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戒律辑要▪P3

  ..续本文上一页一、真实学处;二、护持方法。

  辛一、真实学处:

  正常具戒者,以贪男根入,

  无损三门中,乐受则失戒。

  世尊住于嘎兰嘎地方城中。当时,施主贤施出家为僧,母亲对他说:“孩子,在你的家中父母有丰厚的财产,我们都已年迈,如果我们二人离开人世,国王将没收全部家产,你即使不能还俗,也要留下种子。”他以前的妻子在月经期间,梳妆打扮,与其作了不净行。不久,佛陀宣说三毒的过患,贤施回想起所造的罪业,十分懊悔,闷闷不乐,诸比丘问其原由,他将事情的原尾一五一十坦白地讲了。有人向佛陀启白,世尊以多种方式严厉地谴责了贤施,之后制定了断非梵行的戒条。

  心态正常未失理智的具戒者,以贪欲心驱使将堪能的男根放入无有腐烂、昆虫进入等损害伤口、可以享用的三门中任何一门中,最终身心感受到触乐时,则失毁戒律,犯根本戒。

  男女或石女,强迫压制中,

  感受安乐者,彼将失戒律。

  男人、女人或石女压迫软弱无力的沙门,强行将其男根放入他们三门中的任意一门中,当他得到乐受时,则犯根本戒。

  辛二、护持方法

  以欲乐男根,宁入毒蛇口,

  莫毁身戒律,此乃佛所说。

  贪图乐受者宁可将堪能的男根放入极其凶残的毒蛇的口中,也不能舍弃护身的戒律,这是圆满正等觉佛陀所教诲的。

  纵为蛇所杀,具戒成利益,

  破戒则痛苦,亦障获佛果。

  假设被毒蛇所害而死,但对持清净戒律者来说也会有利,因为以此阻止了自己破戒之门,后世将转生到善趣中。失毁戒律者则痛苦不堪,因为后世要投生到三恶趣中,并且也将障碍获得佛果,无有成佛之机会。

  庚四(妄语)分二:一、真实妄语罪;二、其它语罪。

  辛一、真实妄语罪:

  言说见本尊,听彼声交谈,

  本尊至我处,我亦往彼前。

  世尊住在广严城猴池岸边。当时,该地出现了严重的饥荒,甚至到了父母也不给孩子食物的地步。此时,具有神变的诸位比丘及长老们便前往北俱卢洲等富饶昌盛的其它地方取来食物,不仅自己享用也供养他人。尔时渔夫出家的五百比丘没有获得神变,并且孤陋寡闻,因而无法做到这样。他们想出宣扬各自功德以得利养的主意。于是互相宣传功德,说什么“这位比丘已得预流果等四果,这位比丘已成就世间道果,这位能讲三藏”以诸如此类的欺人之谈得到饮食,身体也变得强壮起来。夏季过后回来,前去顶礼世尊,首先遇到了阿难。阿难满腹怀疑地问他们:“其他比丘都因缺乏食物而体力衰弱,你们为何如此身强力壮?”这些比丘也如实说了。阿难又问:“你们是有这样的功德而说的还是没有而说的?”他们回答:“没有而说的。”诸比丘都说他们这种作法不应理。佛陀听到此事后,以多种方式加以呵责,并制定了断妄语的戒条。

  所谓的妄语是指言说已亲眼见到了本尊的身相,已亲耳听到了那位本尊所说的话语,我与本尊相互交谈,无论说这三者中的任何一种都犯根本戒。此外,妄说诸位本尊来到了我所住的地方,我也到那位本尊跟前去了。

  说见寻香龙,瓶腹大腹行,

  夜叉食肉鬼,人非人耶等。

  再有,说见到了寻香、瓶腹等鬼、螺护等龙王、多闻天子等夜叉、大腹行、食肉鬼以及饿鬼、人非人耶各种形相,“等”字还包括听到声音,与之交谈,他们来到了我的面前,我也去了他们的跟前。无论说其中任何一种都犯根本戒。

