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P5

  ..续本文上一页停顿,大彻大悟的人,没有任何的障碍,没有任何障碍。[一真一切真,]为什么叫一真?万法不离自性,自性要悟到,一切相当体即空,就是清净自性的展现。了悟万相皆空,当下那一念不执著的心,就是本来面目。但是因为我们跑的太快了,烦恼跑的太快了,所以,先起贪嗔痴,发脾气以后再后悔。对不起呀!我是怎么样子。。。。。。对不对?以前有一个人,一个太太,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很调皮,她每次在诵《金刚经》的时候,他就跳啊跳啊。。。。。。对不对?诵到一半的时候停下来,就拿那个皮鞭,啪!那个小孩子就呱呱大叫,然后,又再来诵《金刚经》,向佛忏悔:凡所以相,皆是虚妄。不过我克制不住啊,这个小孩太调皮了,又不是我愿意的,借了一大堆的理由原谅自己。没办法,有孩子就是这样,没办法了。所以说:我们要修行很难,我称它叫做无明的野性,野性,佛经没有这个名词啦!理性,感性,对不对?排在后面,野性冲第一,贪嗔痴一下子跑出来,后来再后悔了,慢慢的回光返照,所以,这个修行需要时间的,我告诉你啊:今天你来到这儿,听的法喜充满,不代表你的,那是我的,不是你的,不要搞错了,对不对?你不要搞错了。你的烦恼还在,执著还在,这是慢慢来,慢慢一点一点,一点一滴来,有一天就恍然大悟,一真一切真:哎呀!原来如此!对不对?无有少法可得。有一个比丘尼,来到我的讲堂,在大殿碰到师父,很有礼貌的跟师父下跪顶礼,就问师父一 句话:请惠律和尚开示几句?我就跟她回答:我这里从来无法可以开示,我这里从来没有一法可以开示人家,她就:喔!这位比丘尼有点憨憨的,听不懂,没办法,遇到无缘的。

  好!合掌,合掌。这无相她看不到,就叫她拜佛:来来来,拜佛拜佛,拜佛,叫她拜佛,没办法了。那个就是年纪太大的一个老比丘尼出家,年纪太大了,念佛。是不是?有一天我在吃饭,我在吃饭,我那个师妈,老母亲就坐在旁边,问了一句很有深度的话:师父,师父,什么叫做明心见性啊?我刚好在吃饭,刚好在吃饭,我就跟她比这一只(竖大拇指),喔!大拇指叫做明心见性啊!那第二个指头是什么?(晕死状)我这个伟大的佛母!搞不来,还问我这个问题,哇!每次我都叫她:你八十五了,快死掉了,赶快念佛,要不然来不及了。还问这个东西,我就跟她:不要烦恼了,你赶快念佛吧。她的理由又很充足,她就说:我不让它烦恼,可是它自己冲出来我有什么办法呢?我又不是故意要烦恼的,可是它自己跑出来呀!意思就是:不能怪我啦,没办法了,无明烦恼一起来,控制不住了,没办法。底下,[万境自如如,]什么万境自如如?万法惟心所造嘛!你不起心,不动念,没有这种东西。[如如之心,即是真实。]如如不动的这一颗心,就是我们的自性啊![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第六页,[汝且去一两日思惟,]去!去!再经过一两天,好好的想一想,其实我告诉你:五祖是故意这样讲的,想根本就不对,对不对?言下大悟的东西。怎么可以让你想?我告诉你:你不开悟,你就是想了一辈子,你都不知道的,这个没办法的啊!五祖不会伤人:你回去想一想嘛![更作一偈,]再做一个偈颂来,[将来吾看,][将]就是哪,这个[将]不是将来,将来吾看,就是拿来的意思,不是未来。叫做:将来吾看,拿来我看看,[汝偈若入的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为什么?台语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叫做极尽了,你听的懂吗?神秀大师就是已经极尽了,他的程度只到这里,不然你要叫他死吗?没有就是没有,再怎么搞也没有。对不对?极尽了,对不对?尽了,已经尽能力了,要不然你叫神秀大师怎么办?我告诉你:见性这种东西是勉强不来,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开悟就是开悟,不开悟就是不开悟,差0.1都不行,差0.01也不行。好了,底下。再看下去,作偈不成,[心中恍惚,]动荡不定,精神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像在做梦一样,[行坐不乐,]因为作不出来,[复两日,]经过两天,[有一童子经碓房过,] 碓房,走过六祖舂米的这个地方,就是马房,小小的马房,[唱诵其偈,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惠能大师一听就知道,这个根本没有见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虽然没有经过五祖的教授,可是,我早就知道见性这个法门了。了解这个见性的大意,[遂问童子曰:]就问这个童子说了:[颂者何偈?]你诵什么偈颂啊?[童子言:尔这葛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这个大师是指五祖。你不知道这个五祖说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如果了解见性的大意,就把这个衣钵传给你,当作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 [南]就是南边,[廊]就是走廊,在这个南边走廊的墙壁上,叫做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颂此偈,以此偈修,免堕恶道,。