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大事”就是“生死轮回”的大事,比上面的“一”还难。佛家说受有五大类─苦、乐、忧、喜、舍,世间禅定所谓四禅八定,不是一心,只伏住妄念而已,属于舍受,好像是定,其实不是。其得定有时间性。非想非非想天的寿命有八万大劫,期满其定自然消失。妄念仍然起来,不究竟。大乘经上说的是真实的定。楞严谓之“性定”,即“楞严大定”。世间人作不到,没有能力入这个境界,所以佛才来到世间,告诉我们这个念佛法门。但世间的人以为太容易了,不相信。现在社会上人士听骗不听劝,说真的不相信,说假的反而有许多信徒。相信正法的人太少了,实在是悲惨的现象。
这部经是佛四十九年教化众生之重心,十方世界罪业深重的众生,若能信能行,十念即能往生,乃是对众生无比的利益与恩惠。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说,佛说这个法门,主要的对象是专度凡夫,兼为菩萨。此法门无阶级、无次第。小乘有四果四相,大乘有五十一个阶位。这个法门无阶位,一生到西方就究竟成佛。如真信,成功不要经历三乘,三乘是修学的阶段,也不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真正工夫精诚得力,七天就能成功。净土圣贤录中宋朝莹珂法师只念了三天三夜,真求真念,一心一意求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来了,对他说,你的阳寿还有十年。莹珂法师说,我业障太重,经不起诱惑,恐有堕落,十年寿不要了。佛说好,三天后接你。他告诉大家这个消息,无人相信,因他是一位破戒比丘,但看其说话态度,又不像骗人。到了第三天上早课时,他对大家说,今天不要照往常课诵,请大家改为念佛送送我。念不到一支香,他说西方三圣来了,就往生了。他相信因果报应,他是一位破戒比丘,心想若不往生一定堕地狱,所以对这个世界毫无留恋。
黄念老根据古大德的叙说,将这部无量寿经归纳几个重点,第一是“称性极谈,如来正说”。这句话对本经说,恰如其份。华严法华均是一乘圆教大法,称为“经中之王”。我国每个佛教宗派均尊之为“根本”,显其重要性。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所以整个佛法之重心即是本经。华严法华也是从此经流露出来的,一切诸佛也是由这部经而成佛的。唐朝时日本一位大德道隐法师说︰“五浊恶世,造恶之时,其难非一;特此一门,至圆极顿,而且由其简易直捷,则出世之正说偏在斯经。”现在我们这个世界浊恶到了极点,心地污染比自然污染更严重,可怕至极。在此浊恶之世,能遇到这部经,真可谓“如贫得宝”。
有人常常在想,现在专修净土,只供一尊阿弥陀佛,从前供的佛菩萨会不会怪我呢?这种念头已把佛菩萨当作凡夫,把他们看低了,这个罪过可不小。应知供养不是请他们享受,供花供果就联想到因果,供水表示清净心,提醒我们清净平等。供灯表示光明,我们心要正大光明。油灯表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供养是警惕自己,佛菩萨并不需要这些。佛菩萨在世间莫不是舍己为人,明白此意才是庄严自己。如认为佛菩萨贪图我们的供养,乃是大错特错。经此反省就是觉悟,悟后起修,修正我们的行为、思想、过失、见解,一天修一项,三年就成为一位贤人。真正修善行,鬼神都敬畏。
无论修学什么法门,越简单越容易乃是最好的法门。黄念老把这个法门比作全自动傻瓜照相机,人人能照,而且不必对光圈,每张都能照的很好。佛为救世而来,帮助一切众生快快成佛,用其他法门都能达到此目标,但是时间长,所谓夜长梦多,障碍难免。前文有“简易直捷、出世之正说”一语,就好像学校里有主修科有选修科,这是如来教化众生成佛的主修科,所有一切众生平等得度,即谓之“正说”。道隐又说︰“百万阿僧只因缘以起华严之典,一大事因缘以成法华之教,亦唯为此法之由序。”这几句话,若非真正过来人说不出。佛经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华严法华在一代时教中只是序分,本经才是正宗分。我年轻时,李老师苦口劝我学净土,我虽不反对,而不甘心不情愿。从民国六十年(一九七一)开始在台北讲华严经十七年,讲到一半,起了一个疑问,想到华严会上文殊普贤学什么法门?善财修什么法门?熟读华严之后才知道,原来他们全是修净土,而且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也都学这个法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令人当生成就。若不是讲华严十七年不会相信。看到道隐的话,使我极为感动。这个法门,修很容易,相信太难了。
