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上)▪P13

  ..续本文上一页光明,普遍照耀十方一切世界。有缘见到佛光的众生,皆得烦恼消灭,善根增长,身意柔软。即使在三恶道里受最极苦的众生,见到佛光,都能停止不再受苦,在命终之后都能得到解脱(脱离苦道)。

  《注》

  (1)(垢灭善生)贪嗔痴等烦恼消灭,善根增长。

  (2)(身意柔软)身口意三业柔和,随顺于佛的教导。

  (3)(休息)这里指停止受苦。

  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

  《解》与佛有缘的众生,闻知无量寿佛的光明、威神、功德,能以至诚心、不间断、日夜称扬赞叹,就能得到弥陀威神加持,随自己心意所愿,往生极乐世界。

  【寿众(1)无量第十三】

  《解》这一品为我们说明,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极乐世界的人数无量。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他们的寿命同阿弥陀佛一样,都是无量寿。

  《注》

  (1)(寿众)“寿”是寿命,“众”指人民大众。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1)。

  《解》佛对阿难说:阿弥陀佛的寿命长久,不可称说,不可计算。

  《注》

  (1)(称计)“称”是称说,“计”是计算。

  又有无数声闻之众。神智洞达(1),威力自在(2),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

  《解》极乐世界有无数的声闻大众,他们都是神智透彻通达,威力自在无碍。这里特别举一个例子:他们能够在手掌中容纳一切世界。

  《注》

  (1)(神智洞达)神通、智慧透彻通达。

  (2)(威力自在)威德神通的力量自在无碍。

  我弟子中大目犍连,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众生(1),于一昼夜,悉知其数。

  《解》佛说:我的弟子中,大目犍连是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的星球、星球上有多少的众生,目犍连能在一个昼夜,就全部把他们计算清楚,知道一切星球上众生的数目。

  《注》

  (1)(星宿众生)“宿”是星球的集合体。“星宿众生”,就是各个星球上的众生。

  假使十方众生,悉成缘觉。一一缘觉,寿万亿岁。神通皆如大目犍连。尽其寿命,竭其智力,悉共推算,彼佛会中,声闻之数,千万分中不及一分。

  《解》假使十方众生都成缘觉,每一个缘觉有万亿岁的寿命,神通都同大目犍连一样。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竭尽他们的智力,共同来推算极乐世界的声闻人数,他们所能计算出来的,还不及极乐世界人数的千万分之一。

  譬如大海,深广无边,设取一毛,析为百分,碎如微尘,以一毛尘,沾海一滴,此毛尘水,比海孰多?阿难,彼目犍连等所知数者,如毛尘水,所未知者,如大海水。

  《解》譬如深广无边的大海,假设把一根汗毛竖直分成一百份,它的细小像微尘一样。拿这样细小的汗毛,沾大海的一滴水,这一滴水跟大海的水相比,那一个多呢?佛就告诉阿难,前面目犍连等无量的缘觉,所共同推算出来的声闻数目,就如同毛尘上的一滴水,所不知道的数目就像大海水。

  彼佛寿量,及诸菩萨、声闻、天人,寿量亦尔,非以算计譬喻之所能知。

  《解》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以及极乐世界的一切菩萨、声闻、天人,他们的寿命也是同佛一样的无量,这个数量不是以算计、譬喻所能知道的。

  【宝树遍国第十四】

  《解》这一品是介绍极乐世界的宝树。这些树都是种种珍宝自然和合而成的,而且宝树遍满极乐世界。

  彼如来国,多诸宝树,或纯金树,纯白银树,琉璃树,水晶树,琥珀树,美玉树,玛瑙树,唯一宝成,不杂余宝。

  《解》在极乐世界有种种的宝树。有的是纯金的,有纯白银的,纯琉璃的,纯水晶的,纯琥珀的,纯美玉的,纯玛瑙的等等。这些树都是纯一宝而成的,没有掺杂其他的珍宝。

  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根茎枝干,此宝所成,华叶果实,他宝化作。或有宝树。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为华,玛瑙为果。其余诸树,复有七宝,互为根干枝叶华果,种种共成。

  《解》极乐世界的宝树美好到无法形容。还有二种宝、三种宝,乃至七种宝,转换共同合成。根茎枝干是某一宝所成,花叶果实又是其他宝变化所成的。例如:有的宝树根是金的,身是白银的,枝是琉璃的,梢是水晶的,叶是琥珀的,花是美玉的,果是玛瑙的。其余的宝树也是以七宝,互为根干枝叶华果,形成种种不同形色的七宝树。

  各自异行,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叶相向,华实相当,荣色光曜,不可胜视。

  《解》极乐世界的宝树,不但是众宝所成,而且排列分类分行,一类一类很整齐,一行一行的距离都相等。不但宝树行行对正,就是树干彼此也都对称,树的枝叶都是相对相向。花果的位置都有规律,彼此相当,繁茂的妙色,光明照耀,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清风时发,出五音声(1),微妙宫商,自然相和。是诸宝树,周遍其国。

