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天台小止观》讲记 治病患第九▪P6

  ..续本文上一页的观,把他放大,大到无限大时,其实就是观空了。但一般人,不太好观空,不见了还是在啊!你用观大的方法,把他慢慢一次一次的放大;如果观空或观大,最好的如果只要针对某部位,就是直接观这部位就就好了;不需要全身观,这样对这部位帮助就比较会有限,而直接观这部位,譬如:头部脉不通,就观头部一个头两个大,三个大,四个大,愈观念大。观的很大时会有两种效果:

  (1)转移注意力:因为一般人很容易产生,就是因为那部位不通了,就会产生紧张,我们很自然就会把注意力放在那地方,因此会造成紧张;反而更不容易通。如果我们是用观想的方法,虽然把注意力移到那部位,但用观空,观大的方法,不会造成紧张,所以有帮助我们把气脉打通。

  (2)有助于气脉放松:同样我们一个人刚开始打坐,在那部位很痛,可能你的膝关节很痛,可能你的腰很痛,可能什么地方很痛,任何一个痛的部位,你都把他观想成很大,因为用观想的方法,我们就能忘掉痛,把注意力移开了,不再一天到晚一直想到痛,注意力移开了,而且观大有帮助我们把气脉放松!

  第九类、不管它!直接用修定的方法:我们再三提到,不须用特别的方法去导脉,因为如果这地方不通,我们全身的反应,气就自然能够集中在这一点,如果我们的心愈专注,这反应就会愈明显,你用刻意的方法去思考,这种刻意的方法,本身就会使气混乱,不要用意识的方法,反而是最好的方法。然而一般人因为做不到,一定会感觉到痛或奇奇怪怪的反应,痛就不能够修定,所以前面所讲的方法,都是退而求其次的;因为你一定很痛啊!所以你只好用观想的方法,把痛的注意力移开,用持咒的方法,用其它方法把他移开,如果能够直接不管它,直接修定用数息法,这还是最好的。

  第十类称为无心的方法:观空。但用理去观的,前面所讲的空,比较上是观虚空无限,而第十个观空主要是观理:一切法是缘起的,没有自性,所以我们身心跟万物本来是合一的,从理上去消除一切的障碍跟矛盾,理能通,心结能开,脉自然能够通。

  ¨ 小结─心法、气脉,标本之间

  在《阿含经》原始佛教里,根本不谈气脉的问题,在中国禅宗也一向不谈气脉的问题;因为如果一个人有悟境,理通他的心结就能够开;心结能开,气脉就能够通,当然不是当下就通,但他的反应就会比平常快,所以不需要用刻意的方法去通气脉,而讲通调气脉的方法,就是针对一般众生,因为没有办法直接用心法来调。所以我常觉得,密宗的方法,是先调气脉再来调心;而禅宗是直接调心,心调好了气脉自然就调好;而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你认为呢?我想很多人都说,当然是禅宗!我想不见得!主要是看根机,有些人身体的障碍太大,我常说如果你是生病,还是去看医生;心法用不上嘛!对不对?倒不如去看医生,看好了再来打坐用功。

  同样身体气脉的障碍太严重,太明显,你根本没办法用功;这时可用这些方法,来帮助你把气脉障碍疏通,短时间内没有障碍,你还是直接用心法的方法来用功,这样标跟本都能够兼顾。

  本是指心法,是指观、修定修慧的方法;标是属于调身、调气、调脉的方法;如果这两个都会用,而且知道在什么时机去用,对我们自己用功或者对去教授别人,就会有比较大的把握。这是讲到气跟脉的反应。现在再简单把论文部份简单的看一下!

  P.59

  行者安心修道,或四大有病,因今用观,心息鼓击,发动本病。或时不能善调适,身、息、心三事,内外有所违犯,故有病发。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差,若用心失所,则动四百四病,是故若自行他化,应当善识病源,若知坐中内心,治病方法。若不知治病方法,一旦动病,非唯行道有障,亦则大命可忧。

  今明治病法中,分为二意:一明发相、二明治病方法。

  一、明病发相者,病发虽复多途,略出不出二种:

  一四大增损病、二从五义生病。四大中病发者,若地大增者,则肿结沉重,身体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若水大增者,则痰荫胀满,饮食不消,腹病下痢等,百一患生。若火大增者,则煎寒壮热,支节皆痛,口气鼻塞,大小便皆不通等,百一患生。

  若风大增者,身体虚悬,战掉、疼痛、肺闷、胀急、呕吐、呕逆气息,如是等百一患生。故经云:一大不调,百一病恼,四大不调,四百四病,一时俱动。四大病发,各有相貌,当于坐时,及梦中察之。

  次、明五脏生患之相:从心生患者,多身体寒热,及头痛口燥等,心主口故。从肺生患者,多身体胀满,四肢烦疼,心闷鼻塞等,肺主鼻故。从肝生患者,多喜、愁、忧不乐,悲思瞋恚,头痛眼暗等,肝主眼故。从脾生患者,身体头面上,游风遍身、痒闷疼痛,饮食失味等,脾主舌故。从肾生患者,或咽喉噎塞,腹胀耳聋等,肾主耳故。五脏生患众多,各有其相貌,当于坐时,及梦中察之,自可得知。

  ¨ 先确定病因

  我想我们都不是要做专业的医生,所以什么心生患者,心病、肺病,肝病什么病等,如果各位有兴趣可以看,但对一般打坐而言,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在打坐时,觉得身体不舒服,首先我们要先确定病是什么原因?刚才讲到有几种状态:一种是:就是平常的生病,可能饮食不调,可能是被外邪干扰,可能一些外在的原因。就是最初我们所讲到的外因。如果是外因我说你还是去看医生吧!

