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就是山林、水边、古庙,[十八界]就是六尘、六根、六识,换句话说,我们的身、心就像一个牢[狱]关住我们,因此,无论是五阴或是十八界,诸位看右边右下角,[五阴十八界]就像牢狱一样的困住我们,层层的困住我们,所以,画三个方块形重叠,意思就是说我们很难突破五阴身,很难突破十八界的束缚,很难!最右下角,就是我们修行碰到的逆境叫做[魔],障碍也叫做魔,我们会碰到哪一些?[五阴]魔,什么叫做五阴魔?比如说我们的色法,这个色身痛苦就很多,烦恼就很多,再来,我们修行上会有很我铁[烦恼]、障碍:烦恼魔,[天]魔,他为了怕你超出三界,减少他的魔子魔孙,所以,你在修行当中,他会来障碍你:天魔,[死]魔是无常魔,就是我们一定要接受无常的审判,所以,人家说,师父!您告诉我们,世间上唯一的真理,而使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得以受用无尽的真理,麻烦你用最简单的来描述,我说:用无常,是永恒的真理,无常是永恒的真理,懂得无常的人就懂得一切,就知道一切不值得那么执着,就知道一切不值得那么有得失强烈的观念,这个世间,你所爱好的完全是妄想你所追逐的是追逐你自己的福报,因国,你来这个人世间,你本来就带一些福报来,你造的恶业,也是造你自己的恶业,因为一切也是无常,所以,无常加上空的思想,那就是不昧因果,不昧因果,因为,空的思想是超越因果,可是,又不能够落入断灭,又必需接受无常的因果定律,因为,因果是无常法,有增有减就是无常,是不是?佛菩萨对于因果就超越,为什么?他不受因果的支配,他虽然受到因果的支配,可是,他能够不为所伤害,比如说,我们的果报,要受到很多百般的痛苦,这些苦,对佛来讲如梦幻泡影,有受跟没有受,没有什么两样,这在经典里面讲,《大智度论》里面有描述佛的果报不昧因果,如风吹光,如刀割水,了无痕迹,如风吹这个光,光,风怎么吹也没有用,如刀割水,刀子割水平面也没有什么作用,一样,还你那一刀,那一刀对佛来讲没有什么作用,如风吹光,如刀割水,还是不昧因果,这就是今天的考试,这个地方没讲到,没讲到。
我们再来就是要看第六了,第六,第六还没讲完,诸位翻开15页,15页,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这个意思是很容易了解,但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需要真的下功夫,忍辱这方面是佛所赞叹的,换句话说,我们懂得经典的教义跟教理,但是,如果不晓得怎样在忍辱下一点功夫,那我们也是了不得力,因此,我们需要的是真实的功夫,忍辱是佛所赞叹的,因为,在这个顺、逆二境当中,你不憎恶人,就是不去恨这个坏人,但是我们平常也会碰到一些不只坏人这方面的逆境,所以,我们也必需在种种的忍耐、种种的角度,我们要好好的下番功夫,在佛教来讲,对于人能忍辱的这个叫做生忍,众生忍耐,就是要忍受这些众生,行菩萨道的人对于忍辱,如果不了解,没有办法入道,忍心辱多福,十方三世一切佛能够入道,正因为从忍辱下手,如果,不能忍辱的话,在《大智度论》里面讲,只有持戒而不能忍辱的话,永远不能入道,那是表面的功夫,忍辱非持戒苦行所能及,不是修苦行、修持戒的人有办法跟忍辱的人比较的,所以,忍之为德,忍耐这种德行,不是持戒、苦行能够比的,所以,没有分别心是真正的忍辱,佛陀对于忍辱的赞叹,分好几个角度,第一个是人家对他的恭敬、供养,种种的顺境、赞叹要忍耐而不执着,就是不能生一念的欢喜心、执着心,唉!你看!人家赞叹我,我是多么了不起,简单讲就是不以功德自居的人,就是最大的功德,我们一般人,你骂他几句,也许他可以忍耐,但是,你赞叹他几句,他可能受不了,太高兴了,他忘记了,如痴如醉了,第一个恭敬供养要忍耐,第二个就是人家嗔、骂、打、害种种逆境,要忍耐不能嗔恼,这是对人的忍耐,就是生忍,整句来讲叫做众生忍,第二个叫做法忍,法忍的意思就是观法而忍,什么叫做观法而忍?一切法不离心,一切法不离心,要不然就不离境,心跟境就是两种法,心就是理,境就是事相,简单讲,对于理上的你要忍,对于事相上的你也必需忍。我们从心地上来讲,我们要改的有四种烦恼一定要改,第一个嗔恨心一定要改,嗔怒心一定要改,第二个忧愁,忧愁的最主要原因是来自于一个没有训练的脑筋,他内在里面布满着无明,充满着自己的自我意识,这个忧愁,大部分的人就是患得患失,得到的人很怕失去,失去的人很怕没有得到,所以,这个忧愁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强烈的得失观念,这个得失包括金钱、名利、女色、男女的感情,如果,他有悟到缘起性空的道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切法了不可得,毕竟涅槃,不生不灭的道理,这个忧愁就化作慈悲,他会把忧愁自己的心,会变成忧愁众生,唉呀!