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了初禅。因为白骨想最多只能够证得初禅。所以当他证得初禅之后,他立刻就以初禅的禅那心为观照的所缘,然后就观初禅的心为无常、苦、无我,这个时候就站在那个地方,依次地他的道智跟果智就成熟,然后就在站着不动、在那里已经证得了阿拉汉果。
所以,他的证道过程是这么样的。但是这里用的是省略法。当他证得阿拉汉之后,他就这样说:
“看到了她的牙齿骨,
随念于以前的想(就是以前所修的不净想),
然后他就站在那里,
长老圆满了阿拉汉果。”
那当他证得阿拉汉果之后,他就继续前往去托钵。这个时候她的丈夫就从后边赶上来,然后看到了长老,他就问说:“Bhante,你之前是不是看到有任何的女人呢?”这位长老就说:“噢,我并不知道是男的还是女的,在这条路上,我只是看到了一堆骨头,走在这个很大的道路上。”所以这个是守护根门的一个例子。
那要讲到“因为他不防护眼根”(yatvàdhikara
am enaü),这里的意思就是如果他不很好地防护自己的眼根、不关闭自己的眼门的话,那么,贪等种种的恶、不善法就会侵漏他的心,将会给这些所系缚着,所以他要“防护而行道”。
那么,我们须知在眼根里面,事实上眼根只是一堆色法而已,它并没有所谓的防护不防护。如果说一定要防护眼根,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话,那么就是好好地保护我们的眼睛,保护我们的眼睛不要入沙,保护我们的眼睛不要长期劳累,不要长期疲劳地工作,要不然就会变成近视眼,不要躺着看书,不要太暗的光线下看书,这个叫做保护我们的眼睛。然而这里并不是这样的意思,因为只是眼净色,它并没有念,并没有贪啊、忧啊、恶、不善法的生起,而贪、忧、恶、不善法的生起,实际是指意门的心才会有这样。所以说如果这位比库他不防护眼根,贪、忧等恶、不善法会侵漏其心,事实是依照心路过程来说的。
我们刚刚谈到了,如果有一个色所缘现前,那么这种色所缘它将会同时撞击我们的眼净色跟有分。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就是在讲五门心路过程的时候,撞击眼净色跟心路过程的同时就一个心识刹那生灭过去了,结果有分就波动了二下,然后有分断了,有分断了之后生起了一个五门转向心,这五门转向心的作用只是把目标,就是把心流从有分中跃起,跳跃起来投向所缘,投向这个颜色,然后就生起一个能够认知颜色的眼识,眼识生起之后立刻坏灭,灭去之后就生起一个领受,就是领受刚才的色所缘,然后立刻灭去之后推度,推度灭去之后就是确定,确定灭去之后立刻就生起了七个速行。
如果这个色所缘是很强的话,就是极大所缘的话,很清晰的话,那么将会有两个彼所缘生起。彼所缘生起之后,心流又落入了有分。落入有分之后,若干个有分,或者许许多多的有分生灭过去之后,接着又生起了一个意门转向心,意门转向心就是相当于在眼门心路过程里的确定心,它们是一个心两个不同的作用而已,而心的性质是一样的。
一个意门转向心之后七个速行心。这七个速行心其实来说真正的贪欲还不会在这个时候生起,接着的这个称为随起的意门心路过程心,是等于说它正好拿到了颜色的原材料,之后又传递给下面一个意门心路过程。下面一个意门心路过程又是一个意门转向再加上七个速行。然后它从上面的一个意门心路过程再传到它的信息之后,它再进行确定一下,就是更加确定一下这个是所领受的颜色,然后就又再传递到下一个心路过程,这个心路过程还是意门心路过程,然后这个心路过程它就能够从过去的一些经验当中去加工、整合,所取到的颜色所缘。
然后呢,它的这个意门心路的七个速行,又传递给下面的一个意门心路过程,它就能够根据以前的记忆就知道,这个是红色、这个是黄色等等,它确定之后,然后再下面的一个心路过程就给它这个是红色、这个是黄色等等。
所以,前面的几个心路过程那个时候还是属于究竟法,后面的就开始了给它红色、蓝色,白色等等,这个已经是概念法了,之后又再判断说这个红色是适宜的、还是不适宜的,好的、还是不好的,美丽的、还是不美丽的,还是这样。之后呢,又再传递给下面的意门心路过程,意门心路过程又对它进行加工,然后有喜欢、不喜欢。之后呢,随起的那些意门心路过程就生起了贪啊、喜爱啊、抗拒啊、排斥啊。
所以,一个眼门心路过程跟随起的许许多多的意门心路过程同样是取这个颜色为所缘,这样的贪就在很多意门心路过程之后,它才慢慢地巩固、驻立、建立、强化。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眼睛所看一个颜色的时候,我们要确定这个是什么,其实已经无数个心路过程已经在那边生灭了。
比如说,我们一眨眼或者我们一弹指,已经有几万亿个心识刹那在那边生灭了,几万个心识刹那去掉过半数都是有分心,剩下的就是那些速行心为主的心路过程,而这些心路过程它是极快速地在那边运作、在那边运作的,它比现在最先进的计算机运作还要快几千倍、几万倍、几亿倍都不止。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说:“诸比库,我不见有任何一法能够比心的生灭更加快的。”
有时候我们在很快地看书的时候,其实我们看的时候,后面已经有无数的意门心路过程正在加工,然后又看,又再加工,所以即使我们看得很快,但是再快也快不过我们心的生灭。
(有人问:一个心路过程都有有分吗?)
