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气不好,找一辈子也找不到。纵然找到,他讲的,你相不相信?要是不相信,也是枉然!遇到等于没遇到。所以,善知识是缘分,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真心想学道,遇不到善知识,怎么办?常常有人来问我,要我介绍。现代人谁是善知识,我也不认识。但是我们想想,古人总是比较可靠。
距离我们最近的印光大师是善知识,这几乎是现代人公认的。我们依他为老师,大概没错。印光大师已经往生,到那里找他?印光大师《全集》在此,台湾流通得很多。只要老老实实依靠《全集》修行,就是接受印光大师的教导,就没错,依他为老师。
可是要记住,以他为老师,决定不能听别人讲经说法;要是再听别人的,就不是尊师重道,就违背老师。只可以跟一个人学,不能跟两个人学。跟两个人学,是走两条路;跟三个人学,是走三叉路;跟四个人学,就是十字街头,结果无所适从,决定学不成功。所以,只能跟一个人学,一直学到自己成就。什么成就?心清净,智慧开,不被外境迷惑,不被外境动摇,自己心里有主宰。智慧现前,此时什么人讲经都可以听,什么书都可以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一听就知道那个地方讲得对,那个地方讲得不对,不会盲目跟著走。有这个本事,就出师,毕业了,可以离开老师,到外面参学。没有这个本事,就要老老实实跟著老师,一步也不能离开。我把方法说出来,谁肯去做?
我又告诉他们,我没有跟印光大师,我跟阿弥陀佛学。印光大师是祖师,我跟佛学。跟佛怎么学法?就是依《无量寿经》修学。我们每天念《无量寿经》,就是听佛对我们开示。有不少同修见到我说,“法师,请你给我开示。”我有什么好开示的,念《无量寿经》、听阿弥陀佛开示,多好,何必找我。
念《无量寿经》,不但是听阿弥陀佛的开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开示都在这本经上。依照这部经典的理论教训修学,就是跟阿弥陀佛学。我们都是阿弥陀佛的弟子,都是阿弥陀佛的学生,我们当同学多么好!这是“简择”。要是不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怎么会选择。所以,在一切法门,无量的典籍里,这个选择是第一,没有比这更殊胜的。《华严》到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归《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华严》的归宿。所以,这部经是经中之经,没有比这经更殊胜的。
天眼通达。法眼清净。
“通”是没有障碍。对世间法、出世间法,都能明了而没有障碍,这就是“通达”。“天眼”是讲通达;“肉眼”是讲简择。这个我们可以学。我们多听、多念、多思惟、研究,能不能通达?不能。为什么不能?落到意识里,就不能通达。禅家用功,标榜的是“离心意识参”。参禅,要离心意识;教下也不例外。教下若不离心意识,决定不能大开圆解。净土念佛,若不离心意识,念佛决不能得理一心不乱,事一心可以得到,但是这里面有差别。禅家要是不能明心见性,就不能出三界,还是搞六道轮回。教下若不能大开圆解,也不能超越轮回。净土最大的好处,只要功夫成片,就能带业往生。这是占大便宜,所以是其他法门不能为比的。其他法门,的确要修到相当的标准。唯独净土法门,只要念到“功夫成片”,不通达还能往生。这是念佛法门殊胜之处。法眼不是肉眼,“法眼”是清净心。
慧眼见真。
“见真”就是明心见性,澈见宇宙人生依正庄严的真相。
佛眼具足。
这是得大圆满,无所不见!
觉了法性。
尽虚空遍法界,诸法实相,没有一样不明了。这几句经文明白标示我们修学的方法。我再补充几句说明:学佛一定要修清净心,清净心起作用就通达,就是真实的智慧。所以,经的意义需不需要明了?当然要明了,但不是我们有意去求就能得到的。只要有一个求的心,就是障碍,就是妄想,就得不到《阿弥陀经》里教我们的“一心不乱”。我们天天念阿弥陀佛,怎么到今天还没得一心不乱?你念一辈子也不会得一心不乱。为什么得不到?心中有此“得一心不乱”是妄想。妄想夹杂在功夫里,把我们的功夫破坏了,因此得不到。若一心专念,也不去想一心不乱,自然就得到。所以,不能有心去求,有心求,是求不到的;但也不能无心,若不求,也得不到。这事就很难,有心不行,无心也不行,究竟要怎么办?诸位自己去参吧!
