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三三卷▪P2

  ..续本文上一页下蕴藏有多少,值不值得开采,开采的期间有多少年。就像开矿一样,知道一切众生的潜能,他方便帮助你。

  

  第五个「欲力」,欲是欲望,在名词上讲「种种解智力」。此地称为欲,知所乐。种种解智力是知道一切众生的爱好,你喜欢什么,这些都是过去生中的习气所造成的,所谓是习惯成自然,这个习惯是前生带来的,生生世世累积的习惯就变成习气,习气的爱好佛知道。第六个「性力」,十力里面的名词是「种种界智力」,这个界叫性分,性力,知深心所趣。深心是菩提心里面的自受用,好德好善,换句话说,佛知道你好善好德这个心有几成、有多少,如果好善好德的心很强,佛非常容易帮助你成就;如果好善好德的心很脆弱,贪瞋痴的念头非常强,这就是刚强难化。虽然刚强难化,佛不会舍弃你,舍弃你就不平等、不慈悲,那对你怎么教法?慢慢来,这决不是一朝一夕,这个事情急不得也。慢慢来培养,这种培养往往是多生多世,决不是短时间,决不是一生、两生、三生,那是办不到的。由此可知,现前善根深厚的众生,有一种强烈好善好德的念头,都是多生多世、无量劫来所培养的善根,它生根。

  

  第七是「至处力」,「一切至处道智力」是十力上的名称。一切,我们还是用佛法归纳的方法来讲,一切就是十法界,你在十法界里面,你会到哪一个法界,佛知道。大师在此地说:「筹量众生解脱门」,没有这个智慧不行,这就是佛有能力给你抉择哪一个法门,帮助你,你能够接受,你能够欢喜学习,帮助你、成就你超越六道、十法界。至处力在平常讲的,往后经上都会详细说到,种善因得善果,这是是处,种善因而得恶果,没有这个道理;造恶因遭恶报,这是是处,因果相应。造恶的因得善果,无有是处,哪有这个道理!所以一切众生造作的是什么业,佛清楚,他到哪里去怎么会不知道?这些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你遇到佛,佛教你一个法门,契机,你欢喜接受,你修学功夫得力,哪有不成就的!

  

  我们学经教,跟过去生中都有关系。我初学佛,对于一切经没有接触过,听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就特别欢喜。我出家,当时有一位老居士,年岁很大了,是女居士,我把她看作母亲一样看待,福州人,对我很好,她的姓名我都不晓得了,我们都称她妙宛老居士。她很爱护我,要供养我,她问我要什么?我说我很想要一部《华严经》注解,清凉大师的《疏钞》,她说好,我供养你。我就写信到香港,请求智开法师替我找《疏钞》,他找到了,寄到我这边来,寄到台湾,那个时候这一部《疏钞》是台湾钱一千两百块钱,那个时候的钱相当值钱。我第一部请的经是《华严经疏钞》,当然也受方东美先生一点关系,那是缘,方先生教导我的时候,多次提到《华严经》,他说《华严经》是佛家的哲学概论,他把佛法看作是哲学,当作哲学来研究,《华严经》是佛家的概论,他常常赞叹,我们听了也耳熟,这是缘。因,过去生中学过,所以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爱好,听到这个名字欢喜,看到这个本子欢喜,学习起来很容易接受。

  

  这一部经,我在台中听李炳南老居士讲解,我只听了一卷,我们现在是讲到第六卷,我听第一卷圆满。李老师讲解不像我讲的这么详细,一个小时,这个经本大概要讲三、四面。一堂课是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有一个台语翻译,实际上就是讲一个小时,一个小时我们这个本子要讲四面,他讲得快。我这一卷听下来之后,我就明白了,我在台北就开讲这部经,我讲的进度比老师快,也比老师讲的时间多,讲得详细。所以这种根性与过去生中有密切的关系,李老师谈话的时候也常常谈起,那个时候我在国外弘法,回去之后就去看他,他都非常欢喜,告诉我讲经的人不是一生,过去多生多劫都在讲台上讲经,哪里是一世能办得到的!不可能的。你们同学们在此地,我想也会有相当深刻的体会,你在讲台上学了这么短的时间就得心应手,是过去生中累积的经验,不是这一生从头才学到的,一定要珍惜,一定要努力,你肯定有前途。你会愈讲愈好,愈讲愈有悟处,遍遍都有悟处,时时有悟处,处处有悟处,心安住在经教当中锲而不舍,好境界!

