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P17

  ..续本文上一页心性就通达不了,每天情绪控制不了,他因为着相,什么都以我为中心点,那么人生宇宙就是纷纷扰扰。什么是佛法?佛法就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就是佛法,就是正法。面对这个现实,当体即空,又能见性,同时超越,见性的人,跟大家的生活一模一样,一样行住坐卧,该做的工作做,该负的责任负,但是,内心拥有大般若智慧。说:念念无所执着,因为我们执着就通达不了,就像水不通。常见本性真实妙用,为什么讲真实妙用呢?他要面对一切相,同时超越一切相啊,当然要真实妙用啊!对不对?我今天,如果我见到了清净自性,我要讲经说法,现在讲经说法就是妙用啊,就叫真实妙用。没有说一个人见性以后,死板板的,整天坐在那个地方,一点作用都没有,失去了大用,失去了大用,不是清净自性啊![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哎呀!这个是普天下的人,都是犯了一个毛病,就是傲慢:你算什么?你可以看到,处处可以看到,那个强烈的,自己把自己拉高,轻视别人,太容易了。降伏自己很困难,轻视别人很容易的,看不起别人太容易了,可是,要降伏自己,那个太难了。要见性的人,可不是这样,内心谦下,[谦下]旁边写两个字,就是:随顺,就是随顺众生。随顺众生,这个要下一点功夫了,就是不要老是跟众生敌对。你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上的众生,他就是一看到什么,不跟你损几句,他日子不好过,他讲话讲话……,有意无意就给你损几句。为什么?没有谦下的功夫。谦下就是随顺真如,随顺众生就是随顺真如,因为真如是无诤,真如是平等,它是与世无争。所以随顺众生,就是随顺自己的真如自性,随顺真如自性,才是真正的修行。所以,谦下是功,外行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意思就是说:在天地万物、人生宇宙当中,每一个时空的交会点上,所展现的相叫做万法,清净自性在万法当中同时显现,但是,所显现的,却是离一切执着。心体离念是德,离念就是离执着的念、离分别的念、离颠倒知见,还是一样,离执着、分别、颠倒,叫做离念,而不是离开正念,正念就是无念。你不能说:涅磐是什么念头都没有。不!涅磐是什么念头都具足,大智慧真如自性统统具足,不能说他没有念,所谓的离念是对凡夫讲的,诸佛菩萨具足一切清净善念,众生是动念即乖。所以,这个看你悟跟不悟。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修学佛道,要悟入不生不灭的才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运作,[应用]就是运作,运作在这个世间各个角度,而且不被染污,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要见到无相的法身,就按照这个来修行,是真正的功德。简单讲就是: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才有功德可言的。[若修功德之人,]底下这一句很重要:[心即不轻,常行普敬。]那个心不能轻视任何一个人,心轻视任何一个人,就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这个心不能轻视任何一个人,因为对方是佛啊!一切众生,你就站在:他有佛性这个角度,你都必须尊重他、赞叹他。人就是不可以轻视任何一个人,尤其修学佛道的人,讲话不能严苛。心即不轻,常行普敬,普敬:普遍的尊敬一切众生。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吾我]就是人我是非。心一直从头到尾去轻视一个人,认为:他小我大,他错我对,他恶我善。对不对?他非我是,完了!这样子的话,自己活的很苦恼,彼此相处也痛苦不堪。所以,心常轻人,就吾我不断,[吾我]加两个字,就是:是非。什么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话,从来不体谅对方的立场,叫做吾我不断。[即自无功。]那一点功德都没有。[自性虚妄不实,]为什么叫自性虚妄不实呢?这一句不是说清净自性吗?这个[自性]加几个字,若着相,便落虚妄不实。要这样加,因为他这个讲的太省略了,所以,一看:啊?自性虚妄不实?怎么会这样子呢?刚刚讲自性有无量功德,不生不灭,对不对?现在讲:自性虚妄不实?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你清净的自性,如果着了一个相,就落入虚妄,不实在的。自性着相,落入了染污,落入了虚妄,当然就没有功德。[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每一个念头出来都是正念,这是功。[心行平直是德。]你要心能够直心,就是道场,不要扭曲别人,不要丑化别人,不要恶意的攻讦。你现在看看报告新闻啊,媒体、杂志一打开,哇!那个政治立场不同,你看看,台湾这个政治生态,哎呀!不得了,对骂呀!象仇人一样,没办法。我们佛弟子,不悟是这样子的,心行平直才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身跟心是不二的,要讲功德,身跟心是不二的。所以,要把身体照顾健康,身安而后道隆。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供养布施之所求也。]这一句话就要画双黄线了,目前,一切众生,就是患这个大头病,我从小就得了一种病,叫做大头病,就是喜欢人家赞叹,我这个病已经吃了中药,吃了三十几年,一直吃不好,碰到人就喜欢人家赞叹。一切众生也是这样子,得了大头症,就是喜欢人家赞叹,就是着相,现在看到这《六祖法宝坛经》,要好好的回光返照。

