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智慧的语言 ( 六 )▪P6

  ..续本文上一页们执著的、爱染的境界,实无有染。说实在的,这个世间实在是没有一样能够污染我们的东西,因为确实都是不实在的假相。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说:本来无以物,何处惹尘埃?本来就是假相的东西,怎么说你被它污染呢?本来无一物,何以故?天地万物分析到最后,都是空性的东西,都不是实在的东西,我们怎么会被污染呢?如于眠梦中,譬如说作梦,梦中梦到种种好的境界,就拼命的一直追求,醒来之后,什么也没有。我们今天也是一样,我们今天就像在睡觉当中,我们今天拼命的一直追求,贪爱这个境界,有一天你如果觉悟了,才发现空无所有。凡夫就是这样,愚痴、虚妄的分别。我们因为这个爱染,因为爱,生起这个污染,这个世间就污染了!一旦污染,染著爱跟恨,他就开始斗争。所以佛告诉我们:世间就像在作梦,空无不牢固,本来就是空,不牢固就是没有永久的东西,所以没有永久的财产;没有永久的孝子;没有永久的总统;没有永久的名利,统统没有,没有一样是永久的东西——空无不牢固。

  “如焰空中云”,就像空中的云,富贵如浮云,飘来飘去。佛陀很善于譬喻,飘来飘去。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痴爱即无相,我们的愚痴、贪爱,实在说起来,我们如果好好的透视它,是无相的,无一切相,冷静的透视它,实在是没有这种相。所以诸法如同草木,心不在内,亦不在外,我们喜爱这个身体,也是非永久的东西,所以追求的东西错误了。

  “自性无所有”,自性,花,没有自性;人的身体,也实无一个肉体,这个假体是暂时性的东西,无所有。所以凡夫会见到种种实在的世间,都是由于不了解因缘法,我们如果了解因缘法,了解每一样东西,都是因缘撮合的东西,那么一切都不值得我们这样执著,无作不可取。我们若是能够了解,彻底的了解,诸法犹如幻,法都像是幻化的东西。凡夫生取著,凡夫产生一种执著,产生一种执著,幻化出来的东西,本来就是不坚固的,我们内心的贪,枉然!贪得很枉然,枉然就是白费,拚了命去贪,贪到最后白费;拚了命去嗔、发脾气,都是白费的,到最后它都会消失;拚了命去著相,也是枉然!

  所以“诸法常无相”,无相就是空相、空性的意思,一切法都是空性。寂静无根本,所以说:万境本闲,庸人自扰,天地万物,实在是很寂静的存在那里,空性嘛、不可得嘛,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斗争,起贪嗔痴的东西,万境本闲,庸人自扰,愚痴的人,整天就是困扰自己。所以我们的贪心没有止境。众生不了解,一切都是假相,所以他就认为:这是我的,这个是我所有的。所以众生若是能够离开这些虚妄的相,真如本性就现前了!所以说修行是什么?修两个字:放下,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所以离开了真如自性,我们的妄想、分别心就产生了,我们的分别心一产生,真如本性就被盖覆了。我们要了解,世间不是坚固的,诸法都如同梦中水月一般,所以一切境界,我们今天的六根、六尘、六识,境界是不真实的,空无不可取,一切万法全部皆空,不可执著,执著也没有用,我们从过去到现在,所执著的东西,能够得到的,唯有令我们痛苦而已;能够让我们得到的东西,唯有烦恼而已,我们执著到现在这个时候,又带来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一样也没有,什么都没有,不管你是王永庆也好、洪健全也好、辜振甫也好、李登辉也好,任何人都一样,江泽民也没关系,统统一样,都不真实,境界不真实,空无不可取。所以我们若是了解,这个梦幻泡影的东西,我们了解,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那么我们的心,于六根触六尘不分别,我们还是这样,“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我们面对五欲六尘,我们也是这样看,我们用清静心看,面对五欲六尘,就是用我们的清静心看,所以无有障碍。所以一个开悟的人,他去舞厅,是大彻大悟,这是要真正有功夫的人。你们可不要这样试,你们是凡夫,不要这样试。我是指向佛陀,或是维摩诘居士,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那种真正有功夫的大菩萨,就算他走到妓女户、舞厅、酒家,他怎么会迷惑颠倒呢?不可能的事!“六尘不恶,还同正觉”,他有透视的力量啊,什么也束缚不了他,我们如果自认是凡夫,当然还是避开比较好。

