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了一句话:譬如师子虫,还吃师子肉。法灭尽经中说,在灭法时,楞严经先灭。如楞严不灭,众生可以辨别佛魔。所以当来之世,经道灭尽,佛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可知本经是纯正经典,一直到了佛法灭尽,它还存在世间一百年。此经乃纯中之纯,正中之正,如能依之而行,决不会有差错。凡夫总会有些疑虑,以为佛虽如此说,是否真能得度。此种心态即障碍了自己的信心与修持。果真如理如法,依经修行,一定会得到经中所说的利益。所怕的就是心行与经上所说不相应,结果必不会如愿。
“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如来出现于世,很长的时间才出现一次,纵然遇到未必能见到佛。如释迦牟尼佛在印度舍卫大城讲经说法,全城人口有十万人,见到佛者只有三分之一,闻佛之名未见到佛者亦有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一既未见到佛亦未听到佛名。在中国满清时代,乾隆皇帝整理中国固有文化,颇有功绩。曾印大藏经若干套,称为龙藏,每一省也只能分得几套,大的寺庙亦难请得一套。另外还编纂四库全书,分藏全国著名的藏书阁。近年来台湾将四库全书印了三百套,其中约有二百五十余套销到外国,最后剩五套,被日本人买去,已运四套回国,尚有一套只付订金未取。我们向日本人情商,请其让与,他加价台币十二万,我们照付,此书现存达拉斯道场。
我们都是佛弟子,有责任流传佛经,此本无量寿经自从八二年以后,历年所印数量大约超过二百万册,数量虽不少,但与大陆十二亿人口相较,何时才能人手一册,殊为渺茫。此事要靠大家努力,如此存心,必蒙诸佛如来的加持。遇善知识亦难,正知正见如法修行之人,不会偏离佛法正道,但难在一定要如法修行才能讲得出来。若只依文解义,非自己亲证,乃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果能真信真愿真行,恭喜你,此生一定往生不退成佛。如果有人一闻此法,立即欢喜信受,依教奉行,决非凡人。
若有众生得闻佛声。慈心清净。踊跃欢喜。衣毛为起或泪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若闻佛号。心中狐疑。于佛经语。都无所信。皆从恶道中来。宿殃未尽。未当度脱。故心狐疑。不信向耳。
有人听经念佛的时候流泪,在这种场面中触动他的善根,自然会有此现象。证明他过去生中学佛,而且学的还不错,可惜工夫差一点,未能圆满成就。今生幸运,又遇到佛法,闻到佛号,心生感触,汗毛直竖,甚至流泪。遇到此种情形,证明自己前生为修行人。黄念祖老居士曾对我说,他写无量寿经注解时,有很多次汗毛直竖,时或泪出。
“若闻佛号,心中狐疑,于佛经语,都无所信,皆从恶道中来”。这几句经文读诵之后,记得就好,不必以此批评他人,以免招来无谓的烦恼。有许多人,你对他说假的,他欢喜信受。对他说正法,他不但不相信反而诽谤,还劝你不要去学。这与地藏经所说的“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结恶习重,旋出旋入,不久之间,又入恶道。”其情况是一样的。
勤修坚持第四十六
佛告弥勒。诸佛如来无上之法。十力无畏。无碍无著。甚深之法。及波罗密等菩萨之法。非易可遇。能说法人。亦难开示。坚固深信。时亦难遭。我今如理宣说如是广大微妙法门。一切诸佛之所称赞。付嘱汝等。作大守护。
“诸佛如来无上之法”,即指无量寿经所说“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之法。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之法,在一切诸佛所说经典中比较起来,实微不足道。我们在本经中读到第五品,世间自在王佛住世四十二劫,给法藏比丘说法,经千亿岁。可见诸佛如来所说之法,无量无边,其中能令众生当生成佛者,以此法门为第一殊胜,故称“无上之法”。下面是说如来果证的不思议。一切如来皆有十力,“十力”为十种圆满的能力,等觉菩萨都比不上。“无畏”是四无畏。“无碍无著”即四无碍辩才,“无著”即不执著,对世出世间一切法无著,才能清净、平等、无障碍。此法门可以超越三界六道,往生西方,大家并不怀疑,而念佛能否如修禅、学教,达到大彻大悟圆满智慧德能,尚有人怀疑。此处经文说明这个法门可以得到最殊胜,一切诸佛所修的圆满智慧功德,无庸置疑。此是佛说,如他人说,很难令人相信。
“非易可遇”,大乘经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后能否闻到佛法,很难保证。今天世界上有五十五亿人口,学佛人占几成?恐为数不多。佛法有各宗各派,接触到净土法门,又能遇到此本无量寿经者,更是微乎其微。我们今天有幸读到无量寿经,千载难逢,切莫轻易放过。此法是难信之法,说听都难,说的能使人信服,听的也竭诚接受,依教奉行,如非诸佛如来本愿威神加持,光靠个人,绝办不到。
“坚固深信,时亦难遭”,读此经如深信不疑,佛已为此人授记多次,他过去生中已曾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何以未往生?只因未有坚定深信,遇到外面境缘,心就动摇,被牵著走。
