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量寿经讲记 心得开明 第三四▪P3

  ..续本文上一页是“佛法”。为人介绍时,要介绍真正要紧处,人家听了当然欢喜,当然接受。不要跟他讲,这个菩萨很灵,那个菩萨神通很大,否则人家就说你迷信。你是真的讲错,介绍错了;必须介绍“正道”给他。劝人念佛不容易,世尊在此对弥勒菩萨讲“实当念佛”。弥勒菩萨是等觉菩萨,才跟他讲实当念佛,因为他能相信、能接受,听了不怀疑。

  “正道”一定要清楚,要理解。佛法所修学的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是佛法的“正道”。用什么方法修?方法很多,可以广泛的介绍一般人能做到的。不要介绍参禅,若无真善知识指导,参禅的确不易。介绍“读经”,一般人都能接受。读经的要领是“不求解义”,用这个方法止息妄念,修清净心。如果读经时还研究其中的意思,心又不得清净。若不读经,自然就打妄想,所读的经文愈长愈好。

  古人读经,多半选《法华经》、《楞严经》。这两部经的分量恰到好处,从头到尾念一遍,一般人要念八个小时。一天八个小时不打妄想,这是好功夫。念得很熟也要五个小时。现代人工作很忙,没那么多时间读诵,就劝他念《无量寿经》最好。这部经不太长,也不太短,初学的人念一遍需一个半钟点,念熟之后只要一个小时。一天有一个小时不打妄想,头脑清净,对于身体健康就有很大的帮助。只教他念,不要让他想。念熟了,意思自然就明了;熏习久了,自然能发心依教奉行,得到真实的利益。这是“开示正道”。

  度未度者。

  还没有得度的、没有接触佛法的人,我们要给他接触佛法的机会。没有正确认识佛法的,要教导他。佛法是佛陀的教育,决不是宗教。佛陀的教育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党派,超越宗教。何以知之?请看《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参访的那些菩萨们,国籍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他们都来学佛,都来接受佛陀教育,而且都在佛陀教育里修得学位(菩萨是学位)。其中一位宗教徒胜热婆罗门,是婆罗门教的领导人;遍行外道也是一位虔诚的宗教界的长老,可见它是超越宗教的。我们必须为人解释清楚,基督教徒也很乐意来修学,天主教的人也喜欢来修学,都来皈依三宝,来修学佛法;因为这是接受圆满智慧的教育。

  佛陀教育确实没有宗教的界限。如果说,我们是佛教,他是基督教,彼此互相诽谤,我们的清净心即失去了,平等心也没有了。所以,要把佛法介绍给不知道佛法的人;想要在这一生中真正得成就的,把成就的方法介绍给他。这就是菩萨事业,是菩萨应当做的。这一段经文不长,但是字字句句都非常实用,我们应当好好的学习。

  若曹当知十方人民。永劫以来。辗转五道。忧苦不绝。生时苦痛。老亦苦痛。病极苦痛。死极苦痛。恶臭不净。无可乐者。

  我们必须知道这个世间的真实状况,才会发心断恶修善。总而言之,三界统苦,这是事实。世间人所谓“乐”,实际上只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决不是事实真相,只是受苦暂停。暂时停止的感觉以为是乐,其实它只是暂停而已,不是真的没有。佛要不提醒我们,自己不能很冷静细心想想,这桩事确实被疏忽,导致我们对于宇宙人生许多的错觉。错误的想法与看法,必然有错误的造作,这才有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有没有终了的时候?没有。

  “若曹”是指你们大家。佛在此告诉我们,应当知道,“十方人民”不是单指娑婆世界,而是指十方一切诸佛世界,六道众生大致上都是一样的,跟我们此处相差不多。

  “永劫以来”。从时间上说,太长远了,长远到没有法子计算。“辗转五道”。“五道”就是平常讲的六道,说五道就不含阿修罗道。《楞严经》里讲得很明白,除了地狱道没有阿修罗,其他四道,天上、人间、畜生、饿鬼皆有阿修罗。凡是阿修罗都是有福没有德。福报在那里修?罪与福都在人道修。天人只知道享福,不会修福。三恶道人受罪,造业的机会也很少。唯独人道可以造恶与修善,所以感得六道轮回。

  我们讲六道,就是将天阿修罗也算是一道,他有天人之福,没有天人之德。我们常讲凶神恶煞,就是阿修罗。天上也有凶神、有恶煞;鬼道也有恶鬼、有罗刹,是鬼道的阿修罗。阿修罗怎么得来的?他们肯修福,所以福报很大,但是他们的嫉妒心、嗔恚心很重。因此,感得大福报,然而还有嫉妒、嗔恨的习气。在天上就变成恶神,不是善神。在鬼道也变成恶鬼。在人间就变成恶人,像希特勒、史达林这一类的都是人间的阿修罗。于是辗转五道,永远没完没了,这才是事实真相。

  在此五道中,人道的寿命短,其他四道的寿命都很长。实在幸亏作人的时间短,造作罪恶还有限度。如果人的寿命长,一生造善固然好,若造恶业还得了。知道这个事实状况,才真正“忧苦不绝”。了解事实状况,才晓得担忧,才知道是苦,没有乐。

