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集量论略解目录▪P16

  ..续本文上一页,不与外义相结合。不尔,应成无差别之总也。若谓:成立所作性,是与差别结合。谓此所作如瓶,非如

  衣等。彼亦非理。何以故?“别依自随行”。决定依自者,谓是差别,非如瓶等,所作从非声发故。如是亦无结合(意谓别则瓶之所

  作与声之所作不同。瓶是从泥团等生,声是从颚齿等生,各依自转。法喻不能结合也)。异法合者,如说:非如虚空非所作性。若谓

  二遮,是唯遮所作性者,则不成为彼因义。若谓不遮所作性,是为遮与彼俱行之常者。亦非如是。何以故?“非具对治品”。未说因

  性是说所作之总,由有所作法,则非有对治品之时机。若为遮彼结合异法,为遮非所作俱行之常,亦未说结合。由是亦非具足对治品

  。由同法门亦无以所作性通达无常性。其具有彼对治品常性,由何能遮?若谓常性不极成故,唯由异法能遮常性者,如是则“别门亦

  应尔”。若不说同法,由差别门,亦应能遮彼法对治品俱行。如说:是所闻故,声是无常。瓶等无常,由与非所闻俱行,遮无常故,

  应成非所乐之常性。由成立无常性相同故,此中亦应成常性,言勤勇所发故,犹如电等。由于同法(似是异法),此中全不应理。何

  以故?由非如虚空非所作性,故彼非常。非唯非所作,为常性因,以由无彼不成为常(此句似有误)。无常性因,非质碍等,由无彼

  故亦非能遮无常性。虚空观待语义理可结合。何以故?以非所作性以外之常,无有少许。犹如虚空。于无常性,亦说如瓶,故是无常

  。如是结合亦不应理。(以上诸文是破合支)于结中不说重述。彼非别支,不应宣说。(此文似有误。信慧译为“结由重言,非是余

  文,故结非理。”)(原意似是说:结支是重述宗义,故非别支。)

  (三)破胜论派

  诸胜论者说:“二俱极成者为喻”。对彼亦云:

  说虚空喻式  或非语一分  不说随行相

  彼是喻影像  能立结合义  自续亦无义

  言俱极成者,若谓宗因于虚空极成,以是彼德故。则一切皆虚空成喻。若谓所立法于何成就,彼即喻者,则语支分不应道理。“

  不说随行相,彼是喻影像。”若不显示因与所立之随行,彼即似喻。二者之喻如前配说。“能立结合义,自续亦无义。”若喻是自续

  (即自在义)者,则应说非因义之一分也。由是则能立非有。亦非结合之义。如前已说。

  (本品释文过略,与信慧译本出入亦多。须更研究。如得西藏大德的z,当详加校订。)

  集量论略解观喻似喻品第四终

  

  卷五  观遣他品

  前说量有二种。有许声起亦是量者。(即所谓声量。谓由发语声为因,了达其所说义。故名声量。)

  声起非离比  而是其他量  由遣他门显

  自义如所作声于何境,由无则不生之系属,即由此分。如所作性等,由遮余义而显示自义。故非异比量(说声量亦是比量所摄)

  。有说:种类之声,是从各自差别而成。为于所说起决定故,是差别声。答彼颂日:

  诸异无类声  无边故乱故声谓能诠。且如有等种类声,非是实等之能诠。以无边故。言无边者,谓诸异法不能与声系属。无系

  属之声,诠义亦非理,仅能了知声自体性(如闻异方之言,仅闻其声,不能了解其所诠义)。又错乱故,如有声,既于实转,如是亦

  于德等转(实是有,德等亦是有。故有声于实等皆转)。有错乱故,当成疑惑。非是能诠。有作是思。唯种类声,或唯具彼者,易系

  属故,不错乱故。答曰:彼等亦

  种类或具声 非别诠异义

  如是言有实、有德、有业。其异义之实等声,应不成为共同所依。然如是见,若有或具被,于实或德皆不能有。当说为实之有也

  。(意谓有等种类声,非即实、德等。应说为实、德等之有。用第六转声。)又摄颂曰:

  功德与有德  说别定异故  同所依之实

  及声皆极成  系属由有系  法所引而说

  如是由所作  说事非由余系属非决定能相系属,容有余障碍故。要由有系法,方说为系属故。非由自法能说系属声。以此为例

  ,

  由此种类声  诠说不应理有说:与诸异声同所依故,易系属故,不错乱故,当说唯具种类。彼亦非理。

  无自在非具若知是者,则实自性,当由有声差别而说为实,非直言实。由彼不引瓶等异法故,则彼于诸异性非有共同所依。无与

  非所作非有共同所依。知白与声。于说自德,由实差别而说故。由有,不于实引甘美等。如是此中亦应成异。又曰:

  假设非有故假设故者,谓声诠自体或种类。假立于彼转及具有彼。若何于何所假立义,即说彼为非真实义。相曰亦非有故。言具

  彼者,为由功德相同,而智转移,此同非有。为由功德饶益相同,亦非有故。如何智转移非有?以假立者,

  如说民为王  觉相各异故

  如云彼人即我自己。于奴仆说自声者,非于王与奴生相同之觉。于具彼假立种类声者,亦有:

