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净天眼见金已,以语告示余人言,
此中现有真金在,汝当还净起金用。
譬如有一携带黄金之人行于人流不息的道路上,不经意间黄金失落在粪秽坑中,以腐烂粪秽不能腐蚀的真金如前一样于彼处安住百千年。具清净天眼者见此处有黄金后,出语告诉他人:此处有超凡殊胜珍宝,汝等捞出洗净污垢后,当令发挥本有的作用,或造佛像或打制饰品等。
癸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如是能仁分明见,陷溺烦恼粪秽中,
众生功德欲令净,于诸众生澍法雨。
如是能仁正等觉佛陀现见诸众生所具的如来功德法陷溺于粪秽般的烦恼中,欲净烦恼粪秽而对一切众生澍妙雨般的圣法。
癸三、喻义对应:
譬如腐烂粪秽中,坠入黄金天眼见,
为令清净胜美金,认真显示于他人。
如是佛陀已明见,烦恼不净大粪中,
堕入有情圆觉宝,令净于众说圣法。
譬如不净粪秽中坠入的黄金,天人见后,为清净黄金上的粪秽,将胜美黄金认真指示于人。如是,佛陀已见在烦恼不净大粪中坠入的如珍宝黄金般的诸有情的圆满正觉精华后,为清净佛性上的障垢,对诸有情宣说妙法。
壬五、地下宝藏之喻义分三:一、地下宝藏之喻;二、烦恼中佛性之义;三、喻义对应。
癸一、地下宝藏之喻:
譬如贫家地层下,具有无尽珍宝藏,
主人于此无所知,宝藏不言我在此。
譬如被饥饿贫乏所逼的穷人家地下已有随欲可得的无尽宝藏,而主人对此宝藏却毫无所知,宝藏也不对人说我在此地下。
癸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如是意中珍宝藏,不增不减净法性,
由未证故诸众生,恒时备受贫乏苦。
如是,一切众生心中自然安住如宝藏般的无垢自性故,安住在胜义中无新增功德以及也无先有后减的过失之法性,然由未证悟故,诸众生恒时感受匮乏无漏财宝的诸多痛苦。
癸三、喻义对应:
譬如贫家地层下,已有宝藏对主人,
宝藏不言我在此,主人不知有宝藏。
如是意家法藏住,一切众生如穷人,
为令彼等获此故,大仙真实降世间。
譬如穷人家地下已有宝藏,宝藏不会对穷主人诉说我在此处,主人也不知有此宝藏。如是,在众生意家安住具有无漏法界藏,一切众生却如穷人般,为令彼等获得法界藏,大仙真实降临于世间宣说妙法。
壬六、果皮中胚芽之喻义分三:一、果皮中胚芽之喻;二、烦恼中佛性之义;三、喻义对应。
癸一、果皮中胚芽之喻:
譬如郁多罗等树,果中种芽未朽坏,
种于地中灌水等,渐次生长成大树。
譬如菴摩罗、郁多罗等树果中具有能生大树功能的种子,若遇助缘则生苗芽,因为没有朽坏的障碍或具胚芽的种子未朽坏故,种于地中并善加浇水、施肥等,则渐次生长成大树王。
癸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一切有情无明等,果皮中缠法界善,
如是若依彼彼善,渐次成为能仁王。
如是,一切众生果皮的无明等中有法性界的无漏善法或色身因的善法。此亦,依于种性上的彼彼善根后渐次成为能仁王。
癸三、喻义对应:
譬如依水日风土,时间虚空之众缘,
郁多罗及菴摩罗,果皮之内生长树。
有情烦恼果皮内,具有正觉之胚芽,
如是彼彼善缘力,见法次第渐增长。
譬如若依潮湿的水、能成熟的日光、不腐烂的风、能住持的地、春天等时间、无碍的虚空等众缘,则从郁多罗及菴摩罗的果皮内长出大树。如是,在有情烦恼果皮内具有圆满正等觉胚芽,如是,依于成为解脱因的二种资粮之彼彼善缘力,则现量见法界及在修道中次第逐渐增长以至究竟。
壬七、破坏衣中宝佛像之喻义分三:一、破坏衣中宝佛像之喻;二、烦恼中佛性之义;三、喻义对应。
癸一、破坏衣中宝佛像之喻:
譬如宝成之佛像,臭秽破衣所缠裹,
天人见彼在道中,为除秽衣此示他。
譬如以种种珍宝制成的佛像缠裹在臭秽破衣中,此像放在十字路口,天人天眼见后,为除臭秽破衣而将道中宝像之事如实说于他人。
癸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佛陀无障眼现见,诸惑缠裹如来藏,
下至旁生亦具有,为令解脱示方便。
如是,诸佛如来以无障见一切法的智慧眼见到被贪心等种种客尘烦恼所缠裹的佛性下至蛆等旁生也具足,如从破衣中取出佛像般,佛陀为使如来藏从客尘中解脱而宣示解脱的方便。
癸三、喻义对应:
譬如珍宝之佛像,臭秽破衣所缠裹,
置于路中天眼见,为令解脱示他人。
如是烦恼破衣缠,佛性安住轮回道,
佛见旁生亦具有,为令解脱说妙法。
譬如珍宝自性的佛像被臭秽破衣所缠裹,放在十字路口,天眼见后,为使佛像从障垢中解脱而将此指示于人。如是,被烦恼破衣缠裹而安住于轮回道中的佛性如来藏,诸如来见到下至旁生也具有,为令佛性从障碍中解脱而宣说妙法。