  若言我已得,禅通四无量,

  预流等四果,已经趋入道。

  如果口口声声地说,我已经获得了一禅等四禅、天眼等六通,慈心等四无量,无漏预流果等四果,已经趋入加行道等涅槃之道,诸如此类的所有功德。

  他知为妄言,获得胜功德,

  正常无我慢,若说失戒律。

  妄说上述的谎言,他人已懂得其义,则犯妄语罪。分别而言,心态正常、无有增上慢者如果说获得这类功德的话语,则失毁戒律,犯根本戒。

  从前,一位沙门住在静处,结果依靠世间道摧毁了烦恼,后来加以观察,觉得未生烦恼,于是心里认为我已断除了烦恼口中也如是言说。当他再度返回城里时,见到女人、怨敌等又生起烦恼,于是便去请问佛陀:“我是否说了上人法妄语?”因此佛陀教诫言:“除增上慢者外,今后即便已得如是功德也不应言说。”沙门如果以隐晦的方式说“有人见到了天龙等,不是我”,则犯粗堕。如果说“非人不能加害诸位圣者,也不能害我”,则犯根本戒。

  辛二(其它语罪)分三:一、宣说当断妄语等语不善业;二、旁述当行沙门四法;三、未说之其它语罪亦须断除。

  子一、宣说当断妄语等语不善业:

  除得胜功德,此外诸妄语,

  均成多罪业,依之向下堕。

  除了说如上所述的获得如是殊胜功德以外,无论说任何妄语,均不是福德,反而会增上许多罪业,依之将下堕三恶趣感受痛苦。

  勿说离间语,分开亲密友,

  切莫言绮语,以及粗恶语。

  以嗔恨等方式令相互情投意合的密友分道扬镳的所有离间语,无论是真是假,都不能互相传扬,也不应说无稽之谈等毫无必要的绮语以及刺伤他人心的粗语。

  子二、旁述当行沙门四法:

  他骂不还骂,他怒不还怒,

  他打不还打,寻过不还报。

  对于别人出言不逊所说的“吃你父亲的肉、种姓下贱”等恶语,不反唇相讥;对于粗言相骂,也不还口;别人轻侮或揭露过失,也不报复;遭到他人用石头、木棍等殴打,也不还手。作为沙门必须行持此四法。

  子三、未说之其它语罪亦须断除:

  欲守戒智者,勤断诸语过,

  了知此理后,当护诸言语。

  想珍重戒律、守护学处的智者,应当尽心尽力杜绝说国王、强盗、经商等类闲言碎语,断除一切语言的过患,懂得这一道理后,就应当严谨守护所有语言。

  己二(细微戒)分四:一、不放逸支;二、禁行支;三、断受金银;四、宣说不摄于彼中之其它取舍。

  庚一(不放逸支)分二:一、分说所断之酒;二、戒酒之必要。

  辛一、分说所断之酒:

  磨粮与酵母,所配粮食酒,

  根花及果实,配成汁酒粉。

  酒有许多种类,青稞等粮食磨碎,与酵母配合而成的粮食酒,青稞等制成的青稞酒,甘蔗等根所酿的蜜酒,那累给等花所制的酒,用葡萄等果汁做的酒粉。

  辛二、戒酒之必要:

