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八大人觉经▪P16

  ..续本文上一页快,是上根利智的人,他绝不停留一分一秒,听完了,今天晚上回去就拼命念佛,这是上根利智的人,是不是?集:[招感性],招感性:[病因],[逼迫性],这个苦有逼迫性,集有招感性,招感恶业的痛苦是病因,[病状]就是逼迫性,苦,病苦,生、老、病、死,贫穷也苦,没有衣服穿也苦没饭吃也苦,老婆跑掉也苦,没有钱也苦,是不是?亲戚住在一起,母女住在一起,父女住在一起,意见不合也苦,斗争,夫妻意见不合,还种种的天灾,人祸,人情世故应付不完,有说不完的苦,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没有一个不痛苦的,在这个世间,灭是[可证性],我们也可以证悟到灭,可以把它证明的,道是[可修性]是[良药],灭是可证性:[病愈],病可以把它除掉,意思就是上根利智的人,只要佛一讲:苦有逼迫性,集有招感性,灭有可证性,道有可修性,哇!他马上就觉悟了,不会像我这样子:要不要出家?没有人举手,要不要出家?没有人举手,要不要出家?还是没有人举手,因缘不具足,拍了老半天,没有人要出家所以说,上根利智的人,不会在这个地方逗留,也不可能动到一个念头,出家这条路是一定要走的路线,迟、早的问题,所以说,没有关系!有的人二、三十岁出家,如果不行的话,八十岁你再来,八十岁,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五集

  八十岁,第二个中根器的人,叫做[劝转],唉呀!苦是很苦的,[逼迫为苦之相汝应知],你应该知道啊!劝转就是中根器的人,还算不错的人。集:那是招集来苦,但恶因不能造,[生长为集之相],会继续助长我们的恶因、恶果,[汝应断],你应该赶快断掉,是不是?灭谛[如应证,寂静为灭之相],如应证:好好的修行去证明它的存在性,道谛就是[出离为道之相],[汝应修]:要好好、好好的修行,好!再来,最差根器的人,如果说讲了也不听,实在没有办法,佛就讲自己,[证转],[我已知]这个我就是指佛,佛陀已经知道了,佛陀已经知道这世间是苦的,我们是愚痴的人,不相信佛的话吗?简单讲,指圣人都讲这样的话,我们凡夫就更不用讲了,圣人都讲世间为苦,我们做凡夫的人,应该听圣人的话,根本就毫无疑虑的告诉自己,苦谛我已知,我已经知道了,集谛:[我已断],释迦牟尼佛讲:我已经没有苦了,为什么?我已经断掉一切的苦,灭谛:[我已证],我已经证悟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是不是?道谛:[我已修],我已经结束了,修到一个境界了,你们要好好跟着我的后路走。

  [天台四教四谛],[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

  生灭四谛是[藏]教,就是小乘教,[苦则生异灭三相迁移],苦的话就是生出去,生、住、异、灭的生,异灭:三相的迁移,刹那之间变化,[集则贪嗔痴等分四心流动],等分四心流动,也就是说贪是一个,嗔,第二个,痴,第三个,等分就是贪、嗔、痴统统有,等分四种心流动,贪嗔痴等分,等分就是统统有,平均统统有,四种心的流动,叫做四心流动,贪嗔痴等分,等分,统统有,[灭则有还归无],刚刚已经讲过了,灭则有还归无,[灭三界因果之有还归真谛之无。道则对治易夺]。什么叫做对治易夺?对治习气容易,夺就是除掉、夺掉,除掉什么?恶因,夺:夺掉恶 的,当然剩下就是善的,叫做对治易夺。

  天台的四教四谛的第二个,无生四谛是[通]教,苦就[了苦如幻],了苦如幻,是不是?苦也是幻的,乐也是虚幻的,[当体即空,故生死即涅槃]。这是禅宗讲的苦谛,集谛呢?[了惑业缘生无性],因缘生、因缘灭是无性,[则烦恼即菩提]。烦恼当体即空就是菩提。[苦集体空,空故不生,不生故今无所灭]。没有所谓的灭谛,为什么?苦谛跟集谛当体就是空,叫做苦集体空,空故不生:因为一切法皆空,当然就不生,不生哪里有所谓的灭,本来就没有生,你哪里有灭,电灯把它关掉,电灯本来就没有开,你关什么东西,[道为能治,惑为所治,所治既空,能治亦然]。简单讲就是没有所谓的能、所。

  天台四教四谛的无量四谛,无量四谛就是[别]教所修行的,[九法界苦相不同故]。九法界就是除了佛,就是菩萨、声闻、缘觉,再来就是天、人、畜生、地狱、饿鬼、阿修罗,就是九法界,集谛就是[见惑尚有无量,何况五住。]烦恼,这个五住: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无色爱住地、三界开成无住烦恼,这已经在前面讲了好几次,见惑尚有无量,何况五住烦恼,灭:[法门无量,对法门论指归,亦复无量]。论指归就是修行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叫做指归,法门无量,对法门论指归,怎么样才能恢复到我们原来的状态,指归就是恢复到我们的本性也是无量的法门,道:[一佛法门无量,如大小权实偏圆,多似恒沙],太多、太多了,[何况多佛]。一佛法门里面有无量,大乘、小乘、权实二智、偏的、圆的,多似恒沙:太多、太多,多得像恒河沙一样,何况多佛。

