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量寿经讲记 浊世恶苦 第三五

  浊世恶苦第三五

  世尊在这一品经文里,苦口婆心教诫我们,劝导我们要明了事实真相,认清现实环境,必要断恶修善,才能真正离苦得乐。尤其是现前这个时代,若与经文对照,世尊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将今天社会状况看得非常显明。这是我们对世尊的智慧、能力不能不佩服的地方。当然,这样的智慧能力,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

  这一段文是赞叹。“汝等”指弥勒菩萨暨与会的大众们。身为佛的弟子,能在浊恶世间端心正意,给世间人作一个好榜样,现身说法。如何在浊恶世间真正能离苦得乐?苦从那里来?苦从恶业来,世间人造恶,自己并不知道,就是所谓的“迷惑颠倒”,虽不是有意做的。有意做的当然有,但是多数不是有意做的,是因为愚痴,没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往往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他们是看错了。

  以现前的社会现象来说,即使受过高等教育(高等科技的教育),对于是非善恶还是很难辨别。譬如,爱因斯坦受过高等教育,不能说他不聪明,然而他为什么发明原子弹?他没有想到会给世间带来严重危害。如果是受过中国古代的教育,虽然知道怎么做原子弹,决定是密而不宣,因为他明了将来很多人会遭难,他负有因果责任。原子弹一旦落在野心家的手中还得了吗!这就是教育,能使人辨别是非善恶。

  中国诸葛亮是很聪明的人,也有科学头脑。他发明“木牛流马”,在中国历史上有记载,是一种机械化的运输,不知道他是怎么做的。虽然它的速度不高,史书上记载,一天可以走三十里,但它不需要人力。他死后,技术不留给后世,就是怕这种机械化的技术,若被后人所得,经过再研究,再改进,再发展,会给社会大众带来不幸。尤其不可被野心家们利用,所以诸葛亮不肯把它留传下来。

  “教育”就是教我们能辨别是非善恶,教我们念念都要想到社会大众,有义务照顾今世、后世一切众生的幸福,这才是教育。决不是为自己的名利,更不是炫耀自己的才能。听说,爱因斯坦晚年非常后悔把原子弹的理论公布于世。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若能在起心动念之处克制自己,不做恶事,这才是“大德”,是真正的成就德行。

  这一品经文很长,这句经文在这品经里是总纲领,非常重要,我们要牢牢记住。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不作恶。不作恶的标准,就是绝对不伤害别人。伤害自己不要紧,决不要伤害别人。下文具体说明怎样才不造恶。

  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恶少。易可开化。

  诸位要记住,佛讲经的原理原则永远不变,但是种种境界之不同,将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这一句是讲现前这个阶段,十方世界的状况比我们世界好。娑婆世界比不上他方世界,但是娑婆世界过去也有非常好的时候。这一点我们要懂,娑婆不是永远苦,过去苦、现在苦、未来还苦,没有这个道理。所谓风水轮流转,总是会变的。目前这个世间状况是很苦,真正比不上他方世界。追究原因,为什么比不上?不要说他方世界,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种种苦难在在中国历史上是找不到的。中国历史上有过乱世,但时间都没有这一次长,没有这一次严重。从历史观察,这一代不如过去。再从横面看整个世界,中国在过去,曾经是整个世界上最光辉灿烂的民族,是高度文明的国家,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今天我们台湾除了财富之外,在文化水平上,若跟其他国家来比,实在是落后很多,许多不如他国的,原因在教育。

  中国古代为什么好?人民从小就接受儒家的教育,从小就培养成伦理道德的观念,起心动念都有一个准则。虽然有出入,但是不离谱,离这个标准总相差不远,道理在此。过去所谓的“礼义之邦”,人人讲礼、守法。肯牺牲自己,帮助别人,这是“义”。舍己为人,从前是这么美好的社会。再看看现前社会,礼义沦丧。民国以来,我们舍弃孔孟的思想。孔孟教育是从汉武帝时建立的,教育的宗旨就是以孔孟伦理道德思想为教学的中心,一直到前清二千年来没有改变。后汉明帝时,佛法传入中国。孔孟儒教、大乘佛法,规范中国百姓人心,所以能维持长治久安,维持礼义之邦。

  今天我们把传统教育舍弃,社会呈现混乱的现象。这乱象有没有办法改进?没有办法!即使再从孔孟教育做起,至少也要三十年至五十年之后才能看到成果。这是非常困难,是很痛心的一桩事。

  十方世界何以现在比我们好?十方世界都有诸佛菩萨在教学,我们这个世界没有。诸佛菩萨不来,高僧大德们也一个个凋零。黄念祖老居士是当代非常希有难得的大善知识,最近也往生了。当今佛法在全世界,讲经的人才实在太少了,幸亏利用现代科学工具,录音带、录影带、CD、网路的传播,聊胜于无。