  我们得人身,就是苦本。每天要吃三餐饭,一餐不吃就饿得很苦。吃饱了很快乐,那是苦受暂时停止。假如真乐,作人不须吃饭、喝水,这多快乐!累了要休息,不休息苦就来。由此可知,身是一切苦受的根源,有什么好处。生、老、病、死,这四种苦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生之苦,如果不是佛在经上说得那么详细,我们想像不到。

  佛说,一个人来投胎是由四种缘而来的,如果子女跟父母没有缘分就不会来。这四种缘分就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我们想想,家亲眷属是报恩的多,还是报怨的多?只想想我们自己处世、待人、接物,是不是常受恩惠?你不给人恩惠,谁来报你的恩!你一天到晚看这人不顺眼,那人也看不惯,你的周围都是冤家债主,将来到你家投胎就是报怨的,不是报恩的。报恩是天生的孝子贤孙,外面诱惑都不会带坏。为什么善人家里生的小孩都善?善与善感应。你修善,我也修善,彼此非常欢喜,志同道合,而且过去世又有关系,自然就来了。恶与恶交感,你喜欢做坏事,我也喜欢做坏事,志同道合,他就来了,这就是败家子,报怨来的。晓得事实真相,平常处世、待人、接物,尽量施恩,绝对不与人结冤仇。结了冤仇,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事非常可怕!冤仇愈结愈深,愈报愈残酷。

  神识来投胎,一入胎就不自由。没有入胎的时候,他自由自在。孔子称之为“游魂”,《易经》上讲的“游魂为变,精气为物”,这两句话对于宇宙人生的观察,跟佛法讲的完全相同(当时佛法还没有传到中国)。游魂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的“灵魂”。事实上他不灵,真的是冥顽不灵。说“游魂”很有道理,他的速度非常快,非常不稳定,到处乱跑。可是他一入胎就不能动,就失去自由,所以佛经把胎胞比成地狱。这十个月的坐胎,就等于在地狱受罪一样,他的感受不晓得有多少年!我们常讲“度日如年”,坐胎时在母亲肚子里,真是度日如年,所以称作“胎狱”。他的苦乐随著母亲的心情而变化:母亲欢喜的时候,他的苦受比较少;母亲一不高兴,他在里面就非常痛苦;母亲喝一杯热茶,他就像在火烧地狱一样;喝一杯冰水,就像在寒冰地狱一样。他有种种感受,非常痛苦。

  “生时苦痛”。出生的时候,佛在经上形容,有如通过夹山地狱。生出来的时候,皮肤跟外面空气接触,就像针刺在身上一样,所以一出生就痛哭。你们看,那一个小孩出生时笑咪咪的?没有见过,皆是大声痛哭,就证明他出生不快乐。人在痛苦的时候才哭,所以一生下来就苦,苦一辈子,永远苦不完。这是事实真相。我们已经过了这一关,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这是愚痴。

  人不能不老,不老就短命。若不欢喜短命,就要受老苦、病苦。纵然现前还没有亲身体验到,但在周边环境的人都看得到,或者自己家里有老人,亲戚朋友中有老人,再不然到老人院参观。外国有许多老人公寓、老人院,办得很好,在物质生活上得到照顾,不觉得缺乏,但是精神生活之苦,没有办法解决。老人住在那个环境里有什么感觉?坐吃等死!就像判了死刑一样,日期已经定了,只是还没有执行,非常可怜!而且老人院里每天都有老人过世,抬著走了。看到今天这房间空了,明天那房间空了,想想过几天轮到自己,这种痛苦的精神生活,就不是物质生活能弥补的。

  老人的幸福,是在年老时能有机会经常跟年轻人相处在一起,他心情就愉快。见不到一个年轻人,心里就悲哀,这是必然的道理。今天社会的发展已迈向工商业时代,每个人工作都非常忙碌,没有时间照顾老人。中国人还有一点旧观念,星期天或者半月、一月会去看看老人。外国人已经没有这个观念,一年难得去看一次,甚至十年、八年才想到还有父母在,想去看看,到那里也找不到了,可能搬家,或者已经死了都不知道。有的小孩十几岁离开家庭之后,一生都不再见面,这在外国是很平常的现象。

  “病苦”。病的时候自己活动能力失掉,饮食起居都需要别人照料。死是最痛苦的,究竟痛苦到什么程度,也无法想像。佛在经上比喻:人的神识离开身体时,痛苦就像生龟脱壳,活的乌龟被剥下壳来。佛以此形容“死苦”。

  除生、老、病、死之外,还有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这是我们身外之苦,那里有乐?佛说的都是事实真相。

  “恶臭不净”是讲我们的身体,一星期不洗澡,身上就臭,谁都不愿意接近你。“恶”是恶念。贪、嗔、痴、慢是恶。身体细胞新陈代谢,不干净。要真正认清楚事实,才知道佛所讲的事实真相一点都没错。

  “无可乐者”。这个世间那有可乐之事,所有一切万法刹那变化,皆是无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不是真实的。佛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所有十方世界,唯独西方世界不一样,西方世界是真常不是无常。为什么它是真常?西方世界没有一个人作恶,没有一个人有恶念。当知一切现象唯识所变,一切众生生活环境是随著意念起变化的,经上常说“依报随著正报转”。西方极乐世界依报之殊胜,是他方…

《无量寿经讲记 心得开明 第三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