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九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三九五卷)

  

     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菩萨问明品」第五福田甚深,目首菩萨偈颂十首给诸位报告过了。在我们这个经本,这个本子是《华严经疏论纂要》,道霈禅师把清凉的《疏钞》跟李长者的《合论》融合在一起,这也是一桩很了不起的事情。清凉的《疏钞》我们读过了,这末后是李长者的《合论》,所以它有个论字。论是离开经文为我们说明这一章的大意。

  

  这品经一共分十段,也就是十章,我们现在念的这是第五章,「福田甚深」是第五章,下面第六章是「正教甚深」。我们先把长者给我们的开导念一念,「第五尔时已下,五行半经,是文殊问目首菩萨,如来福田,等一无异」。这经文我们都读过了,清凉给我们说得很详细,我们学习确实得受用。自古以来,教学最可贵的是「闻思修」,这个闻思修不是讲的三慧,三慧太高了,那是大乘法身菩萨所修的。我们今天讲的三慧就是要听经、要深思、要落实,我们才能够真正得利益。

  

  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这中国传统的教育教些什么,我们要很清楚、很明白。从上古时代,五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教我们「伦理道德」,伦理道德,现在人都不懂。什么叫伦理道德?我们用现代最简单的话来说,伦理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道理。伦理的教育就是教导我们与别人怎样和睦相处。现在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倡「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教出来的。中国五千年的教育目的就是和谐社会,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礼义之邦,和谐大国。

  

  伦理头一个就是讲父子关系,我们讲人与人的关系要从这里开始,由近而远。夫妻的关系,父子的关系,兄弟关系;再展开来,君臣关系,君臣就是今天所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个关系是天然的,不是哪一个人制定的,不是哪一个人发明的,不是的,自然的。在一个家庭里面,领导这个家庭现在有家长,一般都是父亲是家长,也有母亲是家长。家长是一家的领导人,家庭里面其他的成员,那是被领导,你看还是有君臣关系。在社会上,无论是什么样的社团也有领导人,我们这个佛陀教育协会有会长,会长是这个会的领导人。现在我们这个会不设会长,设总干事,那总干事就是领导人。

  

  再深入一层来观察,我们这个会的主权机构是董事会,总干事要为董事会负责。总干事怎么产生的?董事会任命的,这里面董事是推选出来的。因为我们这个会还很年轻,是由最初发起创办的几位同学大德们,他们当然是首届的董事。我们这里也有会员,按照政府的规定有三十个会员,我们来护持这个机构,让正法在此地常住。

  

  我们的工作是教学,我们的性质是教育。我在澳洲创办净宗学院,注册的时候政府把我们注册在宗教团体,我们也没有去辩驳。可是这几年我们学院的活动、运作,很自然的让澳洲的政府、澳洲的学术界看我们这个学院不是宗教,是学术、是教育,是我们做出来给人看,让社会大众肯定,今天在香港亦复如是。我们做得还不够,希望我们大家认真努力来做,让社会、让政府自自然然肯定我们这个学会是教育、是学术,是属于社会教育,这是我们的愿望。我们每天上课,无论是我们学会里面的工作人员,我们的义工,外面来的同修。这些同学有本地的、有外地的,甚至于还有国外的,我们一同来学习,我们来接受佛陀的教诲。这样人家自然就对我们另眼相看,不至于误会我们这是一个宗教团体。

  

  而实实在在,「宗教」这个名词,我最近感到有正名的必要,儒家讲「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正名非常重要。我学佛出家向中国佛教会(那时候在台湾)第一个建议就是要为佛教正名。因为社会都说佛教是迷信,迷信我们还能学吗?所以一定要把什么是佛教,对社会讲清楚、讲明白,所以我提出佛陀教育。「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他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般若经》上有一句话可以作为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教学的总纲领,就是「诸法实相」四个字。这四个字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这多要紧!宇宙是我们生活环境,人生是我们本人自己,我们要认识自己,要了解我们的生活环境。环境里头有人事环境,有物质环境,有自然环境,大自然环境,你都能搞清楚、搞明白;这里头关系搞清楚,应该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往来,你都能明白,那你就叫做佛陀,你就叫做菩萨。

  

  佛陀、菩萨是印度话,什么意思?明白人。你对于宇宙人生明白了,不迷了,这哪来的迷信?迷就叫做凡夫,觉悟就叫做佛菩萨。所以佛菩萨是觉悟的人,他不是神。神有的时候并没有觉悟,天神、鬼神都没觉悟。所以一定要讲清楚、讲明白,知道这是什么回事情。佛家经典很多,经典是什么?经典是教科书,是当年释迦牟尼佛为大众所说的,后来这些学生把它记录下来成为经典。我们必须要依靠经典来学习,也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对于宇宙人生真相通达明了,这大智慧,大学问!我们要搞清楚、搞明白。