  底下,[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又问,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这一段很重要,修净土的人,不会看经典的人,以为达摩大师在毁谤净土,不是这个意思。会看经典的人知道,达摩大师是大慈悲。意思就是:净土不能离开现前当下这一念,要懂得祖师的用意是很辛苦的,你一直认为心外有一个极乐世界,不晓得说:极乐世界还在这一念清净自性当中显露出来。愿为破疑。底下说:[师言,使君善听,]就说:韦刺史啊!你好好的听啊![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西方引化,就是引导来度化众生,化导众生。[经文分明,去此不远。]为什么?我们了悟这个极乐世界的一刹那之间,那么临命终,阿弥陀佛就接引极乐世界,为什么?速度那么快,当然就没有距离啊!是不是?还是在起心动念间,屈身臂顷到莲池,底下说:[若论相说,]六祖讲的很好,如果要在事相来说,因为凡夫见相啊,他就认为,凡所有相,都是实在的东西,所以有几公里几公里,几个佛国土.若论,从相的角度来说,[里数有十万八千,]有十万亿个佛国土。[即身中十恶,]十恶就是身三、口四、意三,身三就是杀、盗、淫,口四就是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三就是贪、嗔、痴。[八邪]八正道反过来就是八邪。[便是说远。]造了十恶业,远离了八正道,那么就很遥远了。一天到晚造恶业,你怎么……,对不对?跟极乐世界相形就越来越远了。从事相来说是有十万八千,要是从理上来说就是当下这一念。[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为什么?近就是当下一念。[人有两种,法无两般。]人就是根性有两种,法没有两般,[迷悟有殊。]就是有差别。[见有迟疾。]就是对清净自性的体悟,有的快、有的慢。[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底下,这要注意听,现在就要讲了,关键就在这个地方。迷人跟悟人在六祖的角度来说,六祖他是讲最上乘论,就是这一念就叫你成佛。净土分四个土,注意听,净土分:凡圣同居土,就是没有断惑的:断见思惑的,到方便有余土,断尘沙惑的,到实报庄严土,诸位!顿悟的人,直接进入常寂光净土。换句话说:大家在这里,自性上好好的用功,你要往生极乐世界,你的品味就一直高一直高,因为极乐世界是变易生死,不是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就是境界一直在转变……,所以你到极乐世界去的时候,你自己见到你自己托在莲花化身,而这个莲花就随其你听闻正法,莲花,你听了正法,一直转,自性转动,见地越深,定力越深,莲花一直放光,一直长大,一直大……,你在这个娑婆世界念佛,精进念佛,极乐世界的莲花,每天都在浇花,南无阿弥陀佛……。要注意!六祖惠能大师,他这最上乘论就是说:单刀直入,就是叫你进入常寂光净土,他不是否定这个极乐世界,要弄清楚。为什么?顿悟见性就是佛,就不要到极乐世界去了。那么我们话讲回来,这还不是每一个人有办法的。因此我的主张就是说:在心性上,你要好好的体悟一切法无生,在教义、教理上,我们要好好的听经闻法。我告诉你:在念佛的功课上,你要坚持不退转,不能动摇,这个就是今天我讲《法宝坛经》的用意,的用意。记得!把那个女人三不退转,我讲的是那些没有看VCD 的,外面的那些女众,用那种精神、勇气来念佛,个个往生,还是上品呢!三不退转会背吧?不会背,死缠、烂缠、打死不退转,死缠、烂缠、打死不退转,就是坚持净土法门,就把那个功夫拿出来用,知道吧!没有一个不往生的。六祖讲的他这个是常寂光净土,这个最上乘论究竟的,这个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我还是要慢慢体悟啊!总不能说:我告诉你喔!老师要求你考六十分,你就会不及格,只要六十分就好,老师说:下次我告诉你,你不考一百分我打死你!这个孩子回去念……,就算没有拿一百分,掉下来也有八十分啊!对不对?我们要是没有办法一念见到佛的法身,没有办法到常寂光净土,大不了掉下来还有实报庄严土,再真不行,掉下来还有方便有余土,实在是笨的没有办法了,带业往生,还有一个凡圣同居土,对不对?要搞清楚六祖的大意、用意,他这个一下子就是要叫你:彻底放下就是佛,这个,对不对?象我妈就很好了,我说:念佛啊!我都有在念啊,烦恼自己跑出来,我也没有办法啊!她就这样子,很有理由,她念佛……妄念就自己跑出来了,念佛……妄念又自己跑出来了,众生就是这样。好了,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诸位!这是常寂光净土的功夫啊![使君东方人,但…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达磨大师血脉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