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面,于是向人家炫耀,这些都还不算;有时候这一种的开悟,还会增长你的我慢,这样就不对了。所以,是要真正做出来,才是真正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真正体悟到前面所讲的内容,一样会来到没有法执,不会执取一个固定不变的相,但“亦无非法相”不会否定现象界的存在,来到“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不会执著于过去固执不变的形相、法相或一个相,因为明了现象界的一切都在流动生灭变化,不会执著一个实在又不变的相,不会有这种观念,但是也不会落入断灭空、断灭论,不会否定现象界的存在,叫作“亦无非法相”。如果能够做到“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才会真正走在中道上,但是这很不容易!因为众生通常是“ 扶得东来西又歪”,众生很容易从一端跑到另一端,指明你是执著这一端、这样不对、不可以,这样是错误啊!结果你又跑、跑… …跑到另一端去。“中道”就像中间一条线,而众生通常是在中道两边跑来跑去、跑来跑去,但是唯有你真正去修,知道自己原来都没有正确走在中道上,才能够慢慢校正、校正、校正,当你越校正,距离真正的中道就越来越近,到后来才会真正走在中道上,意即向初果、证初果,二果、三果……过程,当你真正走在中道上,就是来到四果阿罗汉的世界。所以,要来到“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不容易!这是真正走在中道上,不执“有”、也不执“空”,那个“空 ”是断灭空的“空”。
“何以故呢?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前面四个相,“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如果你的内心还在取相,有这些法执、我执,有自我、有身见,这样“若心取相”,就是以“自我 ”抓取你所要的那些相,以及尚未了悟真理实相,表示都还在“自我”的世界里面。只要还在取相、抓取相、有自我,后面这些都跟著会出来。“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相”,包括执取各种法门、各种佛学上的名相也是,光在经典里面一直钻研 “无常”、“无我”,摭取一些佛学名相与人见诤,都是身相、身见、我慢的展现,表示还没有真正来到 “无我”。如果你执著某种法门,认为自己的法门已经用了一、二十年,才是最好、最高、最优秀,法执不放,表示还没办法超越,还在人我是非,还在身见、身相很深浓的世界里面,“取法相”即是告诉众生:还是我见、身见不断。
“何以故呢?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前面是说取相、取法都不对,表示还在 “自我”的世界,还在执著人我相,有的人听到这样就想说:“这样喔!我不该有那种法执、不该有那些法相,有为法的功夫都还很差劲啦!还要有修,功夫都很差啦!要来到无修、无为法,我们不用方法……”结果呢?很多人就排斥别人以 “有为法”,瞧不起别人以“有为法”,又落入到“取非法相”这一端。前面是讲说你在执著人、我相,在抓一个偶像、上师相、师父相……,这样是不正确的。有人就讲说:“我们应该是来到自依止,哪里需要亲近善知识?!我自己可以来嘛!……”这样又是落入另一边去了,这里面是“我慢 ”在展现,不知道你是“自我”不肯臣服、不肯低头,你的身心不柔软,但是你自己却看不到,还是一样“取非法相”,在人、我、众生相的世界里面,还是在“自我”很牢固的世界里面。
如果听到人家讲说“要用四念处的修法,一步一脚印的走,要观察身体的动作,行住坐卧、语默动静,都要清清楚楚观察,要练习经行-提、移、落、触……”有的人就认为:“啊!那算什么!这是小儿科啦!都还在有为法的阶段,喔!我们不必那些啦!我们是“无为”、没有方法,不用的……”很多人就排斥“四念处 ”的修法,认为那些是小乘人,是不了义的,还是在“有为”的世界,言下之意要否定你所采用的这些“有为法”,但是却不知道他是在展现我慢,不知道他是从一端、跑到另一端去,然后在那里炫耀。如果“若取非法相”否定现象界的这些,否定那些有为法,一样是落入断灭论、落入断灭空,“即著我、人、众生相”,一样只是从一边跑到另一边而已。
“是故”佛陀就下一个结论,“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不可以执著「有”,也不可以执著「空”,不可以执著一个实际不变的实有,也不可以落入断灭论、断灭空。如果大家有《阿含解脱道次第》这本书,请看49页,第八章-“五阴”这一篇的第九节,佛陀就曾经说过“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著诸境,心便计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者,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
