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乃至无老死尽。]无无明也没有,也没有所谓的老死尽,这个尽就是修行,除掉一切的无明,所以,自无无明尽 就是根本本来是没有所谓的无明除掉,没有所谓的除掉无明,也没有所谓的除掉老死,为什么?因为本来就没有无明,也本来就没有生死,这个叫做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没有所谓的尽不尽,修行才能尽掉无胆,才能尽掉老死,这个尽就是除,我们本来就没有无明,也本来就没有老死,你除什么东西?
好,再看底下,[三世二重因果十二因缘]为什么讲二重?就是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就是双重因果,我简单解释一下,我们因为无始劫以来,因为[无明]就是迷惑颠倒,所以,我们有无明,因为无明,所以,[行]就是造作,造一切的善跟恶等等,再接着就是[识],就是来今生今世藉着父母的因缘,我们第八意识的意识所生的灵魂去投胎,投胎以后就[名色],名色就是受精卵,就是精神跟物质的和合,名就是但有精神,没有任何东西叫名,色就是有父精母血,所以,名色就是一种受精卵的意思,所以,名色就是精神跟物质的和合,名就是精神,色就是物质:名色,[六入]就是在母胎里面,慢慢、慢慢地成长,慢慢成长,成长什么?变成眼、耳、鼻、舌、身、意,[触]就是出生以后,慢慢的接触外境,[受]:年纪愈来愈大,感受性愈来愈强,[爱]就是到成年,慢慢的成长;爱,[取]追求得更厉害,[有]就是造业,而有生老病死的业,这个“有”不是有没有的意思,有将来的业力,有将来的果报,[生老死]好!我们来看解释,看解释,无明底下,无明:[过去世之一切烦恼,总曰无明。]行:[过去世由无明][生业,]就是造业,[业即是行,]行就是造作,行就是造作,[业有善、恶、无记三种。]识:[自过去世之无明与行][烦恼与业力为因缘,][而于今生最初投胎之一念名识,][识即淫念,]所以,断掉淫是我们现在修行的当务之急,不能断,至少要看得很平淡,看得很平淡,[胎为男精女血,和合而成。]男精女血和合而成,名色:这个[色为色蕴,即是胞胎,][名为受想行训,即是胎中心念耳。]所谓的念头,名就是精神,精神就是受、想、行、识,色蕴就是胎胞,[自投胎第二念,至五七日之位。]五七就是三十五天,所谓的我们还没有成形,就是一个肉团,肉团,大部分在堕胎的时间叫做名色,名色:五七,三十五日,再来,再慢慢长大,[胎胞渐长,六根俱足名六入,]六入就是从这六个地方进来,染污你的清净叫做六入,六入就是等于六个门,眼耳、鼻、舌、身、意的意思,六根俱足名叫做六入,从这六个地方进来,来染污你的清净心:六入,[盖六根能入六尘故名,]入六尘就是盖着肮脏的东西,那个应该念入,能入六尘,[自六七日至三十八个七日,]三十八乘以七,七、八,五十六进五,七、三,二十一,二百六十六天,二百六十六天左右,三十八个七天,[皆胎中位也。]触:[出胎后至二、三岁,][由六根尘识合为触,]touch,接触到外境,[尚未出三受也。]三受就是苦受、乐受、舍受,舍受就是不苦不乐,再讲一遍,三受就是苦受、乐受、舍受,不苦不乐,就是小孩子出生以后,还不是很强烈的,只是触,触而已,接触而已,还没有达到苦受、乐受、舍受三种受,底下,受就比较强烈,[自四五岁至十三四岁,][领纳违、顺、]违是不顺从他的心,顺就是顺从他,[俱非]就是说也不能算是违逆,也不能算是顺,比如说,我把茶杯从右边拿到左边,我只是个一下意识,没什么什么善跟恶,也没有什么所谓的违跟顺,没有!我看到路边一张纸屑,我就顺便捡起来,那也不是所谓的顺,也不是所谓的违,俱非就是两种都不是,[之境而生苦、乐、舍,]生苦或生乐或生舍,其实,这都是心理的作用,不知足的人,二十四个小时都苦,知足当然就乐,舍就是不苦不乐,[三受,然尚未起贪淫之心。]受再来就是爱,[自十五岁至二十岁,][于男女、金银财物胜妙资具之境,][深生爱着之心,][然犹未广遍追求也。]有爱了,十五岁到二十岁就知道要追求爱,所以,年轻的国中,高中,就开始要谈乱(恋)爱,开始要追求了,取:[自二十岁以后,贪欲转盛,]贪欲转盛就是控制不住,[驰驱诸境,]追求这个境界,[求取诸欲,][思必得之名取,]一定要得到它。有:[为追求取得尘欲故,][造善恶果,]能牵生未来世三有,三有就是三界的[果故名有。]所以,这个有简单讲就是业力的意思,有就是业力的意思,有三界的业报:有,这个有不是有没有,那个意思的有,生就是[未来世中,受生五蕴身心名生。]未来还继续投胎再老死,([五蕴身心变坏名老死。])再来谈到无明跟行,是过去的因;过去世,所以,底下这个[因果]跟[三世]要同时看,无明跟行是过去的[因]:[过去世],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是[现在世],可是,现在世又分成两个,是不是?