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身行正道]我们本性,能使化身行正道,本性,我们清净自性,能使这个化身怎么样?之见正确,走入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我们将来会获得圆满的报身。[淫性本是净性因]这个淫性就是我们本能,我们每一个人一出生,他就有本能,有这个烦恼,但是,如果把烦恼放下,我们把这个冲动性,运用在大慈大悲的本能、佛性的本能、度众生的本能,诸佛菩萨示现,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间,他一定有这个本能,这个本能,把它烦恼除掉、执着除掉,这个能量就是净性的因、就是你见性的因。意思就是说:你不要难过,也许你有一些习气。但是,肯除掉、肯放下,那个能量再给它爆发出来,也不能离开当下。所以,这个淫性是烦恼、也是菩提的因,只要你除掉它,体悟淫性本空,那么,不离当处就是佛。所以,六祖就告诉大家说:淫性是烦恼,可是,我的菩提也在当下,淫性本是净性因,不要难过,人类一定存在的能量。[除淫即是净性身]当下除掉这个淫性、执着,也是清净法身。意思是:清净法身也不能离开这一念。[性中各自离五欲]“性”就是本性。我们的本性,是应该离开这些五欲六尘的,留下这些大智慧、能量。为什么?因为清净自性有无量的功德法藏,无量无边的大智慧,所以,性中各自离五欲,只要你离开这个五欲六尘的攀缘,[见性刹那即是真]就不着于五欲六尘,超越五欲六尘。[今生若遇顿教门]你只要有因缘,就像我有这个福德因缘,大家有这个福德因缘,来碰到这个顿教,顿教的法门。[忽悟自性见世尊]见到自性的世尊,你就见佛了。有一个人来我这里说,说他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佛……,认真念,有时候在梦境见到佛,还不是很清楚。我就跟他讲:你那个没有什么,我这个,二十四个小时都见佛,每一念出来,统统见自性佛,那个就是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你要修行,找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如果想要修行,要找,找什么?要作佛,可是,不知道哪里,“拟”就是去找这个真,拟求就是去寻求,我到底往哪个方向去寻求呢?拟求真,去寻求这个真性呢?真性自如呢?[若能心中自见真]如果你的心中,能够见到你的真性。[有真即是成佛因]我不是告诉诸位吗?我这里说法是性说,当下就是。如果你有了真,下手处种了这个因,在座诸位这几天来听经闻法,百千万劫一定成佛。为什么?你今天下的这个种子,就是成佛的因嘛,自性真如嘛,直下承担,不须要难过,不须要谦卑,我慢不可有,佛慢不可不有,直下承担,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就是大愚痴,你要哪里去找佛?你不见自性,往外一直找佛,你要哪里去找佛呢?起心总是大痴人,起心就是起心动念要找佛了。[顿教法门今已留 救度世人须自修] 这个顿教法门,现在已经留下来了。六祖要走了嘛,我们也快讲完了,我也快走了,很不容易熬了七天。是不是啊?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想要利他,还得先从自修下手。所以,师父以前就是这样子了,自己参,体悟到自性,贯通三藏,要下多少功夫啊?要自利利他,你想要救度世人,你就一定要先自修,想要利他,要先自利。[报汝当来学道者] 我告诉你吧!如果将来:我们就是将来,我们就是,六祖那时候讲的时候,将来我们见到这个《六祖法宝坛经》。报汝当来学道者,我告诉你吧!将来有因缘,碰到我这个顿教大法的、见性大法的,怎么样?[不作次见大悠悠]诸位!“此见”画个括弧,写四个字:即心即佛,顿教大法。告诉你将来学佛的人、想求佛道的人、想成就的人,不作即心即佛,你直下承担顿教大法,不作此见,总是大悠悠,“大悠悠”就是悠忽度日,无精进功夫,懒散过日子,大悠悠。如果不作即心即佛的,顿教大法的,怎么样?大悠悠,你体悟不到即心即佛这个道理,你就很可惜,没有办法精进。大悠悠就是总是闲在那个地方,每天懈怠、懒惰、不精进,修行没有方向感,就是这样子嘛!没有在自性下功夫,修行就没有方向感,只知道要念佛,不晓得说,往生是现在的事情,不是临命终的事情,现在就要处理这些执着、颠倒、烦恼,要好好的把它处理。往生是现在的事情,现在就要好好的处理妄念、妄执、妄想,不能等到临命终。[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好好的安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因为他是见性的大师,就是佛,这些表相上的东西,一律免了,一律免了。所以,我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六祖特别交代好。[身着孝服,]学个世间人,也穿这个孝服,那是太可笑了![非吾弟子,]不是我六祖惠能的弟子。[亦非正法。]因为那是世俗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你一定要彻底的体悟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诸位!