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观正见▪P8

  ..续本文上一页点,这和我们佛教所讲的细微的无常是很相似的。

  科学家所讲的量子力学,在听的时候我觉得好像都听得懂,但教我讲的话,很抱歉!已经都变成空性了,不是很清楚,也无法跟你们解释。科学家在讲量子力学的时候,我觉得跟佛教是很符合的,是很相似的,我有这种感觉。他们认为寻找假义时也找不到,也跟佛教所讲的一样。所以透过量子力学,可以知道色法找不到从境上那一方面产生,他们已经证明了。他们现在证明得到的结果,一方面跟唯识所讲的无外境非常的相似,再深一点解释,跟中观所讲的[ 无自性] 不是从那一方面产生,也非常的相似。

   当他们研究认识了色法是有,但是从那一方面寻找的时候,找不到任何一部分是属於那个色法的。唯有这样的话,就是唯识所讲的无外境,但是心仍是真实有的。意识是真实有,只是外境没有而已,这一点他们可以证明。倘若他们去寻找,由研究知道色法,没有任何如灰尘许从它那一方面产生,它的存在的方式是唯名而取,那就是中观所讲的无自性。

  爱因斯坦曾经讲过一句话,在末来科技发达的世界当中,倘若有宗教的话,那唯有佛教可以生存。这并非我轻视其他的宗教,没有这个意思,不只是我,就是你们也不能轻视其他的宗教,因为其他的宗教对於其他人是有相当大的帮助,反而还要尊敬。假使别人轻视我们的话,那时候我们就要伸出我们的脖子。共产党一直说:西藏的佛教是很旧式的宗教,赶不上现代的科学,是落後的宗教。我觉得他们真的是很愚蠢,甚麽都不懂!一位美国朋友告诉我的,一位中国大官员曾经跟他讲:他去拉萨时看到许多西藏的百姓,他们在做大礼拜上实在是落後!

   所以佛陀转*轮,最主要是以众生的根器而说的。就以解深密经里面讲到二取空、无外境。这是唯识的最深的道理。虽然二取空是解深密经的意趣,但并非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究竟意趣,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对某些众生而讲二取空,但不是究竟意趣二 是由正理去仔细研究之後,我们了解二取空,是有违害的,所以我们才做这样的解释。

   虽然佛陀对於下部讲下部的宗义,是对下部的根器者而讲的。倘若我们要了解中观的最究竟的涵义,就是空性的道理,是要经由下部所安立的宗义,才有办法认识。所以认识下部宗义,对於了解空性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实相派认为倘若诸法没有自性,那就没有解脱以及轮。所以他们认为佛陀当初说般若经,诸法无自性,这是佛陀有特别的意义。佛陀的究竟意趣,对其他实相派而言,他们认为佛陀讲:诸法无自性,是依三法性而讲三无性。三法性是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依他起生无自性,圆成实胜义无自性,遍计执相无自性。就是依三法性而讲三无性,他们是以这种方式解释。唯识所讲的就是解深密经的三性三无性,遍计执无自性的遍计执,就是解深密经里面所讲的遍计执。遍计执可以分两种:H名相遍计执。(二)无性的遍计执。无性的遍计执是属於没有的,名相是有的遍计执,解深密经里所指的最主要是相无性,就是所遮的遍计执。遍计执无自性的是如何解释呢?他们认为执瓶的分别心的所执境,并非在瓶上而产生的有。这就是他们的遍计执无自性的道理。我再重覆:[执瓶分别心的所执境,并非由瓶自己的性质上而产生]。这是他们遍计执无自性的道理。

  圆成实无自性的道理,并非具有遍计执的自性,就是所遮遍计执。所以圆成实无实性,无实性第一个是依他起,依他起无实性。依他起并非在无漏的根本智而存在的,所以无实性。这个[实]是无漏的智慧,并非在无漏的智慧的证悟当中存在,所以无实性,这是第一种说法。但是现在所讲的圆成实无实性的意思,是圆成实并非遍计执的性质,不是所遮遍计执而存在,并非是法有我,所以无实性。

   以中观而言,也分两派:(一)认为是名言有自性。而(二)名言无自性,不存在於名言。第一派认为自性是有的,第二派认为自性是没有的。由中观的经典,我们可以了解分两派。在承认自性是有的这一派,也就是自续派;自续派还可以分两派:(一)承认有外境。(二)承认无外境。总而言之,中观分自续和应成两派,自续承认有自性、有自相。至於当初释迦牟尼佛是否对中观的自续宗另讲一部根本经,我相信这是没有的。我觉得是当般若经由中观的论师解释之後有不同见解,而大致分两派:(一)认为没有自性、没有自相。(二)有自性、有自相。没有特别有一部属於自续的根本经,只是後来这些专家们研究之後,依见解不同,大致分为两派。

  当证入空性之时无法现起缘起,对缘起性空的互相观待道理,不是很了解、很清楚的话,唯有遮性空是很危险的,会堕在断边,因此下部就有许多的诤论。假使你们认为一切法都空的话,[ 无生亦无灭] ,不是甚麽都不存在的诤论。於是下面又讲到:[ 空法坏因果,亦坏於罪福,亦复悉毁坏,一切世俗法。] 你说一切法是自性空的话,损坏诸法的存在,破坏罪及福,破坏四圣谛。

