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神足”是“神通”,佛不大用神通接引众生,因妖魔鬼怪都有神通,众生不易辨别,佛禁止用神通,但若遇有大影响力的人,如国王大臣,偶尔亦用神通而以说法为主。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三十七、衣食自至愿。三十八、应念受供愿。)
此愿对我们亦甚重要,我们在六道中太久,养成一种坚固的习气,衣食住行,一天到晚牵挂不停。阿弥陀佛告诉我们不必过虑,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现在科学发达,还作不到。今天科学家已经探讨出来,能与质可以互相变化,如何变法还不知道。想吃什么,一想就来,吃完了,什么都没有了,也不要洗碗洗筷,这多爽快。衣服也一样,随心所欲,不要衣柜,亦不必逛公司。一切受用,随心所欲,不必操心。供佛在修福中最殊胜,现在不要说佛,就是想供罗汉也找不到。到了西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我要普供养,一念就作到。要用什么样供养具也是随意即至。这种智慧、能力、神足皆达圆满。照经上说,八地以上的菩萨才能得到,而此经只说“生我国者”即能达到,未说上品上生,可见下下品亦能如是。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即能达到八地菩萨的地位,所以许多菩萨都不相信。此法易行而难信,真相信者,乃过去生中之善根福德有以致之。
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三十九、庄严无尽愿。)
此段愿文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物质环境,只说一个概要。“万物”指一切物质。“严”是庄严,“净”是清净。现在全世界环境污染的程度非常严重,看到“庄严清净”四个字,比从前人感触深刻。“光”是光明,“丽”是华丽,形容极乐世界之善美,形色殊胜奇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此皆阿弥陀佛无量劫修学功德之成就,以及十方世界往生西方之人净业所感。西方世界的景象,诸大菩萨虽具天眼,纵然是等觉菩萨也无法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圆圆满满的说出来,因其是如来果地上的成就,唯佛方能究竟。
学佛最要紧的是把事实真相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之后,自己才能选择与决断。我们生在这个娑婆世界,一切事事物物都看清楚了,难免日久生厌,想离开,到那里去呢?世间人福报大地位高的帝王将相,豪富人家,愈富贵,造的业愈重,将来转生到那一道,被业力牵著走,自己作不了主。凡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善恶境界,心里有所想像,晚上就会梦到,思想就是业力,业力确实有。如想改变业力,其唯一方法,以愿力降伏业力。今天有幸在佛门中找到一条生路,不但善知识劝导我们,诸佛菩萨异口同声称赞念佛法门。尤其末法时期,除此之外,无第二条路可走。虽说法门无量,是从理上说,事上不然。以小乘初果而言,地位很低,如小学一年级,也要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见惑分五大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共有八十八品,断尽了才能证得小乘初果须陀洹,还不能出三界,要再天上人间七次往返,证阿罗汉果,超出三界,实在不容易。如搞不清楚,作一个错误的决定,把自己一生误导了。
我作佛时。国中无量色树。高或百千由旬。道场树高。四百万里。诸菩萨中。虽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十、无量色树愿。四十一、树现佛刹愿。)
树木人人都喜欢,品种亦多,非常高大,达百千由旬。“由旬”是印度计算长度单位,分大中小三种,大由旬合中国八十里,中由旬合六十里,小由旬合四十里。经上所讲由旬均指大由旬而言。道场树是阿弥陀佛讲堂周围的大树,其高度有四百万里,如此高大殊令人难以相信。应知西方人的身材亦比例的高大无比。赞佛偈里赞叹阿弥陀佛的身相,“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佛眉间有两根白毫,旋转在一齐,如珠子形,有五座须弥山大。佛的眼睛比太平洋还大,如此说来,西方人与树之比例,就讲得通了。经中只举出最易常见的树加以形容,“菩萨中,虽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指一般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者,对于树还能了解,若讲其他物件,则善根劣的菩萨,恐不能了知。凡是往生西方的人,其身量与阿弥陀佛相同。
西方人事环境与物质环境,全是阿弥陀佛称性功德之所流露。树之功德不可思议,树亦能弘法教学,其功用如同电视画面。如我们想看十方世界的状况,悉可于宝树间见之,且可随心所欲,犹如明镜,睹其面像。