(尊者答:这个是欲界心路过程,每一个欲界心路过程中间都有有分生起。但是呢,广大心路过程就不一定,假如一个人他可以入定,他入定说要入定一个小时、二个小时、三个小时,如果他的定力是非常强的话,他所生起的一直都是他初禅的禅心、或者第二禅禅心、或第三禅禅心、或第四禅禅心,如果对于出世间的圣者来说,他要入果定的话,他所起的那一种心路过程也没有有分,这种称为安止的心路过程。)
所以,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心路过程的规律跟如何把取了颜色的所缘然后生起贪欲的,它中间经过了许许多多的接纳、领受、推理、然后再确定,确定之后再给它名字,再给它概念,然后再把以前的东西再搬过来、再进行消化,之后呢,认为这个是好的、不好的,好的生起乐受,不好的生起忧受,其实这些受每一个心识刹那都有,这个时候他就领受乐受是好的,不乐受是不好的,对于乐受来说,他就生起了贪爱,所以贪爱其实是很多很多心路过程之后,它是慢慢地建立、巩固,在那边滋长。
(问:第一次在色所缘撞击的时候第一个心路过程还是不会生起的吗?)
(尊者答:不会生起。但是由于它有一种叫做亲依止缘(upanissaya),我们还是可以说它有,因为在第一个我们的眼门心路过程看的时候,那个时候它的确定心还是有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但事实上是由后面的意门心路过程经过强化之后才说这些有的,而不是真正来说眼门心路过程,眼门心路过程它不会生起贪、不会生起嗔的。但是由于后面的缘故,所以我们说前面也会有。是这样的。)
因此,我们要强调防护根门,防护眼根门。防护眼根门就好象说一个城池或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边境,很重要,是不是?一个城里面,它的城门要把守、防卫得很严密,要防守得很严谨,如果不是的话,你在里面的各个部门你都派上了保安,你都派上了卫兵,乃至到你在皇帝的面前,你全部都用非常精锐的部队,但是你的城门,或者你的国家边境你没有防卫,那些敌军还是可以长驱直入,是不是?
所以你说我防护心,防护得非常严谨,非常精进,但是你不防护根门,一见到女人就死死地盯在那里,这样的话怎么可以说你在很好地修行,你在很好地培育自己的心的清净呢?是不是?所以我们知道,防护眼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防护的话,那么贪、忧、恶、不善法就能够侵漏。
这里的贪、忧、不善法事实上是由于自己来的,并不是说我看到一个很漂亮的女人,然后自己生起了贪爱、自己生起了欲望,然后你就怪她:“你为什么长得那么漂亮?”是不是?不怪她,而是怪自己,自己的不如理作意,然后生起了那些贪爱。所以别人长得漂亮那是别人的善报、别人的福报。然后你自己因为别人的福报,对于自己撞击来说,这个称为极可喜所缘。
比如说,现在有一些很漂亮的女人,或者很好吃的东西等等,之所以自己能够体验到这样的所缘、这样的目标,那是因为自己的善果报。因为善果报,所以我们能够体验到极可喜所缘,是不是?所缘分为三种,大家还有没有印象?极可喜所缘、可喜所缘、不可喜所缘。
极可喜所缘跟可喜所缘是因为我们的善果报成熟了,所以当我们看到好看的东西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眼识是属于哪一类心呢?对!善异熟心,是啊。当我们看到一个很丑陋的所缘的时候呢,这样的眼识是属于哪一类的心?不善异熟心。对!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好看的东西是因为善异熟。所以眼识是善的异熟。如果看到了不善的,比如说看到了鬼啊、看到了夜叉啊、或者看到了老虎啊等等,这个时候是属于不善的异熟眼识。
往往人的习气就是看到了可喜的所缘、极可喜的所缘,那么这个时候接下来的受是什么受?对,眼识本身是舍受的,眼识本身没有所谓的乐受、忧受,它只是舍受,然后接下来的那些速行心里面的受是什么受?是悦俱,是不是?悦俱,这里的悦是somanassasahagata,也就是属于乐受(sukhà-vedanà),因为乐受是悦意的、可意的、可爱的,如果不如理作意的话心就会染着于这样的感觉。因为染着于这样的感觉,那么贪爱就会来了,就会生起了。
我们大家都学过缘起了,是不是?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什么?受缘爱,爱再缘取,就是这么样来的。这个是在今生当中的,六处就是我们的眼睛缘于颜色,耳朵听于声音,如果说有了眼根、眼净色遭到了色所缘的撞击然后就生起了…
《《清净道论》-根律仪、活命遍净律仪》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