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本中,具说五相,谓“是中唯随自意乐,为所成立说名宗,非彼相违义能遣”。)或问:若尔,彼量所不遣及有智立者许为所立中,完具自性义等五法否?(即理门所说之三相,具否集量所说之五相?)答曰:完具。以为量所遣等彼诸过中,无宗相转故。以量所遣者,即为量所妨害故。其余敌者已成等四过中,则有智立者许为所立之宗相不转故。(有智立者所许之所立宗,必离彼四过故。)
未二、断诤
说随自、所乐,虽解指定义,作边相属故,遮余时故说。
乐缘此非支,成所乐言等,是支。即由彼,破不成因等。
或问:集量论中说指定词(唯字),应无所用,以说随自及所乐言,即能了解指定义故。答曰:集量论解释所立相之言中,所说之随自与所乐声,若与所说无有所别事组别法之关系者,亦能了解指定义,以是“随自所乐是名宗”之言故。虽则如是,然彼所说之随自所乐言,不能了解指定义,以能作边(是声明中字缘结构之词,暂无法解释),是与所说有所别事能别法关系之随自所乐言故。集量论解释所立相之言中,说“唯言”者,有所为义,为遮于余未来时可为所立之不成因喻是所立故。若谓彼言中之“随自所乐”言,应能遮不成因喻是所立,是说“随自所乐是名宗”之言故。答曰:集量论中于“所乐”字界给以字缘,成为“所乐之言”,非是能遮不成因喻是所立之支,以是与所说,有所别事能别法关系之“所乐言”故。或问:若尔,理门论亦应说指定词?答曰:理门论所说之成“所乐言”,则由彼言,能破不成因等是所立,以是能遮彼是所立之支故。(此段要义,谓理门论所说之“所乐言”,于字界上给的字缘,表现形式,即乐为现在之所成立性,故能遮不极成因喻为所立宗。因为不极成之因喻,虽于未来可成立所立,但现在是能立,非是所立也。集量论所说之“所乐言”,于字界上给的字缘,表三世式。其所乐之所立可通三世。故不能遮不极成之因喻为所立宗。为遮彼故,须说唯言,即唯说所立不说能立。故能遮不极成之因喻为所立宗。这些是梵文结构法,用汉文是无法说清楚的。)
癸三、结
非诠故非理,故“随自”自乐,不待一切论,彼乐即所立。
故不乐相属,所乐亦能害。如立无害故,宗因皆无过。
随自之声,说是显示随欲趣入论等,不应正理,以彼等非能诠故。随自之声,是显立者随自所乐是所立宗,以显不观待一切论,即彼立者所乐是所立故。故所作性若能妨害与立者所不乐相属造论者之所乐,则成立声无常之宗因,是无过失。虽妨害彼,然如何成立声无常,则无妨害故。
壬三、广释不遣 分二:癸一、标,癸二、释。今初:
彼所许亦是,无诸量能破。因对疑说故,遣非因所依。
由比量差别,说四种能害。所许是果因,众称是性因。
彼立者所许,亦是无现比诸量能破者许为所立。以量所遣,便非因转之所依故。凡是他义正因,须是量不能遣,于敌者所疑之合聚义(即前后陈合聚之义)宣说能立故。或问:能违害量定为二种,如何此说四能害量?答曰:妨害似宗之量,可说为四:谓能害量有现量与比量,比量分为三故。或问:若信解量(即圣教量)与名称量(即世间共许量)皆是比量,彼之所依于果法、自性、不可得三种因中,为是何因?答曰:彼三种比量中,其立者所受许之信解语,对受许自所诠果者,可说是成立所诠之果法正因,以对彼人,可说是成立彼宗之三相故。众生所共称说,于分别境中有者,是成立有兔(奘师译为怀兔,致生许多误解。直译有兔,即有兔影之月轮也)。可以月声说(即可说名为月)之自性正因。以是成立彼宗之能立正因(因有破之两种,此是能立因),于可以月声说,是同体系故。
癸二、释 分二:子一、由何能遣不遣,二于何有法不遣。初又分三:丑一、广释信解不遣,二、广释共称不遣,三广释现量不遣。初又分二:寅一、教能害碍之理,二、明成量之教。初又分二:卯一、自语与教语合一之原因及所为,二、明教所害境。今初:
欲说正决定,自他信同故,将自语与论,合说为一种。
如自若非量,言语则不转。如是不依论,彼称义观察,
亦说相同故。彼论时所依,则有所妨害,为显此义故,
此自语同说。故于此诸喻,亦显示相同。若无有诸量,
论语不可故。自语违明喻,于教示方隅。彼说法未来,
不感乐是喻。
或问:谁是信解者?曰:立论者自与造论者他,是信解者,以欲说具足决定之真实义故。自语与论,集量论中说为信解,有合说为一种能造之原因,以同是信解者之语故。合说彼二为一能造,有所为义。如立论者自语若非是量,则为示他义故,其语不转,如是若不依止许为定量之论,则彼论中所称说之极不现义,不可观察,亦相同故。此论与自语,同时说者,有所为义。是为显示当时所诊极不现义,唯以受许彼论为能害与能立故。自语与此论,如说“无有所量义之定量”,显示汝自己相违之譬喻相同,亦有原因,以汝自己相违之宗,唯以所许为能害故。如说“无有所量义之定量”,彼语可作自语相违与自论相违(即自教相违)二者之譬喻。以若无诸量,则论与自语皆不可为定量故(与说“一切语言皆是虚妄”相同)。若谓说“无有所量义之定量”之语,不可作自教相违之譬喻,以成立所诠之逆品不观待故。曰:彼是自语相违明显譬喻,以是正势相违之宗语,成立所诠逆品不观待教故。彼语非自教相违明显譬喻,仅是表示自教相违方隅之喻故。或问:何为自教相违之明显譬喻?曰:如说“白法未来不感安乐”,是彼自教相违之明显譬喻,是于唯以教成立之有法上,所立与教相违之宗。
卯二、明教所害境 分二:辰一、事力所成有法教不妨害,二、由教所成有法教能妨害。今初:
不依彼说事,纵违论、非害。二者诸功能,相等故,能碍。
喻如自语违。彼亦自语性。彼中何有量,彼于余能害?