  

  第八「宿住随念智力」,就是我们讲的「宿命智力」。分别先所从来,知道你是从哪一道来的,你前生是什么状况。前生的前生,能够知道你好几世从哪里来的,你带的有哪一道的习气。如果你从人天来,你会带的有慈悲的习气,人天慈悲。你从恶道来,你会带恶道的习气,鬼道是贪,地狱道是瞋恚,畜生道是愚痴。第九「天眼智力」,天眼通,分别生处好丑,知道你将来到哪里去。知道你从哪一道来的,也知道你将来到哪一道去,这个能力确实令我们羡慕,我们如果要想得到,不能不发心。

  

  金焰菩萨赞颂前面清凉大师一番开示,我们讲到立意的第八条。第九是「天眼智」,这是「生死力」,知道一切众生死后到哪里去。第十是「漏尽力」,知道众生什么时候得度、什么时候成佛。

  

  佛有这十种殊胜的能力,是以他观机正确,一丝毫错误都没有。一切众生要是有缘遇到佛,佛为你说法,决定契机,所以我们在经论上看到许许多多的例子,学生遇见佛陀,佛陀几句话当中他就开悟,他就回头,甚至于证果。为什么?说得恰到好处,把他过去生中所修学的善根统统引发出来了。由此可知,观机固然有一些技巧,我们在《内典讲座之研究》提了几点,这是李老师教导我们的:第一个你要观察这个人,你能够了解得愈多,就愈契机;第二个要观察时节因缘;第三个观察修学的处所、生活的地区。所以观机这里面包括着人、时、地,这都是大概,谁能观察得那么正确?你要有智慧,如来这十种智力观察得透彻,真正是契机契理,我们没有智慧办不到。所以菩萨、二乘看到佛果地上这十种圆满究竟的智力,发无上菩提心。我们今天要想成就无上菩提,要想证得如来果地上这十种殊胜的德能,只有一个接近的方法,我们这一生能做到的是带业往生,遵循《华严经》上普贤菩萨的教诲「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自然现前。这是七个段落里面第一个段落。

  

  第二段解释名词。大师先跟我们总说,然后再分别说。总说「力」,智力,这十种都叫做智力。智有十种,诸位要知道,这属于权智、后得智;如果讲根本智,只有一种,哪来的十种?根本智起作用,这个起作用也叫差别智,也叫后得智,也叫权智。权智就是权巧方便,那是无量无边种,无量无边种归纳为十大类,所以叫十种智力,总说是「力」,或是「智力」,这是总说。

  

  为什么说是「力」?「能摧怨敌,不可屈伏」,这个意思好。「能摧怨敌」,怨是什么?怨家债主,我们生生世世不晓得得罪了多少人物,跟人相处得罪人,跟鬼神相处得罪鬼神,跟一些动物相处得罪一些动物,跟一些花草树木相处得罪他们,树神、花神、草木之神,我们哪里知道!都觉得自己了不起,自尊自大,没有把他们看在眼里,我瞧不起他,他也瞧不起我,一定的道理。所以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为什么?怨家债主太多,一切人明显地方障碍你,鬼神在暗处找麻烦,你哪里会有好日子过?这个道理、这些事实真相谁懂?我们今天跟人说,人家反过头来说你迷信,不但他不能接受,告诉他事实真相,他反过头来说我迷信,我碰的钉子多了。所以现在学乖了,看到人家做错,我们不说了,合掌,好,好,随你去吧!不再跟你做冤家了,你觉得怎么好,你就怎么好去。我们如何劝人?只在讲经说法,佛菩萨说的,这不是我说的,我不敢说,佛菩萨这样说,那没有法子,我只好照念。得认真学习!

  

  这十种智慧,只有智慧才能解决问题,要有真实智慧,真实智慧起作用,就是这十大类的善巧方便。世出世间无论什么事情,你有这个智慧就全摆平了,你说重要不重要?佛法是智慧的方法,佛学是智慧的学问,学佛就是要求究竟圆满的智慧,哪里是迷信!这个事情都在缘分,有些人一生就是没有缘分,佛法遇到了当面错过,好朋友送给他佛像、送给他佛的经典,他摆在书架上,几十年都没有翻阅过,你说这问题严不严重?我们举个很明显的例子:马来西亚吉隆坡李金友居士,他的太太从朋友那边得到我们的书籍跟讲经的光碟,也有好几种,放在家里书架上,从来没有翻阅过、没有听过,时间很长。有一年到美国去出差,在拉斯维加斯,晚上在电视上听到我讲经,偶然打开的,一打开看到我在那里讲经,时间大概只有十分钟就结束了,就听了这么一点点,听了之后他很受感动,他就把这个频道记下来,明天到这个时间再继续看,看了几天,打电话给他太太说:「有一个净空法师你晓不晓得?」他太太说:「我知道,我听说过。」他说:「他的这些书、光碟哪里去找?」「我们家里就有,有人送给我们,从来没有看过。」回家之后天天看,看的时候托人打听我在什么地方,要找我,没有想到我就在新加坡。这就是没有缘接触,光碟摆在那里不看,书摆在那里他不读,他摆在书架上,有些人一摆摆几十年,这就是善导大师讲的「总在遇缘不同」。李金友居士算是不错,在外国电视里面遇到这个缘,回来才找。

  

  所以,这个能力能够把历劫的冤亲债主、冤家对头化解掉。「不可屈伏义」,有这个力量,任何势力对于你,你都不会屈伏,你都有能力应付,会做得很圆满,所以说它作智力。大师又引《瑜伽师地论》:「与一切种饶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应故,毕竟胜伏一切魔怨大威力故,说名为力。」这种智慧能力,能够令一切有情众生得到最殊胜的利益。诸位要晓得最殊胜的利益是什么?一切众生最大的忧患是生死,这是一切众生没有法子避免的苦恼,这个智力能解决,能帮助你了生脱死,你们想想什么能力能够跟它相比?我们今天学佛是学这个事情,真正…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三三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