  《解》清风应时而起,宝树枝叶随风摇动而相击,自然发出五种微妙的乐章,五音相和,非常悦耳。像这样的宝树遍布于极乐世界。

  《注》

  (1)(五音声)“五音”即宫、商、角、征、羽。这是古代乐律的根本五个音阶,再加变宫、变征,就是现代音乐的七音。

  【菩提道场(1)第十五】

  《解》这一品是介绍阿弥陀佛讲堂旁边的菩提树。

  《注》

  (1)(菩提道场)“菩提”指菩提树,“道场”指阿弥陀佛讲经的处所。

  又其道场,有菩提树,高四百万里。其本(1)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

  《解》又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讲堂周围有菩提宝树,高达四百万里,其树身粗大,周围一圈便有五千由旬,枝叶向四方伸展的范围有二十万里。

  《注》

  (1)(其本)指树的主干。

  一切众宝,自然合成,华果敷荣(1),光晖遍照。复有红绿青白,诸摩尼宝(2),众宝之王,以为璎珞(3)。云聚宝锞(4),饰诸宝柱(5);金珠铃铎(6),周匝条间(7)。珍妙宝网,罗覆(8)其上。百千万色,互相映饰(9),无量光炎(10),照耀无极(11)。一切庄严,随应而现。

  《解》菩提树是由一切宝物自然合成,它的花果繁荣茂盛,并且放大光明遍照一切处。又有红、绿、青、白等摩尼宝。摩尼是众宝之王,以此作为璎珞。由云聚宝所成的钩链,来装饰菩提树旁的宝柱。金珠铃铎遍悬于菩提树的枝条之间。珍稀奇妙的宝网,罗覆在菩提树上面。

  由于它是众宝所成的,所以有百千万光色交相辉映,自然发出无量的光芒,照耀之远无有极限。一切庄严之相,随著众生心念自然应现。

  《注》

  (1)(敷荣)“敷”开放;“荣”繁茂旺盛。

  (2)(摩尼宝)印度话,译为如意宝。

  (3)(璎珞)用珠宝缀成的装饰品。

  (4)(云聚宝锞)云聚宝是一种宝的名称。由云聚宝所成的钩链,称云聚宝□。

  (5)(宝柱)指树的主干。

  (6)(金珠铃铎)“金”纯金,“珠”珍珠,“铃”铃铛。“铎”是铃中的木舌,用以击铃使它发声。

  (7)(周匝条间)即遍悬于菩提树枝条之间。

  (8)(罗覆)罗列遍覆。

  (9)(互相映饰)彼此相照,互相辉映。

  (10)(光炎)即是光耀。

  (11)(无极)无有极限。

  微风徐动(1),吹诸枝叶,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国。清畅哀亮(2),微妙和雅(3)。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解》微风徐徐吹拂,摇动菩提树上的枝叶,发出无量妙法音声,传遍十方佛国。闻者清净舒畅,悲心智慧油然而生,音声微妙安和雅正,在十方世界的音声中,是无与伦比的。

  《注》

  (1)(徐动)慢慢地吹动。

  (2)(清畅哀亮)“清畅”清净舒畅。“哀亮”哀是悲哀,亮是明亮。这是说闻者能发大悲心开智慧。

  (3)(和雅)安和雅正。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1),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

  《解》如果有众生见到了菩提树,听到宝树宣演的妙音,闻到它散发的宝香,尝到果实的美味,身体接触到它的光明,以及忆念宝树的种种功德,都能够得到六根清彻,永断烦恼、忧患。所以在修行上能安住于不退转,直到圆满成佛。

  《注》

  (1)(清彻)清净明彻。

  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1),二柔顺忍(2),三者无生法忍(3)。

  《解》又因为看见菩提树的缘故,立刻获得初地至八地大菩萨所证得的三种境界。从音响(一、二、三地),柔顺(四、五、六地),无生法(七、八、九地)中证得宇宙人生的真相。

  《注》

  (1)(音响忍)信难信之理而不惑为忍。闻法悟道,知一切法不实,如空谷回响名音响忍。

  (2)(柔顺忍)对顺境不起欢喜心,对逆境不起嗔恚心,从顺逆境界中,证得宇宙人生的真相。

  (3)(无生法忍)以真实的智慧,安住在不生不灭的事实真相中。这三种忍都是地上大菩萨所证得的境界。

  佛告阿难:如是佛刹,华果树木,与诸众生,而作佛事(1)。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2)故,本愿力(3)故,满足愿(4)故,明了,坚固,究竟愿(5)故。

  《解》佛告诉阿难:极乐世界如是希有不可思议的宝树花果都作佛事,使见闻的人都能破迷开悟。这都是无量寿佛的威神力、本愿力、满足愿、明了愿、坚固愿、究竟愿所成就的。

  《注》

  (1)(佛事)“佛”觉悟,“事”指事业。“佛事”指讲经说法,令众生破迷开悟。

  (2)(威神力)指弥陀果德威神之力。

  (3)(本愿力)指弥陀因地所发四十八愿之愿力。本愿是总,余四愿为别。

  (4)(满足愿)是四十八愿皆得圆满之实现。

  (5)(明了愿)是智慧,指弥陀的愿都是智慧所成就的。(坚固愿)是指弥陀永远精进没有退转的坚固愿力。(究竟…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