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当他是疯子。为什么呢
控制不住!所以因为我们人没有这个智慧,来平衡这个理性跟感性,因此我们就像跷跷板一样,感性压低,理性就高,理性高,感性就低,感性高,理性就低,两者永远水火不相容,所以家庭永远争执、永远吵架,看法不同,为什么?人的情绪本来就控制不住了。人家说:“师父!师父!很奇怪,我看那些结婚的夫妻,怎么都一直吵架?”我说:“这很简单!无明加无明等于无明,这样听懂了吗?”他说:“我听不懂!”我问:“她先生有开悟吗?”“没有!”“既然没有,无明就还在。他妻子有开悟吗?”“没有!”“妻子也没有开悟,没有开悟就叫做无明,无明加无明叫做什么呢?叫做无明。”无明的父亲加无明的母亲,所生的是什么呢?无明的孩子,那是一定的事,每个人一出生就是无明,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我们也不要像尼泊尔那种观念,尼泊尔人信仰印度教,认为孩子生得愈多,升天的机会就愈多,可不要像这样。所以我出国回来后,打开电视看到金门王唱了一首歌:有缘无缘,大家睡作伙,孩子生十个,乎干啦!把歌词改编成要生十个,生十个怎么受得了!这就很像尼泊尔的情形,夫妻有事没事就邀去睡觉,就生出十个孩子了。所以说:夫妻吵架是很正常的, normal 这是非常正常的事,因为大家都执著自己的看法,大家都不认输,要夫妻不吵架,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要夫妻不吵架很简单,就是一个已经躺在加护病房,另一个就没有对象吵架了。所以因为世间的无明,造成我们内心的矛盾性,而矛盾性来自于理性跟感性不能平衡。所以我们人的感情跟理性,是最难处理的东西。就像上次报导的,有个国中三年级的学生爱上了一个老师,老师告诉她:“我们不可能,我早就有妻儿了,你是我的学生啊!”老师一直劝她这样很不好,这个学生成绩非常好,有很喜欢她的老师,但是成绩好跟处理感情没有关系啊,她是非常执著她的老师,很爱他、很喜欢他。 后来 老师告诉她:“我是有妻儿的人,你不要跟我纠缠不清。”结果她从十二楼跳下来,吹一声口哨,就是表示跳下来了,当场死亡!十几岁的孩子。说到这世间的感情跟理性,那一天报纸也报导,有一队国小的男女学生,在厕所里亲嘴,老师在后面发现之后,想把两人分开却拉不动,亲的欲罢不能,才是十几岁的小孩子而已。你看,不晓得这是什么世间。如果是开悟的人,开悟的人就不会这样了,开悟的人还是可以亲嘴的,但是他知道这都会有细菌,会带来传染病。如果希望对方早点开悟,我们如果重感冒,她要跟我们亲嘴,我们就擤几声,来吧!对方就会明白原来再英俊的人也是垢秽之身,再英俊的人也是同样如此。
所以说,我们要理性。我们用智慧去观照,今天都是一种妄想在作用,我们好好的用智慧去观照,观照这个身体,我们的理性就产生了。佛陀教我们要观照我们这个身体,在化学的程度来讲,我们的身体火化之后,所有的化学元素,拿去当肥料,合计起来价值两块八,比一只猪尾巴还不值钱,一只猪尾巴至少能卖上几十元,一个猪头就更贵了。
再来,我们要冷静,我们这个身体有尸毒,人的尸体如果没有埋葬,放着让它一直发臭的时候,我们人闻了会受不了,会中毒、我们人会重病,这就是尸毒。所以我们要了解世间的真相,俗话说:比死人还臭!我们这个色身,实在是很不清净的东西,那么对于我们的矛盾性、我们的执著性,就能慢慢逐渐的透视。所以佛教我们要不净观。
再来,我们这个身体,如果是读过医学院的人,我们从这里把它剖开,你就会看到五脏六腑,血不停得流,大肠小肠、大便小便,你都看得很清楚,胃啦等等,啊!原来美只是一层皮!我们那种强烈的感性的执著作用,马上就会平息三分。
所以我们天台宗讲,要修止观,“止”就是止息妄想,“观”就是回光返照。要怎样修呢?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止。我们今天怎么做呢?学佛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息苦,为了离苦得乐,要如何离苦得乐呢?我们要先观照,要离开欲望的束缚,我们修行最大的头号敌人、杀手,就是欲望,金钱的欲望、男女的欲望。但是全部都没有欲望,也不是佛所主张的,《八大人觉经》讲的:「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佛是叫我们少欲,欲望少一点,不是叫我们把欲望完全断绝,向外道过着那种很苦修的日子,不是的。人有饮食的习惯性,人有睡眠的习惯性,要恰到好处,所以佛说:要少欲无为,才能够身心自在。所以很多人看佛经,都是一知半解,认为学佛之后,要完全没有欲望,统统舍弃,吃只是吃一点,睡眠也不正常了,修行没多久,耳边就听到奇怪的声音了,就开始快发疯了,真的啊!