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有情生极乐 宝刹亦清凉

  有情生极乐 宝刹亦清凉

  ——传喜法师法会开示

  2009-07-11

  

  感受当下的殊胜

   大家看天上的云美不美啊?这条长长的云象什么啊?像龙,你看那个龙头特意弯下来,像一条大龙把头探下来也加入我们的法会一样。飘得很快的这些云也像神兽一样,有的像狮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小龙一样,狮子、大象都来了,很像啊!很美!蓝天白云,这个云啊也是彩云,吉祥云。后面的凤凰也来了,你看,凤凰云。今天我们的法会,说明人天都欢喜啊!

   今天在座的来自全国各地,有的很远,东北的,海南的。除了带来了我们的冤亲债主,我们的历代宗亲之外,也带来了我们自己的善根福德,让我们一起用佛法来利益世间,这是世间很殊胜的事情。

   所以学佛的人都是叫佛子,以后我们的父母都是莲花,以莲花为父母,清净、圣洁。甚至有时候比喻成优昙花,优昙花是美丽而极其稀有的。

   很多来参加法会的人都有一种莫名的喜悦,有的准备来参加法会了,那种法喜就充满他的身心,连觉也睡不着了。

   还有的人要来的时候,跟的众生如果多一点的话,会有点障碍,但是靠着那种欢喜,法喜的心能够突破。然后在法会当中大放光明,冤亲债主得以超生,然后我们身心清明。

   很多人以这样的欢喜心来跟我讲,我觉得佛法净化身心确确实实是不可思议。理论要学个几十年才能知道,但是当下的这种殊胜哪怕你不懂理论,我们也可以感受得到。

  

  传统文化莫忘失

   这两天暑假开始了,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来到寺院,来求佛法的洗礼。昨天我还带他们上山走一圈呢,一边走一边告诉他们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因为现在学佛除了我们佛学本身的要去研究,要去实践之外,甚至我们佛教徒现在还担当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这样一种责任,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我们还要督促。

   最近几年净空老法师也提倡大家学《弟子规》,本来《弟子规》只是儒家里面属于基本功教育的,是做人基本的道德,为人子弟都有规矩,好像学龄前的一种教育。但是现在却成了一个重点,大人也要学。

   因为中国传统的教育人们已经淡忘了,中国人没有中国文化的哺育,连外国人看我们都不像中国人了,中国文化在流失。所以现在我们佛教徒除了要念经学佛之外,还要好好地学学儒家的基本功。

   怎么样做一个孝子贤孙?过去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现在反过头来,我们要好好学学。为什么社会上要提倡这个?因为社会是人组成的,社会是家庭组成的。每一个家庭成员,他们的身心稳定与否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

  

  开好生命这部车

   像我们宁波这个地方,学驾驶员在全国来说把得很紧,相对来说我们的驾驶技术就不错,车祸相对就少。反过来,有些地方出个两千块就能买到那种驾证的,那就会经常出车祸,酿成悲剧。

   我们人本身也像一个载体,当我们在六道里轮回,我们投胎做人了,获得了人的身体,那对于我们这一生来说,这个身体也是我们的载体啊,就好像一部车一样的。

   生命当中也有科学的规律,这种规律性的知识我们学了没有?就好像学开车,你要了解车的结构,理论课你要上,你还要学习交通规则,交通法规。

   那我们人除了自身生理上的这些要了解之外,我们还要了解做人的规矩,儒家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个人也好,国家也好,都是这样子,个人怎么样子明白因果,遵守规矩,能够自我管理。

   那你对人生这样子深入地去学习,这样子经过圣贤的教导之后,你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真的好人,而不是临时的好人。

   因为人都有善心,都有可能临时做一个好人。但是如果你没有决定,下一刻有可能也变成坏人。通过佛学的修行之后,一个人他会戒恶修善,他会主动地对恶有防御作用。就好像打了防疫针一样,他对恶已经能够主动的识别了,能够消灭掉,让自己像个不倒翁一样的,停在善人的角色里。

   这是需要有修行,修养的。没有天生的好人,也没有天生的暴徒、坏蛋。所以对人的自我的学习,在我们佛教里是非常着重的,在任何一个时代它都被社会所推崇的。

   过去佛教被批斗,讲佛教是维护封建社会的,其实我们现在讲和谐社会,如果没有佛教的这种教育也很难达成。所以现在国家也是看到这一点,恢复佛教,积极地推广佛教。

   一个人经过这样的修行之后,你可以合格了,像拿到了驾照一样。所以我们的皈依,我们的受戒,就好像我们的驾驶技术有多高的一种标志。

   我们生命的这一部车很不好开的,它里面有很多的道理。这些理论佛菩萨总结给我们的是什么呢?就好像交通法规一样,每一个交通法规都是血和泪凝聚出来的。别人出了车祸,知道应该怎样做了,然后就制定一条法规。我们佛教里面的圣贤的教导,也是我们整个生命的血泪的教训,用生命换来的教训。

