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P51

  ..续本文上一页建议,suggest,可以,我们来互相研讨,你有没有更号的建议?可以!可是,你一定要记得,我们要融入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公司行号,就是要彻底的没有意见。再来,世间有很多的无奈,譬如说:你今天,你在公司行号上班,但是,你的上司是基督徒,他知道你信佛吃素的,一天到晚要你信基督教,不信基督教,找你麻烦,要不然,你不要工作啊!你需要这份薪水,委曲求全,上级又是基督教、天主教的,不跟你同路线,我告诉你:师父这时候怎么办?我就告诉你:这个世间有很多的无奈,不是用道理可以讲的,你要忍耐。因为我们有一个比丘,都是这样讲的,台湾的国语,你要忍耐啊!为什么呢?他又不跟你讲佛理,他是基督教,你要不要这个工作啊?要!要嘛,他一天到晚找你去信教;不信嘛。我就是信佛吃素,一天到晚找我麻烦。对不对?没办法啊,世间就是这样子啊,有很多无奈。所以,我告诉你:认命比算命更重要。对不对?但是,我们不要像黑道的,黑道就是:纳命来!我把你干掉,纳命来!我们修学佛道,不可以这样子,修学佛道就是:认命比算命更重要。世间有很多无奈,没有办法用道理扯得清的。我告诉你:忍耐比跟人家讲道理,有时候更有用,他道理讲不通的。对不对?就像我,广化律师,对不对?我们在南普托佛学院,他就很疼我啊!他说:慧律坐这边呀!我有时候就一直问他,很关心,就说:广化律师!我说:师父啊!您为什么这么坚持,不剃度女众啊?女众是……?他就说,叫我不要说,他说:世尊曰:女众不可说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四不,四不。又交代:慧律啊!无论你碰到多大的困难,无论你碰到什么境界,一直到你临命终,你一定要坚持,不要剃度女众,如果你坚持不剃度女众,你修行就成功一半。慧律啊!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你是我的学生,我就是要这样告诉你。我说:是的,师父!我知道。所以,我现在就学广化律师,一谈到女人,不可说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怎么会这样?好了!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如果你认为,你见到了真常,你所见到的,是见尽非真,就不是自性的真常,你是头上安头,那叫做无明。[若能自有真,]就是能在心上,若能心上,自性,那么自有真。若能心上自有自性的功夫,那么就是真,叫做:若能自有真。如果你能够在自性上下功夫,心上有自性,这个就是真。[离假即心真,]这个就是世尊所讲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离假,就千万不能着相,你在假相上怎么转、怎么样,完蛋了!你会很烦恼的。所以,我一直呼吁说:不要有门户之见,不要有山头主义,我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徒弟。

