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谕策进第三三
世尊在这一品经中为我们说明这个世间,特别是现前的社会,几乎每个地区都存在严重的污染、秽污、迷邪,令众生苦报无尽。佛教我们认清事实,劝勉我们求生净土。前品末后曾说“何为著世事,譊譊忧无常”,至此才把这桩事详细说出。
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尊卑。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为心走使。
这一段是总说。总而言之,世间人由于迷惑,不能认清自己以及生活的环境,所以应该要做的事往往疏忽了;不应该做的事却拚命在做。真是颠倒!佛在此品开端就说出。佛要是不说,我们确实不能辨别真妄、邪正、是非。
什么是“不急之务”?“不急”就是不要紧的事。世间人都在竞争,争一些不要紧的事;而这一些事,世间人觉得很重要。什么事?名利,争名夺利,贪著五欲六尘。当知舍离欲贪,日子会过得更自在;拚命争夺,就制造六道轮回。轮回是自己造的,下句即是具体说明。
“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剧恶”指造作十恶业,这是凡夫众生共同迷执争取的。身造作杀、盗、淫,口造作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意造作贪、嗔、痴。十恶在现前的社会普遍存在,这个事情很麻烦,非常严重。每个人都争名夺利,造十恶业,无论有没有争取到,都苦。“求不得苦”;得到之后也不乐,也苦。“极苦之中”造罪业,心神不安,这是今天社会的状况。
在台湾这个小岛,从都市到农村没有两样,普遍在造恶业。不但造恶业,还在加速的增长,没有看到它减少,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学佛的人,头脑总是稍微冷静一些,冷静就能看出事态的严重。有许多人见到,我也常提到。
美国也不是个好地方,造作恶业也非常严重。没错!但美国造业之严重,只限于几个大都市。就好像得了癌症,癌细胞只存在某几处,并没有扩散,还没有到要命的时候,也就是说美国的农村好。到美国乡下去看,农村老百姓安分守己,没有贪、嗔、痴。他们没有贪心,觉得日子能过得去,平平安安就非常满足,一个月的收入够用就行了,这很难得!所以美国还能长治久安,几个都市里造作罪业还不足以影响他的根本。看看我们台湾,都市跟农村几乎一样,这就可怕,这是众生的共业。
共业能不能化解?能!学佛的人愈多,真正用功的人愈多,大的劫难就能化成小的劫难,小的劫难就能消除。这是要靠同修们真正明理,真正修行,不但救自己也救我们附近的人。所以,这个社会造作罪业这么严重,还没有崩溃,幸好是台湾念佛的人多,特别是念《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的功德无与伦比,一切经咒都不能跟它相比,真正是“如来所说第一经”。
《无量寿经》经这些年的提倡,在台湾全省从北到南每个地方,普遍都有人在认真念、认真修学,这是台湾安定的力量。这个力量一般人看不出来,我们自己也不必说。说了人家笑话我们:台湾安定是你们的功劳?实在是不假,确实读诵本经得三宝加持,龙天拥护。本经是“如来唯一真传”,一切诸佛普度众生之真实法宝。
“剧恶”是极大之恶因,感得极苦之果报,可是大家还不觉悟,还是“勤身营务”。“勤”是非常勤劳在造恶业;“营”是经营;“务”就是在制造、造作。“以自给济”指不择手段的争取名利。
“尊卑,贫富,少长,男女”,这八个字把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全都包括尽了,几乎无不造作恶业,争取名闻利养,贪图五欲六尘。
“累念积虑,为心走使”。“累念积虑”即是俗话讲的“处心积虑”,起心动念所想的多半都是损人利己,不顾别人的利害,不顾社会的安全,只求自利。现在就是这样的社会。“为心走使”。心是妄心。妄念不息,天天打妄想,身、口都被妄念支配、指挥,为妄念驱使在造业。
无田忧田。无宅忧宅。
这些是今天讲的不动产,土地房屋,愈多愈好,贪而无厌。
眷属财物。
“眷属”指父母、妻子、儿女。“财物”除土地房屋之外,所有一切财物都包括在这一句里。
有无同忧。
没有得到的,想得到,想尽方法去争取;得到之后又怕失掉,钱多了又怕钱会贬值。操心的事永无止息!患得患失的妄念无法安静下来,牵挂忧虑的事太多。
有一少一。
有了这一样,想到那一样还没有。天天跟人比赛。已经有了房子,看到别人的房子比我大,心里很难过。已经有车,看到别人开的是外国名牌车,心里又难过。天天在物欲上竞赛,这怎么得了,日子还能好过吗!台北市买车容易,却找不到停车位。车开出去,又提心吊胆,怕出车祸,怕出人命。知足的人有福,出门坐计程车就好,一招呼就来,坐到目的地,一点也不操心。养一部车的开销,比一个月坐计程车的开销要高出很多倍,所以不买车。不买就不操心,没有忧虑、没有牵挂。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心安理得,一天到晚没有操心、没有忧虑、没有牵挂,这个人才是最有福报。绝对不是有财富的有福、有势力的有福,这些才是没有福报。富而苦,不如贫而乐。
