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八大人觉经▪P13

  ..续本文上一页间为什么会苦?因为无常,这个色身今天强壮,明天就一病不起,一年很好,两年就一病不起了,两年、十年,再加20年最多,无常故苦,今天乐,乐一乐,是不是?将来就苦了,生了一个儿子,生了三个女儿,很苦!生了一个儿子,快乐得不得了,哇!我要替他敲锣鼓宣天,举办满月仪式,周年、庆祝,大大的宰杀这些众生,宰杀这些畜生,畜生,宰杀这些畜生,然后庆周年,造了无量无边的恶,结果,这个孩子到了20岁以后,杀人、放火、掳人勒赎,把他爸爸、妈妈气死了,你看!20年前一个小小的孩子,结果中间的时间缺少教养,缺乏家庭的教育,有的孩子真的没有办法,在《楞严经》里面讲,说:虎狼,前世是那个虎狼来的,老虎的虎,生性恶劣凶猛,没有办法教化,残忍,残忍习惯了,那个狼吃东西是撕杀的,撕了,那个狼,以前,我们看过一支影片,一只猴子在树上跳、跳、...,不小心掉下来,掉到底下,那个狼一冲过来,狼,你知道吗?一冲过来,十几只一咬,噢,整个猴子,撕得全部都是碎片,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撕得整个...,什么都没有,所以,《楞严经》讲,虎狼那种残忍凶暴的人,来到这个世间不受教化,没有办法!今天的地痞流氓,持枪械的甲级流氓,动不动就是要你死,大部分这个都是虎狼来的,没有办法教化的,你讲他,他不听的,要是佛道来的众生,那很简单!他只要听师傅的一卷录音带,他就会痛哭流涕,感动,就会写信来感念恩师,佛道来的,你只要给他听一卷录音带,讲两句话,他马上就会信佛,虎狼杀生,本性很恶劣来的,你怎么教都没有办法,没有办法的,所以,做一个法师,首先要保持如如不动,不是讲法给众生听,是看众生有什么需要,你再回答他,不需要讲的,你就保持沉默,我今天就是这样子,有很多人单独来的,单独来的,傻呵呵的,他没有见过师父,来了、来了,请师父开示,我说:从哪里讲起?对不对?三藏十二部经典,你告诉我从哪里讲起,你讲嘛!你要叫我开示什么?所以说,无常故苦,世间无常,苦故无我,因为苦就是无我,因为,本性有永恒的我的话,那当然就是永远的快乐,苦故无我,无我,我所空,我所空,我跟我所,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所以,也是一样,受想行识也是苦、空、无常、无我,所以,中论里面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是中论讲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因缘所生的一切法,我说即是空,我任何的语言、名字,统统是空性的,一切的山河大地,我只要讲出来的一切,统统是空性的,因为因缘法,这个事相,所以,我必须安插这个名词,因此,我说即是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也是假的名字,亦名中道义,《起信论》里面讲,诸法因缘和合则生,因缘分散则灭,因缘和合则生,因缘分散则灭,我再度地劝告诸位!不要情执,不要束缚在男女的儿女私情,不要束缚在你的母子之情,不要束缚在这个世间的宇宙,此世间无一法可乐,无一法值得我们执著,诸法因缘生,唯识之所现,如梦幻泡影,当体即是空,这个叫做体空观,诸法因缘生,唯识所现:唯心所造,世间如梦幻泡影,当体就是空,亦名体空观,所以,因缘法虽然性空,但是,分成染净跟善恶,我们众生应该随净的因缘、善的因缘,离开染和恶,染的因缘、恶的因缘,这是入门首要的功夫,再讲一遍,缘起虽然无自性,缘起虽然性空,但是,有染缘跟净缘,有善缘跟恶缘,众生应该随着净缘、善的因缘,不应该随染的或是恶的因缘,简单讲!我们一生一世要在道场好好的用功,不应当离开这个道场,不应该。

  再来,我们看这一张,[天台三观],《八大人觉经》虽然很短,可是要讲的资料却是很多,却是很多,天台的三观,就是教你平常如何来修行,最上面[三谛],谛就是真理,[(一境三谛)]三种真理,[真谛],真谛是讲[因缘性空故],所谓真谛就是不假,永恒,除了空性可以永恒不假以外,其他没有办法,所以说[中论偈]里面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俗谛亦为是假名],[因缘所生故]是假名,[中谛亦是中道义],也是中道义,中道义就是[因缘性空],性空能产生所有幻化的东西,[所生]都是性空,性空就是不离缘起,所以,中谛左边有一个框框叫做[性德],本性就有具足这个性德,[本觉理],本觉理就是我们内在里面的自性,本来就有觉悟的智慧,就是本觉理,性德就是不从外得,不是修来的,本来具足的叫做性德,性德本觉理,本来就有无生的道理,[破惑],[破见思惑了分段生死],真谛是修因缘:性[空观],修因缘性空就可以破除我执,四大、五阴,就可以破除我执,破惑:破见惑、破思惑,就可以了分段的生死,[破尘沙惑],所谓尘沙就是菩萨还有微细的无明叫做尘沙,尘沙如同微尘那么微细的惑,这是菩萨所断的,[了变易生死],最后是成佛,等觉菩萨所断的,就是[破无明惑],这里的无明是指根本无明,[了变易生死],最后,所以,变易生死分二个阶段,破尘沙惑是了变易生死的粗糙阶位,破无明惑是了变易生死的最后阶位,不一样,破这个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又另外有一种名词,叫做见思无明、尘沙无明、根本无明,惑就是无明的另外一个名词,所以,这里也可以说,破见思无明、破尘沙无明、破根本无明,[智德]左边一个[修德],我们因为修行而得到的智慧,修行产生的叫做修德,显现出来的叫做智德,叫做[始觉智],始觉智就是开始有了觉悟,一直观照下去,本有的本性的道理,本来就自然存在,因为,我们无始无明以来,从来不去觉悟,现在起观、起智慧观照本觉的理,所以,始觉智:观照本觉的理。