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 我也要诵这个偈颂,结来生缘,其实籍着这个童子,带发修行的这个童子,就引到他这个偈颂的前面,我也要结来生缘,[同生佛地,]共同成就佛道。[上人,我此踏碓八个月余,] [上人]就是对这个童子称的,叫做上人,六祖惠能大师很谦虚,两一个小孩子,都不敢轻视他,称这个童子称上人,表示你行,我在这里舂米,搞了八个多月,用脚踏那个踏碓,搞了八个多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 礼拜,]希望你引导我,走到这个偈颂的前面来礼拜。[童子引至偈前作礼。能曰:]惠能就说:[能不识字,] 惠能大师就说:我不认识字,[请上人为读,]您帮我念一念,[时有江州别驾姓张,]江州在现在的湖北,旧武昌府,以及江西省的地方,湖北以前的一个武昌府,江西省这个地带,叫做江州,简单讲就是湖北跟江西这个地带,别驾,这是一个官名,州刺史的左右两边,这个别驾的意思就是 :有单独的车子让他乘,乘车,就是说:这个人出去,就是专门的专车,[别驾]就是专门的车,[驾]就是车,就是这个官还不小,有特别的专车,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这个官,我们现在来讲就是判官,现在的判官,法官。他有个人的专车。[别]就是个别,[驾]就是车子,表示他身份,地位不错,很有地位,很有身份。叫做张[名日用,]张日用,这个张别驾,[便高声读,]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若尘埃。也就是勿使若尘埃,一念,[能问已,]怎么样?就知道没有见性,现在他也要作了,他说:我也有一个偈颂,[因自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您认识字,您帮我写一下,[别驾言:葛獠,汝亦作偈,]这个葛獠,也是有一点看不起,你们这个蛮荒的地方,大家叫他葛獠,也叫他:葛獠!你也想要作偈颂?[其事希有,]哎呀!真是希有难能可贵, [能启别驾言:]惠能大师就告诉这个张别驾,(张日用,)就说:[欲学无上菩提,不德轻于初学,]哇!诸位,这一句话要画双黄线,这一句话太重要了,你想要修学见性大法,第一个:不能起心动念,看不起任何一个初学的人,不得了。[下下人有上上智,]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最下的愚痴的人,往往有上上选的真实智慧,叫做下下人有上上智,最愚痴的人,偶尔他也有上选的真实智慧,[上上人有没意智,]意思就是说:反而那一些最绝顶聪明的人,上上人是指世间的人,反而那些最绝顶聪明的人,往往会埋没自己的怎么样?真是的智慧。因为有所知障嘛!你不要看不起初学噢喔,最愚痴的人也有上上选的智慧喔。那么上上人的人,也有被埋没的真智慧喔![若轻人,]就是如果你以貌来轻视人家,[即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如但诵偈,]来!您念出来,[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你如果得了这个祖师位,一定要先来度我。[勿望此言,]千万不要忘记这一句话,能就写这个。。。。。。惠能就念出来:[能偈曰:]偈颂就说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哇!这个偈颂传为千古,没有一个人看到这个偈颂不赞叹的,我们的清净本性,本来就没有任何形状,[无树],这个就是,我们的大般若智慧心,不是任何形状的,[无树],这个意思就是,对称神秀大师的身是菩提树,他认为有一种依靠,这里完全放下,彻底的告诉你:我们的菩提清净自性,是没有任何形相的。明镜亦非台,我们所谓的心,明镜,犹如明镜,它也没有所谓的台,如果有台的话,就变成有能照所照,为什么叫明镜亦非台?我们这个镜子啊!要是说,假设说:我们这个清净心,就像明镜一样,但是,这是方便,真正的清净心,怎么样?亦非台,非台,就是没有能照所照,你有台,就有能照有所照,对不对?镜子有台嘛!是不是?这台上面放镜子嘛!那么,就是有能依所依。众生认为说:我有能觉悟,有所觉悟的。所以,觉悟了那个迷,那个觉还是迷。诸位,注意听哦!你说:啊,我今天觉悟了!几得,你那个觉悟还是迷。为什么?迷跟觉是对立的,真正彻悟,迷跟觉没有,不存在。无所谓迷,也没有所谓觉,迷是对觉讲的,觉是对迷讲的,迷觉,觉迷,仍然是生灭代谢之词,大彻大悟的人,不会说:喔!我觉悟了,我觉悟 了,众生都是迷。是不是?他连这个能觉悟,动一个念头,执著说:能觉悟的心,都没有。开悟,大难大难!没关系,结一个法缘也不错,所以说;我们的清净自性,菩提自性,本来就没有形状。无树无形,没有相的东西,我们能照的这个清净菩提自性,也没有能跟所的关系。本来无一物,就是指五蕴跟万法,本来无一物,万法,色受想行识,当体即空,万相不可得。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本来无一物,为什么呢?《楞伽经》叫我们作如是观察,你见到任何的相,彻底的摧毁,碎为微尘,如是观照,…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达磨大师血脉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