空而来”是怎样明白的说破这一点。”,立即显得操之过急。同时我们看到,拽着实执分别念和发散性科学后襟一路狂奔,是多么累人!
冥王星当初被列入“九大行星”,实际就缘于一场误会。1930年冥王星被发现的时候,人们错误地估计了它的大小,以为它比地球还大。但随着对太阳系认识的不断加深,天文学家发现,冥王星不但体积、质量过小,轨道存在问题(与海王星的轨道相交),而且在原则上更应该属于柯伊伯环带天体。太阳系外围(海王星轨道以外)的柯伊伯带是小行星和彗星密集之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在柯伊伯带发现了许多围绕太阳运行的大型天体。比如,美国天文学家布朗于2003年发现的“齐娜Xena”(编号为“2003UB313”),就是一个直径和质量都超过冥王星的天体(2005年确认这一点),更有资格称为行星。2004年初,美国科学家在距地球129亿公里外,又发现了一颗红色小行星“塞德娜”,当时的发现者就认为它是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这些发现使传统的行星概念遭遇巨大挑战,促使人们不得不对其进行正式定义。根据IAU第26届大会通过的决议,太阳系“行星”必须符合下述三个条件:该天体要绕着太阳公转;有足够大的质量,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通过流体静力学平衡,使自身形状达到近似球形;该天体在公转区域中起着支配性作用,不受轨道上相邻天体的干扰。在太阳系中,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共八个行星满足这些要求。
冥王星被剥夺行星地位后,为了配合其矮行星身份,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MinorPlanetCenter)迅速给这颗原太阳系第九行星分配了一个新的小行星序列号:134340。目前小行星中心已经确定的太阳系小行星共有136563颗,其中2224颗是根据最新标准刚刚加入的,冥王星、“齐娜(Xena)”皆在其中。因此,即便有人对冥王星降级持反对意见,也不会为印顺有关八大菩萨的“科学考证”带来好消息,因为不管怎样,“九大行星”之说都显然是不准确的了。
其实,早在19世纪50年代,天文学家就曾对谷神星、智神星、婚神星、灶神星等30多颗“行星”作了降级处理,将其划归“小行星”(asteroid)范围。“小行星”、“矮行星”,实际并不是真正的行星,故此,为了避免误会,中国天文学会下属的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在考虑将其中文名改为“游星”或“矮星”。
行星(planet)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其原意为“流浪者”、“漫游者”。古代中国人将肉眼可见的五颗明亮行星,称作金、木、水、火、土五星,而西方人则把它们当成巡游天际的诸神,分别用美神维纳斯(Venus)、主神朱庇特(Jupiter,或宙斯)、信使墨丘利(Mercury)、战神玛尔斯(Mars)和农神萨杜恩(Saturn)来称呼它们。近两个世纪以来,西方天文学家又发现了三颗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名字仍然来自希腊罗马神话。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名字,想必早为学识渊博的印顺法师所熟知,并且点燃了他灵感的火花。——既然八大行星可以和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八位天神一一对应,那为何就不可以和(纯属虚构的)大乘佛教的八大菩萨挂上钩呢?机械类比的凡夫思维定势一旦发动起来,就很难刹住车了。
从这项天才的“科学考证”中,人们可以十分清楚而吃惊地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印顺眼中,大乘佛教的确和古希腊罗马神话没多大区别,纯属荒诞不稽的艺术性虚构!为了给欲加之罪找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倔强的印顺法师可真是什么都豁出去了!难怪这么多人赞颂他“精于考证”、“思维缜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生理性冲动,当然会迸发出惊人的能量。
不知道会不会有类似的“科学新动向”继续跳出来刺激学术研究者们的神经,但现在已经可以确定,印顺法师天真烂漫的“考证”,与其说是科学研究,倒不如称之为儿童文学创作更加贴切!而众所周知,儿童文艺并不是打倒一个伟大的传统精神体系的有效武器。
为了帮助人们从儿童文艺中尽快回过神来,我们愿意再引述一个相关的天文学史实。
一百多年前,天文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发现天王星的绕日公转轨道有问题,于是怀疑有一颗未知天体对它施加影响。英国人亚当斯和法国人勒维列根据牛顿引力理论,计算出了这个天体的轨道和位置。据此,德国天文学家彭加勒架起望远镜往天上一看,毫不费力地就找到了海王星。这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被视为科学精神的一大胜利。有人评述道:想想这事多么奇妙啊!——仅仅依靠几张纸、一支笔,经过一番演算之后就可以胸有成竹地对天文台长说:先生,请在晚上几点钟将您的望远镜对准天空的某个位置,您将看见一个前所未见的天体沿着什么样的轨道在运动!难道还有什么东西能比科学更能带给我们如此神奇的力量和信心吗?!