  15

  所以,有的人到讲堂来:慧律法师!你是泛蓝还是泛绿啊?错了!我是泛佛,十方诸佛的弟子,不蓝也不绿。所以,离假即心真,不着相就心真。[自心不离假,]中间加一个字更清楚,自心[若],你这个起心动念,如果不能离开假相,叫做:自心若不离假。[无真何处真,]这个要做一下笔记,“无真”上面加两个字,叫做:“心即”无真。“何处”上面加一个字,叫做:又,“真”上面加一个字,叫做:找,呢,底下加一个“呢”,意思就出来了。无真何处真,接着上面那一句就是:自心若不能离开假相,心即无真,心就没有真实了,没有真常,又何处找真呢?加一个“呢”,整句就完全一清二楚。那么,四个句就是:若能心性上自有真,离一切假相,这个就是真。自心如果不能离开假相,那么,心就无真,又何处找真呢?整句就是这个意思。[有情即解动,]这个“解动”就是明白动跟不动。因为有情,能够了解什么是动,什么是不动,只有无情就不动,无情就是木石,草木、石头。有情的众生一定明白,“动”就是动作、运动。无情物当然就是不动了,([无情即不动]),如果修这个木石不动行,([若修不动行])就像枯木死灰,老是坐在那个地方,空心静坐,百物不思,一辈子不语言,一辈子都不须要跟他说话,因为这个人是大错,修行这样是大错,道在心悟,岂在坐也?若修不动行,中间加两个字,你才知道他在讲什么,若修“木石”不动行。你如果修得像草木、石头不动,就安住、坐在那个地方不动。[同无情不动。]“同”就是与,跟无情物,“无情”就是加一个“物”,跟,“同”就是与,如同无情物不动一样。同无情不动,如果你修草木,搁在那个地方,杵在那个地方,坐在那个地方不动,不能产生大般若智慧的妙用,跟无情物的木石,杵在那个地方不动是一样的,失去作用,失去作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如果你要找真如自性的不动,动上有不动,就是生灭法当体即空,不动就是不生不灭的真如。如果你想要找到真如自性的不动吗?很简单!你只要体悟,万法皆是生灭,生灭当体即空,万相不可得,如是无住、无求、无着,就是不动的心性。这个“不动”是指心性,“动”是指相。动上有不动,就是相当体即空,就有不动的清净自性。诸位!修行,这个就是关键,我们统统死在这个地方。所以,凡夫俗子的执着是很正常的,我们随时可以看到:我这个是什么道场,我的上人是什么,我不可以听其他法师的,我这里是什么门派的,进来我这里,你就不可以学其他的。几乎……,虽然说:我们佛门讲慈悲、平等,理上讲:可是,要做到这样子的,可真不是很多,真的,很难,很难!这里是学戒律的、念佛的,你只要讲到meditation,禅坐,zen 禅,所有的书统统收起来,我这里是修净土法门,叫做持戒念佛,所有的禅,统统收起来,进来我这,叫做持戒念佛。那我就问了:什么叫持戒?我的定义就:如如不动是真持戒人,跟你那个持戒不一样喔!搭衣、持钵、威仪,我赞叹,真的赞叹。心能如如不动吗?恩?心能如如不动吗?这问题就很大了!对不对?你看的是缘起的假相,这个幻相的身心,问题你心性是不是下功夫?是不是?哪个是真持戒人?见性,彻底的见性,身心不二,外现威仪,内心如如不动。说:动上有不动,就是生灭法当体即空,这个假相不可得,彻底的放下,不离本处,清净自性自然现前。有一天,你要往生,舍掉这个臭皮囊,你就进入净土,因为你的心的频率,跟净土相应嘛!修行就是在修这个心性,实在不得已,就好好念佛,执持名号,一心念佛,也能进入净土。[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不动”上面加两个字,就是:木石,草木、石头不动,它是无情物啊,就是不动啊!就是无情无佛种,那没有办法成佛的。[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能善分别种种的法相,对这个真如自性,第一义谛就是真如自性,叫做涅磐般若妙心,第一义谛而不动。[但作如此见,既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告诉你学道人吧![努力须用意,]好好的用心参,哪个是根本修行。所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不了解这颗佛性,不生不灭的如来涅磐微妙的清净心,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搞死了,你都不晓得在搞什么东西,撞破头,你都不晓得怎么修行。[莫于大乘门,]大乘就地不二法,就是顿教法。变成语言、文字的,[却持生死智,]却执着,变成生灭,生死智就是,把大乘不二法门,顿教的真如自性大法,用语言来修行,就完了!就变成语言、文字在打转了。却持生死智,“生死”就是生灭法。把如如不动,不生不灭的,变成生灭的生死智了。[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诸位!这一句背起来,一生一世的修养,都是第一名,没有任何人可以障碍你,如果能够跟这个顿教相应、见性大法相应,就好好的跟他谈论、共论这个最上乘佛义。如果实在是不相应,也要表现很有修养,和掌令欢喜。哇!这个修养真不得了,是不是?[此宗本无诤,]诸位!见性的人会有诤吗?宗,此宗,顿教叫做此宗。此宗是讲什么的?顿教,顿入真如自性,刹那见性成佛。你要修学这个顿教,本来就没有诤,互相争论,加一个“言”就是两个人吵起来叫做诤。没有因缘,根本就不须要这样子,这个顿教法,见真如自性法,本来就是无诤的。[诤即失道意]我告诉你:你诤怎么见性啊?我问你啊!失道,失这个修行的意义,你修真如自性,见性大法的人,还跟人家诤一个、一较长短、是非、来去、生灭、增减,不了解祖师大德的用心。[执逆诤法门]“执”就是固执,“逆”就是违逆,“诤”就是争论,法门。[自性入生死]如果你固执、违逆了见性大法,而怎么样?诤,那么,这个就不好,就争论了,叫做:执逆诤法门。本来就是无诤的法门,你把搞成变成这个样子,就这样子了,一讲经说法,攻击这个、攻击那个,我自己这里打坐好,就所有的都要按照我这个方式。我这里打七、念佛很好,你就每一个人要把他的头压下来,就叫你一定要念佛,根性不一定的。你这样的话,自性便入生死轮回,自性就会便入生死轮回。是不是啊?有的人,不是信佛信的很虔诚的,只要是善良的人,我就:阿弥陀佛!他没有信仰,他年纪又很大了,有结婚,我们就跟他讲说:这么大了还结婚!他念佛跟我们念的不一样,我们念:阿弥陀佛。他就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就念这样子,这是天生自然,不是弟子自作孽,七、八十了还结婚?好了!我们就尊重,没有什么意见、看法。学佛修道的人,看到这个世间人,合掌令欢喜,看到有因缘的人,跟他讲几句正法。没有因缘的人,放下。修行或者度众生,不要存一个我相,说一定要怎么样子,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用一颗虚空的心,过活你现象界的每一分、每一秒。是不是啊?什么叫见性?这个世间,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叫做大彻大悟的人。好!底下了,[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体悟师父 的用意,就是六祖。[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 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达磨大师血脉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