  再来,[三观(一心三观)],所谓的[空观],所谓的空观就是真谛,修空观,你所到之处,就会安详自在,在空观的旁边写几个字,直接观照的字,把笔拿起来,在空观的旁边写个:一切法了不可得,一切法了不可得就是不值得你这样痛苦、伤心、感觉委屈,世间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什么好计较,叫做空观,一切法了不可得,修行要在这一句好好的下功夫,一切法了不可得,你为什么会痛苦?因为你一切法有法可得,你就苦了。[假观],假观就是不坏假名,虽然一切法缘起性空,但是,你不可以破坏这个事相,所以,在假观的旁边写个:事,在空观的旁边写一个:理。[中观]的旁边写个:理、事圆融,不偏空也不偏假,当下就是中观,中观的意思就是每一天、每一日,都跟一般众生生活得那么样的贴切、柔和,但是,秒秒都生活在空观里面,简单讲,进入一切的法,不染一切法,简单讲就是百花从里过,片叶不沾身,就是中观,百花从里过,进入花园里面走来走去,百花从里过就表示世俗,五花八门的世俗,百花从里过,片叶不沾身,心清净如莲花。其实稍微有点智慧的人,都有这种功夫,那只是那些愚痴的人,没有办法有这种功夫,除了不想解脱的人,还死在这个欲望里面,那就没有话讲,其实释迦牟尼佛早就教导我们,讲得已经很清楚了,你再不修那谁有办法?我们很多人都只会听听佛法,可是,不肯下功夫,那就没有办法!再来,[喻]就是比喻,空观[观镜中像全无实体],为什么?唯心所造,唯心所造,是不是?观镜中像全无实体,就像影像,假观呢?[观镜中像有]虽然是有[而不实],中观呢?[观镜之像与玻璃,二而不二],虽然两个,但是却融合在一起,简单讲!空观里面有假观,假观里面有空观,那就是中,其实没有中观,所谓中观就是不偏空也不偏假,名叫做中观。

  [三止]:三观,我们看底下[三观即三止,三止即三观,体真止],这个止就是止住妄想的攀缘,这个止就是停止妄想,如何能够停止妄想?第一个体真止,本体当下就是空性的真理,没有所谓的妄想,你应该要安住在清净的空观里面,停止一切妄想:体真止,以前,我在修行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妄想怎么能够停止,就想尽办法一直要把它停止妄想,也打坐、数息观,或者是说数一、数二,晚上数羊,没有用,没有用,后来才发现:唉!这个修法不对!哪里是用一、二、三、四,或者是数息观,以念止念一样是妄想,错了,我那时侯,一直到我三十三岁的时候,看到《六祖坛经》的时候,哇!才知道自己修错了,修了很长的时间,一直了不得力,一直不知道因缘性空的道理是什么东西,现在才知道:放下就是,连想都不要想它,放下就是,就那么简单,唉呀!绕了老半天,原来就是这个东西,可是你不绕,你也不晓得那是什么东西,我们人还是要花一点冤枉路线,你才知道悟道是什么东西,现在我讲的是我的东西,我的徒弟也体会不出来,我的徒弟也会,一样:放下就是,可是,他搞不清楚那个,他也可以像师父这样拍一拍,可以,他拍什么,他不知道,我这个拍有功夫的,放下就是,同样讲这四个字,可是感受就完全不一样,Feeling is all different,感受完全different,完全不一样,所以,体真止,就是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体真止,放下就是,歇即是菩提,简单讲就是不要落入相对的观念不管善的、恶的、是的、非的,你统统连听都不要听,你连执著、连动一个念头,统统不要,就是这样子,如果有人来告诉我:师父!那个法师多了不起!好!好!好好的亲近。如果有人来告诉我,那个法师怎样又怎么样,好!好!不行的话就远离,不要批评三宝,批评三宝,下辈子你会像千心魔那样,讲话口齿不清,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惨了!讲到后来,没有一句听得懂,没有一句听得懂,体真止,体真止就是当体就是空,永恒叫做真,[方便随缘止],所谓方便,所谓方便随缘,这个方便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假任何的修行,这个方便就是藉着时间跟空间,做最恰当的观照,当下随缘而停止妄想,叫做方便随缘止,什么叫…

《佛说八大人觉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