其实这个很简单,注意看,你那个“无”暂时不要看,你看那一个字,动、静、生、灭、去、来、是、非、住、往,是指什么?相,很简单。有相就有动静、生灭,相有动静生灭,相有来去,相有是非,相有住跟往,我告诉你:单刀直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彻底的摧毁,相不可得。所以,我告诉诸位:生命当中加一个“无”,你的生命大不相同。我们《阿含经》讲:一切法无我、无我所,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我所拥有的,这个“我”一加进去,完全不同。你就晓得,一切都是过目云烟,没有我,也没有我所拥有的东西。为什么?那都是刹那变化的,你死执不放,迟早有一天你要舍的。[恐汝等心迷,]恐怕你们的心迷了,在相上打转。[不会吾意。]不会这个顿教大法的意,不了解我六祖惠能的心意。[今再嘱汝,]你看多慈悲,一而再,再而三的,一直告诉你要怎么修行。[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就像我六祖惠能在世。[若违吾教,]如果违背了我的教义、教理、见性大法。[纵吾在世,]就算我惠能在世,[亦无有益。]也没有任何的帮助。[复说偈曰。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 荡荡心无着]这个要作以下笔记,要不然看不懂的。怎么样才能够见性?就这几句话,“兀兀”叫做心如如不动。这个不修善不是说,不要去做善事,不是这个意思,是不着一个我修善之念。这个没有师父说,会误解,而且看不来。兀兀不修善,意思是说: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如如不动。“兀兀”排前面就是,你的心要如如不动,不着一个我在修善之念。腾腾不造恶,腾腾,心自在无所为,叫做腾腾,内心自在无所为,叫做腾腾,解脱自在叫做腾腾,不造恶,这恶一定要断。寂寂断见闻,“寂寂”就是心入大寂静处。你要找道场吗?哪里是道场?见一切法界毕竟空,那个当处就是道场。拥有一个好环境,不如拥有一个好心境,你要出家,要找一个好的环境,很好。但是,更重要的,要找一个好心境。找一个好环境,找不到好的心境,烦烦恼恼,颠颠倒倒,寂寂断见闻,心住在大寂静处的时候,断,见闻就是六根,这是指见闻觉知,就是指六根。“六根”底下写三个字:见闻“之污染”。心入大寂静处,就会断除六根的污染,是这个意思。你心静下来,六根、六尘对你有什么作用?了知万法都是幻相。对不对?所以,寂寂断见闻就是,当一个人修行见性,心入大寂静处,就会断掉六根攀缘六尘的污染。荡荡心无着,“荡荡”的意思就是心彻底放下来,自在无边。“荡荡”就是没有边际,心彻底放下,自在无边。我们今天就是活得不自在,痛苦不堪,所以,叫做荡荡心无着,心彻底放下,令心无所住着。八十六页,[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这是开元元年的时候,师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六祖在开元元年往生的,要走了,吾行矣。[奄然迁化,]“奄”就是忽然,忽然,迁化就是坐化,当然,他就是佛了,没有来去生灭,生死自在了。[于时异香满室,]大家都闻到香味,六祖就是来演一出戏的,还告诉你,证明说,我六祖是很有办法的,异香满室。[白虹属地,]这白光,“属”就是照,这白光普照大地。[林木变白,]哇!这个光有多大啊?是不是啊?[禽兽哀鸣。]这个有两个角度解释,白虹属地就是白光照地,林木变白,这个时候,禽兽难过了,痛苦、哀鸣,感得禽兽哀鸣,意思就是:不是普通人。这个林木变白,也有的人把它解释说:也是伤心,伤心,有的人把它解释说:伤心。一片的白光,照这个林地,这个林木虽是无情物,也变白,它有时候这样解释,也可以,中文就是有各种角度,禽兽哀鸣。[十一月,]诸位写下:开元元年,西元713年,西元713,我们今年是2004,减713,六祖惠能大师,在1291年前坐化,2004减西元713,得到1291,就是1291年前,六祖坐化。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广,做一下笔记,“广”就是广州,“韶”就是韶州,“新”就是新州。这个广州,做一下笔记,写旁边:法性寺,韶州是宝林寺,新州是国恩寺,三个道场。广州法性寺,韶州宝林寺,新州国恩寺,三个郡,官僚以及门人,[缁白争迎真身,]“洎”就是以及,这些门人,“缁”就是指出家,
因为出家众的衣服是黑的,“白”就是指俗家,缁白就是指四众弟子。争迎真身,这可是佛啊!我常常说:六祖是中国的佛,东方如来。[莫决所之。]三个州都来,广州法性寺,韶州宝林寺,新州国恩寺,三个郡统统到,不晓得到底要往哪边走,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烧香了,请示六祖了。[香烟指处,师所归焉。]只要香烟到的地方,就是六祖要回去的地方,就要把他的真身,真身,安葬在那边,放在那边。[时香烟直贯曹溪。]所以,我们这一本叫做:曹溪原本,曹溪原本。直贯曹溪,广东。[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迁神龛,“龛”就是禅者端坐在里面习静的,“龛”就是小室,神龛就是一个小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