你怎么这么可怜!就成怜悯众生,忧愁也是一种力量,但是,这个力量可以转换,透过空性就会转换成慈悲,慈悲,所以,菩萨没有什么烦恼,就是因为烦恼众生不修行,这是菩萨最烦恼的,第三个要改掉的习惯性就是悲哀,所谓悲观主义,或是太自卑,太过自卑,比如说:跟人家挑大便就很自卑,悲哀观意思就是看轻自己,比如说,残障,然后就对自己自暴自弃,或者是说自己有某些缺陷就觉得人生的悲哀,学历不够,或者是种种的缺陷,家庭没有什么背景,每天抽烟、酗酒、打麻将,要不然就吸食安非他命,内心里面充满着灰色的思想,悲哀,所以,人应该很乐观进取,乐观进取,我们常常觉得我们能听到佛法是世界上很幸运的人,这个悲哀观就会化解掉。第四个需要除掉的就是郁闷,郁闷:就是忧郁的郁,能前有一首歌叫blue river,蓝色的多瑙河,blue river,意思就是说我们人内在里面不要充满着烦闷,纳闷的时候,我们众生大部分的人都是不觉悟的人,他烦闷的时间走过于快乐的时候:太长,快乐的时间,追求到最后,他也会烦闷,因为,他没有主题,没有主要的目标,人活着没有目标,就是一直拼命在追求,你不相位,你好好的观察一个人,当他坐的时候,他会觉得很空虚,他会很无聊,他既不觉悟人生,也不晓得人生的方向在哪里,然后,他就要想尽办法,坐着,嗯!喔!到日月潭走一走,不然,到泰国走一走,嗯!开个party也不错,他总不会说:我来念念佛解烦恼,然后他就:嗯去打开XO喝一杯,要不然,我去烫头发,今天烫这个头发,反正现在闲着没事,你注意看看众生,他闲着没事,他一定要找事情来做,他找事情来做,做完了就烦恼,高僧大德不一样,你叫他坐,他坐在那里就不动,心不动,因为他不晓得要追求什么,善体无生的人,他不会烦闷,善于体会无生,一切法不可得,你追求什么东西,你所能掌握的东西,那也就是生命的真理,我爱真理,这是我唯一继续活下去的理由,否则,你活着为什么,你为什么要活,我问你,你活着为谁,你忙什么,迷迷糊糊,不晓得,不晓得,如果,这个真理,你的内在没有拥有真理,你说你活什么,开开party/吃吃烤蕃薯、烤肉,就像我以前一样,迷迷糊糊的念初中、高中,人家就很恭维,好学校,然后,去烤肉,就去啊支,去走一走、走一走,然后,回来戴一个随身听,放录音机,唱歌唱整天,回来,累得半死,也不晓得得到什么,吃了两片肉,结果,胃肠不适合腹泻,然后,跟女孩子谈了老半天,她也不给你碰一下,对不对?你还不敢,也不晓得在搞什么东西,整天,走一走、走一走,无聊,现在想起来无聊派,真的是…,你不晓得在追求什么东西,想起来真的很可怜,很可怜!以前,迷迷糊糊,噢!现在知道了,所以,我爱真理,真理是我唯五继续活下去的理由,这是我们真正得到生命的东西,没有拥有正理,我们的灵魂显得更苍白,更苍白,没有色彩的灵魂就是苍白,有真理,生命多么美好,对不对?所以,我们烦闷,那是因为我们不懂得真理,不体悟到无生的真理,如果,你体悟到涅槃的真理,那是乐、清凉、安详,一切的喧哗吵杂,与我们了不得力,了不相干,你吵,吵你的,你造业,造业你的,是不是?所以,那个时候你就发现圣人的心态,噢!原来就是这种东西,他不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而是找一颗安宁的心境,找一颗安宁的心境,找一颗安宁的心,就是我们今天目标所追求的真理,追求的真理,法忍就是对心境上的烦恼要忍。
那么,对外境上的忍,忍耐哪几种?第一个寒、热,寒冷跟热,我们要忍耐,当我们没有冷气吹的时候,我们就觉得以前人家有电风扇就不错了,当我们有一支电风扇,我们还不知足的时候,我们就告诉自己:古人哪里有电风扇,现在一个最烂的人,都比前的皇帝好,真的,以前的皇帝听过电话吗?他从山海关到玉门关,或者到什么关,那要多久的时间,那个马,所以,要用驿马车,一站、一站三十公里这样跑,这个信件跑三十公里,传给第二个,传给第三个,现在到美国、到日本,00281….,一打就到日本,若像以前的马,不就跑死,以前的皇帝比不上现在一个最平凡的人,比不上的,对不对?以前皇帝的旁边还用几个宫女,芭蕉扇,扇着、扇着,现在电风扇一开,噗….,以前的皇帝怎么会想到有这么好的电风扇,对不对?以前的皇帝跟现在怎么比?晚上的电灯,电灯还得点老半天,还要人持火炬,整个皇宫才看得到,以前,哪里有电灯,现在不用,咚!你叫三岁小孩子,他也会开,所以,我们如果对现在的状况不知足,就想到古人有多苦,古人有多苦,我们的苦怎么能够跟古人比,你看!还当皇帝,皇帝那件龙袍,哇!以前又没有冷气,你说,那件龙袍怎么穿,每天五点多上朝,有事禀报,没事退朝,皇上热死了,出来就赶快扇,所以说,以前的皇帝不如现在一个人,我们家里,大家都安冷气,安冷气…
《佛说八大人觉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