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如果不再遇到正法,赶快超越,一转眼又回去三恶道。来生想再得人身,很不容易。
自己冷静想想,我们起心动念,对人、对事、对物有没有做到五戒十善。如果真正做到,来生能得人身;做不到,来生必定堕三恶道。佛门广大是不错,但是修学任何一个法门,想一生成就,确实很难。若不成就,难免堕入三恶道。一堕恶道,要到那一生那一世再出头来作人?时间是以“劫”计算的,不是算年数的,是讲多少劫、多少劫以后。所以,想想事实真相,才知道此事真正可怕,才知道佛的恩德之大。否则,讲佛恩之大,没人相信,无法体会。
能超越六道的,无量法门中,只有念佛往生一个法门。我想这部经讲完之后,我再把《观无量寿佛经》细说一遍,让大家对事实真相更清楚,更理解。清楚了,自然就会用功,就能体会念佛往生才是这一生中唯一大事,才明了精神、光阴之可贵,不敢浪费,不敢空过。现在因为不知道,不明了,一天到晚糊里糊涂过日子。《观经》下三品往生说得很详细,都是造作恶业的众生,指的就是我们自己。经上讲得清清楚楚,如果不往生,一定堕在三途,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这件事情多可怕!
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第四大段说妄语恶的业果。这几句经文虽然好懂,我们的警觉心依然不够。因为在处世待人时常犯,常常犯就是警觉心不够。“两舌”是挑拨是非,斗乱两头,是要这两个人不和,让这两个人斗争。小则使两个人变成冤家对头,这是你从中制造的,这个罪过很大;大则挑拨两国交战。所以,办外交要谨慎,好的外交官顾全两国人民的福祉,化解情结。用心不善的,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换句话说,很容易产生外交上的磨擦,严重的磨擦就会引起战争,罪过极大。“恶口”是说话粗鲁,很难听,易与人结冤仇。“妄言”是骗人,自欺欺人。“绮语”是花言巧语,损人利己。《地藏经》上讲,造这种罪业,死了以后堕入拔舌地狱。这是“口业”之恶。
憎嫉善人。
对于好人好事,他看了难过、嫉妒、憎恨,想方法破坏,想方法障碍。
败坏贤明。
有德行有学问,有修有证之圣贤人,居此一方,自能移风易俗化导一方,为地方国家之宝。不能亲近护持,反加障碍、破坏,是五逆重罪之一,死堕阿鼻地狱,报得累劫愚痴,痛不可言。
不孝父母。轻慢师长。
为人子弟,孝亲尊师,尊崇道德,决不会造恶业。凡是造恶业的众生,心里决定没有“孝敬”。由此亦能深深体会佛陀的教学,教的就是“孝敬”。孝敬扩充到圆满,就成佛。由此可知,“孝敬”才是世出世间圣贤之大道。圣贤功夫从这里开始,还在这里圆满。所以,佛在大经上讲,初发心便成正觉。就孝敬之道,方能体会佛讲这句话的意义。初发心,即是圆满;到成佛,依旧是圆满的。初发心的时候,心圆满;成佛的时候,心行都圆满。此乃圣贤大总持法门。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自然是犯五逆重罪。
朋友无信。难得诚实。
我们自己要好好的想想以上四句经义,要多念几遍。若犯了其中任何一条,四句就全都犯了;果报就在三恶道,来生人天没分。学佛当然没成就,因为这种恶业障碍清净心。心不清净,念佛就不能得一心;不但“一心”得不到,“功夫成片”都得不到。功夫成片得不到,这一生就决定不能往生,与西方极乐世界只结个善缘而已,不晓得到那一生那一世再遇到善缘。遇到善缘,还是要把恶业断掉,才有机会往生。
根据佛在大乘经论讲的这些事实,我们每一位同修在过去生中,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都在念佛、修行,与净土缘深。若不深,每一次讲经,你不一定喜欢来听;喜欢听经,平常肯念佛,即表示与净土缘深。既然缘深,为什么没能往生?因为这四种恶业没有洗刷干净,被它障碍。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中,若不能断恶修善积累功德,还与过去生一样,还是去不成,依旧搞六道轮回。既然六道轮回,就决定免不了三恶道,而且在三恶道的时间就很长,在人间的时间决定短。
人间寿命短,恶道寿命长。佛说人间一个月是饿鬼道的一天,我们人间过一年,饿鬼道才只十二天。鬼的寿命有多长?假设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鬼的寿命差不多皆是千岁。地狱道就更可怕!李老师编的《佛学概要十四讲》说,地狱道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二千七百多年。中国号称五千年历史,在地狱才二天。地狱的寿命多长?短命的万岁,长命的是万万岁,实在可怕。佛在一切经典里讲地狱,总是讲得很详细,用意就是劝告我们去不得。为什么还要造业,偏偏要去,这怎么得了!畜生愚痴,也很难脱离畜生道。这是说明三恶道真正可怕。