  

  今天很多人对宗教也有误会,我这些年来接触的宗教很多,宗教里面几乎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全都是教育。它要不是教育,它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迷信是做不到的,不可能产生这么大的力量,这么多的信徒。我们仔细去深入他们的经典,原来跟佛经没有两样,所说的内容也是诸法实相。不过各个宗教说这么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总的问题,确实有浅深广狭不同,你不能不承认它是教育。就像我们办学校一样,有小学、有中学、有大学,都是教育,里头程度不相同。所以每个宗教都是社会教育,而且都是多元的社会教育。什么叫多元?就像孔老夫子所说的「有教无类」,只要你肯来学,没有不热心教导你,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也不分宗教。这世界上这几个大的著名宗教都是这样的,都是开放的。现在讲民主自由开放,确实这个大宗教全都是如此。

  

  民主制度,特别是在佛教,几千年来就落实了。特别是在中国,我们很清楚,中国佛教寺院里面的领导人,住持方丈以及所有的执事,这些执事你要是一看,你就晓得它的性质。方丈住持是校长,监院要用现在学校的话来说是总务长,首座是教务长,维那是训导长,名词不一样,它的职务相同。你看这个团体里头有教务、有训导、有总务,这些人执事怎么产生的?选举产生的,民主制度。任期多长?一年。所以每年过年的时候,腊月三十换届,腊月三十总辞就选举新任的住持、监院,我们常讲当家师就是总务,首座这是教务,维那是训导,这叫纲领执事,大年初一他就就任了。这个制度在中国行了将近两千年,连选可以连任,所以是大众选举的。

  

  佛法,大众在一块生活,佛为我们制定的戒条,六和敬,六个戒条。第一个「见和同解」,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建立共识,这是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的基础。如果我们大家意见不一致,这就很难相处,一定我们的目标方向、我们的认知要相同。所以学佛的人多,依据的经论不一样,就形成了很多的宗派;就是说这一个宗派,我们知见是相同的。像我们净土宗,我们的目标都是求生净土,我们依据的经论是「五经一论」,我们学习共同的课程,修学的方法我们用持名念佛。

  

  可是今天要想在佛法上成就,一定要解行并进,解是什么?解是要研究经教。净宗有六部经,六部分量都不大,五经一论,我们主要依靠的是《无量寿经》跟《阿弥陀经》,这是我们主修的。经,实在讲需要人讲解,没有人讲解,我们看不懂,要用自己的意思去解经,往往就解错了。这就是佛在大经大论上为我们讲的「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华严经》上佛说的,《大智度论》上佛也说。要什么人来替我们讲解?得要过来人。也就是说,他自己修学有了成就,我们听他的就不会错。如果他自己没有学这个法门,或者学得不够透彻,没有成就;换句话说,他给我们讲解就会有问题,我们跟他学习,可能他把我们路带错了,这是不能够不谨慎的。

  

  我们今天这注解依靠谁的?我们依靠祖师大德。我们学《无量寿经》,现在我们采取的是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依靠的是夏老的传人黄念祖居士的注解。黄老我跟他见过多次面,我们是同一个法门,同一个师承。我讲《无量寿经》,最早跟黄老没有接触的时候,我们是依靠李炳南老居士的注解,他注得简单,《眉注》,我是依据那个本子讲的,也参考其他的注解,都是祖师大德的注解。《弥陀经》,我们所依靠的莲池大师的《疏钞》、蕅益大师的《要解》,这叫有师承,不是随便说的。经是佛讲的,注解就等于说导游,它带着我们契入,我们这样子一同来建立见和同解。

  

  经的义理懂得了,修行的方法懂得了,得要依教奉行,你要真正落实,要去做到。我们今天实在说,经讲得很多,真正落实的没有几个人,很少看到,什么原因?我们对于佛法修学的基础忽略掉。我当年在台中学教,李老师帮助我们,每个星期给我们讲一篇古文,儒家的东西,十年如一日。《古文观止》三百篇,我们读过;《大学》、《中庸》、《论语》,老师为我们讲过,虽然没有讲得完整,里面重要的章句都学习过,还是不能够落实。我们能得一点利益的,还是靠小时候有一点那个根,那个根是父母教的,教什么?孝亲尊师重道,还有这么一点根。老师没给我们讲,但是指定了修身的课程,那就是小学,这个课程是什么?《五种遗规》。

  

  陈弘谋的《五种遗规》,李老师没有给我们讲,要我们自己去看,自己去学习,这本书作为我们自己的修身课本。修身课本是属于戒律的。用儒家的方法来奠定我们的根基,真能从这里学,能得佛法利益;如果不从这个地方学,那就难了。那难我们看见了,到后来怎么样?都退转,统统退转。真正依照这个学,行,他还不错,还能够继续努力在精进不退。所以我们在这些年来提…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九五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