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是赞因,有的赞果,说这个妙伽陀,这种不可思议的赞叹的语言。
四无量是指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四摄就是佛在因地当中用极好听的语言来摄受一切众生。听到他的语言,心里生欢喜,之后,就入到佛门,或者跟他示现同事,或者示现布施。因此每一个赞美词的当中,就含摄着佛在无量亿劫所做的事。那么,我们听到这个名词,感觉好像很容易,但是我们做起来实在很难,因为我们有忌妒心。看见别人做好事,心里就生忌妒,不但不赞美,如果别人赞美的时候,还要从中说几句破坏的话。那有什么了不得?谁做不到?我们念这个赞美词,心里常作如是想,生起惭愧心。
要学着佛菩萨如何赞美;若是表扬这个弟子,让大家生起一种殊胜感,向他学习的时候,好好称赞这个弟子,称赞的语言,恰如其份的。感觉菩萨赞叹佛的时候,都是赞叹不够的,除了像地藏、文殊、普贤、弥勒、观音,这些大菩萨要赞叹,他们能够说尽佛的功德;因为我们没有那么深的体会,像我们要说佛的功德就赞叹不出来,赞叹得不尽。
这个是地藏菩萨的赞叹。从前面到现在都赞叹什么呢?说:“佛,你真了不得,我看到这个大集会上的这些人,在这个中间得到了法的利益。”他是赞叹佛来教化这些人,这个会不是大集吗?不是过数量的声闻僧,过数量的菩萨僧吗?他们在这个法会当中所得到的,有的因为佛教导,修四无量心;有的因为佛的教导,修四摄法;有的因为佛的教导,在这法会中得四无碍辩。
什么叫四摄呢?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什么叫四辩才呢?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辩无碍。这里面还有一个“健行定”,健行定就是首楞严三昧。法相的名词是牵涉到每一部经的,每一部经都是这样的意思,你们大家自己看一看,这都不是属于我们所要讲的经的主要义,主要义是什么呢?我们要修行;依照《十轮经》,我们要怎样修行?修行就是你怎样做观想,我们如何能修定,如何能开慧。特别是“数、随、止、观、转、净”,虽然是六个字,这里面的涵义太多了,我们可以从入门的观想一直到能够得到定。
“妙慧眼”,这是赞美佛。说在这个会中就有这么多人,得到这么多的益处,还得有智能眼,正法眼藏得妙慧眼。有的人得到了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证得法性,证得理体,能够了解悟入一切法无生。忍字就是认可的意思,有的住在无生法忍,为什么有这些力量呢?会中的道友们为什么有这些力量呢?皆由导师力,就是佛教导的力量。
“世尊大威力,摧灭众魔怨,降伏诸外道,九十五异类。”
在这个法会的大众,还有些障碍,有怨敌的干扰,以佛的威力都摧伏了。还有“九十五异类”,也就是外道。
“尽地狱旁生,饿鬼非天趣,故真实有情,咸归尊足下。”
还有“地狱、旁生、饿鬼,非天趣”,指的不是天上的,也非人趣,这里是专指阿修罗说的。他虽然有天人之福也是天道,但是他跟天人不一样,这里是指六道众生,地狱恶鬼畜生。天人阿修罗,这就包括了六道,所有在大集的会众,都能够归依佛的足下,都能归依佛足。“咸归尊足下”,就是指佛说的。
“今者息刀兵,疫病饥馑劫,度迷失正道,盲冥诸有情。”
如果有刀兵劫,假佛的威力,刀兵劫息灭了。如果有流行的病苦,或者有饥馑,或在这个坏劫当中,许多众生失去了正道,但是佛都把他们度了。
“盲冥诸有情”,或者处于黑暗当中的,这个冥本来是主黑暗,但是那个人神经不正常,就像永远处于黑暗当中。像这类有情,处于黑暗当中,所谓有眼看不见,因为身上没有光明看不见,所以说盲冥是一种形容词。
“诸烦恼狂乱,皆安寂灭道,故我舍诸缘,来礼敬尊足。”
还有一些是烦恼狂乱的。狂乱包含很多意思,正道不信,没有正知见,邪知见可不少。让这一类的人安住于寂灭道,这个力量就很不可思议了。因为我见到在这个大集会上有这么多的功德,这么多不可思议的好处,“故我舍诸缘”,这是地藏菩萨说的:“我把一切因缘全放下了,把其它的缘全放下,来顶礼佛。”这是求加持的意思,“来礼敬尊足”。
“无边诸佛土,现在诸导师,咸广赞世尊,闻者皆来此。”
这是地藏菩萨称赞的,我所见到的无边佛土,有好多佛教化的国土,在各个的国土当中的诸佛,他们都赞叹释迦如来不可思议的功德,都在赞叹世尊。为什么呢?你在五浊恶世,最苦的地方度众生,所以闻到的,听到的,没有不生大欢喜的。
“我闻遍知海,真实德无边,度脱诸有情,心欢喜敬礼。曾修无量福,今得礼尊足,愿无量劫中,常修多供养。”
拜忏的时候有这么几句话,以前我找不到出处,后来看《十轮经》才知道出自这里,这是蕅益大师从这里摘去的,《地藏经》上没有,《占察经》也没有。
“遍知海”是指佛说的。我所了解的佛,知道佛的智能,所说的法音,能够解除一切众生的苦难。佛有真实的德,前面是谛德,就是称真而起的德,叫“真实德”。这个“真实德”,因为性体遍一切处故,那个德也遍一切处,是无边的。乃至于“度脱诸有情”,“度”是佛的教化,“脱”是众生脱离苦难,可以度脱的。这些有情众生,他们脱离了苦难,得乐了,心里生起大欢喜了,能够礼佛,能够见佛是不容易的,没有修无量的福德,想礼佛是礼不到的。
