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第二章 掂一掂萧张师徒的份 第一节 硬伤累累的“终结者”▪P3

  ..续本文上一页结论;正觉同修会将会成为西藏密教的终结者。”(P462)

   好大的口气!看得出,萧平实师徒是决心和台、贤、禅、密等传统宗派对抗到底了!可是,阅过嚣张叫阵的《真假邪说》,天下正信佛子却感觉碰上的不过是些外强中干的对手。既然萧门中人乐于将自家的轻狂浅陋充分展露,那我们亦不妨从该书中信手拈出几条明显错谬可笑之处,让大家看看这帮“终结者”是如何的弱智,又是如何吃力地从事着无益的劳作。无论《真假邪说》是由萧平实在幕后策划、审定的,还是出自他的亲自捉刀代笔,既然正觉同修会认为这本书是自家现阶段的一部代表性“力作”,我们就多少该给点面子作些力所能及的介绍。当然,在适当的场合,我们也不会忘记请萧平实这位总策划者亲自上台,好生摆上几个姿态供大家端详端详。这样,人们会很快发现,究竟谁是谁的终结者。

   《真假邪说》开口就错:“相反的,造恶业的众生,就会投胎下堕到不好的三恶道中去,或做畜生、或成恶鬼;如果做了毁谤三宝、杀人放火等等的极大恶业的人,就会下堕到地狱道去,去遭受无量无数的极痛苦、极长时间的恶业果报。在这样的三界内,众生若是做了善事,就投胎出生在天界,在天堂内享福;若是造了恶业,就要去投胎到三恶道里受苦。多数的众生,此世出生为人而造善业,下一世出生于天界,然后在善业福报享用完后,只剩下恶业果报,因此再下一世就出生为饿鬼,然后在饿鬼道报尽后,再下一世上升出生为畜生;畜生报尽后,然后才有机会上升投胎当人”(P5)

   短短几句话,带出多处常识性错误。关于四生和六趣的关系,《俱舍论分别世品第三》中讲道:

   “于中有四生有情为卵等

   人傍生具四地狱及诸天

   中有唯化生鬼通胎化二

   论曰:谓有情类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是名为四。……云何化生,谓有情类生无所托是名化生,如那落迦天中有等,具根无缺支分顿生,无而欻有故名为化。人傍生趣各具四种。……一切地狱诸天中有皆唯化生,鬼趣唯通胎化二种……于四生内何者最多?唯化生。何以故?三趣(人、傍生、饿鬼)少分,及二趣(天、地狱)全。(此外)一切中有皆化生故。”

   《瑜伽师地论》云:“云何化生?谓诸有情业增上故,具足六处而生,或复不具,彼复云何?如天那洛迦全,及人鬼傍生一分。”

   由此可见,诸趣中胎生者其实仅占少数,尤其天道和地狱众生全是化生。萧张师徒却左一个“投胎天界”,右一个“投胎下堕三恶道”,仿佛不让天下人产生“六趣众生全为胎生”的错觉就不善罢干休似的。要知道,这可是板着脸向藏汉传统教派发动的“终结性攻势”呀,怎么可以像茶余饭后的闲聊般随便呢?在这么严肃的场合,讲起话来也不留留神,真是太马虎了。

   这段话中,还含有一个极大的误区。当今社会不少人,就是因为看到一些恶人享福、好人遭殃的现象,才对佛教讲的因果报应之说疑虑不信。对于这个问题,需要灵活运用相关法义加以解释。如《俱舍论分别业品第四》中云:“顺现法受者,谓此生造即此生熟;顺次生受者,谓此生造第二生熟;顺后次受者,谓此生造从第三生后次第熟。”故知恶人现世所享之福乐,乃由宿世所造善的顺次生受业或顺后次受业等感召,而其现世所造的恶业必将于后时引生不悦意的苦果;好人虽暂受磨难、困苦,但以此可清净宿罪,彼于今世造下的善业,也定将在后时引生安乐果报。明白此三种受业及不定业等道理,世人对佛教因果报应之说,就可欣然释怀了。

   萧张师徒大违佛门因果业报之正理,着力鼓吹“只剩下恶业果报则投胎三恶趣,只剩下善业果报则投胎天界”之说,如是必然严重误导世人!要知道,因果业报的道理是非常复杂玄妙的,岂能如此简单化和一刀切!事实上,即将堕入三恶趣的众生,相续中不妨有善的顺后次受业或不定业,升天者也不一定没有恶的顺后次受业或不定业。否则,恶趣(尤其是地狱)众生多无造作善业的机会和能力,相续中若又“只剩下恶业果报”的话,岂非永无超脱之时?色无色等天界众生,一般不会造作粗大恶业,如果相续中又“只剩下善业果报”的话,则岂非永无堕落之可能?故知,萧张师徒自以为是的“只剩下”三字,无论如何都是说不通的。

   再说,阿毗达磨里讲到的引业、满业应作四句而释,其中“引业恶、满业善”的情形,就是指以恶业异熟引生三恶趣的众同分,然以善的满业感得较为不错的身体、受用、眷属等,阎罗王、大力鬼王、诸大龙王就是典型例子。个中道理在诸论疏中有详述,此不赘言。

   看一段《入中论》的颂文及自释:

   “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著法,

   如水车转无自在,缘生兴悲我敬礼。

   诸世间人于我所执前,先由我执于非有之我妄计为有,执此为实。次除我执之我,于余一切法执为我所。此执我我所之世人,由烦恼业索所系,依旋转之识推动而转,于生死深邃大井中,上至有顶下至无间(地狱)无间旋转,其势自然下坠,要由励力乃升。虽有无知等烦恼、业、生三种杂染,然无初中后之决定次第,于日日中恒为苦苦坏苦之所逼恼,迄无超出轮转之期。诸菩萨众见彼苦恼,发大悲心勇猛救护,故当先礼佛母大悲。此是菩萨缘生大悲。”

   稍懂汉文和佛学的读者,都不难理解此中含意。这是月称菩萨在造论伊始的顶礼句中,对“缘有情(众生)大悲”进行阐释和赞叹。“诸世间人”由于先缘五蕴假立的“非有之我”(俱生我)产生我执,次缘“余一切法”产生我所执,从而如水车般无有自在地在六道轮回中“无间旋转”,难以解脱。故此菩萨不忍众生苦,发起殊胜大悲心勇猛救护一切如母有情。此处所讲的道理并不复杂,益西彭措堪布在《入中论日光疏》中,对此颂也有详释:

   “众生是如何流转生死轮回而不得解脱的呢?由于最初将五蕴的聚合妄执为我,而起我执,依次而言我所,以此则颠倒执著世间的苦乐等诸法为实有,故形成了因果循环的轮回,如同水车旋转不息,毫无自在。何人若缘众生而兴起了无伪的大悲心,月称菩萨自言,我也恭敬地向他顶礼。

   大悲心依所缘境不同分别有三种:即缘有情大悲,缘法大悲,无缘大悲;此颂先述缘有情(众生)大悲。……无量众生皆因无始以来的无明习气,对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聚合妄执为我,从而生起我执。由于妄执假我为真我,故又产生了我所执,认为有属我之法,诸如我的头、手、足等,于是对苦乐有取舍之欲而生贪嗔等烦恼之心。于合意之境生贪执心,于不合意之境则生嗔恨心,由实执恶心,则使诸惑随起,造诸恶业,故形成了轮回,如同水车之轮毫无自在地旋转不息。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心有大力世间生,自在能为变化主,恶想善心更造集,过现未来生死因,依止妄业有世间,爱非爱果恒相续。”然而彼诸无明众生却不知轮回根源,故大菩萨以悯念众生之心,令诸众生更加明了取舍法要,将轮回喻如水车,从六个方面来比喻剖析:

   1.众生由烦恼业索系于生死轮回,如水车由绳子系紧。2.众生依实执分别心推动而流转不息,如水车靠人力及水力推动而旋转。3.众生于轮回中,上至有顶天,下至无间地狱,循环流转,如同水车中水环(桶)上下旋转。4.众生欲生善趣,必须精勤修积资粮方可,然下堕时则很容易,如同水车将水引上来,必须很大的动力,下去时勿须费力而自下,由此可见,生恶趣之恶业众多,故不需要任何功用而任运自下,生善趣则需要对善法有精勤的功用力方可。5.众生于轮回中各随自业,生无定处。6.如引水的车环于上中下皆无定处;众生在轮回中被三根本苦与八分支苦所逼迫,如同车环上下相互紧压,强力引水。如是念众生可愍而生起大悲心……

   这样分析可知,轮回的根本在于实执分别心。可见我等众生皆因无明业惑与分别心的支配而枉受轮回诸苦,而今幸遇善知识的引导明知此理,是故当以智慧的金刚杵来摧毁轮回的根本——实执分别心,彻底解脱生死轮回的束缚。《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若能观心体性空,惑障不生便解脱。”

   通过上述观察之理,则知轮回的彼诸众生沉溺于生死苦海中倍受种种痛苦,具慧者缘彼无量痛苦,而兴起强烈的大悲心来成办众生离苦得乐的诸大事业。”

   不难看出,月称论师此颂乃是就因上迷乱的我执我所执和果上的不断痛苦流转两方面,来观察凡夫众生的不幸,进而赞礼菩萨缘此而生的大悲心。言简义明,毫无不妥之处。孰料萧张师徒却仿佛发现天大罪状似的,挤出一付惊怪不已的表情,展开了批斗:“诸佛菩萨圣教说:“法身即是如来藏,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即是第八识”,一切佛教学人皆应信受,月称、寂天、莲花生、宗喀巴等人既然不承认有阿赖耶识,而妄认意识为一切法所依处,则是反对佛与诸菩萨圣教者,则是外道,不属于佛教门中的学人,因其不信受佛语故,即非为佛子;既然不是佛子,又是破法凡夫,云何更能知法界实相心的阿赖耶识?唯是只知研究法义名相的无明凡夫而已。

   索达吉堪布如果不信,更举《入中论》月称“论师”的论旨所云为证:“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著法,如水车转无自在,缘生兴悲我敬礼。”

   世尊最初说法三七日,是于天界演说《华严经》,广说法界重重境界,但却会归于第八识的广大功德力,……天竺密教的月称却说佛在天界说此“真心”为“我”时,诸菩萨众与诸天天人会有执著此“真心为我”的现象,(莫名其妙!)是为乱解经义,是以自意妄想而曲解佛经法义,亦是诬谤世尊。……月称开示此句的意思极为明显,就是要否定第八识,不承…

《第二章 掂一掂萧张师徒的份 第一节 硬伤累累的“终结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