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耶中名为死尸,而有出家戒德余势,能为无量无边有情作大饶益。……是故大梵,如是破戒恶行苾刍,一切白衣皆应守护恭敬供养,我终不许诸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或解支节,或断其命。””
“佛告尊者优波离言:“我终不许外道俗人举苾刍罪,我尚不许诸苾刍僧不依于法率尔呵举破戒苾刍,何况驱摈。若不依法率尔呵举破戒苾刍或复驱摈,便获大罪。””
“善男子,若有苾刍于诸根本性重罪中随犯一罪虽名破戒恶行苾刍,而于亲教和合僧中所得律仪犹不断绝,乃至弃舍所学尸罗犹有白法香气随逐。国王大臣诸在家者无有律仪,不应轻慢及加讁罚。如是苾刍虽非法器退失圣法秽杂清众,破坏一切沙门法事,不得受用四方僧物,而于亲教和合僧中所得律仪不弃舍故,犹胜一切在家白衣。犯性罪者尚应如是,况犯其余诸小遮罪,是故不许国王大臣诸在家者轻慢讁罚。”
“于未来世有刹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亦复如是,于归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诸弟子所,恼乱呵骂或以鞭杖楚挞其身或闭牢狱乃至断命,此于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犯诸大罪,断灭善根焚烧相续,一切智者之所远离,决定当趣无间地狱,彼既造作如是重罪,复怀傲慢诳惑世间,自称我等亦求无上正等菩提,我是大乘当得作佛,彼由恼乱出家人故,下贱人身尚难可得,况当能证二乘菩提,无上大乘于其绝分。”
“是故轻毁剃除须发被赤袈裟出家人者,即是轻毁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由是因缘诸有智慧厌怖众苦欣求人天涅槃乐者,不应轻毁舍俗出家剃除须发被袈裟者。”
益西彭措堪布在《成就真实戒经
略释法音》中讲道:“有在家人看到《宝梁经》及其它经典中佛呵斥出家比丘等,也不审视自己的身份,动辄以佛语来呵斥出家人,或者以此作为根据来阻挡他人出家,真是恬不知耻。佛在《菩萨藏》及《十轮经》中说:纵是转轮王等也不可呵责打骂破戒比丘,何况一般凡夫,这样作只能是毁坏菩萨戒的因。更有甚者随便翻阅出家戒本戒经,看后没有对出家人能行持那么多微细遮持律仪生起信心,对自己没有出家的勇气也不生半点惭愧,却象出家人的怨敌一样经常揭露指责出家人破某戒犯某威仪,好象是帮人定罪的上座一样。此类人应当记住佛说:“任何众生若对身着袈裟之比丘生恶心,则彼于三世诸佛,缘觉阿罗汉生恶心,于三世圣者生恶心故,将成熟无量罪业之果报。””
“《赞僧功德经》说,佛出家弟子的深浅很难揣测,有的内具功德外现非法,有的内具功德外现威仪调顺,有的内无功德外现如法如律,有的则内外不如法,但无论如何,佛要求必须恭敬。经中云:“纵有持戒破戒,若长若幼,皆须深敬,不得轻慢,若违斯旨,必获重罪。”昔日唐太宗问玄奘大师:“圣僧理当尊敬,凡夫僧何用恭敬呢?”大师答道:“圣僧为人天福田,凡夫僧也是福田,如果只种圣僧的福田,那么将永远没有种福田的机会,犹如神龙可以兴云降雨,泥塑的龙却不能,但是求雨时必须在泥龙前祈祷,所以圣僧凡僧都应该一律恭敬。”我们不但要恭敬出家人,而且也要发愿生生世世出家为僧。《阿閦如来本愿授决经》云:“彼阿閦如来往昔为菩萨时,作如是说:若我生生世世不出家者,是则虚诳一切诸佛如来。舍利子,如是菩萨于阿閦如来亦应随学,又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生生世世出家。或诸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毕竟舍家出家亦如是学,所以者何?舍利子,若诸菩萨舍家出家是为最上。”普贤菩萨也云:“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因此作为诸佛菩萨的后学者,都应该发此愿,并不断地向这个目标迈进。……《阿含经》中记载:佛说当来末法时代,有披如来袈裟者,纵然失坏律仪,左边抱男孩右边抱女孩,吹箫卖唱于街头巷尾,这样的人也能作人天福田,何况严守律仪,如法修行的功德谁又能测量呢?世尊亲口说:“佛教圣宝灯,即是圣法器,苦行着袈裟,释迦子比丘。””
劳拉曲智仁波切《极乐愿文大疏》中云:“即使损害戒律不清净的比丘其过患也很严重。因为现在的出家人无论如何鄙劣,但在胜解佛(贤劫千佛中最后一佛)出世时都会证得果位。佛经云:“诸在家人如狗尸一样,破戒之出家人犹如大象尸体一般。”破戒者也能胜过一切外道的沙门。《地藏十轮经》云:“瞻匐波花虽枯萎,亦胜其余诸花朵,破戒僧人纵行恶,亦能胜过诸外道。”甚至也不能对沙弥比丘生恶心。经中说:“任何众生若对身着袈裟之比丘生恶心,则彼于三世诸佛、缘觉、阿罗汉生恶心,于三世圣者生恶心故将成熟无量罪业之果报。”
