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生極樂 寶刹亦清涼
——傳喜法師法會開示
2009-07-11
感受當下的殊勝
大家看天上的雲美不美啊?這條長長的雲象什麼啊?像龍,你看那個龍頭特意彎下來,像一條大龍把頭探下來也加入我們的法會一樣。飄得很快的這些雲也像神獸一樣,有的像獅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小龍一樣,獅子、大象都來了,很像啊!很美!藍天白雲,這個雲啊也是彩雲,吉祥雲。後面的鳳凰也來了,你看,鳳凰雲。今天我們的法會,說明人天都歡喜啊!
今天在座的來自全國各地,有的很遠,東北的,海南的。除了帶來了我們的冤親債主,我們的曆代宗親之外,也帶來了我們自己的善根福德,讓我們一起用佛法來利益世間,這是世間很殊勝的事情。
所以學佛的人都是叫佛子,以後我們的父母都是蓮花,以蓮花爲父母,清淨、聖潔。甚至有時候比喻成優昙花,優昙花是美麗而極其稀有的。
很多來參加法會的人都有一種莫名的喜悅,有的准備來參加法會了,那種法喜就充滿他的身心,連覺也睡不著了。
還有的人要來的時候,跟的衆生如果多一點的話,會有點障礙,但是靠著那種歡喜,法喜的心能夠突破。然後在法會當中大放光明,冤親債主得以超生,然後我們身心清明。
很多人以這樣的歡喜心來跟我講,我覺得佛法淨化身心確確實實是不可思議。理論要學個幾十年才能知道,但是當下的這種殊勝哪怕你不懂理論,我們也可以感受得到。
傳統文化莫忘失
這兩天暑假開始了,很多家長都帶著孩子來到寺院,來求佛法的洗禮。昨天我還帶他們上山走一圈呢,一邊走一邊告訴他們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因爲現在學佛除了我們佛學本身的要去研究,要去實踐之外,甚至我們佛教徒現在還擔當著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這樣一種責任,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我們還要督促。
最近幾年淨空老法師也提倡大家學《弟子規》,本來《弟子規》只是儒家裏面屬于基本功教育的,是做人基本的道德,爲人子弟都有規矩,好像學齡前的一種教育。但是現在卻成了一個重點,大人也要學。
因爲中國傳統的教育人們已經淡忘了,中國人沒有中國文化的哺育,連外國人看我們都不像中國人了,中國文化在流失。所以現在我們佛教徒除了要念經學佛之外,還要好好地學學儒家的基本功。
怎麼樣做一個孝子賢孫?過去的叁從四德,叁綱五常,現在反過頭來,我們要好好學學。爲什麼社會上要提倡這個?因爲社會是人組成的,社會是家庭組成的。每一個家庭成員,他們的身心穩定與否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和諧、社會的穩定。
開好生命這部車
像我們甯波這個地方,學駕駛員在全國來說把得很緊,相對來說我們的駕駛技術就不錯,車禍相對就少。反過來,有些地方出個兩千塊就能買到那種駕證的,那就會經常出車禍,釀成悲劇。
我們人本身也像一個載體,當我們在六道裏輪回,我們投胎做人了,獲得了人的身體,那對于我們這一生來說,這個身體也是我們的載體啊,就好像一部車一樣的。
生命當中也有科學的規律,這種規律性的知識我們學了沒有?就好像學開車,你要了解車的結構,理論課你要上,你還要學習交通規則,交通法規。
那我們人除了自身生理上的這些要了解之外,我們還要了解做人的規矩,儒家講“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個人也好,國家也好,都是這樣子,個人怎麼樣子明白因果,遵守規矩,能夠自我管理。
那你對人生這樣子深入地去學習,這樣子經過聖賢的教導之後,你可以成爲社會上一個真的好人,而不是臨時的好人。
因爲人都有善心,都有可能臨時做一個好人。但是如果你沒有決定,下一刻有可能也變成壞人。通過佛學的修行之後,一個人他會戒惡修善,他會主動地對惡有防禦作用。就好像打了防疫針一樣,他對惡已經能夠主動的識別了,能夠消滅掉,讓自己像個不倒翁一樣的,停在善人的角色裏。
這是需要有修行,修養的。沒有天生的好人,也沒有天生的暴徒、壞蛋。所以對人的自我的學習,在我們佛教裏是非常著重的,在任何一個時代它都被社會所推崇的。
過去佛教被批鬥,講佛教是維護封建社會的,其實我們現在講和諧社會,如果沒有佛教的這種教育也很難達成。所以現在國家也是看到這一點,恢複佛教,積極地推廣佛教。
一個人經過這樣的修行之後,你可以合格了,像拿到了駕照一樣。所以我們的皈依,我們的受戒,就好像我們的駕駛技術有多高的一種標志。
我們生命的這一部車很不好開的,它裏面有很多的道理。這些理論佛菩薩總結給我們的是什麼呢?就好像交通法規一樣,每一個交通法規都是血和淚凝聚出來的。別人出了車禍,知道應該怎樣做了,然後就製定一條法規。我們佛教裏面的聖賢的教導,也是我們整個生命的血淚的教訓,用生命換來的教訓。
所以佛陀以前製定戒律,我們出家人的戒律也是一條一條製定的,二百五十條都是一條一條製定的。有人犯了這個戒了,修行上自己形成障礙了,到佛陀這邊來了。佛啊,我這個不注意,造成我修行上的障礙。佛陀知道了告訴大家,大家要知道哦,如果這樣做的話,你修行不可能出成就,大家應該注意,應該引以爲戒。就形成一條戒了,這樣慢慢地豐富,保證大家修行。
佛陀威德 令入聖道
過去跟著佛陀修行,有的佛陀的幾句話就可以啓迪他見道,見到宇宙的真理。有的幾天,有的幾個月,有的幾年。
就是說跟佛陀有緣的人,哪怕是在家的一個人,只要跟佛陀有緣,至少都可以證得法眼淨。法眼淨屬于聖賢裏面的初果,就是須陀恒果。
作爲出家人來說的話,不要說年紀大的出家人,連一個小孩子在佛這邊出家,都可以證得阿羅漢果,那就是佛陀住世時候的威德力啊!