“我今如理宣说如是广大微妙法门”,佛讲此经真实之理,与真实之事,理事一如,乃是现量,不过份亦非不及。其广大的程度,尽虚空,遍法界,上至等觉,下至地狱,统统平等得度。许多罗汉菩萨都不相信,因其智慧浅。此法门纯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一切法门皆修因致果,唯独此法门是以果为因。正因如此,一切诸佛同所称赞,自然蒙一切诸佛同所护念。
“付嘱汝等,作大守护”。付是传授,嘱是嘱咐。护持要信受奉持,如说修行,其次书写、供养、读诵,依照经典修习,并广为宣传,令一切众生皆有机缘听到此法门。
为诸有情长夜利益。莫令众生沦堕五趣。备受危苦。应勤修行。随顺我教。当孝于佛。常念师恩。当令是法久住不灭。当坚持之。无得毁失。无得为妄。增减经法。常念不绝。则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来所行。亦应随行。种修福善。求生净刹。
“为诸有情长夜利益”,“长夜”即世俗常说的黑暗时代。人类的知见,普遍都是错误的邪知邪见,真正智慧不能现前。以我们自己来说,没有明心见性即是在长夜之中,在无明邪见之中。何时断邪见、破无明,如禅宗所说的大彻大悟,才能脱离长夜,相当不容易。佛说许多法门,在理论上讲,皆可了生死出三界,事实上,依其方法修学,困难重重,内外均有障碍,很难成就。修的再好只能得人天福报,想超越三界不太可能。幸亏有此念佛法门,其好处是不需要破无明断烦恼,也能脱离长夜,且很有效的让我们能达到超越六道轮回的目标。只要依照经典的教训实行,方法正确,因果无有偏差,决定得生净土。平常要对此经深入研究,勤奋精进,如说修行。至于成就与否,百分之九十在于修学态度,方法充其量只占百分之十。有良好修学态度,不懂方法也能成就。过去有人请示印光大师,学佛有无密诀,印师说有,“诚敬”而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当孝于佛”,现在佛不在世,如何孝敬于佛?我们在讲习中常提醒各位,心同佛、愿同佛、解同佛、行同佛、德同佛,即是孝于佛。“孝”字在六书中属于会意,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字,两代合而为一谓之尽孝,不能合而为一即不孝。此字含义无尽的深远,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不但父子一体,祖孙一体,尽虚空遍法界,情与无情,皆属一体,孝即圆满,圆满的孝道即成佛。华严经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此孝道圆满之象,亦即是法身。孝心在事上表现的是平等心、大智慧、大慈悲心,一切诸佛如来他们都做到了。
“常念师恩”,师师相承,第一个老师谓之“本师”,即释迦牟尼佛。报师恩要报代代相传的老师。如何才能作到常念师恩?必须把老师的教诫,如说奉行,并发扬光大之。佛的本愿是叫我们“为诸有情长夜利益,莫令众生沦堕五趣,备受危苦”。把本师的愿望作到了,才是真念佛恩。佛法中,尽心尽力去作即谓之圆满功德,如果不尽心尽力去作,虽做的再多再大也不算圆满功德。由此可知修集圆满功德对每一个人说,都是平等的。
“当令是法久住不灭”,此言很明显的令我们弘扬经典,不要由我们手中把佛法断绝了。从前宣传佛法只靠两种方法,一为书写,一为口头传说,相当困难。现在印刷术发达,可以大量印送,如财力许可,可用电视广播。
“当坚持之,无得毁失,无得为妄,增减经法”,这几句经文看了之后,令人毛骨悚然,真不可思议。此经是五种原译本之会集本,自古至今会集此经者有四人,前三人都有增减经法,所以对于经法要坚持。“无得毁失”,毁是毁坏,失是丧失,其中含二意,一、依此经典修学而错解佛意。二、流通经典依个人意思,世智辩聪,作的不如法,使人对经义误解,不能往生。或使人修学落于边地疑城,受五百年冤枉。“无得为妄,增减经法”,此二句好像针对前面三位会集人而言。这三位在会集时,对经文都有增减,取舍不当。夏老居士的会集本,在文字方面,繁杂的与深奥的都舍掉了,取说理事因果易于通晓的细文,无一语而不详参,无一字而不互校,使人接触经本,生欢喜心,真是精当明确,当然也是三宝加持。
“常念不绝,则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说”,佛叫我们依此经典修行,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得无上菩提之大道就快了。此四句合起来是全经的总结,也可以说佛说法四十九年之总结,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归向净土法门。佛对我们的真诚爱护,几如爱护独子。佛说:我所证得之法就是这个,今天整个和盘托出此如来亲证之果法。换言之,如来说出亲证成佛之法,同时也是十方一切如来成佛之法。“我法如是,作如是说”,这八个字真实到了极处,慈悲到了极处。诸佛如来出现世间,讲经说法,普度众生,能事尽矣。如来所行散见在经论中,说到“行”就是日常生活行为,处世待人行为。一切所…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亲闻记(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