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跟台北的观念。一直就开到台北了。所以诸位慢慢、慢慢地去体会,去体会。
我们讲色即是空,色法是生灭法,生生灭灭,灭灭生生,事实上生灭就是不生不灭。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切割每一个动点,到最极点的刹那之间。因为我们在某一个短暂的时间看它的变化,所以我们会说他有生灭。我举个例子来讲,譬如说这花,花 零点零零一公分 一直开, 零点零零一公分 一直开。在我们的肉眼看了花开,但是你把时间挪到最少最少的,一秒的千分之,刹那之间,你不可能会看出花在变化。你如果用万分之一的速度来摄影,你看不出它的变化。所以它的变化是什么东西呢?佛经里面讲,唯识学讲它的变化是因为我们的第八意识微细的活动。注意听!第八意识微细的动,我们没有发觉。所以他会一直成长、一直成长、一直成长,所以说万法唯心造。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万分之一秒来观察这个世间天地万物,所以他觉得会动。在座诸位,你看我双手。我如果每一分钟移动万分之一公分。你看得出我的手在动吗?没有。但是事实上手就是在动。所以生灭法当中,就是不生不灭法。不生不灭法当中就是生灭法。开悟的人就是不生不灭,凡夫就是生灭。现在我这双手从这里移动到这里,你如果用摄影把它录起来,用高速度来放影,这双手都没有动。我们手有在动,是因为我们的意识有增长,有在虚空产生对立性的观念,从这里移动到这里。至于心呢?没有移动。我今天坐车从高雄到台北,心也是这样子。从台北坐到美国,我的心也是这样子。所以对事相来讲它有远近,对我们的本性来讲它没有远近。因为都离不开我们的本性。这么比喻,没有讲过物理学的人比较困难。老菩萨们如果听不懂没有关系,坐在这里就会消业障。至少不会去看电视,下次 七月初三 、初四、初五我再讲故事给你们听,下一次讲浅一点,讲浅一点。这一次因为是讲空的思想,本来要在中山堂讲,是因为轮到这里,我们桃园刚好福报到了。我看大家两眼无神,如果签赌就是四十四,死翘翘,两眼无神就是死,四十四。不要去签,回去不要签。听佛法比看海鸥飞处彩云飞还好。听这个能开悟,看那个不能开悟,会痛苦。
「色即是空」,色法就是污泥,空就是莲花。现在用比喻的来描述,我们众生都是在色法里面打转过日子。换句话说,我们今天如果要修行,要在污泥里面修行功夫才够,这才是真正的菩萨。以前有一个比丘在山上住茅棚,躲在山上修行的时候,他修到自己觉得境界够了,要来度众生了。因为没有下山没有考验过,在山上他觉得已经很行了。他就到山下度众生,跟众生在一起以后,他发现他那么慈悲要来讲经给人家听,人家却不要听。还毁谤他说,「你讲那个什么经」。他自己很丧志:我发了一个大心来到这里,众生却这样子对我。自己觉得很委屈,他没有勇气再精进。所以在山上修行,他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境界有多高,自己不知道。一个人的修行深、浅要从哪一个角度看。你要跟一切众生在接触,你才会发现是不是有功夫。你会不会因为别人的无知,造成我们的烦恼。你是不是一直想要改变你的先生而每天跟他吵架;没有办法教育孩子每天生气。所以这样磨练就知道有没有功夫了。如果自己一个人躲在山上,你不知道修得好还是坏,不知道。刚出家的人要住丛林,要很多人的大道场,为什么?因为这样才有办法磨练。你如果刚出家,就自己一个人闭关修行——我看现在的修行人很糟糕,祖师大德讲不开悟不住山,不见性不闭关,不开悟自己躲在房间里面修行马上就著魔了。出来以后马上就说他看到佛陀了,他看见什么光,听到什么声音,这样会死得比较快。因为没有师父在指导,他认为刚剃度出家,我什么师父都不要跟,跑到山上躲起来修行,他就以为自己很不得了。完了,完了。你以为人家设个师父干什么,为什么要跟著师父?不然你就自己修就好了,我们为什么要跟佛修?!
