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天台小止观》讲记 调和第四▪P4

  ..续本文上一页这样不会打妄念,而且这动作,才能做得安稳如法。

  

  ¨ 头部运动

  我们先把盘腿的姿势坐好之后,然后两手扶着膝盖就可以了,头尽可能向前伏,然后慢慢地起来恢复原状,再做一个动作,向后仰,然后慢慢恢复原状;动作要悠闲、稳定,不要漫不经心的做,是没有用的。

  头向右后方转,眼睛尽可能朝右后方看;再转至前面,头再向左后方转,眼睛亦尽可能的朝左后方看,头再回到前面。

  头尽可能向右斜倒,然后回于中间;再向左斜倒,再回到中间。

  把头从前面转到右边→然后后面→左边→回到前面;顺转一圈,再逆转一圈。

  头向下伏,然后恢复原状,再向后仰,恢复原状! 一个动作作三到五次就可以了!

  两肩向下用力,脖子从颈部感觉往上拉,向上顶。(再从他处补充)

  ¨ 深呼吸

  一般人的肺活量,一次只有用到三分之二、三分之一,所以肺部平常有积一些废气或浊气。我们平常打坐是以正常呼吸,而我们上坐前先做深呼吸把体内的浊气吐出来,吸进新鲜的空气。

  首先把两只手大姆指与食指相切,压在肚脐地方,向前面弯腰吐气尽可能把气吐完,然后上来时就不要再压小腹了!吸气!尽可能吸满,一次吸不满,再吸第二次,再做第二次吐气,压小腹,然后向前面弯腰吐气,这深呼吸,也是做三到五次;这是在农禅寺所教的坐前运动。

  在密宗书有狗抖水:里面讲到一些动作,因为没有上师教,所以只能从书上所揣摩而已,不知对不对?上坐之前,做一个运动:像狗掉到水里面,起来时会做的动作,这动作(狗抖水)很有效!但做时,小心一点,不要闪到了!我们平常也是一样,有些人平常精神不太好,你这样动几下,筋节能够松开。

  在密宗书上有称为九节活风:这其实对呼吸不好者,或感冒伤风的人有效。首先左手向后斜插于左腰跟肋骨的地方,右手用食指,压住右鼻孔,然后用力吐三次;再换左边,右手向后斜插在右腰跟肋骨的地方,左手用食指,压住左鼻孔,也是同样吐三次;然后两手一起压,压在腰跟肋骨相接的地方,用手背压住腰,用力吐三次。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有人不管是感冒,或为天生的体质较弱,有障碍,呼吸不顺畅,用数息法就有困难,所以能做上面几个运动,作一作后,身心调整一下,就可以开始打坐!这是讲到打坐之前的运动。

  ¨ 瑜伽动作

  动作:坐在地上,两脚伸直,手尽可能向前面抓到大姆指,抓不到没关系!但尽可能向前面伸,在前面停顿,大概两三个呼吸左右,然后放松再回来,不必管呼吸!

  动作‚:然后脚板、脚指向左边向右边,然后顺转、逆转。有很多人大概脚关节太紧了,打坐时人家可以翻过来,你翻不过来,因为脚关节太紧了,所以这动作,像我们头部运动,尽可能向前面、向后面、向左边、向右边、正转、逆转,做一段时间之后,这关节的部份会比较松!

  动作ƒ:双手各压住两膝盖,两只脚相对,尽可能贴地,如果贴不到,先用另外一边,这也是一样,有人脚翘么高,下不去!

  动作„:治疗肩酸:左手在上向后,右手在下向后,右手尽可能往上提,左手尽可能向下,双手互拉,左肩如果酸痛可做这动作─治疗左肩;换右边治疗右肩膀的酸痛。(两只手在后面,如果左手在上,则右手在下,左右两手掌交叉互拉),看我们能够做到什么地步,很多人只能抓左边,就不能抓右边;我们手臂的气血是要回到背部,但是有人回到一半,就碰到障碍,所以这部份,就会有酸痛的现象,作这动作后,肩膀酸痛,可以得到改善!

  动作…:双手在后背合掌,两只手指尖向上,姆指贴住背后,尽可能往上提,双手仍然合掌样,顺着脊椎向下,然后两手于腰即肾脏部位,双手背分开,贴于后腰部位向内画圈圈(以手背按摩)。

  也就说这些瑜伽动作,可以在打坐之前做,为什么?像我们刚才讲如果筋骨很硬,盘不起来,作了几个动作之后,筋骨会比较柔软;尤其是有些人早上刚睡醒,经一个晚上的睡眠,骨头都生锈了,弯上去很辛苦!就作一些简单的运动,我想这运动,大概作三五分钟就够了!运动不要作得太多,作得太激烈,尤其上次说到,呼吸有风、喘、气、息,如果你做到很用力,要等到气平,一、廿分钟后再来打坐。

  ¨ 下坐后之按摩运动

  为什么要按摩?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点有人打坐之后身体会发热,毛细孔就容易张开,在打坐时没有问题,因为内气很足;但是一放腿下坐,内气就慢慢散掉,毛细孔如果是张得开开,就会吃风,容易感冒,尤其是有些人,下坐之后要出外,房子外面有风、有寒气,就容易受风寒。所以在我过去打坐的经验,不小心就很容易感冒,打坐时没有问题,反而在下坐时容易感冒,因为全身的毛细孔张开的,所以下坐的运动,有助于收缩毛细孔!