  我在南洋弘法,知道马来西亚佛教的状况,许多大城市的佛教团体都在听录音带,都在看我们赠送的经书。特别是《无量寿经》,在东南亚地区人人读诵,都依这个方法修行。更难得的是我过去没听说过,也没见到过的一桩事。在新加坡,贩毒是唯一死刑,且是绞刑。贩毒的人很多,而且都很年轻。这些贩毒的人被抓到之后,关到监狱里就等著上断头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李木源居士,到监狱里劝他们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大多数囚犯都能接受,监狱就像精进佛七的佛堂。因为他们都知道那一天往生,所以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老老实实在那里念佛。不念佛的人上断头台的时候全身瘫痪,需要几个人架著上去,吊死的时候七孔流血。念佛的人不需要人搀,自己上去,大大方方地,一点恐惧都没有;吊死之后面貌正常,不可思议。火化后捡得坚固子(舍利子),是我自己一生中所没见过的,颜色好,又大,坚硬的程度,掉在地上像金属的声音一样,真正不可思议。一个要上吊刑了,全狱的囚犯都为他念佛送行,证明佛经上讲的,若一日到若七日念佛,真实忏悔,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是真能成功。

  他们在上吊的前两天,佛号日夜不间断,而且面貌都改了。他们的家属去探望,非常明显的觉察到,没有关到监狱以前的面貌很坏,家人都不愿意理会;而在狱中念佛之后,整个人的相貌都变了,变得清净和善慈祥,家人眷属看到,没有一个不欢喜。所以,新加坡有不少贩毒的人往生成佛。各有因缘,因缘虽不同,他们往生成佛,却一点都不假。这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李木源居士问我,这样方式往生好不好?我说,很好!

  唐朝善导大师就示现一个榜样,他是净宗第二代祖师,传说他是在寺院门口的柳树上吊往生的。这就是给后世人看,若在紧急关头,任何方式皆可往生。我们今天在新加坡看到这些死囚上断头台往生,示现这么好的瑞相,肯定往生。他们没有第二个念头,只有一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先去的人跟后面的人说:我先走,我在那边等你们,我们到那里再见。实在不可思议!这才晓得大乘佛法教化功德之殊胜,我们无法想像得到。

  “十方世界”佛菩萨多,佛陀教育普及,所以“善多恶少,易可开化”。“开”是开导;“化”是教化。“开”就是开示;“化”就是悟入。如佛在《法华经》上讲的“开示悟入”,真正觉悟,真正入佛菩萨的境界。“化”是变化气质。变凡夫为圣贤,是教学真正的成果。这是佛赞叹他方世界。

  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

  佛菩萨为什么不来我们这个世间?我们不能怪他,不能冤枉他,佛菩萨过去常在中国示现,历史上记载很多,那是暴露身分的,没暴露身分的更多。现在为什么不来?原因是现代人不肯接受。也许有人说,我们很乐意接受。其实你的乐意是嘴皮上的,心里并没落实。嘴皮上跟佛菩萨不能感应道交。你真心好善、好德,诸佛菩萨那有不来之理。口里喜欢,身心不能奉行,阳奉阴违,这是得不到感应的。无佛教化,世间人就苦。

  尤其是现前这个时代。最近二、三十年来,我们看全世界的人心动向,可以说皆是听骗不听劝,喜邪不喜正。不喜欢正法,讲求神通、感应。不愿意坐下来接受佛菩萨真实的教导,不喜欢读经、念佛;喜欢神通、感应,喜欢奇奇怪怪的。所以,不是佛不来,而是众生不要佛。正法没有人提倡,没有人支持、拥护,所以正法衰微,结果世界变成“五恶世间”。

  “五恶”就是杀、盗、淫、妄、酒。前面四科“杀、盗、淫、妄”非常明显,末后这一条是五戒里的酒戒,但是讲得很少。细看经文,实际上讲的是“十恶”里的贪、嗔、痴,也就是意业三恶。因此,这一品经文讲得非常具体,非常完备,它的内容就是“五戒十善”。若心行全违背五戒十善,就是造作十恶。现前这个世间确实是这种状况,所以大家过的日子很苦。“剧苦”是剧大之苦,不是小苦。今天在社会上,穷人苦,富人也苦;没有地位的人苦,作总统、作院长的人也苦,没有不苦的。

  我们知道“果”,也知道“因”,而后才知道怎样离苦得乐。我们希望在剧苦的世间找出一条生路。这一条生路就是破迷开悟,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在这个时代,我们提倡净宗,虽然依据的是五经一论,决定是以《无量寿经》为主体,其余的经论是辅助。

  《地藏经》我讲过很多遍,同修们要记住,不要产生错误的观念。《地藏经》是辅助我们修行的。原因在那里?就是这些年来,看大家读经很用功,念佛也还不错,都相当精进,为什么习气不能断,烦恼不能除,依然是非善恶不能辨别,就是智慧不开。原因实在是我们没有把基础奠定好。基础决定是《观经》的“三福”,所以我讲《地藏经》是依“三福”讲的。以《地藏经》来解释三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我是以这一部经来说明这十一句。你们仔细听我在图书馆讲的《地藏经》,是不是讲…

《无量寿经讲记 浊世恶苦 第三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