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愿是阿弥陀佛保证往生者,必定一生成佛的保证书。
《注》
(1)(远离分别)“分别”是对一切事物和道理作错误分辨、思惟。
(2)(诸根寂静)“诸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寂静”,离开烦恼称为“寂”,绝除妄想称为“静”。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
《解》这是第十三“光明无量愿”。我成佛时,愿自己的光明不可限量,普照十方一切佛刹,光明绝对超胜一切佛光,胜过日月的光明千万亿倍。
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解》这是第十四“触光安乐愿”。我成佛时,若有众生,见到我的光明,光明照触到他的身上,没有不得到安乐的,自然会以慈悲心来行善,将来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以上二愿如果不能实现的话,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
《解》这是第十五“寿命无量愿”。我成佛时,我的寿命无量,国中无数天人、声闻寿命也和我同样的无量。
假令三千大千世界(1)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2)。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解》这是第十六“声闻无数愿”。我成佛时,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假如一个大千世界的众生都成为缘觉,他们用百千劫的长时间,共同来计算极乐世界声闻、天人二类的寿量及人数,他们如果能算知此二类大众的寿量与人数,我就不成佛。
《注》
(1)(三千大千世界)佛经上说:以须弥山(黄念祖居士说是近代天文学上银河中心的黑洞)为中心的星系,称为一个单位世界,一千个单位世界合称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称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称为一个大千世界。千数经过三次相乘,所以一个大千世界称为“三千大千世界”。
(2)(计校)“校”音较,“计校”就是计算较量。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1)。说我功德国土之善(2)者。不取正觉。
《解》这是第十七“诸佛称叹愿”。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无数诸佛,假若不共同称扬赞叹我的名号,及演说、推荐、介绍极乐世界的功德和国土的善妙(指一切诸佛皆为众生宣扬净土三经,劝众生念佛求生净土),我就不成佛。
《注》
(1)(称叹)称扬赞叹。(我名)指阿弥陀佛的名号及功德。
(2)(国土之善)指极乐世界的种种依正庄严之善妙。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1)我名号。至心信乐(2)。所有善根(3),心心回向(4)。愿生我国。乃至十念(5)。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6)。诽谤正法(7)。
《解》这是第十八“十念必生愿”。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闻我(阿弥陀佛)名号之后,只要以至诚心深信,爱好修学念佛法门,并且把自己所修的一切善根,心心念念回向发愿求生我的国土。无论他念佛多少,甚至于在临终称念十句佛号都能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不能往生,我就不成佛。但是,除了犯(五逆罪〉,再加上(诽谤正法〉的人,他们不得往生。
《注》
(1)(闻)听闻。此中含有信受奉行之义。
(2)(至心)真诚心。(信乐)深信爱好。
(3)(善根)指身口意三业永断贪嗔痴等烦恼,精勤清净所生的一切善法。
(4)(心心)纯一之心。(回向)回转趣向。就是回转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趣向于所期望的目标。
(5)(十念)指临终时连续念十声阿弥陀佛名号。
(6)(五逆)“逆”叛逆。“五逆”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五种重罪。
(7)(诽谤正法)是破坏、攻击佛法。“诽”说别人的坏话,“谤”恶意攻击别人。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1)。修诸功德(2)。奉行六波罗密。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
《解》这是第十九“闻名发心愿”。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能发起殊胜的菩提心。以清净心修一切善行,奉行菩萨六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他们的信心坚固不退,又以所修一切善根,回向发愿求生极乐世界。
《注》
(1)(菩提心)“菩提”是印度语,中文译作“觉悟”。“发菩提心”就是发求觉悟成佛的心。蕅益大师说:“发愿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就是发大菩提心。”
(2)(功德)以清净心修一切善行是功,必获善果是德。
一心念我。昼夜(1)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2)迎现其前。经须臾间(3)。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4)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解》这是第二十“临终接引愿”。法藏比丘说: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一心专念,昼夜都不间断。此人在临命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在他的面前。接引他往生,经很短的时间就生到极乐国土,成为圆满证得三种不退转的阿惟越致大菩萨。以上二愿,如果不能实现,我就不成佛。