  [汝今实不能,知空空因缘,及知於空义,是故自生恼。] 这是龙树菩萨的答覆。我觉得你不了解空的缘故,你所诤议的这些还是世俗法,因为不了解何谓是夏正的空性,所以你现在会错意了,自己生恼害。

  为什麽要学空性,是因为一切众生都想要离苦得乐,但是痛苦是永远存在的吗?我们应该寻找、追根究底的寻找,会了解这是没有调伏内心而产生,在寻找的时,原来这一切都是由无明而来上刖面已介绍过什麽叫做无明。中论说:一切有为法都是由因缘产生,既然是由因缘而产生,为什麽偏偏要颠倒的执著是真实、是独立的呢画这种颠倒执著,就是无明,所以要破除,才可以断除所有的痛苦。

  但是这种从它那一方面产生的执著,不能靠认识常一自主的无我而破除。虽然了解无常一自主的我,但是无法直接的破除从它那一方面产生的执著,倘若了解了补特伽罗无独立的实体,也知道这身躯并非是你的包袱,并非背著这身躯,知道补特伽罗没有独立的实体,不是一个自主独立的。虽有这种无我的认识,也无法直接的破除从它那一方面产生的执著;倘若了解二取空,由二取空了解执瓶子的分别心,所持境并非是瓶子上而产生。有了这种智慧,也无法直接的破除从它那一方面产生的执著。,倘若了解这一切法都是由分别心或非分别心所安立,是属於非分别心所安立,而从那一方面产生的页实有。有了这种智慧,但也无法直接的对治轮的根本无明。换句话说,无常一自主的无我智慧,补特伽罗无独立之实体的无我智慧上 取空的无我智慧,及自续所讲的空性的无我智慧之 四种无我的智慧,都无法破除应成所说的,从那一方面所产生的执著。所以我们可以了解,颠倒识、我执可以分许多粗细的层次。同样的,无我的智慧也可以分许多种。假使了解补特伽罗独立之实体空,可以破除补特伽罗有实体的执著,以及由补特伽罗实体的执著所产生的贪瞠痴烦恼,都可以压制,都可以对治。但是无法破除二取有的执著,及二取有执著所产生的贪嗔痴。因为它毕竟是比较粗分的,无法破除细分的执著,以及细分执著所产生的贪瞠。虽然了解自续所说的无真实,仍是无法破除应成所说的,自性有的执著及所产生的贪嗔。我们看一切法的时候,都会看成是自性有,从那一方面而产生的。虽然看到从那一方面而产生,但实际上是没有的,有的执著是虚假的、是颠倒的。这种的认识,了解诸法无自性的智慧,能直接的对治应成所说的自性有的执著,那麽其他的执著也就不会再生起了。

  当应成所说的证空智慧的力量还未消失之前,不可能产生自性有的执著,也不可能产生自续所讲的真实有的执著,也不可能产生唯识所说的二取有的执著,更不可能产生其他的颠倒识。但是唯有了解常一自主无我而已,具有这种智慧一智慧在力量还未消失之前,仍会有应成所讲的自性有的执著。我们若能了解无明的根本,最究竟的颠倒执著,—直接破除这种颠倒执著,必须透过空性。因而要了解空性,是非常重要的。何谓空性的性质呢?空性的特徵呢?我们上次讲到[ 无异无分别] ,虽然世俗法有许多种,但是世俗的一切法的空性,是没有任何的差异,没有二相戏论,远离二相的戏玷。

   我们一直讲空,空并非完全没有。就像我们刚才所讲的科学家寻找色法时,找不到色法从那方面有任何的微尘许存在。寻找不到?唯有这样,也并非是空性。我们不管寻找任何的事物,寻找身也好、心也好,在寻找它的假义找不到的时候,找不到这一点并非是空性。所谓[ 空] 的意思,当寻找假义找不到的当下,再回想一次找不到,但是还是有作用啊!就是因为了解这一法有作用,所以肯定这一法是[ 有] 的、是存在的,但是有的方式是在因缘和合时而存在的,存在方式并非是自己独立存在,自相或自性存在,是由因缘和合而存在。我们通常看到一切法是很独立的,从那一方面而产生的但是找的时候又找不到,却又是存在的,因为有作用。这样它的存在方式,唯有依靠名言安立而已,依靠分别心执取而已,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其馀的存在方式,不是从那一方面产生,只是唯名而取而已。这时候你再去想,我们会看到从那一方面产生,但实际上又不是啊!有是有,但实际上去找的时候又找不到,所看到的事相又找不到,这时候会遮挡看到的实有相,这才算所讲的空。就是唯有依靠互相观待而安立,所以不观待的法是不存在的,并非说是寻找假义找不到就算空。唯有互相观待而安立,才能使性空辅助缘起,缘起辅助性空。因为互相观待下所以[有],唯有互相观待而安立了,没有观待的法没有性空。所以寻找假义找不到的并非是空的道理,就像兔子角寻找不到是完全没有,并无法暗示任何缘起的涵义。唯有互相观待而安立的理由,那才算是入中道。因为唯有互相观待而安立的,所以不是…

《中观正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宝鬘论讲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