故事尚未结束。后来,人们发现距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的运转也不正常,它每绕着太阳公转一周,就要往里靠近一点。精确的观测数据表明,每100年水星向太阳靠近5600秒。由于在运动中和其他行星的关系,其中有5557秒可以获得合理的解释,而余下的43秒,就怎么也讲不通了。这就是天文学上著名的“水星近日点近动”悬案,它曾和黑体辐射一道,被视作笼罩经典物理学的两片乌云。现在我们知道,这两片乌云已分别由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驱散,但当时,机械类比的惯性思维模式却驱使很多人猜测:会不会像天王星那样,水星的异常运转也是由它旁边的某颗未知行星在作怪呢?这种建立在既有胜利基础上的“科学预言”是如此有吸引力,以致那颗很有必要真实存在的天体的名字都取好了,叫“火神星”。但岁月流逝,可爱的火神星却一直没有露面。于是,热切的呼唤变成了漫长的等待,直到一位乱头发的犹太科学家站出来叫停。爱因斯坦在写给好友埃伦菲斯特的信中说:“……方程给出了水星近日点运动的正确数字,你可以想像我有多高兴!有好几天,我高兴得不知如何才好。”他的计算结果表明,实际并不是水星走错了路,而是牛顿力学理论自身不够精确,相对于只有时空弯曲而没有引力的广义相对论来说,它只是一种近似而已。所以毫无疑问,火神星是个错误。
我们顺带举出这件天文学旧事,是想说明:机械类比的惯性思维模式本身存在重大缺陷,虽然在有限范围内它有可能取得一些胜利,使人盲目乐观,但在发生质变的关头,一切问题都会暴露无遗。如果将类比、比较的方法无限扩大化,很可能犯下可笑的错误甚至难以饶恕的罪行!
作为一个对大乘实相妙义一窍不通的“天文爱好者”,印顺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结论只可能是:他不仅对佛法真义茫然不知,而且也不具备真正的科学头脑!事实上,他只是一个想赶时髦却最终遭到历史遗弃的无智小人。对传统圣教丧心病狂的批判和陷害强烈表明,印顺长了一个大脑、披了一件僧衣,完全是出于误会,单单一根脊髓就可以满足他的全部需要。
要肃清反传统的思想流毒,我们的眼光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两个具体的错误上,而必须深入揭破这些错误所映射出的病态思维模式和严重人格缺陷。同时,还应当注意从宏观上掌控战略全局,狠挖其世界观、方法论、历史背景和文化生态的根子,以收高屋建瓴之效。
端掉其老底之后,再来审视印顺庸俗、病态的联想和类比,会倍感恶心和可笑:
“依经论说:八大地狱,在此地层底下;地球中心,确是充满烈火的。如有时火山裂口,就会喷出火来。佛经与基督教的旧约,都有大地裂开,陷身地狱的记载,所以八热地狱,决在地下──地球中心无疑。”(《成佛之道》)
““八寒地狱”:或说从八大地狱──地球中心横去到外边;或说在铁围山的那边。铁围山,为这一世界──地球的边缘,据说是日月所不易照到,寒冷无比。所以推断寒地狱在南北极,大概是不会错的。”(同上)
““孤独”地狱:这可说是人间地狱,或在深山,或在海岛,或在旷野,或在深林,到处都有。这不是众多和集一处,而是少数,或一或二的众生,由于个别的业力,感到这地狱一般的苦报,所以叫孤独。最近报载:台湾某处,有一父亲虐待他的生女,关闭在无空气无阳光的暗室中,食不能饱,衣不蔽寒,整整的十五年,还是小孩的样子(发育不良)。不但面无血色,皮肤浮肿,简直不像人样。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在这光天化日,繁荣闹热的所在,会有身受这样苦报的人存在!这该是近于孤独地狱的了。”(同上)
“在生死轮回的六趣──六道中,鬼与地狱,是六趣中不同的二趣。鬼与地狱,可说是古代极一般的信仰;在佛法传来以前,我国也早有了鬼与近似地狱的信仰。佛法传来,在重信仰的民间佛教中,鬼与地狱有了混合的倾向。特别是盛唐以后,佛教偏重实行,法义…
《第四章 不容亵渎的尊严 第三节 学术研究的误区(7)》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