【金刚经】正是把【阿含】里面很深奥的部份,予以较为具体而详细的解析,没有【阿含经】就不会有【金刚经】,就没有其他的大乘经典,因此佛陀看得很清楚,一般众生、世间人颠倒,习惯“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不是执著实际的“有”,不然就是落入否定,落入顽空、断灭空。一般众生遇到各种境界,就是在那里黏著,不是黏著「有”,就是黏著「空”。但是,不管你黏著「有 ”或是黏著「空”,一样都在展现自我、我慢,如何才能够走在中道上呢?“如实正观世间集者” “集”也是缘起,能够真正看到缘起,因缘聚集之后产生的现象,“如实正观世间集”,则“不生世间无见”就不会落入断灭空、落入断灭论,不会否定现象界的一切,不会消极、不会悲观。
“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果真正体会到所谓的“无常生灭变化”,“则不生世间有见”就不会执著恒常不变。如果能够了悟真理实相,一直不断在生灭变化,就不会一直抓、抓、抓、抓,抓名、抓利、抓信徒、抓山头 ……。能够真正有所体悟、体证到,就能够如同“如来”,“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 ”,“如来”就是能够如同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来看清它的实相,真正能够做到这样,就是“如来 ”,真正的“如来”是有智慧者,他是“离于二边”,离开、超越所有的二元对立,走在真正的解脱道、中道上。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谕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一般众生就是在“此岸 ”、苦海里面,修行就是要超越苦海、渡到彼岸,然而这些也都是一个权说、形容,从此岸到彼岸,就像中间是一条很巨大、很宽广的河流,也是一个 “苦海”,你要超越、到达安全的彼岸,是不是要有一些工具?古早时代是利用竹筏,现在可以利用豪华游轮或是飞机,像进出国内外都可以搭飞机,必须利用交通工具,帮助我们横渡太平洋,竹筏协助我们从此岸渡到彼岸,因此竹筏就是有为法、方便法,也是一种药物。
当你在生病之时,服用一些药物来调理、治疗,药物的目的是要帮助我们成为健康者,变成“不必吃药”,当你病愈、健康之时,就要把那些药方放下,不要执著、成为药瘾,竹筏是协助你去渡河,不要一直执著在竹筏上面,不肯放下竹筏,表示你还是没有上岸、还在河流中,你要放下竹筏,才能够上岸。一个真正上岸的人,是放下这些竹筏,它只是一个渡河工具。当你真正上岸之后,就会自然放下。一个真正上到彼岸的人,本身可以不需要这些竹筏,但是他不会否定它,竹筏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众生。今天得到病愈而身体健康,可以不需要吃药了,但是这些药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
如果你还在苦海里面,却排斥、否定那些竹筏,还是在苦海里面浮沉。真正要上岸,就是要透过一些工具,真正走在解脱道上,就不会执著那些法。当你需要之时,就会透过这些方便法帮助我们上到彼岸。但是,上岸之后,也不会否定它;在还没上岸之前的过渡时期,你不会否定,但是也不会紧抓不放;当你靠近岸边,你就会放下。所以,种种法门都只是一个竹筏,是协助你不要紧抓著不放,不要紧抱著不放,不要炫耀认为“我的法门才是最好、最高、最究竟 ……”就像小孩子在向人家炫耀“我们所吸的奶嘴,是世间一流的、名牌的,比你们所吸的奶嘴还要好,羞羞脸!还吸没有品牌、没有牌照的“奶嘴”……”不要在法门上面与别人计较是非、好坏、高低,就算你吸的“奶嘴”是世界最有名大师座下、最有品牌的,你还是“小孩”啊!不是向人家炫耀我们“奶嘴”的牌子是最高、最好、最优秀。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如知我说,如筏谕者,法尚应舍”这些法门、这些药物、这些竹筏,是在有需要的时候协助你,但是不要执著不放,到一个情况就要放下,叫作“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谓“非法 ”,一个是还没有到达,根本还没有渡河,还在生死苦海的世界里面,还在“我慢”展现,就排斥那些“有为法”,这是错误的、这是不对的。另外“非法”的意思,有些药物不但不能够帮助你健康,还有更多的副作用、更大的毒瘾,类似这些就不是有益的药,叫做“非法”,早就应该放掉,能够帮助我们健康的药物,到一个时段都要放掉,何况那些对你健康没有益助的药物呢?!更是早就要舍掉。
无得无说 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金刚经】真是不容易解读、不容易理解,佛陀鼓励大家要好好修行、来到解脱自在,要上到涅槃彼岸,鼓励大家成佛,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 ”……。有一天,佛陀又从另一个角度来否定我们的观念,讲说:我释迦牟尼佛、我如来,有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就问须菩提:…
《金刚经深义(禅修版) 5》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