《注》
(1)(昼夜)“昼”白天,“夜”夜晚。
(2)(诸菩萨众)指观音、势至和极乐世界与往生者有缘的菩萨。
(3)(须臾间)指很短的时间。
(4)(阿惟越致)是印度语。华言:不退转,七地以上的大菩萨称号。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1)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2)。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3)者。若有宿恶(4)。闻我名字。即自悔过(5)。为道作善。便持经戒(6)。愿生我刹。命终不复更(7)三恶道。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解》这是第二十一“悔过得生愿”。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一心专念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发菩提心,信心坚固不退转,以持名念佛来培植功德之本,再以至诚心回向求生极乐世界,没有不满愿的。如果这个人过去生中造有极重的罪恶,听到阿弥陀佛名号,立即悔改过失,受持经典的教诫,发愿求生极乐世界,此人命终不会再经历三恶道,立即往生到我的国土。如果不是这样,我就不成佛。
《注》
(1)(系念)把心专注一处。
(2)(植众德本)“植”培植,“众德本”众多功德之根本,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植众德本”就是指持名念佛。
(3)(遂)满愿之义。
(4)(宿恶)过去多生的恶业。
(5)(悔过)知耻改过。
(6)(道)指成佛的正道。(作善)作一切利益众生的事。(便持经戒)“持”奉持,“经戒”经典里面的教训。能受持佛经典上的教训,就是“便持经戒”。
(7)(更)经历。
我作佛时。国无妇女。
《解》这是第二十二“国无女人愿”。我作佛时,我的国土之内没有妇女,所有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女人都与佛一样,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
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1)。发菩提心。厌患(2)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刹土。
《解》这是第二十三“厌女转男愿”。我作佛时,若有女人,听闻到阿弥陀佛名号,就能得清净的信心,再以净信发菩提心,厌恶忧患女身,发愿求生极乐世界,此人命终立即转化为男子,来生我的国土。
《注》
(1)(清净信)指没有污染、没有怀疑的信心。
(2)(厌患)厌恶忧患。
十方世界诸众生类(1)。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池莲华(2)中化生。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解》这是第二十四“莲花化生愿”。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凡是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从七宝池的莲花中化生。以上三愿若不能实现,我就不成佛。
《注》
(1)(诸众生类)指九法界一切众生。
(2)(莲华)“华”同花。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礼拜归命(1)。以清净心。修菩萨行(2)。诸天世人。莫不致敬。
《解》这是第二十五“天人礼敬愿”。我作佛时,十方众生,听到阿弥陀佛名号之后,就能发起欢喜心,深信爱好念佛法门,并虔诚礼拜归依,用清净心修习菩萨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大行之法。他们虽然没有发愿求生净土,他们的行持,已经获得诸天世人的尊敬。
《注》
(1)(归命)指全身心的归依。
(2)(菩萨行)是指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等自行化他的清净行。
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1)。诸根无缺(2)。
《解》这是第二十六“闻名得福愿”。我作佛时,十方众生如果听到阿弥陀佛名号,生起欢喜心,深信爱好,如果没有发愿求往生,在他寿终之后,也能生到尊贵家,得诸根无缺、相貌圆满的大福德果报。
《注》
(1)(尊贵家)指好善、好德、积善之家。
(2)(诸根无缺)指六根没有缺陷。
常修殊胜梵行(1)。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解》这是第二十七“修殊胜行愿”。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欢喜信乐,礼拜归命,虽然没有发愿求往生,但是来生还能继续修学念佛法门。以上三愿不兑现,我就不成佛。
《注》
(1)(殊胜梵行)“梵行”指清净无欲之行。“殊胜梵行”,在此指念佛法门。
我作佛时。国中无不善名(1)。
《解》这是第二十八“国无不善愿”。我成佛时,在我的极乐世界里,不但没有不善的事,连不善的名字都听不到。
《注》
(1)(不善名)不好的名字,如三恶道、三毒就是不善名。
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同一心。住于定聚(1)。
《解》这是第二十九“住正定聚愿”。我成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往生到我的极乐世界,都同心同德,住于正定之聚(一生决定成佛)。
《注》
(1)(定聚)是指正定聚所依据的理论、所修的方法正确,所以必定证果。
永离热恼(1)。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2)。
《解》这是第三十“乐如…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