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世界独特,它的净土很特别,阿弥陀佛有四土,但是四土在一起,所以一生一切生。
“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这一句是总赞,赞叹到了极处。“圆”是圆满。在圆教里面,这是极圆之教,超越了《华严》、《法华》。“极圆极顿”,“顿”是快速。禅宗是最顿的,它比禅还要快。密宗讲即身成佛,它比密更密。禅与密都不能跟它相比,所以这法门是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我们真正要认识清楚,才有信、愿。我们如果中了大奖,得几亿万元的财产,死了,一文钱也带不去。那个没用处,你得到这个法门才是真正之宝,不是世间财富能相比的。为什么?真正了生死,真正出三界。从今天起永脱轮回,成佛去了。世出世间,还有那一桩事能跟它相比?没有能相比的。认识清楚之后要努力修学,不要空过这一生。
同时还要把这桩事告诉我们的亲戚、朋友、邻里、乡党。自己遇到,得到好处,必要告诉他们专精修持净土法门,同生极乐。多生多劫以后,若是他还在六道轮回、受很多苦难,再碰到你时,他才不会怪你害他生死轮回,吃了很多苦头。如果我们告诉他了,他不相信,将来再遇到你,他不会怪你。只要把这个法门告诉他,我们的责任就尽到了。信不信,修不修,是他自己的事。
三、本经持名念佛法门,圆满直捷,方便究竟。
极圆、极顿,是圆到什么程度,顿到什么程度,这也不能含糊笼统说过。本经与小本《阿弥陀经》是属同一部。无论是理论、方法、境界,都是相同的。只是这本说得详细,经文长,称为大本;小本讲得简单,讲得省略,称作小本。这两个本子都主张“持名念佛”。念佛的方法很多,许多方法里唯有“持名”最为方便,不受任何限制,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里都可以念阿弥陀佛。出声念,不出声,心里默念皆可。所以这个法门是“圆满直捷,方便究竟”。
我们学佛,“佛”是什么,佛的意义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修学就大有问题。“佛”是觉的意思。学佛就是学觉,觉而不迷就是学佛;学佛就是学正,正知正见,不是邪知邪见;学佛就是学净,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所以,佛就是“觉、正、净”。这三个字是一而三,三而一,三个字只要得到一个,其他两个同时得到。三个是一体的三面,一个得到,三个都得到了。这一体三面,要从那一面下手最方便、最圆满、最直捷?就是从“净”。
讲席中曾经跟诸位说过很多次,禅宗是从“觉”入门;教下是从“正知正见”入门;净宗(念佛法门)从“净”入门。要是你选择这一宗,就是学清净心。是不是还需要博学多闻?要是你能得到清净心,然后才可以博学多闻。如果博学多闻得不到清净心,那就坏了。在我想像,博学多闻不容易得到清净心。为什么?经典看多了,未解如来真实义,对释迦牟尼佛都怀疑,会怀疑释迦牟尼佛思想有问题。你看经上,一会儿佛讲什么都没有,空了;一会儿他说不空,一切都是有的,释迦牟尼佛讲话前后矛盾。到底是空、是有?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说话会颠三倒四?是因为你不知道,释迦牟尼佛是对不同根器的人说法。实在说,释迦牟尼佛一生一句经都没讲过。《金刚经》云:“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则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佛实在没有说法,佛一生无非是帮助人们破除执著而已。
你执著空,佛就说有,破你执著空;你执著有,佛就说空,破你执著有。你书看多了,不知道佛这话是对谁说的。我们如果执著有,佛凡是讲“有”的那些法门,我们都不能要。为什么?他不是对我们说的。我执著「有”,佛应该讲“空”,破我执著有。如果我执著「空”,则佛所讲“空”的一切经典,对我没有用处。我们要念那一切讲“有”的,破除我执空。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这才有意思。就好像你现在害病,看药铺里那么多药,你全盘接受,都拿来吃,这一吃准是呜呼哀哉。是不是大夫有过错,还是药店过错?都没有过错,是你自己糊涂。佛法亦如是,看经典能随便看吗?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晓得经典不能随便看。如果不对症,就像药一样,随便吃,没有病会吃出毛病来。
我们今天看许多学佛的人都学成精神病,思想言行都不正常。这不是经典的过失,不是佛菩萨的过失,是自己糊里糊涂乱学一通,得到这样的结果是非常可怕的。自古以来,佛在经典上教训我们,亦复如是。如《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真正是入佛门的第一部重要经典。佛第一句话教我们,要依靠“明师”。这个“明”不是名气很大的“名”,是心地光明的“明”。名气大没用,现代人很会制造知名度,所以知名度高并不代表他有修有学。往往真正有修有学的人,反而没有人知道。
找一位真正有修、有学、有正见的老师给你指路,就不会错。你找到这位老师,必须真听话才行。不听话,对老师还要怀疑,怀疑老师修学教导的方法。这样的态度,是自己菩提道上最大的障碍,结果什么也学不到。什么叫做老师?所谓“师”就是他过去走过的路,吃了好多亏,上过很多当,他现在将他修学历程的种种经验传授给你,使你在修学过程中不再犯同样的过失,这就叫做师。