心里没有事才好,真正幸福,不要有事。“老实念佛”是真正要紧的事,其他的都不要紧。老实读经、念佛,才是觉悟的人唯一的大事。
“有一少一”是世间愚迷人的通病。
思欲齐等。
凡事都想要跟人家一样,这是不可能的,决定做不到的。世间人种因不同,果报如何能同。人各有福报。现在人把中国古书舍弃不念,因果报应的教训也不相信,这就是天下大乱的根源。古圣先贤的教训是真理,是几千年累积的经验,智慧的结晶,不同于现代人的言论、著作都是胡思乱想。多读古书,如《了凡四训》、《感应篇》,书上说的都是事实。古圣先贤所说的,世间功名富贵是命,是自己的善因与祖先多少世修善、积功累德的善缘,才感得儿孙发达。善因与善缘感应才到一家,世间决没有侥幸的事。
正是《了凡四训》讲的“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中国孔夫子就是一例。夫子一生做些什么事?夫子年岁并不大,他过世的时候才七十多岁,一生只以真诚清净之心教化众生,终身从事于教学,劝善规过,教人明了人伦之大道,做一个安分守己之人。人人安分守己,则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他一生做的就是这些事。传到今天,孔德成先生是第七十多代,这是积百世之德。孔先生到国外,人家听说是孔夫子的后裔都特别礼遇,此是祖宗积德之光。
“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在中国,历代的帝王建立政权,能享国几百年,能传十几世,也是他家祖先所积的德。不积德的,纵然打下天下,没过几年就完了。历史上楚汉相争,项羽之流就是例子。他没有修善积德,跟汉高祖就不一样,可见不是武力能夺取名位,而是福德。每个朝代变更,群雄割据,到最后成功的都是祖宗积德,自己有德行,才能成大功建大业。
大至一个国家,小至县市、邻长、里长,也要修善积德,不是侥幸的事。古代考功名,考秀才、举人也要积功累德,并非凭才学能考取的,所谓阴德。这种例子太多,不胜枚举。我们要仔细想想,它有道理,要深信不疑;不要跟人家在名闻利养上比赛,那是自讨苦吃。
佛教我们要知足常乐,于人无争,于世无求。知足是第一富,住此世间已达无需求之境。不知足的人,贪求无厌,永不满足,所求甚苦。
适小具有。又忧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
“适小具有”指辛苦经营,求到一些,生活已经能过得去了;但是“又忧非常”,此是既得不免患失。那些是“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凡夫之人得失心很重,惴惴不安,确实如此。我们在社会上处处皆能见到水火无情。盗贼的目标都在富有之人,是他们抢劫的对象,一般平民不是他们的对象。所以说:
焚漂劫夺。消散磨灭。
此乃指非常的灾难,今天所谓的“意外灾害”,很难避免。佛教我们舍财修福,唯有真正有福的人,无论在什么灾难之中都能平安度过,因为他有福报。所以,钱财存在银行不可靠,存在那里最可靠?多做善事最可靠。可是修善也不容易,因为很难辨别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假善。
《了凡四训》里说,善有真假、有偏正、有半满、有大小,要有能力辨别。在佛门积功修善是第一大德,但是现在佛门也有真假、也有偏正,有真佛、有假佛,不能不辨别。如果把福种在假佛身上,不但将来得不到福,还造罪业,这问题就严重。
我常常劝人修福只做三桩事,决定是真的,没有过失。
第一、布施佛法。印送佛经、录音带、录影带、CD光碟,传播布施佛法,决定是正法,不是假的。我把佛经送给他们,他们拿去卖钱也没有关系,只要有人买,买的人也看,不怕人家拿去卖。这是真正的善。
第二、放生。放生是真善,但不要刻意去做,不要定了日子刻意去放生。因为人家听说那一天佛教要放生,就特别去捕捉鸟兽,这是令人残害众生,造作罪业。不放生,他不捕捉;听说这一天大庙会要放生,反而特别去捕捉。你们造的罪业有多重!所以不可刻意放生。譬如,家庭主妇每天早晨上街去买菜,看到活活泼泼的小动物,判断它确实还能活得下去,即可买来放生,绝不刻意。随时遇到了随时放生,不要定日子;定日放生等于过失,弊病很多。
第三、救济病苦。真正缺少医药,很苦的病人,要照顾帮助他们。这三桩事决定没有过失。在一切善法里,以布施佛法的功德利益最殊胜。
现代人布施佛法,除了印送经书之外,随时自己可以拷贝录影带、录音带、CD光碟,与需要的人结缘。我们在家里可以一面听讲一面拷贝,赠送给亲戚朋友,广为流通,这是财法二施。像这样布施佛法,花的钱不多,做的功德是真实的。如果再有能力,想多做一点好事,我们有一些录音带,可以送到广播电台播放,听的人就更多,布施的范围效果就更大。
我不…
《无量寿经讲记 劝谕策进 第三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