楞严经也是一部大经,玄奘大师在印度十七年未见到过。印度人把此经当国宝,不传给外国人,且不准流通出去。智者大师讲法华经,体会到“法华三昧”,发明了天台家特有的“止观”,即“天台教观”。当时有一位印度法师见到智者的止观,他说这个方法与楞严颇为相近。智者闻后在天台建筑一个拜经台,向西方礼拜,希望楞严经能传到中国来,拜了十八年一直到他圆寂,这种精神真了不起。唐朝印度般刺密谛法师好几次偷偷带了楞严经到中国来,都被印度海关查到。最后一次他把经文写成小本,又把手臂剖开放在里面,等疤痕长好,带到中国。出家人到底与世间人不同,犯了国法亲自又回印度向当局自首,接受处分。当时翻译楞严经是在广州,润文由房融担任,他是武则天的宰相,因犯错被贬到边地广州。恰好有此机缘参加译经工作,他的文字一流。一切经文字之美,首推楞严。楞严经主要是讲“楞严大定”,不是普通定而是如来果地上的大定,又称为“性定”。经中有二十五位菩萨修的都是楞严大定,代表无量无边的法门。大势至菩萨代表的是念佛法门。“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是心里想,凡夫一天到晚胡思乱想,结果感到六道轮回的果报。若把念头转过来,一天到晚想佛念佛,现前就能见佛。净宗初祖慧远大师一生见过三次西方极乐世界,其所见的境界与经中所讲的完全相同。从未告诉过任何人,到最后临终时佛来接引,才告诉众徒。
“净念相继......自得心开。”净念相继是方法,要用清净心去念,杂心乱心念佛就得不到效果,必须专心念。更不能怀疑,也不能夹杂。夹杂、心就不净。许多同修不怀疑可以做到,不夹杂做不到。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要一切放下。相上要,性上不要。事上要,理上不要。事事本来无碍,心有牵挂则有妨碍。“相继”是不断,“自得心开”即禅宗“大彻大悟”的境界。净宗手段简单容易而且稳当,奇妙疾捷莫过于是。往生极乐的因是信愿行,文殊普贤与五逆十恶所修因是一样,全是信愿行,如果你有神通,即能知五逆十恶的人,他今生造恶,但从前多生修了不思议的善行,不然不会到临终时遇到善知识。
末法时代众生的错误知见太多了,且有阴魔干扰。魔有四大类︰(一)五阴魔─色受想行识。(二)烦恼魔,天天打妄想。(三)死魔,寿命短。此三种属本身的。(四)天魔,外面境界诱惑我们,受其干扰,身心则不安稳。什么是正见?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乃是唯一的正见。若是懈怠或退转,或改学其他法门,这一生就没有出三界的希望。楞严经说︰“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修学稍有执著就错了,无论世法或佛法,统统不要执著。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假如有人说︰“哪有一句佛号就能成就?释迦佛讲此法门是善巧方便,不是真的。”说此语者可能是魔,你若信心动摇,就被魔控制住了。今天我看到一本杂志,说十往生经、阿弥陀经都是假的伪造的,西方世界是太阳神。造谣的人很多,使一部份人丧失信心,实在可怜可悯。谤法之罪甚重,将来坠入地狱,永无超生之望。多年来往生的人我们亲眼见的、亲耳闻的,有许多站著走的,坐著走的,预知时至不生病的,这些人均可作证明。林看治居士写的念佛感应见闻记,其中有一半我都认识。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那些人我都见过,一点都不假。
符按:前引楞严经︰“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出自楞严经第九卷,有十段文都有这四句。其大义是讲五阴魔,色受想行识各有十重,总共有五十重阴魔。修道人修到相当程度,暂时得到一种很好的境界,如身能出碍,可穿墙透壁,或能看到自己身内的五脏,或于黑夜看见远方的市井街巷,或闻到空中说法的声音,或看见诸佛世界。这全是在修定当中内心发出光辉,暂时显露出来的幻境,不是真圣果的境界。这时候一定要如如不动,不去理他,不要生欢喜心,若稍有贡高自满之心,就被魔所控制,可能把你搞得头昏脑胀,不知自己是老几,所以说“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这段经文内有一句话很要紧,即“愿往生者”,是感应的关键。行者一定有这个意愿,必定感得佛遣二十五位菩萨日夜保护。信愿行中“愿”是关键。蕅益大师要解中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这比十往生经说的更为明白更为肯定,不但二十五位菩萨,而是十方一切诸佛都来护念。一个真正求生西方之人,其身光明周边四十里范围内妖魔鬼怪都不敢来犯,这是真实的。
佛在其他大乘经中说的最高境界是“无念”与“无生”。教下常说的无生法忍,远非凡夫所能作到,亦无法受其益。圆教八地菩萨离一切心意识分别,始名真得无生法忍,也就是真证得无念与无生。通常如仁王经所讲的,七地菩萨可证得下品,八地菩萨证中品,九地菩萨证上品,这里的标准比较严格,以八地为标准。无生法忍的含义必须明白,如真正证得此境界,看一切法没有生灭。生灭是幻相,不生不灭是真相。我们…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亲闻记(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