非尔,离理宗,功能相等宗,如何能妨害,如实义比量?
诸教为量者,如前已广遮。
若谓由事力所成立之有法,教应能妨害,唯由所许教能妨害故。破曰:不依彼教,而于声事,如行者派先许声常,后量未成立,而与论相违说声无常。然非能害。仅是彼二宗互相障碍故。以彼二宗相违,功能相等故。喻如说“我母是石女”,自语相违。以是行者派先许说声常之论为定量,后量未成立而许声无常。尔时说声常之论亦非能害声无常宗,以是行者派自语相违之体性故。若谓彼不相等,以声无常宗能害声常宗故。破曰:彼声常无常二宗中,若由量成已,则彼声无常宗能害余声常宗,以是亲立声常之逆品,是有定量为所依之宗故。倘非如是,若说声常之论能害声无常之宗者,然说声常之论应不能害声无常之宗,以是与离正理所依之声无常宗,功能相等之宗,如何能妨害了解如实义声无常之比量耶?定不能害故。说教是定量,如前已广破故。
辰二、由教所成有法教能妨害
是故受许已,观察许此过。妨害故。受许,非离比量外,
显境差别故,而作为别异。非尔,应太过,或别说无义。
自语亦别异,唯语即能碍。若由彼受许,论是定量故,
应害一切事。若不许彼者,岂是能害耶?若自语违者。
则自语及论,相违应无异。若士夫欲作,此即圆满量。
故于共许义,舍论无过失。不现不许论,观察则不转。
或问:若尔,何者是教所能害?曰:若受许已,次观察白法之宗云“汝不能感安乐”,则许有此教能妨害之过失。以汝能感乐,是由教所成立故。以是当知受许之信解比量,非是比量以外事,以是依于正因,能害似宗义之定量故。虽则如是,然说信解比量异于比量,有所为义。为显信解比量之不共境之差别故。若非如是,说是为令了知比量之差别故,而说信解比量异比量者,则此讲能遣根本差别时,亦须说依止果法、自性因之比量太为过失。以为了解比量之差别故,而说信解比量异于比量故。若谓依止果法及自性因之比量,不须说异于比量,以摄于比量内故。破曰:信解比量离于比量而别说者亦应无义,以摄于比量内故。或问:若尔,理门论中说“自语异于论”者,有何所为?曰:理门论中说“自语异于论”者,有所为义,为显唯说语言即能障碍自相违宗故。若谓由彼立者许论为量故,于一切事,教是能害。破曰:若立者不许彼论,岂亦能害耶?应是能碍,以是事力能妨害故。若谓与论相违,即是立者自语相违。破曰:自语与论,二者于唯障碍自相违宗,应无差别,以与论相违,即立者自语相违故。若谓教是定量,是由士大夫所欲作为量故。破曰:自语应即是量,以圆满此由所欲作为量故。若于现量所共许义,弃舍论为能立,亦无过失,以由事力所成立故。极不现事,若不许论为量者,则于汝观察不转,以汝唯由教成立故。
寅二、明成量之教
于此善观察,多说相违义。贪等非法本,浴能净非法。
于见不见事,理成及自语,无害所有论,应取,观察转。
或问:若尔,极不现事之能立,随许一种教即可耶?曰:应非如是,以观察此教,多是诠说内相违故。如见彼说贪等为非法之根本,又说沐浴能根本净除非法罪恶故。或问:若尔,何等教是极不现事之能立?曰:若于可见现事与不现事,由正理成立,于不可见极不现事,所有自语无害之论,依汝于极不现事则观察转,汝是应取为极不现事之能立故。
丑二、广释共称不遣 分五:寅一、显可说是共称,二、显可说是能害,三、论师许可说是共称,四、释经言之意趣,五、别说共称之原因。今初:
士夫欲相系,欲声所诠义,无破故无害,众许所信解。
名言所生法,名声之所诠。现量等所量,增能量声说。
或问:若他义所立,须共称不遣者,何为共称耶?曰:谓与士夫欲相系属,随欲说为月之…
《释量论略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