后人记住前人的教训,不犯前人的过失,后人比前人更高明。这样的学生,一定会超过老师,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师道”。现代人福薄,不懂得事师之道。所谓“事师之道”,是记取老师过去走的冤枉路,我不走,这就是事师之道。老师走过的冤枉路,我还要再走,这是迷惑颠倒,这是真正愚笨,不是聪明人。
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譬如学造飞机,试问你是要学现代最新式的飞机,还是要学一百多年前刚刚发明时的飞机?如果要学刚开始发明的飞机,这是笨,学了几十年、一百多年,永远追不上现代化。聪明人就学最新式的,还要研究改进,超越先进,这是“事师之道”。所以,前人走的冤枉路,告诉后人有直捷的道路,你不要走我的冤枉路。可是我把这些真心话告诉你,你并不相信。
有人来问我:“法师,你是怎么学的,能不能把你的经历告诉我?”他想跟我学。我学佛三十八年,我摸索这条路,走得好辛苦。你要听我的话,我教你这条路,你就省了三十八年;你要是照我的路去走,三十八年未必有我的成就。所以,明白这个道理,我今天讲这一段,你们才能体会。
佛陀经过无量阿僧祇劫,路走得太辛苦、太冤枉了,吃了很多苦头,到最后找到一条成佛的路。他找到了,把这一条路指示我们。我们不相信,还要走释迦牟尼佛那个老路子,还要无量阿僧祇劫还找不到,你说这多愚笨、多可怜。一切诸佛成佛之道是什么?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之后,找到的成佛之路也是“阿弥陀佛”。我们果能接受,这称为“师承、师道”。本师经过无量劫才发现的,我们当下就接受了,立刻就成功,就跟他的地位平等。他成佛,我们也成佛了。难!真正不容易,所以你要相信我。原理在那里?原理就是用念佛的方法修清净心。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佛所说无量无边的经典,全都是清净心里自然流露出来的。我们心清净了,跟佛心是一样的,一切经就像是我自性里流出来的一样,怎么会不懂,怎么会不明了呢!所以古人讲“一经通,一切经通”。
一经通,就是死心塌地学习一部经。我今天在全世界讲经,就讲这部《无量寿经》,其余的经,我都不讲了。为什么?其余的都是二流、三流、四流的。我今天讲第一流的。过去讲很多经是因为没有发现,不识货,没找到。现在找到了,才晓得连《华严》、《法华》都是二流的,其他三流、四流的,我不要了。此经确实是诸佛如来自度化他的第一经!《弥陀经》跟这部经是同部,当然也是第一经。所以,我们现在所讲的就是这两种:《无量寿经》与《阿弥陀经》。两种同时讲,可收相辅相成之效。所以在图书馆,我们一星期两天讲《弥陀经疏钞》,两天讲《无量寿经》。希望诸位真正能体会这个意思。你能体会这一点,就是“住真实慧”,你所得到的是“真实之利”。圆满、直捷、方便、究竟的利益,你就会感觉到了。
一超直入,最极圆顿。
这八个字的含义极深极广。我们要仔细体会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一超”,不但是超,还“直入”,不拐弯的。《华严》、《法华》都拐弯,唯独这个法门是直捷入进去的。这是一切诸佛成佛的不二法门。
以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觉,作我众生之因心,以果为因,因果同时,从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议。
净土法门之所以这么殊胜,完全是以阿弥陀佛“一乘愿海”。“一乘”是佛乘,是成佛。乘佛陀的大愿,是遇到最好的老师,把他最后得到究竟圆满的成果,贡献给大众。换句话说,我们不需要麻烦,不要再修因证果,修因证果之路很长,直接就在佛果上修。所以,他不是从因到果,他是从果上修。“果”就是“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加上“南无”就是六个字。
“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觉”。诸位晓得,要把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讲清楚,就是这部《无量寿经》,因为《无量寿经》也叫《阿弥陀经》。“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阿弥陀佛是题目,而《无量寿经》就是六字名号的注解。又《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无量寿经》的注解。《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全部的《大藏经》概要,而《大藏经》也就是《华严经》的注解。你要是把这个关系搞清楚,就发现原来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整部《大藏经》,就是佛的一切教法。不单是释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无量无边法门,这一句阿弥陀佛全包括了。因为它是“果法”,不是因法,所以“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觉”,这不是方便果。
阿罗汉、辟支佛、菩萨皆是方便果,乃至于藏、通、别都是方便果。究竟果是圆教的佛果,圆教佛果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老师将之贡献给我们,作我们“众生之因心”。所…
《无量寿经玄义讲记 前言 概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