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天台小止观》讲记 调和第四▪P2

  ..续本文上一页吃,但吃得多少?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我们常讲一句话:『禅悦为食』。从前面讲到这里,这是指一般人在开始打坐之前的一种状况,要吃─不要太多,七八分饱就可以了;中餐多吃,早餐也吃,晚餐少吃!如果对打坐而言,在道家有句话称为:『气足不思食。』气比较足就不思饮食!打坐坐了一段时间之后,气会比较足,所以在气足的状态,会比较不想吃饭;气足,又有的是属于常态的,有的是属于病态。我们都有一种前兆,像有人如果饭前吃了甜的东西,那餐就会比较吃不下去!为什么?因为甜的食物,比较容易形成脉胀、脉塞!就感觉好象气足了,因为脉已经碰到障碍,没办法再进去了,这脉本来还有很多管道这样去,但是这边已经堵塞了,好象很快就满了。

  气足不思食,有时候是属于真的足了,有时是脉碰到障碍,使我们的气没有办法再补充,所以感觉到气足了,因此在我们打坐的过程之中,每个人都有脉障的,就是我们气脉上都有障碍;有时气慢慢地充足,充足到最后,脉障的时候,不能再充足了,在那个阶段,就会不太想吃;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障碍慢慢消失了,又觉得很想吃,好象觉得吃不饱一样。所以对这种现象,我们有这样的知识,就不会觉得奇怪,我怎么前一阵子,都不想吃饭,过一阵子,又很想吃,每天一上坐,都希望别人不要吃,都留给我吃好了,然后就变得比较馋嘴,像我以前自己住山时,因为打坐时间比较多,有时候不止三餐,且三餐外还要吃点心,因为那时脉的障碍一通过之后,自己就会觉得还有很多空间可以容纳。这是指我们打坐的自己饮食的量,量在打坐的过程之中,也会有这种变化。

  复次:若食秽浊之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初,须深慎之也!故云: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 常乐在闲处 心静乐精进 是名诸佛教。

  食物的选择:吃东西也要有所选择,一个大原则就是气脉的通畅对打坐有很大的影响,有些饮食对气脉比较容易形成障碍,那些饮食就要避免,或者有些东西比较容易泄气,那些饮食也要避免。如果就中医书上,所见到的,有几种要避免的。

  第一种称为生冷:并不是指没有煮熟或已经冷掉的食物;像中国人常讲比较冷的像:白罗卜、白菜,体质比较不好的人,比较敏感,吃多了利尿会比较多、那种比较容易泄气。

  第二种称为辛辣,广义可包括过味。辛辣:像姜在中医而言:辛可以通气。因为少吃可以通气,多吃则泄气;所以很多人如果受了风寒,吃姜有帮助,因为可以把身上的寒气逼出体外。如果身上没有寒气,你又吃得很多,会把自己原来的气都逼出去,而没气了,所以辛辣,少吃对身体有帮助,多吃反而不好。

  反之,所谓过味:例如:太甜、太苦、辛辣,酸味太重都不好,尤其甜的东西,刚才已经讲到,甜食在中医上面讲到:『甘则缓』缓是缓慢,吃多了,气血循环会比较不会流利

  第三类称为油腻。当然就这大原则我们可以确定是素食比吃荤食好!因为荤食,大部分都比较油腻;也有人以为吃素没有油,所以每次都用了很多油,油吃多比较不容易消化;所以油腻对打坐不好,还有一种是油炸过的东西,像到素食餐厅,有一半的食物是油炸的,油炸不只是油,而且炸过,比较容易上火,这对打坐更不利。

  第四种称为菇菌类:香菇、木耳。这也很奇怪,很多人送我们礼物,有一半是这类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是长在比较阴湿的地方,所以对我们脉而言,不是很好的。

  第五类称为发物:何谓发物,就是有些食物,吃了比较容易引发旧病。譬如:花生、芥菜之类。也就说食物,除了吃素比较好之外,在素食里面还是有很多差别的。这几个项目是从中医上面见到,对我们身体比较不好的。

  瑜伽食物:所谓的自然食物。如果一样食物经过很多加工之后,那样的东西事实上比较没有生命,生机已经比较没有而变成一种渣滓。像我们最平常讲的黄豆做成豆包,豆包再制成豆鸡,变到最后,你不知道在吃什么东西?愈后面的就是加工愈多,事实上生机愈少;所以吃,就瑜伽的观念而言:重要的是不要吃太精致的食物,就是经过很多次加工的食物,对我们是不好的。或者有人切的很细,营养比较容易跑掉。在中国人很奇怪的想法,要请客喜欢请细桌,切的细细的,吃的人得不到好处,而做的人也很累。所以这也是一种观念,就瑜伽的观念而言:就是要简单!能够生吃最好,或者简单的快火稍微炒一下就好,不要经过很多的过程来煮一样东西,这对修道人而言是浪费时间,对我们的身体而言,也没有什么好处也!