古德教我们“老实念”,这就对了。老实念,“念”不是有心,也不是无心,所以能圆满达到目的,能达到功夫成片,能达到一心不乱。到功夫成片的时候,差不多一些事就逐渐通达。因为通达、清净、见真、具足,都是自己的本能。我们的本能丧失,就是被妄想、执著障碍住,不能现前。妄想就是“所知障”,就是“知见立知”。无明是“烦恼障”,就是是非人我、贪嗔痴慢,这些障碍了本能。我们的心逐渐清净,这一句佛号念得功夫得力,是非人我淡了,贪嗔痴慢也远离,妄想分别少了,本能逐渐恢复,运用在生活里,自自然然就得“辩才总持,自在无碍”。如是,佛法即是自己的生活。
辩才总持。自在无碍。
智慧表现在言词上就是“辩才”。清净心表现在生活上就是“总持”。“总持”就是总纲领。世出世间一切法,能完全掌握;宇宙人生的真相,真正明了,在生活中得大自在。世间人所说的幸福快乐,自在无碍就是幸福快乐,快乐无比!华严会上那些菩萨们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那种生活才美满。我们世间人讲美满,讲真善美慧,是有名无实。美满人生只有佛法里有,只有净宗法门最殊胜,在生活中最能表现出美满的生活。
善解世间无边方便。
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能善巧为人解说,使人听见,当下就得真实的利益。“善解”是没有定法。有定法就不是善解。为什么无有定法?因每个人根性不同,每个人心理情结不同;遇到善知识,他能帮助自己把心结解开,就得受用。这就是善巧方便。
所言诚谛。
这句话是作人最基本的条件“不妄语”,对一切人、一切事要真诚。“谛”是实在。要诚实、要实在,没有丝毫的虚伪。
深入义味。
“义”是义理。世出世间一切法深微的道理,他都见到,都明了。
度诸有情。演说正法。
这两句是讲“作用”。“诸有情”指一切有情众生,上自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九法界有情众生,西方世界弥陀弟子都有能力对他们说法。因为弥陀弟子对宇宙人生的真相,了解的深度、广度,远远超过一切菩萨,所以他有能力。我们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只有一个方法,依照《无量寿经》的教训修学。只要真正认真修学,这一生必定能入这个境界。这是事实。不依照这个方法修学,不要说一生不行,就是十生、百生,可能连边都摸不著。
不是说那些大经大论不好,大经大论是好,我们不是那个根基,不是上根利智的人,往往被大经大论误导。它引导的正确,是我们把它想歪了。这都是事实,必定要上根利智才不会被误导。不要说经典,就是古人的注解,我们有的时候也把他的意思看错。不要说注解,我在这里讲经,有些人也把我的意思听错。当面在这里听我讲,都把意思听错了,何况注解,何况佛在经上说的。说、听实在都难!
我们回头依这一部经。我想每位同修读了之后,会同意这一部经比《华严》、《楞严》、《法华》都浅显,很容易懂。将误会、错解的成分减少到最低的限度,这就是本经的殊胜之处。理论、方法、境界,决不在《华严》、《法华》之下,但能避免过失,使我们获得正知见、善巧行法,那些大经决定比不上《无量寿经》。这是《无量寿经》何以受到一切诸佛赞叹、宣扬的道理。
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无诸分别。远离颠倒。
前面说到极乐世界的菩萨,自利利他圆满的功德相状。这四句是接著前面而来的,义理比前面讲的更深一层,是得真实的大自在,与如来果地无二无别。在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就是五个“无”字。这个地方讲的“无”不是什么都没有,不可当作“空无”讲。事上有,理上无;相上有,性上无,要明白这一层道理。
“无相”不是说没有相。诸佛如来在世间应化,所现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怎么说无相?如华严会上毗卢遮那如来,世尊也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怎么说是无相。所以,一定要懂得此地“无”的真实义,才不至于产生误会。
“相有体无”,这是真的。“事有理无”,这是佛在一切经论里都教我们不要著相,道理就在此。为什么不要著相?因为相是假相,相是假有,相是暂有,不是真有,不是永恒的有。这个暂有到底是多久?假如这个暂有是十年、二十年,佛不会反对我们执取,不会反对我们执著。再短一点,相能不能保持三年五载?也没有!佛告诉我们,相是刹那生灭,真的是虚幻的。你想保持一分钟、一秒钟,都保持不住。佛举例说(凡是举例都是举个仿佛,没有办法举得恰到好处)一弹指。什么人弹指?勇士,就是身体非常强壮勇猛的人,气力很壮,弹得很快。如果身体衰弱的弹,慢慢地,弹不动。勇士弹指,弹得多快!“一弹指”有六十刹那,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是“一刹那”。一刹那有九百次业果生灭相续的现象。现代科学家证明,实际上一刹那不止九百次生灭相续,而是亿亿次的生灭相续现象。可见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不可执著。
我们讲暂时,暂时的概念我们都体会不到。我们以为暂时总是短暂的时刻,那里想到这么快!我们凡夫见到这些现象,好像是真的,这是什么现象?这是“相续相”,就是一个相、一个相,连续发生的。它不是前后同一个相,决定不是。就像我们看电影,银幕上看到的画面,我们晓得的确是一张一张的画面放映出来的;不过它放得太快,我们在银幕上看到一个假相,欺骗了我们的视觉,误以为是真实的。一般电影一秒钟镜头开关二十四次,就是二十四个生灭的连续。佛讲一弹指,一秒钟能弹几次?…
《无量寿经讲记 菩萨修持 第三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