不是对于事实真相彻底搞清楚的,警觉心提不起来,起心动念还是被妄想、习气所主宰,就是经典里常讲的“可怜愍者”。真可怜!“可怜”不是指世间孤苦伶仃的人,是指世间不知道事实真相,起心动念都在造恶业的那些人,真正是可怜者。明白这个道理,真正要回头,从那里回头?就从佛的教诲回头,决定不造口业,认真修持五戒十善。这是佛法修学的最低标准,五戒十善只得人身。来生要得人身,认真的修五戒十善,绝对不嫉妒人,绝不破坏别人的好事。“好事”是指对社会有意义,对大众有好处的事。不但不破坏,还要尽心尽力帮助,希望它成就,希望它更圆满。我们尽一分心力,就是随喜功德。要孝顺父母,尊师重道,与人往来要有信用,存心要真诚。这就是“修行”,把以往所有的恶习气修正过来,这个人就得救。
如果这个人回头,而不知道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至少来生可得人身。得人身之后,能不能保证不迷惑?很难。难在那里?第一、自己有恶习气,心里有烦恼。第二、外面有恶友,有恶缘。恶友挑唆你,恶的环境引人起恶念,让人造恶业。人事环境与物质环境都不好,所以要想保住清白,决不是一桩容易的事。
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
愚昧无知者,误认为自己很能干,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贡高我慢,狂妄到了极处。
“侵”是侵犯。此处讲的“道”就是诈术,欺骗人,伪善欺诈。现代社会,无论在国内、国外,不难看见这些事、这些人。我们应当回头想想自己,是不是这一类的人。
欲人畏敬。不自惭惧。
此言作威作福者,不自惭惧。“欲”是希望。希望别人对他恭敬,希望别人怕他,所作所为都在此处下功夫,不知道惭愧。“惭”是良心的责备;“愧”是舆论的制裁。自己造作恶业,没有良心的责备,即世人常讲的“天良丧尽”。这样的人在佛法里称为“一阐提”。一阐提是梵语,是没有善根之义,佛来也度不了。因为他自以为是,自以为聪明,认为佛也不如他,菩萨更不用说。不接受教化,必堕三途。舆论制裁,他置之不理,根本就无所谓,还是我行我素。这就是“一阐提”的诠释。
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
这种人无恶不作,在社会上也可能是大富大贵。为什么没有报应,为什么不折损他的寿命?其实是真的折损,他本来可以活到一百岁,现在七十岁死了,已经折损三十年。这种富贵是他前生修积得多,虽然浪费,浪费得很快,因为前世修的福多,前世修善积福;这一生纵然作大恶,尚未享尽,虽经消损,余福尚多。如果前生修积福少,造大恶者,报应立刻就现前,因为福报享尽了。恶报立刻现前。
今世为恶。福德尽灭。
此即现前的果报。虽然过去世积德修福,但是这一生迷惑颠倒作恶太多,他的福德逐渐都消耗尽。看他过去生中积的善德多少,积得多,还要好多年才能消耗得尽;积得少,很快就耗尽。
寿命终尽。诸恶绕归。
福善之报消耗尽时,冤家债主都来了,这个时候,讨命的讨命,讨债的讨债。这种现象,如果稍微留意,不难发现。特别是在医院里,看那些病重垂危的人,听听他的说话,他说看到某某人来了,某某人来了……,所说的皆是已经过世的人。他看到很多鬼魂来了,这些鬼魂是真的还是假的?确是真的。是不是他的亲人?不是的。《地藏经》上说得很清楚,这是冤家债主变成他的家亲眷属来诱惑他。如果现的是本人的面貌,他看到,决不会跟著冤家债主走。所以,这些冤家带上一副假面具来骗他,他很容易就跟他们走了;走了之后,面孔一转变,就跟他讨债,就要报复。家亲眷属不会再见面,经上讲得很清楚,死了以后各奔前程,各人造的业不同,纵然再见面,也不认识。再见面,已经改头换面,怎么会认识,何况还有隔阴之迷。这是冤亲债主来报复,“诸恶绕归”,后悔莫及。
又其名籍。记在神明。
此二句与前面的意思一样。阿赖耶识里落下恶的种子,天地鬼神没有不知道的。《太上感应篇》讲得很好,“举头三尺有神明”,不要以为自己起心动念没有人知道,天地鬼神确实都看到。天地鬼神的神通还小,你看《无量寿经》上讲的西方极乐世界,凡是往生的人皆是天眼洞视,天耳彻听。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起心动念,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没有一个不看见。你骗谁?骗愚痴的众生可以,骗诸佛菩萨,就大错了!正是自欺欺人。所以,这一部经若真正能体会,真正能明了,则起心动念自然正大光明。我们可以跟西方极乐世界的诸佛菩萨相比,你心清净,我也不输你,这样的人才能往生。如果相差悬殊太大,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古德常说“喊破喉咙也枉然”。因为心里还有恶念,身口还造恶业,所以念佛不能往生。
殃咎牵引。
“殃”是灾殃;“咎”是罪过。自己造作的罪业在引导自己,这就是“业力”。业力引导趋向恶道。
无从舍离。
六道凡夫是恶业牵引著。念佛的人是愿力在引导著。有愿力,业力一定伏住。不可能业力与愿力同时起来,没有这个道理。比如明与暗,房间里不可…
《无量寿经讲记 浊世恶苦 第三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