  ¨ 另外瑜伽再把食物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称为悦性食物;第二类称为惰性食物;第三类称为变性食物。所谓悦性食物:就是吃了对身心都有帮助;惰性对身心都没有帮助;变性是说对身体有帮助,对心理没有帮助,详细的饮食,我并没有记得很清楚,但大致而言,也就说那些看起来,比较清淡的饮食,会比较上是属于悦性食物。像生茶跟熟茶就不一样!生茶因为发酵的程度没有那么深,就比较好,或者说熟茶比较上火,咖啡都比较不好!简单讲:有人以为吃水果就都好,但如果查瑜伽的书,水果也有很多是属于惰性食物。像:水果中水梨、苹果都是汁多而比较清淡的;有些刚好相反像柿子、芒果、榴莲,这些东西味道很不一样,而且很多异彩,多半是属于惰性食物。所以我们不要想,水果都是好!其实就瑜伽而言: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也就说调饮食,我们刚才讲的一个是观念,把饮食当药来吃,不要当作享受!在量上而言大致是七八分饱,不要太多或太少;就食而言对这些有不良影响的,需要稍微注意一下!所以这下面所讲的,如果食秽浊之物,令人心识昏迷,如果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就是刚才讲的那几大类,所以不管是从中医所讲的这五大类或从瑜伽所讲的精致的食物,悦性的食物,惰性食物,变性食物,这些稍微注意一下!不要想说我们吃素的能吃的就已经很少了,又东挑四挑,那就没几样了!我们刚才说到饮食就佛法而言,只是把它当作吃药,为了修养身体。这是讲到调饮食部分!

  第二调睡眠者:夫眠是无明覆惑,不可纵之!若其眠寐过多,非唯废修圣法上亦复丧失功夫,所能令心暗晦,善根沉没,当觉悟无常,调伏睡眠,令神清气白,念心明净。如是乃可栖心圣境,三昧现前。故经云:初夜后夜,亦勿有废。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 二、睡眠

  睡眠跟饮食一样也是需要的,也是为调养我们的身体,而睡要睡多少呢?可分两点说明:

  (A)多寡

  一、与气血流畅有关:人要睡得很多,体质不好者,气血不流畅,要睡得很多。像:虚胖者,大概一天要睡十个钟头都不太够,就是因为体质不好,气血不流畅,就是整天给他睡,他也睡得着!如果是这样的人怎么办?让他一直睡下去吗?最好藉由饮食、运动、打坐改变他的体质。

  二、依季节性而分:我们在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其实各有长短,夏天─昼长夜短;冬天刚好相反─昼短夜长,所以夏天睡得少,而冬天睡得多,这是中医上面所讲的;一天到底要睡几个钟头?其实每个人不一定!有的人睡四五个钟头就够了,也有人睡七八个钟头,还不够!

   在佛法上其实没有这种讲法,但在很多修行人有这样的做法,所谓不倒单。能不能修?我可以告诉各位是:不倒单,不必刻意的去修,刚才讲到一个问题,气血很流畅的人,睡眠可以减少,可以借着饮食、运动,尤其禅定的方法,能够调适我们的气血;如果气血能够调到非常流畅的状态,这时睡眠自然能够减少,就能慢慢地以禅坐代替睡眠。也就说:我个人能够了解,为什么我们要睡眠?因为我们心脏在中间,如果你的头部需要血,这样打上去;然后脚这样抽上来,这样有上有下的,当然就做工而言,躺平的比较省事。所以人花一些时间在睡眠。如果上下气血很顺畅,阻力很少,虽然上下走的路程虽多,但所花的心力不多,他可以用打坐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调养,所以我个人认为不倒单,不需要刻意练,你要练的是禅坐的功夫;有人不倒单,坐成这样子!晚上没有休息够,整天也不太清醒,那没有什么意思,所以如果能够练成不倒单,是因为练禅坐,练到功夫纯熟了,就自然成就的;刻意去练,我觉得没有必要!

  三、睡眠的时间:在经典上面讲:初夜后夜,亦勿有废。初夜,是指傍晚六点到晚上十点;后夜,凌晨两点到清晨六点;中夜,晚上十点到隔夜凌晨两点,中间有四个钟头,是可以睡眠的;但事实上一般人四个小时是不够的,可能须六七个小时。那时因为在释迦座下的弟子,都是修禅定的多,所以对他们而言:四个钟头也就够了!这是讲到睡眠的多少,也是就大部份人而言。打坐坐得好,可以不用睡眠。

  (B)昏沉现象

  打坐有时候我们会碰到相当昏沉的状态,这种昏沉你检查不出结果,如果是白天工作太累的昏沉,好象还说得过去,或者生病而昏沉,也说得过去,有人跟平常一样,但打坐到了一个阶段,就变成非常的昏沉;这种现象,也是说我们的气脉碰到障碍,尤其往头部的脉碰到障碍,如果往头部的脉碰到障碍,气没办法上头部,打坐的时候,头就勾下来。这样的状况,可能会持续好几个月,我们简单讲:也许前三十分钟坐起来,好象还清醒能够数息;但三十分钟之后,就开始慢慢不省人事,这样不省人事,大概要三四十分钟之后,又开始清醒过来了;这是为什么?我们刚才讲到,这是因为气脉上面碰到障碍,所以气脉经过三四十分钟后,气脉能够慢慢通过到头部,所以又慢慢清醒过来。

  所以在这种状态,每个人脉都会有障碍的,所以在某一个阶段经常会有昏沉的现象,就是要熬过去,没有其它的方…

《《天台小止观》讲记 调和第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