仅仅轻蔑、损坏法衣也不可以,如若对其(法衣)恭敬则获得福德。《地藏经》云:“一切智者极赞颂,此大仙人(佛陀)胜幢衣,何人于彼作供养,定脱三有诸束缚。”从前,在一森林中有一头狮子名叫尊固,金黄色的毛极其漂亮,它对众生非常仁慈。一天,一个猎人看到它后,暗想:我如果把这头狮子杀了,将它的皮献给国王,一定会得到重赏。于是他剃掉头发、穿上法衣(冒充出家人),他将弓箭藏在腋下,向狮子所在的方向走去。趁着狮子正在熟睡之时,用毒箭射中了狮子。狮子惊醒后扑到猎人身上,当它发现猎人身着法衣后生起诚信。心想:我若加害此人,就对三世诸圣者生恶心了。(因此没有害猎人),随后自己死去了。贤劫时连旁生也不加害仅持出家形象者。”
“从前,萨迦法王根嘎酿波(萨迦五祖之初祖)看到许多小僧人脱掉法衣在溪水边耍箭术时,他说:“诸位僧人穿上法衣,我这个老居士要向您们顶礼。””
可见,无论汉传还是藏传佛教,都没有开许过在家人可以自命不凡地凌驾于僧宝之上。如果考虑到住持圣教的特殊作用,僧宝的尊贵性就更是远胜在家白衣了。如《缁门警训》云:“住持一位通被三时,功由戒力运载不绝,故如舟焉。何以然耶?由佛法二宝并假僧弘……人能弘道万载之所流慈,道假人弘三法于斯开位,遂使代代兴树处处传弘,匪假僧扬佛法潜没。”《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云:“比丘大纲者摄僧要故,佛法根本者住持胜故……住持三宝全赖人弘,师徒相摄僧宝不断,则佛法增广也。”《地藏十轮经》云:“善男子,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及诸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一切有情,以大悲力护持二事:一者为欲绍隆三宝种姓常令不绝,舍俗出家剃除须发被服袈裟;二者三乘出要四圣谛等相应正法。如是二事,唯佛世尊及大菩萨能善护持。”《成就真实戒经
略释法音》也理直气壮地讲道:“要想佛法常住世间,只有僧宝才能荷此重任,佛法的宏传与延续全靠僧宝的力量。《赞僧功德经》如是强调出家众能住持三宝命脉,延续佛陀智慧灯明的不共功德。经云:“出家弟子能堪任,继嗣如来末代法。万德无量在俗人,不能须臾弘圣教。”纵是今日危若悬丝的末世佛法也全赖出家人住持。纵观印、藏、汉三地佛法传播的历史与现状,可了知佛陀正法端赖僧宏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从古至今,凡是皈佛之士,从高僧大德到国王大臣长者,都以身作则,恭敬出家僧众,护法者更是着眼于护僧。”
在此五浊末世,出现萧平实师徒这样的破法谤僧恶行,并不是很突兀的现象。早在两千多年前,世尊就作过相关授记。《阿难七梦经》云:“第四梦者,群猪来抵揬栴檀林怪之者:当来白衣,来入塔寺,诽谤众僧,求其长短,破塔害僧。”《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云:“后五浊世,一切国王王子大臣,自恃高贵破灭吾教,明作制法,制我弟子比丘比丘尼,不听出家修行正道,亦复不听造佛塔像。白衣高座比丘地立,与兵奴法等无有异,当知尔时法灭不久。”《佛说法灭尽经》云:“法欲灭时女人精进恒作功德,男子懈慢不用法语,眼见沙门如视粪土无有信心。”这些令人痛心的恶相,已在萧平实等人身上显露出来,让人对正法的安危不能不表示担忧。
萧平实师徒既然认为,只有不想速成道业、速断烦恼的不正常者,才会走出家这条路,那么在他们心目中,骂骂出家僧人当然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了。但愿上面引述的大量教证,能帮助他们端正心态,摆正出家人和在家人的地位。同时也希望他们知道,建立在“敢于自我标榜”和相互吹捧、循环论证基础上的那个“胜义僧”名头,自身尚是“泥菩萨过河”,哪有闲暇给人颁发什么“破法谤僧许可证”呢!
萧平实说:“僧宝的尊严恢复了,有人踊跃出家的时候,我到下一世又不会去穿了,有人出家就够了。”事实证明,萧平实的存在和僧宝尊严的维护,是直接相违的。作为破坏僧宝尊严的闯将,说这番话,难道不是太虚伪了吗?
自古以来,僧俗间的正常法义辩论,并不少见;由于凡夫业力和社会背景的复杂性,僧团内部也并非绝对的纯洁无瑕。这些,我们都不否认。但是,作为在家白衣,想自命不凡地凌驾于僧宝之上,甚而随心所欲地大肆毁辱出家僧众,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允许的。即使偶尔出现一些极端情况,有人披着僧衣行持魔业、破坏佛法,也自有住持圣教的出家人出面料理,用不着旁人越俎代庖。
算起来,在家白衣春风得意地要“革”出家僧宝的“命”,这股逆流已很有些年头了,萧平实师徒不过是推波助澜而已。这种作法,到底是振兴佛教的妙道,还是速毁圣教之因,每一位佛教徒都应该深思。
萧平实自我印证、无耻吹嘘、大封弟众、煽情许愿等行为,前文已有述及。下面再举上数例,帮助大家加深印象:
“余于禅三中,唯自饮食回向,不开示佛法,亦能令同桌之共修者获得证悟功德。”(《宗门血脉》)
“末学不敏——未离隔阴之迷,佛世唯得见道,而能转生于觉囊派中弘扬正法,欲令藏密回归正道;…
《第二章 掂一掂萧张师徒的份 第二节 哗众未必可以取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