“曾修无量福,今得礼尊足”,我们之所以能够拜忏,是多生累劫修来的,不用说天天拜忏,你若到庙里叩个头,都是不可思议的。《法华经》:“若人于塔庙中,单合掌小低头,皆已成佛道。”有的时候说,“佛道皆已成”。《法华经》中是“皆已成佛道”。有些人只从文字上说,到这个塔庙里头单合掌,点点头,就已成佛道。
有一个厦门大学的老师,他就问过我这个问题,他问:“我天天来礼佛,不只单合掌,我是双合掌,也没有成佛!这句话有毛病。”我跟他解释说:“这句话一点儿毛病都没有,凡是到了塔庙中的人,能够单合掌,小低头,已经成了佛;由这个来证明,你现在来了,能够见到佛像,单合掌,将来一定能成。可是并不是现在你已经成佛了,而是过去诸佛在因地当中种善根的时候,是这样种的,所以他已经成就佛道。证明现在,不论哪一位能够见到佛像,能够单合掌,小低头,将来一定能成,是从过去的来证明现在的。”所以若是过去没有修过无量福,你现在不能够礼佛,就是这么一句话。我们不但礼佛,而且拜佛,天天拜忏,那就说明了我们过去是修了无量福,所以要发愿,“愿无量劫中,常修多供养”,就是能供养世尊。
“我今学世尊,发如是誓愿,当于此秽土,得无上菩提。”
“我”,就是地藏菩萨自己称的。世尊过去的时候,就是这样发愿的,释迦牟尼佛最初听了五十三佛的名字,他就辗转向人家传颂,那就是现在的三千诸佛,也就是我们念经的时候未来的星宿佛,现在的贤劫佛,过去的庄严劫千佛。三劫三千佛就是最初听到五十三佛的名字,种了善根渐渐修行都成佛了。地藏菩萨是自谦的,他说:现在也向佛学,也发诸个誓愿,像佛今天这个大集会一样,自己也是在这个五浊恶世的秽土,在不干净的国土中修行,障碍非常多,在这个地方修行,证得无上菩提。释迦牟尼佛发愿,多生多世就在因地当中成就的。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以妙伽陀礼赞佛已。”
地藏菩萨是边礼边赞,一边赞叹,一边顶礼。就像我们拜佛的时候,也是赞叹,作礼。我们不会作偈子,就把诸菩萨赞佛的偈子拿来念。像在普贤颂里,赞叹佛的偈子很多,都可以用来赞叹佛。还有用忏罪的念法,不是纯粹赞叹佛的功德,还要忏自己的罪,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业障消除了。我们在拜佛的时候,一边拜,一边心里想:“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能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一边念一边礼,既赞佛,又忏罪、又发愿,这都是大菩萨给我们做的偈子。
自己也可以作颂,作偈子,随你自己的意愿;你学了很多经了,自己想求什么事?就编偈子自己赞颂。我们看宗喀巴大师赞文殊菩萨的偈子,像现在,宏觉法师讲菩提道次第所念的那些偈颂,就是宗喀巴大师作的,愿一切众生都成佛,虽然只是念赞颂,其实就是修行。这是诸菩萨互相的酬唱。地藏菩萨来到这个大集法会,在礼佛的时候,一共说了三十四偈;从赞颂开始起,一共有三十四个偈颂。赞叹、礼拜之后,又上供养。
“与诸眷属,复持无量天妙香花种种宝饰而散佛上,变成宝盖,住虚空中,为听法故,即于佛前俨然而坐。”
这么多眷属,都用妙香花种种宝饰来供佛,这些物质,这些花宝,到空中变成宝盖。宝盖就像我们打伞那样子,变成一个宝盖罩在佛的上面。赞叹、礼拜之后,在“佛前俨然而坐”,也就是很慎重庄严的,到这个会上这么一坐。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既见地藏菩萨摩诃萨已,皆获希奇,得未曾有,各持种种上妙香花宝饰衣服幢幡盖等,奉散地藏菩萨摩诃萨而为供养。皆作是言:”
原本来大集会的这些大众看见地藏菩萨来,“皆获希奇”,感觉到特别希奇,像这位菩萨赞叹佛的美妙赞叹词,他们感觉很殊胜,也很受感动,他们都要供养这位地藏菩萨。
“我等今者快得善利,因佛神力,亲得瞻仰礼敬供养如是大士。”
我们之所以会得到很大很好的利益,都是因为佛的神力,才能够瞻仰敬礼供养这位大士,也就是地藏菩萨。
“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好疑问。”
就在这个时候,会中有一位菩萨摩诃萨,名字叫“好疑问”,有疑则问。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上发起这部经的是坚净信菩萨,发问的菩萨名字之所以称为“坚净信”,表示我们都没有信心;而他的信心非常坚定,希望让大家也像他这样坚定。现在这位发起的大菩萨,叫“好疑问”,好疑问大菩萨本身已经对地藏菩萨非常了解,所以他就给…
《《大集大乘地藏十轮经》讲记(2)》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