  第二点有些人打坐,可能身不会放松,身体有些地方会僵硬,就是不知道放松,仍会在身体某处用力;还有就说一个人在打坐的过程,气血不协调,气可能会积在某部位而不协调,身体就会特别闷胀、怪异,下坐后把这些绷紧的部位、闷胀的地方,用按摩的方法让他放松!放松之后,身心才有办法比较疏通。我们继续讲:

  ¨ 下坐后的按摩:

  上次已讲到下坐首先自我暗示,时间到了!身体慢慢地动摇,慢慢摇动腰部,正转逆转。到肩部。然后到头部。

  一、头部下坐后按摩顺序如次:头的部份。

  (1)眼睛:先按摩眼睛,放开双手,用两手大姆指背的第二节,互相摩擦生热,然后贴于眼球上方轻轻按摩。

  (2)脸部:两手相互摩擦发热,贴在脸部,从内侧中间上去,由两边下来,贴紧用力,注意力集中。

  (3)先摩擦按摩,一只手在前,一只手在后,前面压住额头,后面压住枕骨部份,前面按摩部分即左边的太阳穴到右边的太阳穴,后面两手互相配合就可以了;一边做好后,再换手!本来是左手在后面,现在变成左手在前面。

  (4)用指头按摩发顶,从头顶在中医而言,就是百会穴的地方,向下按下来,顺着发型按下来,我们颈后面都有两条比较粗的筋,也要多按些。

  (5)耳朵:大姆指在后面,向两边拉耳朵,最后再向下拉耳垂。

  二、肩部

   很多人肩部会用力,尤其是有人坐办公桌的,常常会有五十肩,我们看年纪大的老人家,叫儿子、孙子捶肩膀,就是捶这地方!我们在禅堂打香板,是打什么地方?就是打这地方,这地方打了很有用;事实上有很多人气要上头部,大部份会积在此,所以有很多人打坐坐了一段时间之后,气上不了头部,打一打香板,很有效。将大姆指切入锁骨,肩膀稍微提,向上面一直抓,向后抓到脊椎,如果抓不到,可以用捶的,在禅堂很多人打坐坐了一段时间,这地方会绷紧,我们在台北或台中打禅七时,就有很多人,希望师父用香板打这地方!左右边皆一起用。

  三、肩胛骨

   用手推肩胛骨,不管左边右边都是一样;下面可用两只大姆指相切脊椎,手尽可能向上提,再向下切。

  四、胸部

  手稍微提起来,有个胸道肌,这地方也是一样,右边左边,然后两只手按摩胸部、到背部。

  五、腰部

   很多人腰刚开始很容易酸或垮下去,这大概都是腰的部份气不太顺,贴住腰部,上下用力按,使令发热。

  六、腿部

  然后两腿放下。左腿:右手在下,到膝盖的地方,用摩擦的,然后骨头的部份不用管它!下面按到脚跟,然后翻过来,搓脚底、脚心,另只脚也是一样!

  七、手部

   比较没关系。一般人比较没有什么问题。

  其实按摩对身体有帮助,如果仔细按,大概需要按个二三十分钟,而大部分人能坐二三十分就不错了!但如果时间不够,几个重点。就是按摩:眼睛、然后肩膀及腰部,按这几个地方就可以了!

  ¨ (四) 初入禅调息法:

  第四、初入禅调息法者,调息凡有四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

  上次讲到打坐我们所教的主要是数息法,数息法有几个好处:第一个我们已经讲到它是小妄念,其它的方法是比较大的妄念;第二种是说数息法可以调息,也可以调心,因为在数息的时候,我们可以注意到呼吸,是风相、喘相、气相、息相、知道自己呼吸的变化,可以做某种程度的知道跟了解。所谓风相:

  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也。

  风就是像风一样!吹─有声,就是比较粗。所以有人曾经问:运动过后要多久,才能打坐?多久?我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是:要等到你的呼吸跟平常一样安稳,如果你的呼吸,还是像风一样喘,呼呼作响,这样坐!坐不好的,所以要呼吸先能够平稳。风表示呼吸很急促,大部分都是在很激烈的运动之后,才会有风相。第二:

  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也。

  喘,主要是速度不均匀,有时候快,有时候慢,有时候停顿,像年纪大者,比较容易喘。为什么?因为他的脉有比较大的障碍,这大部份是属于老病之后,比较会有的情况就是喘相。喘相,对于打坐来讲是比较不好的,但可以勉强坐。风相,如果是运动的关系,当然是等到呼吸平稳之后再坐,而喘相如果是病,属于体质;严重的病,当然是先看医生,治好再说,如果是经常的,可以勉强的坐,比较辛苦。第三:

  云何气相?坐时虽复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名气相。

  气,一般人没有打坐者是属于气相,就是好象也没有声音,也没有不均匀停滞的现象,但呼吸还是比较粗重。譬如:我们远听没有声音,近听还是有声音。如果把手放在鼻端,还可以感觉到呼吸出入,有这压力,这是属于气相,一般人大概都属于气相。

  云何息相?不声、不结、…

《《天台小止观》讲记 调和第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