有个人听到佛法之后,非常精进,也不躺下来睡觉了,很极端!我告诉他:佛没有这样跟我们讲,佛说要精进没有错,可是要 用智慧去精进,我们精进就是叫做观照。 像我们看《阿含经》,《阿含经》就是原始佛教,原始佛教都叫你四念住,要观照。既然我们头号的杀手就是欲望,欲望越重的人,修行越困难!吃是吃一大堆,睡也要睡十几个小时,而且看到衣服不买就很难过,看到这个也喜欢,看到那个也喜欢,又被男女的感情绑得死死的,你就知道这个人想修行就很困难了。欲望愈重,苦就愈多,所以《金刚经》到最后说了一句话:有求必苦。这世间就是这样,你有所求就有所痛苦,求到最后什么也没有。所以我们内在里面充满著愚痴,所以有矛盾性。因此佛教我们要观照,观照无常——这个身体会烂坏,山河大地也同样会坏,观照此身不清净,大便、小便、血,排泄出来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腐臭味,我们的血液、尿液、唾液,我们稍微冷静一下,认识我们自己,我们就没有时间讲别人的是非。我们今天因为不了解这个色身,产生了错觉跟妄想,日日夜夜都是活在矛盾当中,夫妻每天争吵不休;母子、父子意见不合;父母亲气得半死,孩子还是无动于衷,照常我行我素。如果了解因缘果报,我们就不会这样了,儿女有儿女的因缘;父母亲有父母亲的因缘;兄弟姊妹有兄弟姊妹的因缘,在《楞严经》讲的:「循业发现」,按照他的业,而发现他种种的因缘,我们的因缘一直浮现。我们如果有种善根,我们学佛的缘就一直浮现。那么我们今天来听经闻法,这个因缘就一直浮现,我们有空时,就要多听录音带、多看书。所以师父有载了一大堆书来,你们不去请的话就很可惜!譬如《净土圣贤录》,里面就有记载往生的见证,要如何念佛、如何做功课。师父载来的《往生净土圣贤录》这个都要去看。
那么要如何让我们的矛盾性产生平衡感呢?要记住!任何事情恰到好处即可,不要太好,也不要太不好,有一点粘,又有一点不粘,三好米(广告词)。任何事情,保持距离,以策安全,恰到好处即可,不要太过头,都要恰到好处, 太过有理性,没有感情的人,你就度不了众生; 太过有感情的人,被束缚了,失去理性,没有真理,没有拥有真理也不行,要怎么样才能产生平衡感?记住! 万法皆空,缘起性空的道理。 所以有智慧的人,他没有矛盾性,他会平衡。为什么?就算是有钱人,以我现在的心态,你每天给我一百亿,我也不会觉得自己很富有,我觉得这世间没有一样属于我们,我今天如果很穷,我也不会觉得我很委屈,因为我的福报就是这样,不然你叫我要如何呢?我的因缘就只有这样,我的福报仅止于此,没有第二句话。有智慧的人,他时时刻刻能够平衡他的心态,他不会说强烈的刻意,去造成某一种追求性的东西,因为这样会造成一种矛盾。如果有智慧的人去追求,他也没有矛盾性,何以故?他背后都是智慧。譬如说,我要利益众生,我就来印书、写书、认真的印,我也希望度更多的众生,但是度更多的众生,我是不是以烦恼心来度呢?不是!我以智慧的心来度众生。所以有智慧的人,他无论是在理性、无论是在感性,无论是在哪一个角度,他都能够平衡,他不会觉得委屈,他觉得很知足,觉得很感恩,内心平静。简单来说,开悟的人,心态是最平衡的,不会牢骚、不会抱怨。所以说,我们在台湾能过着这种日子,若是还不知足、不平衡,那就很奇怪了!在台湾不用说别的,光是说厕所就好了,我相信你们家的厕所不会有臭味,我们在台湾,光是蹲在台湾的厕所里面,就是一种享受了。我们去尼泊尔,去加德满都, Katmandu 加德满都翻译成中文,叫做木造城市, kat 就是木造的,加德满都全是古迹、木雕,加德满都意即木造的城市。你们知道吗?那样的大都市观光区居然没有厕所,又碰到我这个膀胱无力的人,到尼泊尔之后我就问小高:小高!小高!厕所在那里?导游就支吾的说:“这个厕所嘛……”。一个加德满都的重点公共观光区,竟然没有厕所,真的!通车时,车上也没有厕所,就要像一般民宅借私人厕所,可是当地民众,少有厕所愿意借人的,导游跟人家借到厕所后,我就进去里面,很少很少看到厕所是干净的,几乎都是熏习着很重的味道,所以打趣说要唱炉香赞:香云盖菩……一进去里面,就要高唱香云盖,一直熏习……让你受不了,里面是臭得无法呼吸!我把姿势 pose 摆好之后,准备要小解时,尿不出来了,因为很臭啊,就必须开始吹口哨了,意思是说:快一点!快一点!实在太臭了,让人受不了,只得吹口哨,不然没办法!你看看!整个国家落后台湾差不多五十年,五十年前的台湾,还没有这么糟糕。然后我们从波卡拉要去奇旺,一路上都没有厕所,找不到加油站,没地方小解,所以车子一停下来之后,大家就东奔西跑,男众拿著雨伞跑一边,女众拿著雨伞跑一边,到后来也懒得拿了,太麻烦了!一停车之后,男众跑一边、女众跑一边,我也跟著大家跑呢!没办法,当法师也不能例外,里面又只有我一个法师,我们有要顾到威仪,当法师的人,又不能让…
《智慧的语言 ( 六 )》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