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P4

  ..续本文上一页如果我们不执着于相,就是一万除以零,

  你看等于多少?犹如虚空!因为你不执着嘛,你看看功德有多大!要是布施出来后就到处宣扬:我布施了一万哦!一万除以一万等于一。如果是个爱吹嘘的人:我今天拿一百万去

  打斋呢!一除以一百,只剩零点零一。说明说得愈多就愈没有功德,愈吹嘘就愈没有功德,这个用数学就可以证明。要是无所著,那就无穷大,譬如布施一万元,除以 0.0000 …

  … 001 ,不执着嘛,数量就无量无边,用数学就能证明。

  所以对我们个人来说,真正懂得生命的人,首先他能够摆平内在的世界,令心无所执着,这样日子就好过了。没有贪、没有嗔、没有痴、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怨恨、没有嫉

  妒,无怨无悔,有勇气接受这个世间的痛苦,完全了解这是因缘果报,一点都不怨叹。记得师父有句话:「这个世间并没有冤枉事,谁造恶业谁就要负因果。」假如你看到一些不

  幸的事,或者一个恶人,或者非常可怜的人,我告诉诸位,这些并不冤枉。为什么?因缘果报是逃不掉的。所以,我们若是对于一切境界都能有勇气和欢喜心来接受,那么一切都

  无所谓。

  我们人的痛苦不只是身体上的。我当初还没有学佛的时候,喜欢过一个人,当投入感情的时候,却不懂得收回,会放不会收啊。我那时候奇怪啊,我是这么好的一个人,为什么你

  要辜负我?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母亲也反对,说我像矮冬瓜,又嫌我身体差,说我活不过三十岁,很早会死……算是无缘的丈母娘啦!所以我就伤心哭泣,很痛苦,那时候还没有学

  佛嘛。所以说我听到佛法后很珍惜, 我今生的生命是佛陀救回的,我愿意牺牲我的生命,把这么好的佛法分享给大家 。因为你一直挣扎在世间的感情上不晓得怎么办,认为不能

  够结婚就是世界末日到了,几乎要把自己置于死地。受到别人的欺侮我们就很气愤,或者看到没有良心的人,我们很生气很痛苦……啊,我们现在知道了,这就是娑婆世界!而且

  我们若是懂得了佛法,了解了无常观,就会比较看得开。我那时在读高中三年级,整天就是想打电话去,又不敢打,担心打过去被人家说我没人格,怕人家笑,想想不妥又挂上,

  不打又很痛苦,所以一支电话就这样拿起来又挂上……那时候要是有学佛,虽然是还没有定力,但是也会比较看得开,一定会比较看得开,就不会那么痛苦。所以我们要是有了佛

  法就不会矛盾,像我现在,哪有可能会恍惚失神、茫茫然或者怎样(笑)?稍微用智慧观照就很清楚了,哪有可能说会跳不出来?

  现在我们讲到了「应无所住」,我告诉诸位,这句话就是开悟的诀窍,你要大彻大悟,就是这四个字:应无所住。所有一切都随缘的意思,如如不动。你如如不动,看它会怎么样

  ?假设你今天得到了他,那你明天也许就会失去他,你冷静、再冷静,时间总会过去的。我从前没有学佛法,就是靠这一句「时间总会过去」度过生命中最痛苦的那一段时间,那

  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但是那时候没有研究《金刚经》,买的是美国 Mountain 博士所著的《青年人应有的思想》这本书,又去买哲学书来反复看,看 Philosophy (英文「哲学

  」),但还是不能解决问题,那时候没有看到佛经。后来第一次去寺庙,第一次的翻阅的佛书就是斌宗大师《心经》的注解。这本《心经》看不懂,完全不知道在写什么,第一次

  到寺庙去,有一本注解我把它拿起来念:班 - 若 - 波 - 罗 - 密 - 多 - 心 - 经,还念得很大声,因为不懂啊。旁边人都笑我,我也对他们笑一笑。

  佛陀的伟大实在让我感动 , 所以我愿意牺牲我的生命,无怨无悔地出家,绝对不后悔。我宁可牺牲我的生命,也一定要把佛法传扬出去,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度

  啦),这是我们应该尽的责任 。 所以,我现在向佛陀报恩,只在尽我的责任,没有什么伟大不伟大。你若是有了佛法,感情、金钱、任何的逆境前来,都可以迎刃而解!即使今

  天你跌落到生命的最低谷,佛法一句话就可以令你重新振作,你会得到很大很大的快乐,比赚一百万、一千万都来得快乐! 有佛法的人,才有真正的生命 。我自己鼓掌(笑,众

  鼓掌)。

  「 复次者,连前起后之辞。菩萨于法者,总标一切空有之法也。应无所住者,一切之法,应当无所住着也。法华经云:『十方国土中,惟有一乘法,谓一心也。心即是法,法即是

  心。二乘之人,不能解悟,谓言心外即别有法,遂生执着,住于法相,此同众生之见解也。』 」

  执着,简单讲, 修学佛法最大的障碍就是一个字,就是「执」 。 这句话你一定要记住 , 有执有痛苦,无执少烦恼 。执,就是放不下,强烈的得失观念叫做「执」,怕失去些