壬八、贫贱丑女胎中怀轮王之喻义分三:一、贫贱丑女胎中怀轮王之喻;二、烦恼中佛性之义;三、喻义对应。
癸一、贫贱丑女胎中怀轮王之喻:
譬如丑陋无怙女,住于无有依怙处,
胎藏住持吉祥王,自腹有王不觉知。
譬如无有依怙的丑女住在无有依怙的地方,如客栈、岩穴、十字路口等。彼胎住持着具有吉祥转轮王相的胎儿,然能住持的丑妇自不觉知腹中怀有人主故,感受被他人鄙视等痛苦。
癸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转生无怙三有家,不净众生如孕妇,
具有怙主无垢界,如彼腹中转轮王。
如是,转生在具有种种痛苦的三有中,如同住在无有依怙的寒舍般,不净众生也如孕妇,因为其相续中具有从痛苦中救护的怙主故,无垢法界如彼丑女腹中的转轮王。
癸三、喻义对应:
譬如身著破垢衣,丑女胎中轮王住,
然于无怙寒舍中,感受猛厉之痛苦。
如是心住佛性怙,无怙具心诸有情,
由于烦恼心不静,是故安住痛苦处。
譬如身著垢秽破衣的丑女腹中虽安住着转轮王,然在无依无怙的寒舍中远离亲眷而感受猛厉痛苦。如是,自心中虽安住着佛性怙主,然无依无怙的具心诸有情,以烦恼力自心不得寂静故,安住于痛苦的轮回处。
壬九、泥模中金像之喻义分三:一、泥模中金像之喻;二、烦恼中佛性之义;三、喻义对应。
癸一、泥模中金像之喻:
譬如模中融金铸,宝像外有焦泥模,
见已知者为清净,内金除去外泥障。
譬如泥模中以融金所成的铸像,量与相皆已圆满成就,自体寂灭障垢然外有焦黑泥土,见到后如是了知者为内金障垢得以清净而除去外部泥障。
癸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佛见自性常明净,以及障垢亦客尘,
众生犹如金泥模,令净诸垢成菩提。
如是,佛见自性光明如来藏及诸能障客尘后,犹如珍宝黄金来源的泥模,为使诸有情净除客尘障碍后最终成就无上菩提果。
癸三、喻义对应:
譬如无垢金铸成,象马等像藏模中,
彼无垢故寂灭性,铸师知已除泥模。
如是遍知佛陀见,犹如纯金寂灭意,
以说妙法巧方便,善破模障令清净。
譬如无垢纯金熔化而铸成的象马等像藏于泥模中,彼无垢故寂灭,铸师了知其自性后,即除去外部泥模。如是,遍知佛陀的智慧见到犹如纯金般烦恼寂灭之意,尔后施行遣除障碍的方便——以宣说妙法来善破如外模的佛性障碍。
辛三、总摄而说无前际之理:
萎败莲花与蜜蜂,皮壳粪秽及土地,
果皮破坏垢秽衣,女人胎藏及泥模。
佛身蜂蜜及果实,纯金宝藏及大树,
佛像以及转轮王,纯金所铸宝像般。
宣说众生无始来,具有烦恼客尘垢,
无垢自性清净心,无始不离而安住。
譬如在萎败莲花、蜜蜂、皮壳、粪秽、土地、果皮、破坏垢衣、女人胎藏、泥模中依次有佛身、蜂蜜、果实、纯金、宝藏、大树、佛像、转轮王、纯金所铸宝像。以彼等比喻所显示之义即是宣说诸有情界或相续中的诸烦恼缠与心之自性不相应故是客尘,然从无始以来就与法界并存。既然如此,心之自性无垢如来藏从无始就不被过失所染而安住于自心大清净中。
庚二、障垢与如来藏二者各自相似对应分二:一、明示障垢之差别;二、明示自性法界。
辛一、明示障垢之差别分四:一、能障障垢之分类;二、以彼等障覆法界之理;三、广说各自之喻义;四、再摄总义。
壬一、能障障垢之分类:
贪欲嗔恚痴随眠,猛厉现行及习气,
见道修道不净地,清净地之所断障。
如是九种障垢相,依于萎莲等显示,
以随烦恼所缠覆,差别之相无有数。
贪等九种障垢者,概要略说如次第,
萎败莲花等譬喻,依彼真实而宣说。
在世间离欲者的相续中具有的能作不动业及上二界之因,是以圣者智慧所摧毁的贪欲、嗔恚、无明愚痴随眠;即此三类种子别别生起猛厉的三毒现行,现行指能成就欲界果报,是以修不净观等所摧毁的三毒现行;能作阿罗汉相续中的无漏业及意生身的无明习气地,是以大菩提的智慧所摧毁的;凡夫相续中现量见法性的障碍是见道的所断;圣者学道相续中具有的障碍是修道的所断;不净七地所具有的障碍是清净地所摧毁的;清净地所具有的障碍是以金刚喻定所摧毁的。如是九种障垢之相是依于萎花等九种比喻显示。以随烦恼所缠覆的分类虽有无数,然此处贪等九种障垢是以概要略说而安立。此亦,如同烦恼的次第般依靠萎败莲花等九种比喻真实已作宣说。荣敦巴大师认为此颂是无著菩萨注释中的词句混入本论,其实不属正文的颂词。
壬二、以彼等障覆法界之理:
以彼等垢令凡夫,罗汉学人及具慧,
如其次第四一二,复二成为不清净。
以彼等九种障垢使一切凡夫、声缘阿罗汉、见道修道及资粮加行道的学人、诸具慧菩萨、不清净者以及清净者,按照如是次第以四一二二(障垢)而成为不清净者。所谓九种障碍是从主要具足的角度成为彼等补特伽罗现前究竟法界的障碍。
颂中“学人”荣敦巴大师认为是入小乘道的学人,遍知多罗瓦则说通大小…
《大乘无上续论略释·弥勒教言 如来藏品第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