  天台四教四谛里面的无作四谛,[圆]教,圆教的四谛的苦,圆教对苦谛的诠释就是[阴入皆如,无苦可舍]。五阴、十二入,五阴或者是六入,一般来讲是十二入,五阴、六入或者十二入,皆如,本来就是本性的东西无苦可舍,圆教的[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本来就没有,你断什么东西。[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生死当下就是涅槃,无灭可证,也没有所谓的证,本来就具足。道谛:[边邪皆中正]。为什么?边见、邪见也是菩萨示现,故意这样做的,所以说,所谓的边、邪,也当体就是空性,那就是中道,[无道可修]。无道可修是容一切法。苦谛跟集谛就是俗谛[顺生死惑业苦],顺着生死的惑业苦,[真谛]就是灭,道谛就是[俗谛],[逆生死戒定慧]。顺着生死的惑业苦,就是苦谛跟集谛,灭就是观空,就是真谛,道谛就是依照俗谛去修行,从有里面修到空,所以,逆生死就是所谓的戒、定、慧,这就是所谓的苦是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我们讲身心自在,把笔拿起来。十种自在,第一、寿命自在,你要是能够修少欲无为,第一个寿自在,你这个菩萨要长命,要短命,统统是你的神通力在支持,寿命自在;第二就是心自在,为什么?心自在就是生死无染,生跟死都动摇不了你;第三、财自在,财产的财,你要是修到能够自在的话,佛菩萨自在,你的财产就自在了,随你怎样快乐,你就会显现出很大的福报,因为,布施所得到的福报,所以,人家说掌握这个机会布施是有福之人,有很多人喜欢印经,现在是时候,正是时候,财自在,因为有施舍;第四个叫做业自在,为做善事以及劝他为,就是说业自在,因为自己去做善事,而劝别人做善,将来你就业自在,业力的业;第五、随欲能往,为什么随欲能往?因为你持戒,因为你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所以,随欲能往,随你的欲望而能够得到你的一切,随欲能往,持戒能够生福;第六、胜解自在,什么叫做胜解自在?因为你修忍辱,修忍辱,所以,你的心不起心、不动念,没有被迷糊,所以,你就能够随你的欲望去变化,因为你忍耐、忍辱,因为无量劫修忍辱,所以,能够胜解,殊胜的胜,解,解释的解,胜解自在,这个胜解自在,简单讲就是充满了智慧,意思就是忍辱多福,能生智慧,你这个人,不随随便便受人家左右,你就是有智慧的人;第七、愿自在,大愿地藏王菩萨的愿,愿自在,因为我们以前精进努力修行,所以,我们今生今世感得愿能够自在,有愿必成就是愿自在,由精进修行而来;第八、神力自在,起最神通,最殊胜的通,由定所得,神力自在,为什么?因为你修定,所以,你今生今世感得神通自在;第九、智自在,什么叫做智慧自在?因为你前世弘法利生,随你的音声,众生因为你的音声而得到解脱,所以说,智慧自在是因为你施舍智慧,而你内心里面充满智慧,所以,我们再说一遍,就是说布施给别人的东西,自己一定不会缺少,就是这样子,就像师傅一直布施智慧给大家,我也不会变成愚痴,这就可以证明施舍多福,施舍多福,1布施智慧,我也没有减少,我跟你说法,难道讲一讲,我就变成愚痴吗?我的智慧布施完了,不可能的事情,我愈布施,我就愈会讲话,愈开大智慧;第十、法自在,所谓的法自在就是对经典无所不通,经典通达,因为由修智慧般若法门所得到的法自在,法自在。

  再来,翻开20页,20页,[贪为思惑之首,生死的因缘,因:贪欲三毒,缘:五欲六尘,果:生死疲劳],贪欲三毒、五欲六尘是[诊断],生死疲劳是[病象],诊断根病象就是[处方],[治标]是[少欲],[治本]是[无为],治本就是无为,[迷缚悟解,迷:身(入六道),心(如瀑流)],心如瀑流的意思表示刹那生灭、无常,变化无常,瀑流的话,一看整个,就是泄下来很多水,可是,你一冷静看看,瀑布刹那之间变化,刹那之间变化,[悟:法身不动、妄心不起、寂灭自在],如果你[不自在]的话,就会投胎[人天、三途,三界生死海,生死二种],21页,[分段]生死:[有漏善不善业为因,烦恼障为缘,感受三界六道果报身其身有分分段段之果报差别],今生今世做人,来世做猪,也许下辈子做鹦鹉,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就像我今天看的录影带,火鸟,日本人跑到哥斯达黎加的原始森林里面,走了几天几夜,爬到三、四千公尺处,去做什么?去看一只鸟,看一只鸟,那只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长长的尾巴,展翅,胸部都是红色的,背后是绿色的,那只鸟很漂亮,很漂亮,为什么变成那么漂亮的鸟?就是前世每天都跑百货公司,以后没人敢去,每天都去逛百货公司,去百货公司买漂亮的衣服,变成一只鸟,[变易:无漏善业为因,所知障为缘],所知障为缘,所知障就是该知道的被障碍了,所知道的被障碍了,[感受界…

《佛说八大人觉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