  如果是第二种原因,可能你方法没有用好,方法不正、坐姿不正,所产生的一些病态,这就是要调整。第二大类是属于因为打坐所产生的一些反应。这反应是因为方法没有用好,所产生的反应,这一定要把方法调整过来。控制呼吸,松紧失调,导引气脉,需要调整方法,现象才可能消除。

  第三类、如果我们确定不是平常的生病,也不是方法不对;而是我们气脉通塞所产生的一些过程反应,你就不用担心继续坐没有问题;也就说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不舒服的反应,先确定是什么原因。这原因,可能你比较清楚,因为一般的医生还只是把它当作一般的病来看。对我们打坐的反应,可能不见得很清楚。所以我们看六十页。

  如是四大五脏病患,因起非一,病相众多,不可具说。行者!若欲修止观法门,脱有患生,应当善知因起。此二种病,通因内外发动,若外伤寒冷风热,饮食不慎,而病从二处发者,当知!因外发动。

  也就是这一部份是属于外因;外因还是找医生比较快。

  若由用心不调,观行违僻,或因定法发时,不知取与,而致此二处患生,此名因内发病相。

  若是因为打坐所产生病态,要问是不是方法不对,还是正常过程?方法不对要找善知识调整,或自己检讨,若是正常的过程就不管它,继续坐没有问题。

  复次:有二种得病因缘不同,一者、四大五脏增损得病,具如前说。二者、鬼神所做故得病。三者、业报故得病。如是等病,初得即治,甚易得差,若经久则病成,身赢治之则难愈。

  ¨ 鬼神与业报病

  鬼神跟业报所得到的病,其实跟我们身体的病,在外相其实是完全一样的;也就说鬼神有办法使我们的脉产生偏差。鬼神附身或鬼神作怪让人生病,都跟脉的偏差有关系;所以能够用治病的方法,来治鬼病,也能够用赶鬼的方法来治病。

  而业报故得病也是一样,业报笼统的讲,一切的病当然都是业报;但一般人所讲的业报的病,如果就气脉来讲,是比较外在的脉,气血的脉,这是称为一般的病;比较内在的脉是称为业报的病;因为外在的脉,是比较偏重于生理的病,如果内在的脉就跟我们的精神有很大的关系。骨髓内在的脉,譬如现在的医学讲法也是一样,内分泌的多少会影响一个人的个性,对不对?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态,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观念,这是比较内在的脉,内在的脉,病不会病得很严重,不会病得你要死要活的;但这病可能比较难治,会比较持久。

  所以外在的病看一般的医生,内在的病大概是靠心理治疗,最好是靠佛法。所以业报故得病,业报病也是病,也是属于生理的反应;但跟心理的关系比较密切。

  二、略明治病方法,既深知病源,因缘起发,当作方法治之。治病方法,乃有多途,举要言之:不出止观二种方便。

  云何用止治病相?有师云:但安心止在病处,即能治病,所以者何?心是一期果报之主,譬如国王,有所至处,群贼迸散。

  这是第一种方法,就是把注意力移转到病痛的部位,我想一般人都是这样子,那地方生病,那地方痛,注意力就移转到那地方;因为注意力所在的地方,气自然往那里移,但有一种副作用;若我们把注意力往那里移,很多人就很容易造成紧张。因为那地方痛,痛就很容易把肌肉、把神经绷紧,绷紧之后气反而不容易通了!所以在我们打坐时,经常是那地方有病、有不通,你把注意力移转过去了,大致而言气就会往那边导没有错,但过一段时间,要把注意力移开,移开那地方,移开在身体以外的一个对象。为什么?因为这时如果气已导到那部位,他形成紧张气还是不能通。我们要把注意力移开到身体以外的部位,这时紧张的部份就能够松,松因为气已导过来,所以不会再散掉;如果你的注意力是在身体的其它部位,这气可能又导开了对不对?在身体以外的部位,当然最好就是用念佛或持咒,在身体以外的部位;而这一部位就放松了,放松了气就能通;甚至有时打个妄想它很快就通了,注意力不要在那地方!或问到要多久气才能通?这很难说,这跟每个人气脉的通塞有关系。

  有人气脉比较通,他一下气就过了;有人脉不通的时间,可能就比较久一点;或问如果已经酸痛了,再注意─以一支香的时间是否能够捱过?我想如果一般人已经觉得酸痛,大概气都已经到那边了;如果注意一段时间,一支香应该够或半支香也够,再把注意力移开就可以了。

  次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经久即多…

《《天台小止观》讲记 治病患第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