   所以佛陀以前制定戒律,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也是一条一条制定的,二百五十条都是一条一条制定的。有人犯了这个戒了,修行上自己形成障碍了,到佛陀这边来了。佛啊,我这个不注意,造成我修行上的障碍。佛陀知道了告诉大家,大家要知道哦,如果这样做的话,你修行不可能出成就,大家应该注意,应该引以为戒。就形成一条戒了,这样慢慢地丰富,保证大家修行。

  

  佛陀威德 令入圣道

   过去跟着佛陀修行,有的佛陀的几句话就可以启迪他见道,见到宇宙的真理。有的几天,有的几个月,有的几年。

   就是说跟佛陀有缘的人,哪怕是在家的一个人,只要跟佛陀有缘,至少都可以证得法眼净。法眼净属于圣贤里面的初果,就是须陀恒果。

   作为出家人来说的话,不要说年纪大的出家人,连一个小孩子在佛这边出家,都可以证得阿罗汉果,那就是佛陀住世时候的威德力啊!

   乃至佛陀今天晚上就要入涅槃了,当地有个老外道听说了,他说:我修行还有很多疑问呢,听说那位觉者他今天就要入涅槃了,赶快去问一下。

   这个老者年纪比佛陀年纪还要大,他到这边问佛陀,佛陀两句话让他证法眼净了,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跪在佛陀面前,“世尊、世尊,您能不能再收我为您的弟子?”佛陀晚上就要入涅槃了,还最后收了一个徒弟,说:“善来比丘。”然后那个老外道当下头发就掉下去了,袈裟着身。

   然后佛陀继续给他开示,没几句这个老外道就证得了阿罗汉果。他刚刚拜师父,师父就要圆寂了,实在不忍心,说:“师父啊,能不能宽容我,我在您之前先走。”这位名字叫须跋陀罗的阿罗汉,不忍心看着师父走啊,他先在佛之前入涅槃,你看多幸福啊!

   所以过去很幸福的,佛陀涅槃之后五百年都是这样,只要能够听到佛法的,用心按照佛法去行持,能守持戒律的,基本上还可以证得圣果,即身体验到那种什么是凡,什么是圣,尝到圣人的滋味。

  

  神通传讯息 国王迎佛尊

   佛陀证道在外面教化众生七年之后,很多国王成为他的弟子,很多的国家成为佛教国家,然后跟着他出家的有千二百比丘,证道的是不可称计。

   这个时候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然后回家。回家的时候,他先是来到皇城外面的一片林子里住了两天。弟子们都等待着,世尊就快走到家了,走到迦毗罗卫国皇城了,为什么不进城,住在这里呢?然后大家都在禅定当中想为什么,大家都在猜。

   后来有个人实在憋不住了,就问佛陀,佛陀听了之后摇摇头,他说的不对。然后就有一位说“世尊,您是不是先要派个代表去通知国王呢?”他猜对了,世尊这个时候才点头。

   派谁去呢?大弟子目犍连、舍利弗都要求送信去,佛陀摇头。目犍连、大迦叶他们入定观,佛陀到底要谁去呢?后来他们观出来了,佛陀要马胜比丘去。马胜比丘就站起来向佛陀请示:“世尊,我给送这个信吧。”佛陀这个时候才点头。

   有的弟子问了:“世尊、世尊,为什么那些大弟子神通那么大,他们要求去,您不答应,马胜比丘去,您却答应了呢?”

   这个要讲缘分的,原来马胜比丘前五百世都做过佛陀爸爸的儿子,五百世做他儿子,所以他如果去,他爸爸看到会生欢喜心的。人讲缘分的,有的人一见如故,有的人你跟他再怎么宣传,他听了也不往耳朵里去。所以马胜比丘要去的时候,佛陀答应了。

   然后马胜比丘以一种奇特的方式,他不像坐个马车,或者走进去啊,不是这样。他选择了一个神通的方式,直接腾空而起,人在天上飞,从城墙外面飞进去的。整个迦毗罗卫国的人看到天上有一个人在飞,比我们这个天上几朵云在飞稀奇多了。有一只鸟飞,你们都见惯了,如果有一个人在天上飞,红色的袈裟在天上飘扬着,那大家都要震惊了。

   当时整个城市沸腾起来了,连净饭王也看到了。宫廷里的人都在议论“这是谁呀?这是谁?”净饭王就说:“给我追踪,追踪!看他落在哪里?”

   不一会儿大家就把马胜比丘给请进来了,国王说请他,大家就把他请来。国王都恭敬的,这位圣人哦!国王很虔诚地给他顶礼。因为在印度大家普遍尊重修道,对这种得道者更是崇拜到极点,所以国王亲自向他磕头,宫廷里的所有人都向他顶礼。

   然后国王请马胜比丘坐上座,供养了之后,顶礼了之后,就请问:“尊者,您叫什么名字?您来自什么地方?请问您这样殊胜的神通,您尊贵的老师是谁?”然后马胜比丘一一给他回答之后,最后提到老师,他说:“我的师父就是释迦族的圣者啊,就是您的儿子,过去的悉达多太子啊,现在整个世界尊称他为释迦牟尼啊!”释迦是释迦族的意思,牟尼就是圣者,释家族的大圣人啊!

   国王一听:“啊?是我的儿子啊,你是拜我儿子为师父的啊?”这…

《有情生极乐 宝刹亦清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步步向上皆学问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