  所以说:虚妄生牢固,凡夫痴无智,虚妄的东西,世间是虚妄的东西,而我们却产生很坚强的执著的心,错了!我们错了!所以我们从小一直错到现在,若是没有佛陀的开示,我们还是不能觉悟。所以我那时候听到正法,才了解万般皆是假相,书读得再多,也是这样子而已,让我们赚再多的钱,也不过是这样子而已,就算当到总统好了——最大的官就是当总统了——又能如何呢?又要怎么样呢?所以说:凡夫痴无智,凡夫是很愚痴的,没有智慧。一切法本来就是无来无去,一切法本自不生不灭,是由于众生的分别心与执著心,产生来跟去的看法、增跟减的看法,何以故?生生灭灭,一方面是业力;一方面是意识;一方面是境界,交相纠结在一起,所以我们已经没有智慧了。佛陀说:我们要了解,我们用手摸虚空,就像用手摸虚空,你用手摸这个虚空,种种分别法,实在是没有分别,我这只手摸东边的虚空,空无一物;我这只手摸上面的虚空,也是一样;我这只手摸下面的虚空,统统一样,何以故?虚空无相。同样的,一切法无常,就是空,本自就是缘起、就是性空,就像虚空一样,万法就像虚空一样,不可得、无相,生生灭灭,空性的东西,我们今天如果拼命去执著,就是跟执著虚空一样,跟执著虚空一样。所以我们要观照,万法无一是真,虚空,虚空值得你这样执著吗?虚空无一切法啊!所以我们的心中,分别种种的东西,结果所分别的,都是空性的东西,分别这朵花好坏,空性;分别这个好坏,也是空性,结果原本是如同虚空,空性的世间,我们却将它当成千差万别,障碍重重、烦恼的世间。所以佛陀说:“实无分别者”,实在是没有什么分别的东西,没有什么分别的东西。所以凡夫执著五蕴、五阴,色、受、想、行、识,他认为实在有一切法可生。

  佛陀说:“我观一切法,性相无所有”。佛陀说,他观一切法,性、无形的性、有形的相,皆不可得。无生亦无灭,未曾有聚散,聚散是生灭的东西,佛陀透视了生就是不生,灭就是不灭,因为生是来自于空性,所以虽生,是幻化,因为是幻化,不可得,不可得,所以我们说它是无生。无生不是否定现象界,是悟入本体界,我们一定要记住!无生是悟入本体界,不是否定现象界,现象界就是本体界,这是哲学家讲的, 现象界跟本体界,相就是体,体就是相,所以不生灭就是生灭,生灭空性就是不生灭,所以我们不能离开生灭法,另找一个不生不灭法,我们如果悟到空性,当下放下,我们就是不生不灭,就是佛。 我们在说话,如果有觉性,无所著,说话也是不生不灭。你们在听经,如果用智慧,了知一切相不可得,你现在就是不生不灭。 不生不灭就是空无一切法,是了解所有相皆是虚妄,心无所著,这叫做不生不灭,不生不灭,但是觉性清清楚楚,相实空性的,了解缘生缘灭无所著,但是我们的觉性清清楚楚,什么是善,清清楚楚;什么是恶,清清楚楚;什么是是,清清楚楚;什么是非,清清楚楚;什么是来,什么是去;什么是增,什么是减;什么是一,什么是异,一跟异,都清清楚楚,但是心无所住,所以不生不灭就是这个意思,不生不灭不是空无一法,不是无一法才说不生灭,不是这个意思,是指生灭当中是空性,因为它不可得,所以没有实体的东西,我们说它不生不灭。所以不能离开生灭,另找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我们现在在讲经说法,我们就能悟到不生不灭的东西,回归当下这一念,就是不生不灭,本性本自具足。 这虽然是比较难了一些,但是我们还是要听,多少听一点,明天再说比较简单的,不然明天就没有人要来了。

  所以学佛就是要找到什么处所呢?找一个寂静的地方,学佛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解脱,就是希望自在,我们如果能够这样听一段,稍微有体会到,我们就能感到很快乐,就不会这样千般的计较、万般的计较,也不会活得那么痛苦!

  明天这支麦克风, 蔡 老师稍微调整一下,这个会一直掉下去,这个下面要放蒲团,这样子脚不能垫高,脚会麻,因为我读大学时,腰部曾经受过伤,所以最好是能够用一个挺在后面的比较好,我高中时练跆拳道,腰部曾经受过伤,好了!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明天下午两点要办皈依,办过皈依的人,还是可以随喜参加。明天、后天还有两天,我会尽量讲到让大家听得懂,引起大家的兴趣,如果离开佛法,生命就没有意义了,好了!我们今天就到这里结束。

  

  第二集

  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大家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再来继续佛学的讲座。

  我们先要认识这一点:为什么要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令我们了生死,脱离六道轮回!

  修行的定义是什么? 修行的定义,就是修正错误的观念,叫做修行 。所以首先我们要认识什么是错误,如果不能认识我们是错在什么地方,那么我们就无法修行,我们连自己的错误在那里,这个病根在那里,我们都不知道,我们要如何修行呢?所以今天讲的课程非常重要,你如果全神贯注认真的听,体会到师父所说的道理,彻底的付诸行动,刹那间就解脱了! 修学佛法不是时间长久就一定赢,是看我们的感受、体会的能力,是强还是弱, 当然这就牵涉到宿世的善根,如果大家没有善根,就不可能坐在这个地方。

  如果能够指出我们心的病态,我们就能够从事修正的工作。一般人不是这样,一般人是不想来听经,固执己见:我念佛就好了,我拜佛就好了。贪嗔痴现前,他没办法,因为他没有听经,没有观照的智慧,所以他只是在表相里面下手而已;看到是非,他的烦恼就产生了;看到善恶,他的烦恼又产生了,…

《智慧的语言 ( 六 )》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一行三昧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