  什么。其实在这个世间,到了生命终了,你什么都带不走,就算你再执着也照样无法挽回这个世间,没有用的!所以在大学里讲演的时候,我常常对大家讲到一个假设。像我以前

  念研究院的时候,到成大(注:台南成功大学)讲课,我讲了一个观念,成大很多同学都很赞同,我跟成大的同学说:你明明知道,你追求到最后,就是死亡,就是一副棺材,一

  定会死,只剩下一个臭坏的的身体的躯壳,那你为什么一定要浪费你的生命在错误的追求里面?很多成大的人听了都觉悟:嗯!就是如此!哲学家告诉我们说: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

  和时间,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 所以哲学家也很伟大。比如你酗酒、抽烟、打牌、赌博、玩女人,或者杀人、放火……你明明知道有一天你一定会后悔的,那你为什么不现在

  就停止呢?我们不要浪费我们的生命和时间,在将来一定会后悔的地方!这个说得太棒了!所以我们要节省时间,专注于佛法,这样才能解脱我们的生死。

  【龙济和尚颂曰】 「 行于布施者,布者普也,施者散也。 」

  布施即普遍布施。

  「 谓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烦恼妄想、取舍憎爱之心。世尊即以教法布施,内破一切执着,外即利益一切众生。 」

  破除我们内心的执着。

  「 菩萨布施,皆应无住。不见有我,为能施人。 」

  不认为我在布施、我是能布施的人。若是有这种观念,我们就会痛苦,为什么呢?有了这种观观念,我布施给他,假如以后他稍微有一点点对不起我,我就会大大地抱怨。我们众

  生布施就是希望得到回馈。皆应无住,简单讲,就是不见有「我」为能施者,就是不希望回馈。布施是我们修行佛道的必须课程、本职的工作,并不比较「伟大」,因为我们是三

  宝弟子,护持师父、护持三宝是本份的责任。不应该说我来到这个地方,一定要师父对我怎么样好我才肯布施,那样就不配为三宝弟子了。

  「 不见有他,为受施者。 」

  不见有别人接受我们的布施。

  「 不见中间,有物可施。三轮体空,住无所住。清净行施,不忧己乏。 」

  不忧己乏,就是不担心自己会缺乏。包括拿生命布施,都不会觉得有一点可惜。

  「 不望报恩。 」

  如果希望别人能报我们的恩,那么有求就有苦。《金刚经》整本经典所说的就是讲这一句, 有求就有苦,无求就快乐 。 《金刚经》简单说就是讲空的思想,讲有求必有苦。

  「 不求果报也。 」

  不求果报自然就得到大果报。

  「 凡夫布施,希求福利,此是住相布施也。 」

  这个意思很简单。布施若是常挂在嘴上,就没有功德了。举个例子来说,你对一个人很好,施舍给他,却一直在大众面前抱怨:当他正在落难的时候我是怎样怎样对他好、照顾他

  ,现在他又是如何如何地没良心,竟然这样对我!——这就是世间人,换了我不会这样。别人若是感谢我,我会告诉他:我应该感恩你才对,因为你接受我的布施,使我完成布施

  之道,是你更伟大!接受他人布施的人,很善良,也很了不起,他是在成全我的布施之道,否则我去布施给谁?这样一来我的想法是他更伟大,他的想法认为我比较伟大。所以我

  布施的话,我不会总向人讨恩情,而且老是到处宣扬,说到最后变成没有功德了。为什么?人家的心里会反感。我们如果真正有恩于人,沉默就行了,这样更能感人肺腑,深入地

  感动一个人。不要挂在嘴上说个不停,别人听了会反感。确实对他人很有恩惠,不需要一直夸自己,不需要讨人情。如果对他人稍微有些恩惠就动不动自我宣扬,说我如对你何掏

  心掏肺,而你现在这么没有良心,这样人家会反感。

  如果有人说:师父你对人很好!我没有,不是这样!那是别人对你比较好,我对你谈不上好,这是我的责任,能否成就是你们自己的问题,我布施、你接受,那么有了成就是你的

  。有很多人布施令对方成就了就把功德据为己有。错了!今天你布施给我,我若是不打拼,要怎么成就呢?试问:你今天布施给我,我自己不努力,自己没有志气,又怎么成就呢

  ?所以布施虽然很好,可是能否成就还要看对方。因此我们不要讨恩情、讨人情,把布施一直挂在嘴巴上,这样很不好!我最不喜欢这样子:哎呀!我对某个人多好多好,他却这

  么没良心!这是希求果报、希求福利,烦恼马上就来了。《金刚经》说,有求必有苦,你只要有所求,绝对痛苦,所以我们要无所求。

  【张无尽曰】 「 不住色布施者,谓智慧性照见一切皆空也。梵语檀那,此云施。 」

  【傅大士曰】 「 不住声者,清净无挂碍也。梵语尸罗,此云戒。二乘之人,意谓从声色起,遂向声尘中分别。闻乐则喜,闻悲则哀。欲舍此声,而取无声,名之为戒。 」

  「 菩萨无声可舍,色若是有,声从是生。 」

  譬…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慧律法师开示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