  次第而说者  如花螺等白

  于何智相同者,现见次第而说。譬如说:君陀花、俱穆陀花及螺贝之白色。其顿说者,如具彼种类之声,非有智转移之念。

  于德所益事  无觉亦应转

  若如功德所益之玻璃,而具彼功德事者,则于实转之觉,应不待于功德转之觉。如红玻璃觉之事,不待所依。诸未熟悉之人,都

  无异觉故。又:

  杂相于一切  皆应成倒智

  一切声智,由与义合杂,皆成错乱,犹如改璃,则一切知皆非如义。复次:

  总等与多性  及诸顿缘者  饶益应相违

  诸能缘众多者,如白等功德。譬如说:瓶、地造、实、苦、长、香等,尔时功德饶益则应相违。尔时由功德相,不能与实成一。

  无差别故。于一境上亦不能由功德相而领受也。若谓一次即能了达瓶等事者,破曰:

  见玛瑶众色

  若谓一切皆是瓶故,故能同于一时各各皆能饶益,于瓶等事无所取故。其见玛瑶一切杂色者,是顿得一切事也。

  彼等诸异法  具彼过相同  类性或具性

  由何不相合

  对于异体,亦决定应说。谓说种类为异体,及于事类假立为异。如为具彼所说过失,一切应说。以于所说种类,亦可增益声自性

  说为实故。由是说具种类及种类性等。此中亦当说如何有过:

  说具彼为异 彼如前已遣

  于种类声,言已遣者,谓前说:诸异无类声;及说:于具种类亦应说。若谓种类者,唯由具种类而说,非由异法自性而说者。若

  如是者,

  唯具彼应观  为系或是有

  言“唯具彼”者,具彼亦当成事缘或系属功德。如说摄略、作用、益他等,说为系属。由他共称,异事无乱,为系属故。对彼亦

  如前已说:“种类或具声,非别诠异义。”

  瓶等具彼义  若衣等不转  彼总义如何

  总是于多法俱转者。于具总之瓶等,岂有衣等转耶?彼等之总,为知何耶?若谓:说具总者,其增益为彼总之义复为何?若立有

  声,是诠总之言。其有等上无复有等故。不应说于彼转。是故若决定许有总义者,彼亦于义非有。故曰:

  唯声义相同

  具彼之瓶等,是有声所诠故。具彼与有相合者,前无少极成。

  许彼无因缘

  于诸异声,不见不异之因缘。故彼亦不应说是总。如是诸所别亦非有。若谓由有声,于不异有功德之实转者,如极青等,亦许于

  瓶等转,故成为能别与所别者。破曰:

  若一如青等  非尔纵然许  类无类故非

  应成为所系之功德。亦非如是。以青之声,无极青等。由余具彼不应道理。说青系属,非是声义。复次,纵然许彼总,由于种类

  更无种类,故亦非总。纵许有总,然于青等,亦非有知青总所分三类之青等功德。诸许具彼瓶等种类之差别故,则许于实转之瓶等之

  差别。故此亦不应观察。如是于声,虽非所诠,然由义引当许瓶等为其差别。则瓶等具彼之义,定无少许联系。

  义引不决定

  言由义所引者,谓由义之势决定生起。如云:昼间不食,则决定夜中而食。此中言有,不定为瓶等故,是犹豫因。非有义引。故

  云:种类声,是与异系属之总,具种类之能诠。不成任何解答也。

  故声亦遣他故

  如前说,如所作性等,声亦是由遣他门而显自义。又曰:

  所论虽众多  声非皆能了  与自随系义

  是遮遣之果  声亦非能于  众多法义转

  唯于所结合  非由声德等  是诸摄颂

  若唯遣他是声义者,如青莲等者,如何成为共同所依,及能别所别事耶?云何不成?如总异者,是诸差别声之遣他故。非有彼过

  。

  遣异义别故  了自义异愚  一无异果故

  能别与所别

  若依青莲等声,亦由遣他之别,而遣除自义之差别故。如竖立与鸟落等,聚于一遣他自义,而成为共同所依。如是彼等各各,于

  各自之差别成犹豫因,非由具余声成能遣故。由有如是事故,亦成为能别所别。谓如一所依,彼既非青,亦非是莲。如何既是青,亦

  是莲?兹当说:

  彼非唯是青  亦非唯是莲  聚是所诠故

  由青与莲声,与彼一切结合,非单一种。若单一者:

  如颜色无义(信慧本为“如字应无义”)

  知虽有尼声与罗声,然诵尼罗,都无有义。此亦如是。若谓:说颜色时,其尼罗声不生少分义解。为断此攻难,曰:

  颜色无少义  然由彼二语  能了彼所诠

  彼亦了单义

  如尼声与罗声,为尼罗声所空。如是莲与青声,亦为聚声所空。如说:尼与罗声,不生少分义解者。对彼亦应说,种类青是尼声

  之所论。当了解单独义。若具彼功德之所诠者,亦是具实之具。如颜色为义。所空,如是聚义亦是彼名言.所了也。若是异声宣说,

  由义之势,即是宣说异义。是故遣他之声义中,共同所依及能别所别,亦皆应理。于余义中则声义非理。何以故?以于彼中,支与有

  支之义,与彼所依,为异、为不异耶?且非不异,

  应互成一故 聚非有一性

  若聚是一者,则莲与青义应非异。以一义中非是他故。彼等亦应互成无异。复次:

  聚应成众多

  以聚者不异乡法,故应成众多。由此义故亦非是有;即许为有,其聚与青莲义亦非有共同所依…

《集量论略解目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集量论颂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