  知依彼能醉,利己者不饮,

  若饮失正念,具戒成放逸。

  知道其中粮食酒与酒粉两种能迷醉人后,想利益自己的持戒者丝毫也不能饮用。如果饮酒,则会丧失念念不忘取舍学处的正念,依此持戒之人会变得放逸无度。

  放逸失戒律,故当忆佛言,

  酒能增罪业,不饮草尖许。

  如果放逸,则会失毁戒律。例如,从前,有人为了捉弄一位小居士而带来一壶酒、一只羊、一个女人对他说:你要么喝酒、要么杀生、要么与女人作不净行,这三件事必须做一件。那位居士心想,相比之下,饮酒要比其它两件事好些,于是喝了酒,结果烂醉如泥,放荡不羁,既杀了羊,又与女人作了不净行,从根本上失毁了戒律,成了他胜罪。因此,应当时刻忆念佛陀所说的教言。佛曾说:“凡皈依我者草尖露珠许酒亦不饮不灌,设若饮用,则彼非我声闻,我亦非彼本师。”饮酒不仅只是恶业,而且还是增上许多罪业之因,戒酒后连草尖许的酒也不能饮。如果是具足色、香、味、迷醉能力的酒,则必须断除,如果病人不喝酒就会危及生命,也要将酒熬开,使其不具酒味、失去醉人能力再饮。

  庚二(禁行支)分三:一、舞鬘等;二、高广大床;三、过午进餐。

  辛一、舞鬘等:

  歌舞与乐器,持戒者莫为,

  不以香涂身,不敷旃檀等。

  世尊住在王舍城,波斯匿王为高山龙王与悦意龙王建造经堂,在举行开光仪式之时,从南方来了一些舞蹈家。六位恶行比丘做什么,他们就模仿,最后六恶行比丘怒不可遏,在另一时,为了加害表演的舞蹈家,他们居然跳起舞来。所有的人不看舞蹈家而去观看六群比丘,结果舞蹈家得不到钱财而断了生活来源,于是诽谤起僧众来,以此因缘佛制定了断除舞蹈的戒条。因此,纵情高声、手足舞蹈、弹奏吹打铙钹等乐器,持戒者在非时之际均不可做。

  世尊住在王舍城竹园嘎兰嘎地方。当时,正值经堂开光,六群比丘化妆饰鬘,以此因缘佛制定了不准佩戴花鬘的戒条。

  沙门不能为了香气扑鼻而在身体上涂沉香等香水,也不能敷旃檀等妙香。

  姜黄红花等,画妆不应当,

  花鬘与头饰,持戒者莫系。

  姜黄、藏红花以及朱砂等化妆品不可涂抹在身上,额前也不能画红点。各种花穿成朵的花束头饰以及颈鬘的装饰品,持戒者一律不能系戴。

  莫以金等饰,装饰于自己,

  冰片等眼药,目不痛不涂。

  对于金银、珍珠、珠宝、松石、珊瑚等人们共称是漂亮的装饰品,持戒沙弥不能用来庄饰自己的头部、手足等。朱砂、藏红花、冰片等配制的所有眼药,自己的双目不痛时,不能涂在眼睛上。为了身色美丽、生起贪爱而照镜子,照玻璃门以及沐浴水中加妙香等都不应为。

  辛二(高广大床)分二:一、断除两种高广大床;二、旁述舞鬘等之必要。

  子一、断除两种高广大床:

  一尺高木床,象牙等饰床,

  虽低妙床榻,不应睡卧等。

  不应在木质等高过一尺的大床上以及象牙、砗确等制成或者以这些装饰即便是很低的美观床榻上睡坐等。讲经说法坐在珍宝床上也是开许的。坐在上面时,应当无有贪心而具足无常观。在边地以及严寒地带用皮革做睡衣与座垫也有开许。

  子二、旁述舞鬘等之必要:

  歌舞等表演,生起傲慢境,

  断除骄傲支,称为持戒者。

  贪求歌舞、乐器、卧具、座垫以及花鬘等,依之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如果断除歌舞等傲慢支,则可堪为守持清净戒律的具戒者。

  辛三(过午进餐)分三:一、宣说非时;二、宣说应时;三、宣说是否成恶作。

  子一、宣说非时:

  正午已过后,至次黎明前,

  佛说为非时,具戒者不食。

  南赡部洲正午过后,直至黎明之间佛陀说非为进餐的时…

《戒律辑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菩萨戒品释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