污泥当中有莲花,意思是说要在种种的境界中磨练我们这些习气。所以我们要怎么样在色法里面达到空性呢?用感恩心,用感谢心。我们用这个念头,我们才不会痛苦。今天他给我们逆境,我们感谢他给我们磨练的机会。他侮辱你,打你、骂你,是帮你消灾。现在消灾很贵,一支牌位要五百,他骂我们我们应当高兴才对。记得,骂人伤不了别人,我们还有自己承担一些的业——恶口——所以骂人实在是很傻的事情。他的业障本来很重,被你骂得清清净净了,你就像在帮他洗除业障一样,愈骂人家的业障就愈轻,你的业就愈重,他的业就变成你在承担。所以说,学聪明一点,不要骂人。
我们如果要修行,就要从观照下手。佛经里面讲,若不观心,法无来处。我们如果没有观照我们的心,我们要了解佛法无有是处,绝对没有。一切佛法不离方寸,一切佛法就是从心下手,才有办法修行。自古以来所有开悟的祖师大德,都叫你要关照我们自己的心。要常常看自己的过错,不要常常看别人的过错。这样才不会痛苦才不会烦恼。我们要改变自己,不要勉强自己要改变别人。学佛,释迦牟尼佛最了不起,佛他就是先改变自己。再讲一遍,不要一直想要改变别人,要改变自己这是学佛的根本。改变自己才不会痛苦,改变别人会有很大的痛苦。所以我们如果在污泥当中,要修成莲花一定要观照。
有些在家居士结婚以后来跟师父讲:「不瞒师父说我觉得修行很困难。」
我说:「怎讲?」。
他说:「我觉得男女的淫欲很难断,很痛苦。」
以前有人问一位禅师:「请问禅师我的淫心这么重,我有办法修行吗?我有办法往生极乐世界吗?」
禅师跟她讲:「但论见性不见性,不论淫欲不淫欲。」
明心见性的人,淫跟不淫都是一样。佛经里面记载维摩诘居士娶妻生子,照样开悟照样度众生,一样的。只要我们有见性,证悟到不生不灭,所有一切身口意的造作,当下就是解脱。你如果没有办法开悟,就用这重办法,这么观想:淫是束缚法,是痛苦的东西。今天最令你痛苦的就是那种东西。你可以从这种东西的经验,产生远离、排斥,因为你的心没有办法证悟。这样污泥里面也可以长出莲花。因为淫是不清净的,但是不清净当中,你可以发现很多道理。自己去参悟,世间就是这样子,没有什么好执著的,世间人认为最快乐的不过是如此。慢慢、慢慢、你的心态就会向佛,你就不会注重这种东西,慢慢地减少,慢慢地减少,次数慢慢地减少,慢慢减少这个束缚力就没有了。
所以讲实在话淫也是可以开悟,但不是菩萨就没有办法。《维摩诘经》里面讲一句话,淫、怒、恚无非就是戒、定、慧。意思是说无量无边的烦恼当下就是解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烦恼即是菩提」。色,色法就是烦恼法,空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觉醒、悟性、觉悟。烦恼就是色法,因为六根、六尘、六识,所产生的东西会让我们烦恼。比如婆媳之间,只要相互看到就气得发抖,就很痛苦;朋友之间仇视也是如此,看到他就产生嗔恨心。这个就是因为没有改变自己。
我们讲「仁者无敌」。「仁者无敌?是什么意思?一般人对它的解释错误。一般人解释为:我对人家好我就没有敌人。你认为这样就是对吗?你对人家好,人家就一定会对你好吗?不见得。你对人家好,人家就会对你好,不可能。你对人家好人家照样要你死。在名利冲突之下照样压死你。「仁者无敌」的真正意思是:我如果慈悲对待一切众生的时候,我的内心已经改变自己,我的内在没有敌人,已经摆平我自己了,这样我心中看哪一个人都不会恨他,也就没有敌人了。「仁者无敌」是自己已经没有敌人了,不是别人不跟你敌对。意思是说,慈悲心就会降伏一切的恩怨,当下就没有敌人,是自己不跟自己痛苦了。当你对得起别人的时候,你不要管别人对你这么样,这个就是解脱。你如果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别人讲什么话这个不重要。所以说我们如果要修行,烦恼不是不好,烦恼有时候会让我们觉悟。教育分直接教育跟间接教育。我如果遇到年轻人头一句话,一定会问他:「你结婚没有。」他如果说:「结婚了。」我就说:「嗯,业障现前。」如果还没有结婚。我就会说:「喔,幸好。」结婚了三年就知道。哪会真的他很爱你,是你长得漂亮,他才爱你。如果有一天,你在加护病房流口水,大小便在床上,看他还爱不爱你,不会了。拍手最大声的就是感触最大的,于我心有戚戚焉,感触很大。
我们人有一种直接的教育。师父跟你讲出家比较好,利根上智的人知道,但是我告诉你,出家要亲近善知识,出家没有亲近善知识就完蛋了。为什么?师父如果邪知邪见,徒弟就是邪知邪见,一定的道理。
有一种叫做间接的教育。我今天一直劝告你,结婚痛苦,不轻松。然后他说:「你出家当然讲出家的话。」那就让他娶太太,娶太太以后,他太太来整他来忤逆他不冲泡牛奶不换尿布,一天到晚吵嚷他不得安宁,让他开始觉得这个世间很痛苦。有一天他就会跑到师父面前说:「师父,结婚确实痛苦。」那个时候他就渐渐要开悟了。如果跟他说结婚痛苦他不相信。「结婚怎么会痛苦,我太太很漂亮怎么会痛苦。」他不会觉得这会痛苦。像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我就知道结婚痛苦。不是没有女朋友,很多,真的,看我这么矮也是很行的,真的。所以说烦恼当中,并不是说不能修行,烦恼当中也是能修行,但是我们的心,有没有觉悟。色即是空,色法是烦恼,烦恼即是菩提。我们一念之间转一下,就开悟了。所以说不要想改变别人,一定要先改变自己。碰到烦恼的事情,就想:时间总会过去的。遇到什么事情就要忍耐一下,最后的一秒还要忍耐,痛苦就会过去。
我读大学的时候,同学都很喜欢礼拜天,到礼拜五就在翻日历了,总是在期待礼拜天。我就告诉他,我说如果死了每天都是礼拜天了。他就是没有思想,没有透视的贯彻的思想,…
《空的哲学思想》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