分成两个,分成现在的[果],还有现在的[因],现在的果:识、名色、六入、触、受,现在的果报,爱、取、有,是未来的因,未来的因,都是今生今世所存在,[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要知道你前世是什么因,现在所受的一切的果报,你就可以清清楚楚的感受出来,清清楚楚地感受出来,是不是?你不要羡慕别人,人家前世种了什么善因,所以,今生今世要好好的念佛,[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要知道你来世是什么果报,你现在所造的业就清清楚楚;这是因,生跟老死就是[果],所以,因果通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再来,[三障]三障,三障:无明是迷[惑],行就是造[业],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个叫做[苦],爱、取、有,这个叫做造业,爱、取、有,迷[惑]就造[业],有就是业,爱跟取是惑,再来,生跟老死是就是[苦],苦,再来,底下,[十二因缘为广四谛而说]十二因缘是从四谛里面开展出来的,四谛而说,看[流转门]跟[还灭门][因缘生起相,广苦集二谛说]因缘生起相是,广就是推展,苦跟集二谛来说的,比如说无明跟行,这是[集谛],造业,造种种的惑,收集了一切业:受苦,[苦谛]就识、名色、六入、触、受,有这个东西,你就要受苦,[集谛]就爱、取、有,爱、取、有,你就必需要集,集什么?集惑跟业,受苦呢?[苦谛:无明乃至老死,为苦集二谛。]为苦集二谛,再来就[还灭门,因缘修断相],生起相就顺着生死,修断相就还灭,[广灭道二谛说]。[道谛:观十二因缘之智也]。灭谛是十二因缘的灭相,[无无明乃至无老死。为道灭二谛]。这都很简单,苦、集、灭、道大家都晓得。
底下一个,[一念十二因缘],什么叫做一念十二因缘?一刹那之间就可以解释十二因缘,上面叫做三世二重因果十二因缘,底下这个叫做一念…,就一念来讲,这意思就是同时就有十二因缘,上面是把十二因缘拉开来变成三世,而现在是讲一念十二因缘,一个念头,[令知念念相续生死无已],念念相续,每一个念头都是生死,[又破性实],破性实就是破除没有实在的实性、体性,破性实就是没有实在的永恒之性叫做破性实,这个性不实在的,是不实在的,要破,破除执著,性是实的,现在是不实在的,因:[因眼见色而生爱,爱即是无明,耳闻声亦然]。无明就是刹那之间,这一念眼见色而生爱,爱就是无明,这一念头马上造业,[为爱造业],比如说,为了一个女朋友嗔恨心,拿刀子杀人、放火,是不是?爱不到嘛!行,所以这个行是解释一刹那的嗔,识,解释什么?解释[至心专念],一刹那至心专念,名色就是身体跟念头同时,识就是[心念身动],名色是物质跟精神的和合,这一念,这一念十二因缘,心念而身体动,六入:[六根生贪而入六尘],触:[根尘触对],同时存在,现在马上感受到,苦、乐、舍[三受俱起],爱:[爱着缠绵],噢!这个缠绵命名得太好了,我看第六感生死恋,我觉得这部片子,拍得非常成功,有助于佛教的宣扬,有警惕人善恶的念头,你们没有看过,我很赞叹而且跟你们介绍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导演很厉害,很扣住人家的心,而且宣扬善、恶弄得很清楚,它是描述一个男人,在一次偶然机会当中,跟他的女朋友在散步,在散步的时候,突然被人杀死,有个男孩子跟他起冲突,半路被杀死,杀死以后,这个男孩子还追、追…,追这个坏人,回来一看到自己已经死了,自己死了,灵魂还在追,追回来一看,唉!怎么我的女朋友抱住我的尸体在哭,已经看到他死了,看到他死了,从此以后就演变…,这个女孩子就非常思念她的男朋友,一直到他死了一年,她一直想念他,这个男朋友在她旁边,她看不到,看不到,后来经过通灵的人,噢!这个通灵是个黑人,叫黑人来演,很会演,很会演,演得让人哈哈大笑,所以,后来…,这个导演很厉害,她的先生(鬼),后来,他要报复,没有办法,打不到人家,打不到人家,坏人要去伤害他的女朋友,打不到人家,就去火车去请教鬼,鬼告诉他:要用意志力,意志力,比如说,这个盖子,鬼,我们人有手可拿,鬼没有办法,他就动念,盖子就会动,用意志力量推动,这刚好符合佛法,万法唯心造,我只看到那个,噢!这个人很有佛法思想,很有佛法,主题曲又好听,悱恻缠绵,不过,有看到二、三分钟,要念观世音菩萨,那段要念观世音,悱恻缠绵,人那种爱的胶着状态,不能自拨,没有办法,连做鬼还是深深地爱着他的女朋友,当然,看这个对世间人好,不过,看这个对出世间的修行,就知道六道轮回确实是有,鬼随时就在你的身旁,这一念,这个爱,爱,你看到那个地方,看到电影里面的描述就知道,人实在没有办法突破爱,很难!很难、很难,做鬼还是爱着他的女朋友,女朋友,他死了多久,还是念念不忘…
《佛说八大人觉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