乃至佛陀今天晚上就要入涅槃了,當地有個老外道聽說了,他說:我修行還有很多疑問呢,聽說那位覺者他今天就要入涅槃了,趕快去問一下。
這個老者年紀比佛陀年紀還要大,他到這邊問佛陀,佛陀兩句話讓他證法眼淨了,高興得不得了!馬上跪在佛陀面前,“世尊、世尊,您能不能再收我爲您的弟子?”佛陀晚上就要入涅槃了,還最後收了一個徒弟,說:“善來比丘。”然後那個老外道當下頭發就掉下去了,袈裟著身。
然後佛陀繼續給他開示,沒幾句這個老外道就證得了阿羅漢果。他剛剛拜師父,師父就要圓寂了,實在不忍心,說:“師父啊,能不能寬容我,我在您之前先走。”這位名字叫須跋陀羅的阿羅漢,不忍心看著師父走啊,他先在佛之前入涅槃,你看多幸福啊!
所以過去很幸福的,佛陀涅槃之後五百年都是這樣,只要能夠聽到佛法的,用心按照佛法去行持,能守持戒律的,基本上還可以證得聖果,即身體驗到那種什麼是凡,什麼是聖,嘗到聖人的滋味。
神通傳訊息 國王迎佛尊
佛陀證道在外面教化衆生七年之後,很多國王成爲他的弟子,很多的國家成爲佛教國家,然後跟著他出家的有千二百比丘,證道的是不可稱計。
這個時候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然後回家。回家的時候,他先是來到皇城外面的一片林子裏住了兩天。弟子們都等待著,世尊就快走到家了,走到迦毗羅衛國皇城了,爲什麼不進城,住在這裏呢?然後大家都在禅定當中想爲什麼,大家都在猜。
後來有個人實在憋不住了,就問佛陀,佛陀聽了之後搖搖頭,他說的不對。然後就有一位說“世尊,您是不是先要派個代表去通知國王呢?”他猜對了,世尊這個時候才點頭。
派誰去呢?大弟子目犍連、舍利弗都要求送信去,佛陀搖頭。目犍連、大迦葉他們入定觀,佛陀到底要誰去呢?後來他們觀出來了,佛陀要馬勝比丘去。馬勝比丘就站起來向佛陀請示:“世尊,我給送這個信吧。”佛陀這個時候才點頭。
有的弟子問了:“世尊、世尊,爲什麼那些大弟子神通那麼大,他們要求去,您不答應,馬勝比丘去,您卻答應了呢?”
這個要講緣分的,原來馬勝比丘前五百世都做過佛陀爸爸的兒子,五百世做他兒子,所以他如果去,他爸爸看到會生歡喜心的。人講緣分的,有的人一見如故,有的人你跟他再怎麼宣傳,他聽了也不往耳朵裏去。所以馬勝比丘要去的時候,佛陀答應了。
然後馬勝比丘以一種奇特的方式,他不像坐個馬車,或者走進去啊,不是這樣。他選擇了一個神通的方式,直接騰空而起,人在天上飛,從城牆外面飛進去的。整個迦毗羅衛國的人看到天上有一個人在飛,比我們這個天上幾朵雲在飛稀奇多了。有一只鳥飛,你們都見慣了,如果有一個人在天上飛,紅色的袈裟在天上飄揚著,那大家都要震驚了。
當時整個城市沸騰起來了,連淨飯王也看到了。宮廷裏的人都在議論“這是誰呀?這是誰?”淨飯王就說:“給我追蹤,追蹤!看他落在哪裏?”
不一會兒大家就把馬勝比丘給請進來了,國王說請他,大家就把他請來。國王都恭敬的,這位聖人哦!國王很虔誠地給他頂禮。因爲在印度大家普遍尊重修道,對這種得道者更是崇拜到極點,所以國王親自向他磕頭,宮廷裏的所有人都向他頂禮。
然後國王請馬勝比丘坐上座,供養了之後,頂禮了之後,就請問:“尊者,您叫什麼名字?您來自什麼地方?請問您這樣殊勝的神通,您尊貴的老師是誰?”然後馬勝比丘一一給他回答之後,最後提到老師,他說:“我的師父就是釋迦族的聖者啊,就是您的兒子,過去的悉達多太子啊,現在整個世界尊稱他爲釋迦牟尼啊!”釋迦是釋迦族的意思,牟尼就是聖者,釋家族的大聖人啊!
國王一聽:“啊?是我的兒子啊,你是拜我兒子爲師父的啊?”這…
《有情生極樂 寶刹亦清涼》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