我们必须体认都有过去世,如无,今生所受之果报就讲不通。世间每人所受果报不同,自作自受;明此事实,决不怨天尤人,心平气和的接受。知道因果报应之道,我要好好修极乐世界的因,把全部精神投入下去,来生即可接受果报。在此世生活是受业力支配,想作好事都有魔障;生到西方,蒙佛威神加持,没有任何魔难。
我作佛时。所居佛刹。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十二、彻照十方愿。)
阿弥陀佛虽说他自己的居住环境,也就是告诉我们,生到西方之后,我们的正报、身体与容貌,以及所居的生活环境与阿弥陀佛一样。西方是平等世界,居住的环境宽大广博,庄严清净。“光莹如镜”,“光”是光明,“莹”是清净,一尘不染。无论是人的身体或一切万物全是透明的,七宝也是透明的。娑婆世界只有水晶透明,西方连地都是透明的。彻照十方无量诸佛世界,现在的事,过去的事,未来的事,都能看见。心里想什么,统统能见到。无量劫来的因缘果报,无论是自己的,或诸菩萨的,都能彻底明了。为什么成佛成菩萨,为什么堕三恶道,一目了然。
我作佛时。下从地际。上至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十三、宝香普熏愿。)
在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已曾读到“香光庄严”一句经文,现在在此地见到香光庄严的真相。前二品讲光明,此品讲宝香。此世界七宝只有光彩而无香味,西方世界的七宝有香味,所以称极乐世界, 是“香光庄严”世界。初学佛者对宝香最易得到感应,心地清净虔诚,或念佛,或诵经,有时会闻到香味。三月前在达拉斯陈大川居士家中,有一次同修五、六人在院中乘凉并讨论佛法,同修们同时闻到异香,时间很长。证实佛的光明周遍法界,宝香亦是周遍法界。十方世界众生有缘见到佛光,闻到宝香,都会发心学佛。这样经文显示西方境界与华严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法界完全相同。众生能接触到佛光宝香,与佛缘深,这些祥瑞的感应均能启发众生的信心,他有这种感应,对佛法发生信仰,至于以后修学能否有成就,要看他遇缘如何,如遇到念佛法门,较易成就。
四十八愿中前四十三愿皆是佛发愿普度众生往生净土,四十四至四十八愿是佛发的别愿,专对菩萨们发的。菩萨都是舍己为人,但七地以下菩萨,在六道中度生,皆有隔阴之迷。到人间一投胎就把前一生的事忘掉,如这些菩萨修净土法门,有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即不会有隔阴之迷。所以大菩萨常常照顾小菩萨,往往在必要时一点醒,小菩萨可能立即觉悟。
我作佛时。十方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已。皆悉逮得清净。解脱。普等。三昧。诸深总持。住三摩地。至于成佛。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十四、普等三昧愿。四十五、定中供佛愿。)
此处说“诸菩萨众”,以圆教说,从初信位到等觉,五十一个位子统统包括在内。他们有缘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皆悉逮得清净、解脱、普等、三昧”。菩萨多生多劫发愿教化众生,在自觉觉他方面皆有殊胜功德,听到这个法门,所得的利益超过凡夫太多了。他们得到清净解脱,“清净”离一切染著,染著有程度浅深不同,“解脱”是离一切烦恼。只要有牵挂即有烦恼,不能自在。“普等三昧”,“普”是普遍,“等”是平等,普遍平等是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以本宗来讲,“普等三昧”是念佛三昧中之最高最深的。“诸深总持”,简单说,一切善法决定保证不会失掉,一切恶念决定不生;安住在念佛三昧之中,一直到成佛。菩萨虽未到西方,而听到阿弥陀佛名号,读到无量寿经,即能得到阿弥陀佛的本愿加持。但菩萨必须对阿弥陀佛生仰慕恭敬之心;如对经法名号排斥毁谤,不但得不到加持,而且有甚深罪过。
“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在定中不必离开本处,起一个念即能供养一切诸佛,最难得的是他仍不失定意。我们自己一个人在道场修行,心很清净,一旦向某善知识参访,定就失掉。我们平时念佛为什么见不到阿弥陀佛,见不到还好,见到必大惊喜,反而心动了,甚至于生起骄慢之心,看不起别的修行人。即使将来见到佛或西方极乐世界,如祖师们一样,不必当一回事,一切境界现前,决定不执著。如慧远大师当年三次见到极乐世界,从未告人,最后临终时才告诉徒众。同样,一切魔境现前,不生嗔恚,亦不失定意,不受其影响,依然一句圣号。顺逆境界现前,我们的心是清净的。
我做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证离生法。获陀罗尼。清净欢喜。得平等住。修菩萨行。具足德本。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四十六、获陀罗尼愿。四十七、闻名得忍愿。四十八、现证不退愿。)
“证离生法”,此“生”字指“六道轮回”,“离生法”是永远脱离三界六道。菩萨示现在三界六道,如得不到佛的加持,仍会有隔阴之迷,还有生死法。“陀罗尼”梵…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亲闻记(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